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用种田打败天灾 >

第25章

用种田打败天灾-第25章

小说: 用种田打败天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的叫着。
  贾一想收回手却没抽回来。
  褚绪风唇边带笑,调侃道:“看来你就要有一个小徒弟了。”
  叶河听到这话明显更激动了,他直接半跪在炕上,双手抱拳,道:“请师傅受徒弟一拜。”
  这时候叶瑜却连忙扶住他,这有点像道德绑架了,可不应该。
  “哥,你喝醉了,赶紧喝碗茶缓缓。”
  说完他就将茶杯塞进叶河手里。
  叶河好像是真喝醉了,他接过茶杯一口都没喝,就那么捧着茶杯靠在墙边昏昏欲睡起来。
  他们家守岁并没有要求必须要一夜不睡,孩子们能熬多久就熬多久,要是实在熬不住可以回屋睡觉。
  叶瑜扯了件袄过来披在他身上。
  褚绪风看着叶瑜的动作神情越发柔和了,“这几天让贾一教一教河哥儿,只是叫师傅就算了。”
  贾一教的东西能叫叶河少走许多弯路。
  叶瑜点点头,“这样挺好。”
  师傅可不是随便就能认的,师傅也作师父,为师为父,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至少得拜过天地爹娘才能认师傅,等师傅年老后徒弟甚至要给师傅养老送终,就相当于半子。
  他们闲聊两句,叶瑜就不由得捂住嘴打个哈欠,天气越冷他就越容易困倦,特别是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
  他倒了杯红枣姜茶暖手,眨眨眼,然后用手把留下来的眼泪揩掉。
  正好这时候家务活也干得差不多了,大人们纷纷掀开门帘走进来。
  叶老头和叶老太见几个孩子都昏昏欲睡的样子,便坐在炕上开口:“孩子们都累得不行,我们这把老骨头也熬不住,索性就现在拜了年吧。”
  他们两个冲孩子们招招手,“快来拿压岁钱。”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欢呼一声,尤其是叶敬杏花两个,高兴地甚至跳了起来。
  紧接着他们就按照年龄顺序给各位长辈拜年,叶瑜自然而然排在最后。
  轮到他的时候,他上前两步跪下,认真的说:“祝各位长辈年年顺利万事如意。”
  希望明年全家人都平平安安!
  叶老太伸手摩挲两下叶瑜的手,笑着说:“好孩子!”
  然后老两口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纸包,“乖孩子,拿去买糖吃吧。”
  纸包里包了几个铜板,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叶家有个规矩,只有老两口需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其他长辈都不需要,只要讨个口彩拜拜年就行。
  接下来叶老太又冲褚绪风招招手,“绪哥儿,这是你的。”
  她把红纸包放在褚绪风手里,“希望你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褚绪风明显愣住了,他也是没想到压岁钱竟然还能有他的份。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拱手行礼道:“祝君四时平安,诸事如意!”
  到这儿大年三十也就结束了,要是现代也许还有烟花爆竹可以放,但在这个朝代,晚上九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半夜,平常这个时候他们家早就陷入了沉眠。


第38章 长寿面
  叶瑜洗漱完打个哈欠; 特地等褚绪风躺上来他才吹灭了油灯。
  “我听叶伯说明天是你的生辰。”
  褚绪风身高腿长,他边问边伸过手臂把里面的被子掖好。
  “是啊,”叶瑜闻言有些郁闷; “刚好和大年初一撞上。”
  “这可是个好日子。”褚绪风笑道:“你要不要猜猜我的生辰是什么时候?要是能猜对明天给你个惊喜。”
  叶瑜可不傻; 他试探性地提出; “一年那么多天,我怎么能猜到啊?除非你给个提示。”
  褚绪风沉吟半晌,松口:“也是一个节日,在秋天。”
  这两个限定条件一加上; 叶瑜立刻就锁定了一个日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嘛。
  “没错,中秋节。”
  褚绪风摸摸叶瑜的头,看上去愉快极了,“快睡觉吧,明天一早送你生辰礼。”
  叶瑜也没问到底是什么礼物; 他实在是太困了; 这会跟褚绪风说话都是勉力打起精神,一听到可以睡觉了,他的眼睛就跟有自己想法似的黏在一起; 眼前瞬间陷入黑暗。
  在黑甜的睡梦中; 耳边似乎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响起; 叶瑜皱眉翻身,等到这些声音远去的时候,他才重新舒展开眉毛。
  等他再次醒过来,天空已经放晴了,阳光洒在雪地上; 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叶瑜走出屋子; 抬眼望去树枝间竟有点点银芒闪烁。
  叶母这时候从屋里拿了件长袄出来; 将其披在叶瑜身上,“快进屋吃长寿面,面条是你奶特地早起手擀的,汤底用的是猪骨,炖了整整半个时辰,骨头都炖透了。”
  叶瑜被叶母领到炕桌前,只见一个青瓷白底的面碗搁在桌上,碗里只有一根面,长长的盘旋在清淡的猪骨汤里,面条上还整整齐齐码着对半切开的白水蛋、香菇和青菜。
  他坐下后先是舀了勺汤放进嘴里,入嘴的一刹那他脑海里就冒出一个字,鲜!
  猪骨的骨髓都被炖了出来,整个汤底浓重又不失鲜美,从他喉咙滑下的时候唤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至于碗里的面条则是很劲道,必须要一口吃完,不能咬断,因此叶瑜吸溜着面条就往肚子里咽,一整根看着多,其实全部放在嘴里也不过是刚好盈满口腔。
  叶瑜把一碗面吃得丁点都没剩,到最后甚至捧着碗把汤都给喝光了。
  “宝哥儿,生辰快乐!”
  这时候叶老太又从灶间端出一篮红鸡蛋,笑着说:“快剥一个红鸡蛋。”
  这种红鸡蛋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在煮鸡蛋的时候放进苏木这种中药材,煮好之后鸡蛋外壳就会变成红色,每当家里有孩子出生或者嫁女娶妻的时候,都会做一些红鸡蛋分给近亲友邻。
  叶瑜闻言拿起一个鸡蛋在桌上滚了滚,然后磕出一个小口,顺着薄膜把鸡蛋壳剥掉,瞬间一个圆滚滚的白蛋就出现在他手里。
  他把拿着鸡蛋的手伸到叶母面前,“第一个鸡蛋,娘先吃。”
  叶母看着鸡蛋微微愣了一下,“这是给你煮的。”
  “我先给您剥开一个。”叶瑜执拗地说,他一直等到叶母接过鸡蛋才收回手。
  紧接着叶瑜又剥开鸡蛋递给几位长辈,至于兄姐就暂时不帮他们剥了,这么几个鸡蛋都剥得他手疼。
  他刚吃完鸡蛋洗干净手,叶父就从屋里走出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素色荷包,递给叶瑜后,笑着说:“赶紧打开看看。”
  里面是一个玉制的平安扣。
  叶瑜看着手里透亮水灵的平安扣眨眨眼,心里有些惊讶,这平安扣的价格不低吧,应该是用一块好玉制成的,而且制作者的手艺也极佳。
  叶父边把平安扣给叶瑜戴上,边说:“这是之前我意外得来的一块和田玉,因为太小,最多也就能做出一块平安扣,前些日子县城里有个雕刻大师过来,我就特地请他出手讲玉雕刻成平安扣,就等着你过生的时候做生辰礼呢。”
  那块平安扣通体呈乳白色,仔细一看就会发现玉质十分通透,手感也特别油润,更别说造型圆滑,外层的大圈和内层的小圈相得益彰,既漂亮又清透。
  “平安扣扣平安。”
  叶父郑重地说:“为父只愿你一生平安健康。”
  叶瑜深吸口气,手紧紧握住平安扣,“谢谢爹,我很喜欢这个生辰礼。”
  这时候叶母突然插话道:“你爹这礼可是神神秘秘的,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
  说完她从屋里抱来一套叠好的衣服,“这是我今年给你做的衣服,正好开春你要去私塾念书。”
  和以往棉麻布做的衣服不同,这一套却是绸缎制作的遥溃丈前咨虢偶湎该堋�
  “谢谢娘,我也很喜欢。”
  叶瑜摸着顺滑的布料,颇有些爱不释手。
  等收完生辰礼,他回到屋里把衣服放进炕柜,转头的时候就看见褚绪风在门口等他,见他出来上前两步把一块黄色的石头塞进他手里。
  “喏,一块田黄石,最适合做成印章,读书人日后可少不了印章。”
  田黄石可不多见,尤其是质量好的,叶瑜打眼一瞧就知道他手里这块绝对是个极品田黄石,质地圆润细腻,内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在阳光下散发着珍珠般的光泽。
  因此他连忙摇头,把田黄石还回去,“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褚绪风早预料到他的拒绝,淡定的从怀里掏出一块已经雕刻好的田黄石印章,这块印章颇为小巧,整体呈方形,其上雕刻有拙劲刚朴的瑞兽,实乃大师之作。
  倒过来后还能看见印底刻字…褚握瑾。
  “握瑾,这是我的字。”
  叶瑜惊讶的看他一眼,其他暂且不论,握瑾应该是出自握瑾怀瑜这个成语吧。
  “嗯,就是握瑾怀瑜那两个字。”
  褚绪风看出了他的好奇,回答完也觉得甚是巧合,他们两个的名字竟如此有缘。
  “我已经有一块田黄石印章,那块留在我这也没什么用,还不如送给你。”
  叶瑜犹豫半晌,见褚绪风一副他不收下就不收回手的样子,只好接过那块田黄石。
  “实在是太匆忙,如果你生日再晚一点,我就能找到给我雕刻印章的大师帮你把这块田黄石也给雕刻好。”
  褚绪风放下手时遗憾地说。
  叶瑜虽没接话,但他在心里已经把褚绪风的生辰牢牢记住,距离八月十五日还有八个月,到那时他定要找个价值相当的礼物还回去。
  简单给叶瑜过了生日,叶老太就带着媳妇们开始包饺子。
  大年初一他们家这边一向有吃饺子的习俗。
  今年也不例外,又因为家里有酸菜猪肉和豆腐,所以她们包了酸菜猪肉馅的和鸡蛋豆腐粉条馅的两种饺子。
  两盖帘白白胖胖像元宝似的饺子放在院子里冻上一会就梆梆硬了。
  要吃的时候只需要下锅煮,等饺子浮上来的时候就可以用漏勺捞出来过一遍凉水,这样做出来的饺子不会黏在一起,口感也更好。
  叶瑜更喜欢鸡蛋豆腐馅的饺子,只蘸上一点醋和辣椒,就很美味了。
  尤其是吃完饺子后再喝一碗饺子汤,肠胃瞬间变得无比熨贴。
  他整整吃了五六个小儿掌心那么大的饺子,吃到最后边打嗝边喝汤。
  隔天就到了回娘家的日子,叶家除了叶老太和叶母以外,其他两房媳妇都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同样叶小姑今天也会带孩子过来。
  一大清早叶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灶间里正烧着热水,有一股接一股的白汽冒出来。
  而堂屋里叶大嫂两个则是穿得齐齐整整,身上是今年新做的衣服。
  叶老太擦把脸询问道:“东西可带好了?”
  叶大嫂诶一声,回道:“都带好了,一只鸡一包糖。”
  两个媳妇不偏不倚,都是一样的东西,这样的回门礼在附近的村里可不寒碜,算得上是丰厚。
  “嗯,你们早点回去,也能多待一会。”叶老太揣着手说:“亲家公母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孩子了。”
  叶二嫂却说:“还是得早点回来,今天小北回门,家里就您和三弟妹帮衬,实在不像话。”
  三弟妹家里没人,这么些年就没回过门,同样也没带过回门礼,说起来是不公平的,但三弟一家却从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叶母洗干净手,听到她的话,连忙开口:“家里又不是什么极重的活儿,我一人就能做得来。”
  话虽如此,但叶大嫂两个依旧决定早些回来。
  在天色尚暗的时候,大房和二房就已经离开了,走之前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荷花还特地戴上了她爹娘给她买的银镯子,整个人显得十分高兴。
  也因此叶家一下子安静不少,没有了兄姐的声音,叶瑜还有些不习惯。
  幸好还有贾一和褚绪风在,多少能打发无聊的时间。
  叶瑜侧头看向褚绪风,“你给我讲讲边城的生活吧。”
  边城是他娘出生的地方,他也想多了解一点。
  褚绪风听到这话,仿佛陷入了回忆,他视线飘忽不定,“那座城叫靖边城,毗邻草原,墙内是镇守边关的士兵,墙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时不时就有流寇经过,一墙之隔却是天差地别。”
  “不过靖边城是个还不错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大多数都是士兵家属,都很淳朴善良的,又因为家家户户都养羊,有各种花样的羊肉做法…”
  叶瑜听得是津津有味,也许穷其一生他都不会去靖边城,但能听一听那地方的风俗人情也是好的。


第39章 小炒牛肉
  聊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叶小姑就带着夫君还有两个孩子到叶家来了。
  叶老太连忙将他们迎进来,不赞同道:“快进屋暖暖; 咋不再多穿点; 刚生完孩子就穿得这么单薄。”
  叶小姑面色红润; 身型丰满,一看就是在月子里养得极好,她中气十足地说:“哪有那么娇贵,咱们村里的媳妇也有那刚生产完就下地干活的; 我都坐满一个月的月子了,早就恢复好了。”
  说完又示意她夫君秦正把手里拎的上门礼放下,那是一块肉和一包点心。
  叶老太见此用手指点点她的额头,“这点心可不便宜,怎么不留着给文哥儿俩人吃。”
  叶小姑撒娇般的挽住叶老太的胳膊; “都是客人送来的点心; 没要钱,文哥儿他们已经在家里吃过好几包,我怕再吃下去他们牙该吃坏了。还有这块肉; 可是新鲜的牛肉; 我家公公找人买到两块; 正好今天回门叫我带回来给家里孩子尝尝。”
  “县城肉铺里来了一只不小心摔倒瘸腿的幼牛,前儿正好宰杀了。”
  牛肉可是很难得的,而且如今流入市场的大多是年老体衰不得不宰杀的老牛肉,像是这样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出现的嫩牛肉更是十分少见。
  叶老太闻言开口道:“咱家孩子倒是从没吃过牛肉,这回倒是托了他们姑父的福能尝一口新。”
  秦正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摸摸头说:“不是什么好东西; 多亏先前您送过来的各种菌菇豆腐合了武哥儿的胃口; 要不然他就得天天喝粥就咸菜疙瘩。”
  说到这儿,叶老太立刻紧张的揽过秦穆武,问他:“身体可好些了?”
  又对着叶小姑询问:“大夫是怎么说的?”
  秦穆武乖巧地点头,“姥姥我已经好了。”
  叶小姑也道:“大夫说他就是灌进凉风伤了脾胃,给开了一副药,吃上半个月也就没事了,现在活蹦乱跳的。”
  叶老太这才放下心来,她拍拍两个外孙,“快去屋里跟你们表弟玩。”
  文武兄弟俩一听这话就手拉着手往叶瑜屋子里跑。
  他们进门的时候叶瑜正好把食盘和茶壶端出来 。
  “快过来坐,尝尝自家炒的松子和板栗。”叶瑜抬手招呼道。
  秦穆文却一反常态,没像往常那样吃小食,反而是好奇地盯着褚绪风,“宝哥儿这是谁啊?”
  “是在我家做客的客人,姓褚,你们可以叫他褚哥哥。”
  叶瑜介绍完又指着兄弟俩跟褚绪风说:“这是我小姑的双胞胎儿子,胖一点的是哥哥秦穆文,瘦一点的是弟弟秦穆武。”
  弟弟因为生病瘦了不少,这也让面容相同的他们更好分辨了。
  三人互相认识过,叶瑜便拿起食盘里的松子仁一一分给他们。
  秦穆文边嗑松子边说:“河哥儿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我还想着让他们带我俩去柳河上滑冰呢。”
  “估计得到晚上了,这样的话你们俩要不要在家里住几天啊。”
  叶瑜发出邀请,“反正这两天也没什么事。”
  他们两兄弟每年都会在叶家住一会,时间不长,也就两三天而已。
  秦穆文想了想遗憾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