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支嫡女-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安侯赔着小心:“都是犬子的不是,他瞒着我们要去军营历练,我也没有办法,况且他年纪小,我们也耽搁不起简姑娘的花信。既然是我们的不对,日后必定补偿,我方某人其他的不说,在军中也认得几个人,日后简大人哪里需要我们帮忙,只管知会一声,我能帮的绝对帮。”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东安侯实在是诚意十足。
若真的被抄家流放,现下流放也一般都是流放到烟瘴之地,归军户所管理,别看东安侯如今深居简出,他当年可是一员猛将,很有能力,还保护过当今圣上。
圣上曾说,我身边若没有方侯爷,不能安寝。
这明显就是在交换,即便日后简家成了平民,但方惟钧记着当初他负了孙女,也会照拂一二。
简大人略作沉吟,就同意了。
“将来如何我并不知晓,但婚姻自古结两姓之好,你们家有你们家的考量,既然如此,就取消婚事吧。”
徐氏很是歉疚,她对简凝初也没有什么恶感,甚至还挺喜欢她的,但是她更想要自己的儿子能够没有任何短板。
东安侯府拿回了聘礼,徐氏私下把那尊她最喜欢的白玉观音送给了简凝初。
一切尘埃落定。
简夫人看着脸色苍白的简凝初道:“世事难料,本以为东安侯府是你的归宿,没曾想最后还是散了,罢了,千里搭凉棚,也总有散的那一日,谁都如此。”
简凝初笑的很虚弱。
她不知道怎么说了,好像天下的事情到了她这里都是很难的,她虽然也不是真的那么爱慕方惟钧,可方惟钧确实是良配。
没想到最后,她也被背刺了。
但她也不能说别人有错,毕竟人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甚至人家侯爷亲自上门说是自己儿子不对,她还能说什么?
说人家侯爷不对吗?
元宵过完,简家的事情很快做出裁决,由铁御史亲自带人抄家,偌大的简家,男人被流放烟瘴之地,女子充入教坊司。
锦衣卫带兵协助铁御史抄家,长相也被迫罢相,告老还乡,随之由李冠之父李覃成了次辅。
皇上历来是打压一派人,拉拢一派人。
作为张相旧人,李覃却得到重用,不得不说这就是帝王心术了。
简夫人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临了临了,居然入了教坊司。
她辛辛苦苦的挣扎了一辈子,从江陵乡下的一个小寡妇,最后掌握九省财政的户部尚书的夫人,到头来,却成了卖皮肉生意的女人。
她也就罢了,简家的小辈却都在这里,她逡巡着四周,却没看到简凝初。
“大姐儿哪里去了?”
“好像一直就没来。”
张家和简家的倒台好像还只是一瞬的事情,定二奶奶都觉得自己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刚进京时,觉得简家很是了不起,简夫人和家眷那样高高在上,我那时候在李府都觉得人家高高在上,认了身份低微的我们,又算什么呢。”
“娘,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张相凌驾主上,虽然功在千秋,但却自身不修,而简家则是张相铁杆,这种政治站队就是这样。简大人由外官到一品官,都是张家提拔,现下张家倒霉,简家也自然跟着倒霉。”
前世也是如此。
蜜娘觉得凡事总是如此,站在高位也就意味着高风险。
就像方惟钧以前躲在哥哥母亲身后,虽然不大受宠,但总是过的自在,现下可能继承世子之位,要求就不同了,他甚至要承担的比别人更多。
她的冷静很大程度也安抚了定二奶奶,以前定二奶奶也巴不得丈夫做大官,现下却道:“你爹这样也挺好的,不大不小的官儿,也不参与那些朝政大事,咱们一家子都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奢求了。”
“娘,我也是这么想的。”
“是啊,你看那简月华,还不是成了平民了,我听说她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年纪轻轻的还没个孩子,日后一辈子就要在江陵乡下度过了。”
张敖的状元是皇帝给的,现在又要剥夺了去。
蜜娘摇头:“所以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里有什么人能一辈子高高在上的,她瞧不起的泥腿子寒门人,现下她的境遇更惨。”
定二奶奶很是庆幸:“还好你小叔子没娶那简凝初,否则你又如何是好?”
和个犯妇做妯娌么?
蜜娘倒是很同情简凝初,“这和她也没什么关系。”
“话也不是这么说,简家高高在上时,那些民脂民膏她难道没有享用?傻孩子,你还年轻,不知道一时间要发财是极难的,除非发国难财。你爹在河道上办事,他是个老实头,不敢收受贿赂,但是他对我说这里头猫腻很大,即便看着清官的那些人实际上哪个不是几万两跟咱们的几文钱一样。曹大人堪称能吏,这样的人去也只能勉强镇压这些蛀虫们……”定二奶奶以前也不懂这些人怎么生意一下做的极大,后来才知道还不是上头有人。
否则一般的人,哪里有什么门路。
你上头没人,做生意也不过是小打小闹。
好在这天下有贪官,也有清官,铁御史曹大人各个都是能吏,且高风亮节。
母女二人唏嘘几句,定二奶奶方才家去。
却说起简家被抄家,为了实现当时的承诺徐氏自然找人去探听教坊司简凝初的消息,也想助她一臂之力,日后看能不能脱籍。
可没想到的是,简凝初居然不在教坊司,从一开始就没进。
她还特地跟蜜娘说了一声:“本来我找人去打探,可怎么也打探不到她的消息,她怎么能躲过朝廷呢?”
蜜娘心道,简凝初一个柔弱女子,并不会什么飞檐走壁奇门遁甲,恐怕是被人弄出去了。
可她会认识谁呢?
她要是真的认识谁,也不会说亲无望,还是简夫人做的一个便宜亲。
忽然,蜜娘似乎想到了什么,心里一动。
京都向来冷,三月都还很冷,没有蜀地绿芽抽枝的勃勃生机,到了五六月份,蜀地还有荔枝,这些在京里压根都吃不到。
以往在家中虽然不如意,但是这些都是不缺的,甚至想吃南边的水果,都会有人送来。
祖母做着九省的生意,家里什么都不缺。
“姑娘,我们爷要回来了。”
有个梳着丫髻的姑娘过来传话,她眼里尽是对她的好奇。
简凝初听说那个男人要回来,拢了拢身上的衣裳,自从那次他带她来这里后,仿佛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抄家的时候人人哭喊,有的官兵甚至还欺侮她们,她在丫头们的保护下往来跑出来,但因为力气太小,跌落在地。
有人站在她的跟前,她仰头看,却只看到男人衣裳下摆的一抹红,她恳求的拉着他的下摆,嘴里发出微弱的求救声:“求你,救我。”
那人甩开她的手,本是准备走过去,却不知道怎么看着她的脸出了一会儿神,之后她就被送到了这个庄子上。
今天其实是她们第二次见面。
简凝初顿时紧张了起来。
第101章
黄澄澄的一大锅萝卜炖牛肉汤;牛肉入口即化,萝卜是用的酸萝卜做的,咬上一口发出很脆的声音;酸味在浓汤里发酵,再配上一口米饭,简直是绝了。
蜜娘咬了一口牛肉;整个人露出幸福的表情:“惟彦;这个好好吃;真的好好吃。”
她就是这样,吃到一口好吃的东西都觉得拥有全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方惟彦也不由被感染,也夹了一块牛肉放自己嘴里,吃完又对蜜娘道:“那明儿吩咐厨房再做这道菜。”
“不好,牛肉虽好,但是是发物;咱们得适量。况且;这什么好东西天天吃就没那个味儿了;还是这样偶尔吃一次;方才有这种惊喜感。”
蜜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过犹不及不好。
二人用完膳,乳母把羡哥儿抱过来;一岁大的羡哥儿已经会说不是好话了,别看蜜娘平日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好脾气的人,但是教孩子说话很有耐心。
大家跟小孩子说话都喜欢说叠字,蜜娘却不是如此,她就是对待孩子跟对待大人一样非常尊重。
“羡哥儿;吃饭了吗?”
羡哥儿却钻到蜜娘怀里:“娘;娘;吃了。”
蜜娘笑着看他:“吃了什么好吃的呀?有没有鸡蛋羹。”
“蛋蛋羹有。”
方惟彦看着他们娘俩说话;微微笑着,偶尔上前捏捏儿子的小窝窝手。不知道是不是做爹娘的都这样,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方惟彦就觉得羡哥儿比很多同年龄的孩子要好看多了,也更会读书。
这大概是蜜娘的关系,前世六皇子也是聪慧异常,在诸皇子中最像皇帝。
本来以为可能是天生的,现下看来还真不是,蜜娘这样耐心,什么都教导孩子,这样才是一个好母亲,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教出一个好孩子来。
“爹爹,要抛高高,举高高。”羡哥儿见他爹拉他的手,反手又握住他爹的手。
方惟彦吐槽:“要用力气活的时候就想起爹爹了,平日眼里只有你娘。”
蜜娘窃笑。
见他们父子玩的开心,蜜娘起身道:“三嫂那边刚生,我得过去看看,你陪儿子玩儿吧。”
三嫂乡君终于不负众望生了个儿子,听闻一向花心的方惟廷收了心,夫妻二人感情也变得亲近许多,三奶奶人也活泼很多。
见到蜜娘过来,还亲热的道:“就知道你要来,特地准备了雀舌。”
“那我还要多谢三嫂了。现下还凉快,坐月子正好还挺舒服的,嫂子也好生保养。”
“我知晓。”
乡君看着蜜娘,她心底其实有些发憷,申氏没了,侯府立马为大爷娶了俞氏,申氏在这府里留下的痕迹,除了她那几个孩子,恐怕天长日久,都没人记得她了。
她在王府长大,起初进侯府时,还端着乡君的架子,现下知道内里藏龙卧虎后,早就平了心气了,丈夫花心靠不住,眼空手大,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怎么惹事,但并非栋梁之才,不过是纨绔膏粱子弟。
将来侯府分家了,她唯一指望的不是丈夫,而是自己的儿子。
就像徐氏,因为儿子出色,在这府里位置坐的稳稳当当的,老太太也不敢说什么。
“听说羡哥儿很会说话了,我也不希望别的,就希望我生的这个像羡哥儿一样健壮聪明,我这辈子什么都好了。”
乡君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蜜娘挑眉:“我们羡哥儿也算不得什么。”
但乡君还是羡慕。
回到凤梧院时,羡哥儿已经沐浴完了,穿着大红肚兜,露出白胖肚子,身上盖着小薄被子,正咯咯咯的笑着。
戒奶之后,蜜娘会时不时让他过来睡。
看到蜜娘的直拍掌:“娘亲。”
方惟彦看蜜娘面色不虞,忙问道:“是三嫂有什么事情吗?”
“不是,你别多想。我只是看三嫂明明青春还在,却如寡母独子一般,三句不离孩子,完全不提三哥,仿佛三哥不在一样了,我看日后敏哥儿怕是读书要很上进才行。”
方惟彦心道,你还真的猜对了,前世三嫂就是如此,时时都要操纵敏哥儿,到了最后更是到了几乎偏执的地步。
他想,仅仅只是几句话的功夫,蜜娘大概就清楚这些人大抵如何,这样的人才真是古今难有,也怪不得前世在太后的位置上,可谓是操持权柄。
故而,方惟彦道:“三哥向来风流,只要有酒吃有女人玩,还有个身份,就什么都不顾了。她既然指望不上男人,就只能指望儿子了。”
蜜娘点头:“也是,不过我说实话,人不能把希望总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自个儿都未必能出将入相,却要孩子做到,这是不是太难了呢?人啊,经过多少次轮回才投胎成人,力所及之事就去做,若不能及,太过强求未必是好事。”
末了,蜜娘添了一句:“若是只求他上进,旁的事情不管倒也罢了,可若是时日长了,别的什么事情都要插一脚,我看敏哥儿就完了。”
说完,她自己也笑了:“敏哥儿是个小婴儿了,说这些为时过早。”
方惟彦却知道,她全部说准了。
这一夜因为陪着儿子歇息,蜜娘没有睡太好,起床是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
羡哥儿却是无所觉,还呼呼大睡,似藕节的小胳膊时不时还伸一伸,蜜娘每次看到他都觉得很新奇。
“惟彦,你说他这么小,也和我们一样,有心脏,也会打小呼噜,还会吃东西,是不是很可爱?”
她时常会问这样的傻话。
只有方惟彦认真的回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也是从这么小长到这么大的。”
她踮起脚尖,又亲了方惟彦一口:“我还想多睡会儿。”
“继续再睡一会儿。”
蜜娘摇头:“不好,今日还得去雅晴那边,她肚子越发大了,我总得过去看看。”
要说蜜娘平日闲暇时日都是看书或者画画,间或学一些新的针线,但是小姑子方雅晴最大的爱好就是看话本子,尤其是单门独户做了当家夫人之后,苏子清现在在翰林院很是清闲,家里也就她一个主子,大家知晓她有孕在身,也不来打搅她。
还是徐氏走不开,想让蜜娘过来替她看看方雅晴,蜜娘带了不少补品过来。
见小姑子拿着话本子舍不得放下,不免道:“你也真是的,孕期看多了伤眼睛,还是要多留心。”
方雅晴笑:“这是新出的一本叫《春花秋月》,才出了一本,我就抢先买回来了,好些人想买都买不到。”
蜜娘接过来看了一下书的封面,笑道:“又是之前那个写《月影》的人写的吗?”
方雅晴点头:“嫂子猜对了,上次写的是庶女,这次写的是寡妇再嫁,这里边的女主也是真惨,家世好容貌好,在成亲之前也是众多人追逐的对象,性情活泼娇俏,男主为了求娶她进门,宁愿挨家法都不怕,可婚后却嫌弃她不会持家,在她慢慢儿的和贵妇们一样的时候,男人又嫌弃她太寡淡,恰好此时,她男人和男人家中又看中另外一个家世更好的女子。因此这女子毫不犹豫的和离了,没曾想和离后,却怀有身孕。”
“真的吗?那可如何是好呢?”
“接着就遇到了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那状元完全不嫌弃她曾嫁过人,二人作了邻居之后,状元郎开始屡次示好,可女子却不愿意耽搁状元郎,但一件大事让女子敞开心扉,就写到这里了。我还在等第二本呢!”
蜜娘笑道:“堂堂状元郎能够不拘门第,倒也不错。”
“谁说不是呢,其实我更喜欢这本,就像我之前退亲后,还不是很多人嘲讽,后来嫁给了苏郎,故而,见了这女子,觉得有同病相怜之感。但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月影》那本,喜欢看这种人生赢家,我听说这本《春花秋月》好多人还觉得女人不守妇道呢。”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身子如何,太太很是担心你。”蜜娘看着她的肚子道。
方雅晴摇头:“不大好,我晚上常常都睡不好,还有走路也难受。”
她又跟蜜娘撒娇:“嫂子,这院子里常常都是我一个人,你要时常来看我才好。太太近来是不是为了五弟的事情在忙啊?”
其实方雅晴知晓她虽然在家很受宠,但论起真正的地位,还是比不得兄弟们。
嫂子那时候有孕在身,都是她娘亲自上门探望,很少让旁人代替的。
蜜娘点头:“这是自然,简家的婚事退了之后,太太就开始为五弟相看,只是这要挑一个好人,哪里那么容易的。不过五弟去了军营,据说和战士们同吃同住,你四哥去探望了一回,说他表现的极好。”
方惟钧和方惟彦兄弟感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