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支嫡女-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姨婆倒是三不五时的过来,只可惜我不在家里。”蜜娘平日里接触这余姨婆,真是怎么也不会觉得她是坏人,说起同样是做婆婆来,余姨婆比她祖母好百倍都不止。
这样的人若非前世发生那件事情,谁会料到呢!可见平日里的善人也未必是真善,小事上小恩小惠,让人不设防备。
二妞看了看天,有些喜意道:“看来今儿是生不下来了,明儿生也好,明儿可就是八月了。”
七月流火,又是鬼月,蜜娘前世的儿子因为七月出生,小时候多灾多病的。
她也高兴道:“是了,进了八月就好了。”
八月初一,一大早,定二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
“恭喜小姐,您做姐姐了。”二妞笑道。
蜜娘问道:“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她私心里还是希望娘生个儿子,这也是娘盼了许久的事情,否则,爹随着身份上升,保不齐就因为无子要纳妾了。
到时候,凭爹娘感情多好,这夫妻之间多了个人,到底是不同了。
二妞笑道:“自然是小少爷。”
蜜娘忙起身出去,刚走到门外就看到好婆在请安:“二爷,是个大胖小子呢,有六斤六两。”
“爹,爹回来了。”
阮嘉定见到蜜娘连忙招手,蜜娘跑了过去,他笑道:“大了一岁,也长高了不少,来,咱们去看看你弟弟。”
虽然小婴儿刚洗了出来,还是红色皱巴巴,阮嘉定激动的无以复加,又打发王五四处去报喜。
余姨婆等人自不必说,族中的尚四奶奶桂大奶奶处包括大伯父一家,还有阮老爷夫妻都打发人去报喜。
周福柔被瑸大奶奶带回乡里,周福柔的母亲李氏正好来接女儿,却见桂大奶奶正和儿媳妇一道出来,二人似乎准备出门去。
“大嫂子,您这是哪儿去?”
桂大奶奶笑道:“你不是才从城里回来,怎么不知道么?嘉定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带着十一的媳妇过去瞧瞧。”
瑸大奶奶强笑:“没曾想她倒是有这个福气。”
桂大奶奶略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她素来就有福气,苦了这么些年,总算时来运转,真要我说,人的运道来了,谁能挡得住。”
瑸大奶奶懵然,正欲说些什么,却见桂大奶奶提脚走人,下人们看着她也是窃窃私语。
“定二哥有了功名,到底是不一样了。”瑸大奶奶有些怅然若失,当初,她在桂大奶奶面前多得脸啊,就是福柔也跟着得脸,现如今倒好,一切都调转了个个儿。
李氏宽慰她道:“那也未必,当年她爹是秀才,她那时还是小姐,后来还不是过的艰难。人的命天注定,任凭你如何,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瑸大奶奶闻言释然,又看了福柔一眼道:“也不是人人都像我们福柔这般好福气,我记得嫂子怀福柔时,我们江陵连连下雨,洪水泛滥,可她一出生,这雨就停了。”
提起此事,李氏也不由得笑了,她摸了摸周福柔的头道:“她若托生在富贵人家就罢了,偏生托生在我们这等人家。如今有张夫人待她青眼有加,可惜明年张巡案走了,她怕是又要回来和我们一样了。”
十两银子一年不是庄户人家楚的起的,况且平日还有纸笔衣裳点心,这不是一笔小钱。
庄户人家年成好的时候,一天能吃两顿饭都已经非常满足了,更何况这样昂贵的费用,除非有人愿意替周福柔出,否则这些钱李氏就是有,也不会拿出来。
瑸大奶奶也觉得可惜:“唉。”
二人长吁短叹一回,只有周福柔很是高兴,她其实不愿意去女学了,每日早早的起来,还得写那么些字,薛先生经常教训她,这些都让她已经不堪重负,她喜欢听故事,近来也勤奋,却总是垫底,还不如家去最好了。
阮家今日宾客盈门,今日是弟弟洗三,蜜娘看着吃奶的弟弟出神,她当年承宠后产子,却从未自己喂过奶,也没有亲自照看过孩子。
宫中规矩,皇子身边四个乳母,丫头婆子不算,即便她在主位上,能够照拂皇子,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讨皇上欢心。正所谓母以子贵,子也以母贵,她大部分的功夫都花在产后恢复身形,还得习新舞,这样才受宠,也能让儿子在皇上面前露脸。
男人和女人可不太一样,孩子是女人生的,大部分女人都疼自己的孩子,即便丈夫死了,守寡也愿意抚养孩子,改嫁了也不会丢弃孩子,但是男人喜不喜欢孩子,取决于他喜不喜欢孩子的娘。
这就是有的男人比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好的缘故。
“蜜娘,在看什么,是不是也想吃奶了?”尚四奶奶打趣。
定二奶奶笑道:“当年蜜娘才吃到三岁了,我因为要做事才断了,说起来也是我对不起她。”
蜜娘很是羞赧:“娘,别说我小时候的事情了。”
“好好好。”定二奶奶也觉得自己失言,女儿七岁了,也不是小姑娘了,不能再这么说。
尚四奶奶再打量蜜娘,不由赞赏:“去年看到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模样,今年这乍一看长高了,人也斯文许多,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定二奶奶笑道:“你别夸她,在我跟前还是个小姑娘的样子。哦,对了,这回我们二爷问你们哥儿学问如何了?若有不懂的只管请教他就是了。”
蜜娘听她娘和四伯母又说起儿女经来,颇觉无趣,想自个儿出去,却见余姨婆来了,她见着蜜娘先给了个红封,又把手里的包袱散开道:“这些都是九成新的,你家小哥儿长的快,倒是不必费神做衣裳。”
她老人家总是想的这般周到,也难怪她们家出了事,父亲二话不说就帮忙。
定二奶奶也是满脸感激,还道:“劳烦您总想着我们。”
连尚四奶奶也道:“这半旧不新的衣裳给刚出生的孩子穿正好,也软和,您真是想的周到。”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还真是不好对付,也许她生活中真的是个不错的人,就是关键的时候也能帮你,今日阮老爷和余老太过来就是甩开膀子吃的,还在亲戚们面前公开讨钱。
她们这样的人对你平日的好,也未必是假的,但只怕是做了九分的好都为了将来一分的坏。
这就难对付了。
第24章 、凑钱
宾客走了之后,几个下人都在堂屋院子里洒扫,弟弟牛倌儿正随定二奶奶在房里,阮嘉定则看蜜娘在写字。
“这个字上宽下窄,笔锋要有,嗳,对。”
蜜娘照她爹说的又重新写了一遍,她可不能真的在家避暑,故而还是按照在学里的时候每日起来早读,让阮嘉定给她讲半个时辰的四叔,再开始练字,弹琵琶等等。
其中桂大奶奶的儿子因为要考府试,也过来她家住下,这位来了之后搬了不少新家具和下人过来,桂大奶奶更是鸡鸭鱼肉送了不少来。
阮十一虽然都是快做爹的人了,但还是没什么定性,见着蜜娘还想抱她起来转圈,还是阮嘉定道:“十一哥,我七岁了,是大姑娘了。”
阮十一这才讪讪的放下手来,表姐有身孕后,小夫妻也不是没想过未来生个什么样的孩子,若是生女儿,长的像蜜娘这般玉雪可爱就好了。
不过呢,当阮十一见到蜜娘读书之勤奋,还知道她不过才学了大半年,实在是佩服不已。
“小蜜娘,日后你兴许是咱们家的才女呢。”
阮嘉定骄傲道:“蜜娘进学最晚,却每次季考都能拿第一,我都担心拖她后腿,每天必须抽半个时辰教她,她也很有悟性。”
其实阮嘉定这半年在书院也未尝不是勤学苦练,如今回来除去闲暇之时指点阮十一和蜜娘,几乎一直在书房中。
在家的这一个月蜜娘没有一刻放松,定二奶奶都搂着女儿道:“你也松快些,无须那么累。娘坐月子,管不了你那么多,你要好好吃饭,想吃什么跟好婆说,听到了么?”
丈夫作为廪膳生,替人做保,差不多收入了二三十两银子,这还已经是剔除把一些品行不端还有不太熟的人,否则收入更多,听说阮嘉定府学的一位廪生来者不拒,赚了七八十两。
定二奶奶这才知道这秀才和秀才也是不同的,读好了书,还真的可以挣钱。
有钱了,当然手头也就宽绰些,定二奶奶也在好婆的叮嘱下还多坐一个月的月子调理身体。
她对女儿也不亏待,昨儿还让人熬了大骨头给她吃。
“娘亲,女儿都要成大胖子了。”蜜娘亲了弟弟牛倌儿的小脸蛋,对母亲撒娇。
定二奶奶摇头:“胡说,我女儿生的多好看啊,况且今年这么辛苦,我就怕你太累了。”
蜜娘道:“女儿才不累呢,女儿恨不得多学些好处,现在娘亲生了弟弟,娘亲才是该好好保养。”
“明儿就要去学里了,不要太辛苦。”
“知道了,娘亲。”
一个月没见,大家再次见面都分外高兴,计春芳去庄子上度假了,脸都晒黑了许多,但她精神极好。
“我们累了,就在石凳上歇息,凉风习习,树荫又茂盛,每日不必用冰,睡的极好。”
蜜娘羡慕道:“我脖子上都长了痱子,还好是我晚上在外摆了凉床歇息才好许多。”曾经她也是用冰之人,还嫌弃冰太凉了,如今才发现冰的好处,只可惜,冰太贵了,常人买不起。
郭瑶玉立马从荷包里拿了痱子粉递给她:“我也怕热,常备了痱子粉,你拿去搽吧!”
她看起来已经没有之前的沉郁之色,和以前一样,一派自然。
“多谢课长。”蜜娘其实痱子早消了,但还是接受郭瑶玉一片好意。
新的一天,蜜娘依旧是学的如火如荼,薛先生看她写的字,和对的诗都不禁道:“你在家也是一直在学么?”
蜜娘摇头:“也没有一直学,就是我爹在家会指点一二。”她也不能太拉仇恨了,这样也不是一件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薛先生却道:“已经很不错了。”
下半年她们还要学一门制香,一共要交三钱银子,蜜娘对制香非常感兴趣,她常年在宫中也用香,但更多的是辨别里面有没有什么害人的东西。
至于三钱银子,蜜娘都不必和爹娘说,她小人家自己就有。
郭瑶玉收前六个人的时候很顺利,但是在周福柔这里,就卡壳了。
周福柔难为情道:“课长,我,我没钱…”
姑娘们都是不忍见同学为难的,郭瑶玉便号召大家一起凑点钱给周福柔跟周福柔交了算了,大家也都同意。
文人们最喜清香,薛先生先教她们制作柏木香,再有桂花香,百花香。大家在制香时都很放松,偶尔还闲聊一二,姑娘们也是自有烦恼。
大姑娘们凑在一起说家长里短,小姑娘们则是联诗成句玩儿。至于陶淳儿和王素敏两个定了亲的,则是说些悄悄话。
唯独周福柔落单了,好像哪个团体她都挤不进去。
计春芳和郭瑶玉说悄悄话,这里涉及女儿家的心思,不方便让人听。她和蜜娘洛秋君不熟,和郭瑶仙倒是熟一点,但是郭瑶仙和蜜娘她们对诗对的难舍难分,她也插不进去。
周福柔很想离开这里,薛先生说的那些她听不懂,好像短短半年大家都变了一样。
殊不知,大家也实在是不知道和她说什么,如果说蜜娘是后来的,但是坚持跟上,前几个月几乎是周福柔在和别人打闹时,她在背书读书。但是,周福柔却一直跟不上,一日两日大家可以帮你,时日长了,大家就很难帮到你了。
尤其是薛先生的女学,爹娘送她们来,不是消遣的,都是想学些东西的,除了计家陶家,其余人家境都不是特别富裕,大家更不愿意浪费银钱,也很珍惜女学的时光。
蜜娘把制好的香拿回去送给定二奶奶,她娘看了也很是新奇,小弟弟乖乖在一旁酣睡着,她上前亲了弟弟软乎乎的小脸蛋一口。
“蜜娘,下一次就不能再替那周福柔凑钱了,自古救急不救穷,总不能一直靠你们救济吧。”
“当时课长是怕她尴尬,所以让大家伙儿一起出钱。”蜜娘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定二奶奶就道:“若是咱们家没闲钱,大不了就不学,读书写字也是可以的。”
蜜娘颔首:“女儿知道了。”
可被定二奶奶料准了,下一回,薛先生要教大家做绢花绒花,这些材料得自备。
蜜娘头先就跟定二奶奶说了,下学后就和二妞买了才回家。到了次日,周福柔又是没带来,薛先生不免生气。
“周福柔,我不是说了今日要学扎花的么?这属于妇容之列,你怎么没带来呢?”
周福柔捏着衣角,一双大眼睛盛满了泪水,很是不安道:“先生,我姑姑不让我买。”
她其实回去说过,但是姑姑看了看姑父眼色,对她摇头。之后,她又想去求张夫人,毕竟张夫人对她很好,姑姑也乐意带她去给张夫人请安。
哪里知道张夫人说从薛先生那里打听到她学问最差,非常不高兴,让她一定要用心,若是不用心,就浪费了她的一片心意。
周福柔更是觉得委屈。
薛先生见她这样,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只问女学生们有没有多的,陶淳儿迟疑了一下,被王素敏拉了一下,就没说话了。
便是计春芳知道周福柔颇受巡按夫人的喜爱,也没出头,她观周福柔懵懵懂懂,这巡案夫人明年就要走了,这毛丫头也不堪大用,甚至计春芳都不知道怎么巡案夫人会看上她。
要说看上阮蜜娘还情有可原,毕竟蜜娘实在是小小年纪就已经初露倾国之色,才学又好,人更是伶俐聪慧。
真是想不通。
薛先生当然也不愿意为了周福柔破规矩,今儿是她没带来,下次岂不是都让先生出钱,这个头可不能开。
周福柔委委屈屈的靠在陶淳儿身边,陶淳儿倒是小声问道:“去年咱们作画,张夫人不是也送你画笔颜料么?她是认得薛先生的,咱们这些日子要的东西,总该替你备着吧,你的处境她又不是不知道。”
“约莫是我考的差了吧。”周福柔难过道。
陶淳儿摇头:“可是你去年不也是倒数第一,那个时候她不是还对你好好的么?”
蜜娘听到这句话也深以为然,周福柔本身底子薄弱,既然去年倒数第一都待她那么好,今年怎么就变了呢?
想到这里,蜜娘又看了周福柔的衣衫,好像自从她季考得第一之后,周福柔就没穿过软缎了。
真是奇怪!
第25章
“兴许是这张夫人觉得她连新来的你都比不过吧,故而才这般生气。”定二奶奶听了女儿的疑惑,只能这般想。
蜜娘点头:“您这么说也有道理。只是做人何不送佛送到西呢,读咱们这样的女学本身就是烧钱的,且不说纸笔就要多少花销,单单平日茶水都费钱。周福柔年纪不大,还是寄居姑姑家中,钱财肯定不多,就是有也是留给自己的儿子。有时候看着她觉得可怜,有时候又觉得与其这般还不如不来呢。”
周福柔每次在闺塾听讲都跟听天书似的,她纸笔都是有限的,听说她姑姑家很早就熄灯,平日读书也没人教,固然,这也许是外在原因,如果是蜜娘的话,就是凿壁偷光,用地上的沙练字,在学里没钱就不参加其他课,读书写字就很好了,绝不会找外在原因。
但周福柔毕竟年纪还小,她不懂读书的重要性,也没人跟她讲。张夫人冒然把她推到这个高度,却又撒手不管,就有些不负责任了。
定二奶奶叹道:“蜜娘,你是心善,但须知人要量力而行,若只是靠别人发善心过日子,那是靠不住的。”后面的话,她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