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旁支嫡女 >

第126章

旁支嫡女-第126章

小说: 旁支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寡妇爱财,就是太后也不例外,纵然金尊玉贵,宫里规矩多,唯一高兴的就是身份的尊贵能带来钱财的丰厚了。
  天子素来有决断,绝不是那种放权给太后的人,因此太后除了能敛财,其余的时候就是抄抄经书听戏打发日子。
  蜜娘送了厚礼,又抬眸看范玉真,此时范玉真脸色倒是很平静,还朝自己一笑,郑豆娘却和初见时完全不同了。
  那时,她在阮皇后那里时,只听阮皇后的,性子很冷峻,偶尔有些桀骜古怪,又很敏感,这样的人其实不太讨喜,大概只有阮皇后那种对所有人都没有偏见的人,才会如此。
  但现在的她,和以前完全不同,她身着粉色宫装,眉目清丽,时常含着笑脸,对太后的恭敬比范玉真更甚。
  这也很好理解,范玉真是大家出身,自有一番矜持在,虽然对皇上会曲意逢迎,但也有自己的傲气在,这既是她的优势,偶尔皇上会平等的待她,但这也是她的劣势。
  因为在皇上那里,天大地大只有他最大,女人哄哄可以,但她们都不值得一提。
  蜜娘在此能和太后说了这么几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只见她前面有不少夫人身边都带着及笄的女子来的。
  “这是我的小女儿。”齐国公夫人正指着身边的姑娘笑。
  没想到齐国公夫人这么大的野心,居然把庶女都弄来了,顿时有不少在场知情的夫人都露出玩味的笑容。
  就凭你齐国公府,也想让女儿做皇后,那是做梦?
  德音县主好整以暇的看着众人,反正锦乡侯府也没姑娘想做皇后,她在旁看戏就成,只可惜,锦乡侯府虽然也算富贵,但是没什么实权,她虽然名头好听,但在这里依旧说不上什么话。
  再看那阮蜜娘,虽然只是四品翰林学士之妻,但因为侍读学士天子近臣,方才连太后都对她礼遇倍加,旁边的人也争相和她结交。
  这就是实权派的不同,勋贵们名头好听,也都富有,但是却没什么权。
  听说这陆如法,这次上台就要开始清丈田亩了,但凡豪门大户哪个不是多有投田,大家都害怕,偏生方惟彦可是陆如法的门生。
  这些蜜娘还没想那么远,因为太后赐宴之前,范玉真派人让自己去一趟,结交嫔妃当然不可,可是她曾经也是受过范玉真恩惠的。
  “给娘娘请安。”
  蜜娘行礼一丝不苟。
  范玉真眼里却尽是复杂,她挥挥手,下人们撤了帘子都下去了,她从座位上走下来道:“蜜娘,你还跟我客气什么,伯母也是时常进宫见我的。”
  蜜娘脸上这才露出亲切的笑容:“我娘也经常说娘娘对她极好,只是现在她随我爹爹去了岭南,日后怕是要等回京了,才能进宫给娘娘请安。”
  二人随意叙了几句话,范玉真得知蜜娘又生了一子,很是高兴,仿佛回到了以前。
  但随即脸上又不好看:“我知道你比我聪明,当年若是你在宫里,肯定不像我这般。外头那些女孩儿们进宫,哪里又有我的立锥之地。”
  那个郑豆娘着胡服,对天子曲意逢迎,时不时还穿先皇后的衣裳在那儿泪水涟涟,听说她还上奏皇帝把坤宁宫封起来,只供奉先皇后的遗物。
  那时范玉真有些忍不住,就出言说了几句,但也只是不要让皇上哀毁过度云云。
  天子勃然大怒,认为她想窃据皇后之位,这就犯了忌讳。
  只是这话,她跟蜜娘也不好说,否则,就是把自己的伤疤给别人看。
  蜜娘看到她脸上的萧瑟之意,倒是安慰道:“我还不如你呢,你知道我的,最是个不能受气的,我要是进宫了,就跟孙猴子大闹天宫一样。其实你这样就很好了,横竖你生了皇子。”
  像陆贵妃那样生了三个儿子还被迫殉葬的那是少数,大多数生了儿子的妃嫔,还是能留下性命的。
  “唉……”范玉真见蜜娘气色极好,一看就是在家里很轻松的,不由得暗自羡慕。
  即便自己现在位尊,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难得有情郎啊。
  蜜娘见昭阳宫中陈设华丽,料想范玉真至少生活方面还是挺不错的,至于什么封后立储这样的大事,她就无能为力了。
  倒不是别的,是因为和她无关了。
  前世,她是嫔妃,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到那个位置上去,她才能再也不受别人的磋磨,但是现在却不同,人的立场不同了,这种储位之争,最终还是要看皇上如何定策,兴许皇帝也不知道如何定策。
  她又怎能安慰范玉真什么呢?
  她也不能许诺什么。
  范玉真见蜜娘不接话,也乖觉的不提这些了,倒不是她怕蜜娘什么,而是瀚海公府已经帮不到她什么忙了,承恩公府的人的势力被郑豆娘收了。
  将来,也许她儿子就藩方惟彦还能说的上话,现在就把人情用尽了可不好。
  蜜娘从昭阳宫中出来,走了一会儿,经过御花园时,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哈哈大笑,很是娇憨。
  看这位姑娘还是个孩子模样,哈哈大笑,一直拍手,似乎是斗蟋蟀嬴了。
  蜜娘问着身边的小内侍:“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在这里玩闹?”
  那小内侍方才得了蜜娘丰厚的赏钱,知无不言:“方恭人,这位是夏指挥使家的姑娘,不过我听说不是亲生女儿,是养女。”
  夏指挥使?蜜娘想了想:“可是那位叫夏方平的指挥使,听说他收养战士遗孤十人,朝廷还下令嘉奖过。”
  因为当初方惟彦在翰林院正好就是他写的圣旨,回来时还和蜜娘说起此事。
  小内侍点头:“方恭人真是博闻强记,的确是此人。”
  再去寿宴,不少名门淑女都在太后面前献媚,那些姑娘环肥燕瘦皆有,有的还出自名门,太后看起来很是满意。
  天子不愿意从宫内选,是认为宫中的妃嫔不足以堪位,包括郑豆娘也是如此,要从宫外选后,就必须是德才兼备,否则不足以为国母。
  以前她自己是那其中一员,成日筹划算计,如今她安稳的坐在这里吃寿宴,回去时因为不能打包还有些遗憾。
  这还不如方惟彦的经筵席呢,那时候还能打包,碗筷都可以带回去。
  回来之后,方惟彦见她闷闷不乐,知晓原来是好吃的没能打包,他忙笑道:“你今儿进宫,棠哥儿可没闲着,两位舅兄还带他吃了烤鸭,喏,还给你留了一只呢。”
  蜜娘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虽然我这回来一折腾,还能吃下一头牛,但我不能真的这么吃。”
  “你这丫头,说话越来越随意了,哪有姑娘家说自己能吃下一头牛的。”方惟彦觉得好笑。
  但同时也知道蜜娘这是完完全全不当自己是外人,可同时又觉得她很可爱,说话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蜜娘没好气道:“我都是俩个孩子的娘了,也只有你还说我是丫头啊,姑娘这些,我都是黄脸婆了。”
  “黄脸婆,在哪儿呢?我怎么不知道。”方惟彦装傻充愣。
  蜜娘笑着打了他一下,又道:“今日见到一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方才知道自己韶华易逝。就知道哄我开心。”
  方惟彦认真看了她一眼:“可你真的很年轻啊。”
  “呵呵。”蜜娘不信。
  没想到过了几日,之前见的那位夏姑娘,居然是她被封为皇后了。
  听说是太后和皇上都认为她德才兼备,可堪为国母,大臣们自然不知晓这位夏姑娘到底如何,但听说太后也认可了,皇帝也愿意立后,大臣们自然纷纷庆贺,有不少人还盼望中宫早日诞下元子。
  方惟彦松了一口气,却见蜜娘表情古怪,不由问道:“你这是怎么啦?怎么这幅表情。”
  蜜娘摊手:“这位夏姑娘和我有一面之缘,娇憨如顽童,别说是国母了,就是做宫妃都难,不是家世,是她这位姑娘如稚子一般,这怎么能为皇后呢?”
  难道现在做天子这么任性吗?
  方惟彦则笑道:“天子垂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反正不管这位皇后如何,能生下嫡子就是大家所期待的。
  但很快,听闻这位小皇后和天子在蚊帐里放焰火,把宫殿都给烧了,方惟彦沉默了。


第135章 
  当然;天子虽然因此这件事情被诟病,但是因为那是皇后,大家还指望她将来生下元子;故而还是给了她一个面子,没说什么妖后。
  皇帝揽在自己身上之后,御史台的猛人们就没有再穷追猛打了。
  除却此事之外;另外有其他的事情转移了大家的视线;头一件事情就是应允崔缇致仕;崔缇在返乡途中病死,自然,这是后话,李覃没有像前世那般因为国本之事离开,反而升了首辅。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蜜娘旋即就准备了贺礼送去,她也不是因为方惟彦的关系;在不认识方惟彦之前;她和李家的渊源很深。
  当然;这也表示一等态度;不是巴结谄媚,而是你关系不错的人升了官;你当看不见,那就叫藐视人了。
  蜜娘之前从登州时,上门来过一回,后来她乔迁新家,李夫人也特地送了贺礼过来;两家走动的还算很亲近。
  李覃荣升为首辅;府门外更是车水马龙;针扎不进;油泼不进,还是露珠亲自出来,才把蜜娘接过去。
  “你们府上越发的热闹了,以后我要来,就先递帖子过来了。”
  露珠作为首辅家的大丫头,在蜜娘这里她不摆谱,但是那调子也和以往不同了:“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夫人,是盼着您过来呢。”
  二人说笑几句,到了正厅,是李夫人的媳妇,李冠之妻吴氏在招待大家,她看起来神采奕奕的,见到蜜娘粲然一笑:“来就来,怎么还送那么厚的礼,婆母说日后不要客气。”
  蜜娘忙道:“这不是应该的吗?上回我乔迁之时,李夫人也送了厚礼过去。”
  吴氏又引她去见李夫人,李夫人头发白了不少,但气色极好,吴氏身边的孩子没有养住,但侧室们倒是都生了不少。吴氏养了一个在膝下,当亲生的看待。
  但蜜娘知晓,他们这样的人家,子嗣越多越好,但凡有一个出息的,家族有望了,至于女儿也可以联姻,故而嫡庶反而不重要。
  有些没有见识的人家,对庶出多有打压,反而落了下乘,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
  要么你就管住你的丈夫,让他别纳妾,既然你自己都容许了,却又百般打压,殊不知这庶子庶女如果教好了,将来也是臂膀。
  就像徐氏不喜欢丁姨娘那三个儿子,那是因为涉及到自己儿子的地位,但对其他的庶子女她也是一样教养。
  方惟彦几个伺候的人,其他庶子就有几个伺候的人。
  吴氏引荐蜜娘去见李夫人,李夫人虽然在和旁人说话,但看到蜜娘依旧很高兴,还道:“怎么不带羡哥儿和棠哥儿过来?再有,你们家玉恒和玉涵我听说也要下场了?”
  她们都是湖广人,定二奶奶和李夫人关系很不错,李夫人哪天心里不痛快了,也去定二奶奶那里完,临走之前也来过李府。玉恒玉涵和李冠关系也不错,今日这俩若非去书院了,肯定也会来的。
  “羡哥儿他们都在读书,棠哥儿早上贪睡,我也叫不醒他,就罢了。”
  二人闲话几句,让周围的夫人们都好生羡慕,这才是熟稔的人,方才李夫人和她们说话,可不是这个语气。
  妇人们大多吃吃喝喝,横竖前头的大事有男人们操心。
  在李家吃过午宴,又听了一回戏,到底不放心家里的棠哥儿,遂准备先回去,不料出来的时候碰到李冠了。
  李冠他……居然胖了这么多。
  蜜娘悄悄看了一眼他凝实的腰,心想,他也不过三十多,怎么就胖了这么多。
  还记得年轻的时候见过李冠,甚至她刚成婚那年看到他的时候,都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李冠也算是翩翩美少年,否则关蕙卿也不会爱的死去活来的。
  “方夫人。”
  “李郎中。”
  现在李冠在礼部,已经是主客司郎中了。
  二人行礼完,蜜娘就往前走去,李冠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眼睛有些涩然。
  在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了有卖好吃的,特地给家里的孩子们带了一份,回到家里,果然羡哥儿和棠哥儿都扑了上来。
  蜜娘笑道:“羡哥儿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啦?既如此,你就和弟弟分着吃吧。”
  “娘,我们先生说明日是朔日,休沐一天,故而今日特地放我们早回来了。但是给儿子布置了好些功课,儿子在您回来前已经写了不少了。”
  “原来如此啊,你爹爹明日也休沐,不如这般,你今日把功课写完,我让你爹爹带咱们一道出去踏青。”
  一听说出去踏青,羡哥儿疯跑起来,棠哥儿也跟在哥哥后面跑,蜜娘怕小儿子摔倒,连忙扶住他。
  等方惟彦回来,她同方惟彦一提,就没有不应的。
  方惟彦不由道:“蜜娘想去何处踏青?”
  “想去九曲桥附近,我听闻那里绿树成荫,正好够他们哥俩疯跑了。前些日子侯府送了些鹿肉来,咱们正好在那儿可以烤鹿脯肉吃。”蜜娘自己也想出去玩玩了。
  她还准备了纸鸢、双陆还有投壶的物件儿,到时候在外头也能玩。
  方惟彦忍俊不禁:“我看是你想出去疯跑了。”
  “什么呀。”蜜娘掐了他一下。
  但方惟彦还是嘴甜道:“放心,一切都听娘子差遣。”
  蜜娘得意的抬了抬下巴。
  晚饭后,她又去羡哥儿那里,陪羡哥儿写功课,她也不是时常来,但时常给儿子送点茶水点心,陪陪儿子还是挺好的。
  她自己也是打小时候过来的,孩子们缺少的是爹娘的陪伴。
  儿子在写功课时,她就在一旁做女红,当然这是为了儿子做的帽子,京都入冬很快,蜜娘从不喜欢做鞋,认为做鞋太费劲儿了,因此多给儿子们做些帽子和荷包这些。
  羡哥儿很像蜜娘,写起功课来,就完全心无旁骛。
  现下族学请的是先生,是方惟彦特地重金聘请的,也是德才兼备之人,自然,他能被请到侯府做西席,也想走终南捷径,毕竟方惟彦现在也不是一般人。
  羡哥儿写完后,再看蜜娘还埋头在做,瞬时很感动:“娘亲,天色晚了,您早些回去歇着吧,还有,不要为儿子费心了,让针线上的人做就是了。”
  蜜娘摸摸他的头:“她们做自然有她们的,但是娘呢,是为了我的羡哥儿呀。”
  说罢,又站起来,嘱咐丫头小厮们好生伺候,她让丫头打了灯笼出去。
  今晚夜色极美,蜜娘仰望天空,有些感慨,前世她对孩子们远远没有这般用心,再有宫中不像寻常百姓家,宫里就是亲人的关系也是疏淡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够说心里话。
  但是现在她和羡哥儿还有棠哥儿的关系就是更好些,不必担心什么皇位什么的,人活的也自在些。
  曾几何时,她觉得宫里太难熬了,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命就没了,现在有了家人,什么都不必担心。
  回到房时,没料到方惟彦居然也在,她奇道:“平日都是深夜才回房,今日怎么这般早?”说完,她自己打了个哈欠。
  方惟彦连忙道:“快些睡下吧,明儿还要出去玩儿呢。”
  “嗯,知道了。”
  二人歇下,蜜娘紧紧搂住方惟彦,方惟彦就这么好脾气的任由她搂着。
  宫里的范玉真今夜却是孤枕难眠,在立中宫前,她的恩宠算是不断,还生了两个皇子,执掌宫务多年,却输给了一个野丫头。
  那个野丫头无论是家世相貌还是才学,哪一样都不如自己。
  “娘娘,您要不要喝点蜜水,是不是嗓子疼?”
  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