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帝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来的也很体面。
谁不知道乌婉莹攀高枝儿,嫁去了忠勤伯府。
万老夫人的儿媳妇一脸笑色地看了一眼乌婉莹,转头冲着老夫人吹捧道:“肯定是姑奶奶借来的,姑奶奶有心又孝顺,姨妈您真是好福气。”
乌婉莹坐在长辈身边,脸色铁青,嘴角都僵了,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乌家的女眷们,也都脸色怪异。
万老夫人的儿媳妇,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又不知道错在了哪里,一时间有些坐立难安。
今日相聚,原是为了家族之间拉近关系,又不是为了增加隔阂。
乌老夫人拉起乌雪昭的手,大大方方向大家解释:“是雪昭丫头借的。”又抓住了乌婉莹的手,道:“两个都是好孩子,都孝顺。孝顺只看有没有心,不分高低。”
万老夫人笑呵呵道:“是这个道理。”
其他人自然也都道:“老夫人说的对。”
然而心底里头,谁不纳罕,高嫁的乌婉莹连个宝贝都借不来?还得乌雪昭去借?
这乌家到底是谁高嫁了?
乌婉莹还能怎么办,有台阶就赶紧下呗。
最后把手从老夫人手里抽回来时,她暗暗庆幸,幸好老夫人没有把她的手和乌雪昭的手强行放在一块儿。
乌雪昭的手比她白嫩太多。
要是放一块儿比,真膈应死了。
乌雪昭双眸天然明媚,至始至终脸色平静,宠辱不惊,十分得体。
到了时辰,乌老夫人吩咐下人上菜开席。
几家的女眷,大多性情柔和,又有明事理的老夫人们压着,各个都知书达理。
这场家宴,吃得很是和谐。
只有乌婉莹闷闷不乐,憋了一肚子气。
她如今高嫁,这是头一次回娘家参加家宴,今日应是她端坐在席面上,听旁人的夸赞,再状似不经意点出乌雪昭连个屏风都不肯亲自找她借,姐妹情薄,也不把老夫人放在眼里。
然后旁人就该一齐指责乌雪昭,叫乌雪昭下不来台。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大家都去小心翼翼地瞧那一双琉璃屏风,和乌雪昭有说有笑。乌雪昭什么都不用做,就在人群里静静坐着笑一笑,便是宴客厅里另一个耀眼夺目的宝贝。
简直气死人!
蓝氏也坐不住了,她本来就不是原配,和这些人天然有些距离。
宴席过半,她借口不胜酒力,早早离席。
她这些年一直郁郁寡欢,经常这样,大家也没觉得不妥。
宴席接近尾声。
乌雪昭喝了几杯薄酒,脸颊浮上些红云,她皮肤白皙,脸上一红就跟抹了独一无二的胭脂似的,连耳朵上都有。
她身段也好,纤秾合度,是长辈见了喜欢,男子也喜欢的类型。
万老夫人看得心痒痒。
一大家子里,就出了乌雪昭这么个美人坯子,可偏偏出在了乌家,没出在她万家,馋也把人馋死了。
乌雪昭过来同乌老夫人和万老夫人告个辞。
老夫人准她去了。
万老夫人待乌雪昭走了之后,低声跟乌老夫人道:“我说姐,咱俩去你屋里说说体己话。”
她想跟乌老夫人聊聊乌雪昭的婚事。
乌老夫人点了点头。
…
乌雪昭留了灵溪在宴客厅里盯着,等宴席结束了,好把琉璃屏风仔细收起来。
她猜屏风是天子的赏赐,到底怎么回事,她还不清楚,千万不能磕碰了。
灵月则去穿堂里跑了一趟。
回来之后跟乌雪昭说:“丁掌柜还在等着。”
乌雪昭过去见了丁掌柜。
等了大半晌,丁掌柜吃了下人送过的饭,都要掺瞌睡了,就是天气热睡会儿醒会儿,衣裳汗湿了大半。
乌雪昭支开灵月:“去打碗绿豆汤来。”
灵月连忙去了。
丁掌柜见左右无人,小声地说:“琉璃屏风是贵人叫抬来的。不是小的多嘴,是贵人打发来的人有心,听说姑娘在绣屏风,就送了两扇来,送完人就走了。知道姑娘急要,我只好先给姑娘送过来。”
乌雪昭点了点头,又问:“我绣的那扇屏风呢?”
丁掌柜道:“贵人叫人取走了,说,就当是同您那扇换的。”
说完,他自己都觉得很离谱。
手绣的屏风换琉璃屏风,还是两扇。
乌雪昭有点儿意外,她那屏风,竟然被天子拿去了?
屏风的事,最后就这么着了。
丁掌柜喝完绿豆汤也回了铺子里。
乌雪昭亲自将屏风收起来暂且锁在库房里。
这东西,天子敢赏赐,她却不敢用。
她还是安排了丁掌柜抬个大箱子回去,给人一种屏风已经还回去的错觉。
事后,乌雪昭心里有些异样感。
天子可能只是随手一赏,无关体贴细致。
即便是这样,天子对嫔妃也是很不错了。
她身体先天不足。
可能,为妃就是她这辈子最好的归宿了。
作者有话说:
剧情都会一一交代的,不要着急0v0
一股脑啥都交代,会很乱的。
第7章
今日宴席上的事,着实让灵月出了一口恶气。
一回蘅芜苑里,她就忍不住拍手叫好:“凭她嫁得多高,在咱们姑娘面前,还不是得乖乖低头。”
乌雪昭坐在花窗边,又拿起针线,准备给自己缝制个护腕。
绣活儿做久了,其实伤的何止是眼睛,还有手腕。
灵月端了小杌子坐过去,在一旁笑嘻嘻帮忙劈线,没法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呀,她就是忍不住高兴。
乌雪昭的心境早就平静,眸光恬淡。
灵月也跟着静下心来,见缝插针地嘀咕了一句:“……老夫人该好好敲打敲打陈姑奶奶一顿才是。”
乌雪昭和乌婉莹,谁势大,谁势弱,一目了然。
冷眼旁观,任其肆意发展,说到底还是一种对强者的纵容和偏袒。
乌雪昭捻着细细的绣花针,眼睫微抬,平心静气地说:“能做到公正,就很不容易了。”
人生来就命格不同,公正已是这世上难得的东西。
她不求偏爱,但求公正。
灵溪也嗔了灵月一句:“连老夫人都敢编排,仔细叫人听见告过去,把你发卖了。”
灵月缩了缩肩膀,转而笑眯眯道:“还是江家舅老爷的琉璃屏风替姑娘撑了脸面,舅老爷还是疼咱们姑娘的。”
乌雪昭捻针的手指微顿,浓密的睫毛轻轻颤了颤,淡淡地抿了唇。
…
乌老夫人院子里,她和胞妹万老夫人关上房门说话。
万老夫人开门见山地惋惜道:“这样好的丫头,但凡我家里头有撑得起门户的小子,我非做主要了这丫头给我当孙媳妇不可。”
乌老夫人叹道:“这丫头命不好,没托生个好娘胎,也没副好身子。配你家小子实在是高攀。”
万老夫人听说过一些乌雪昭身子的秘密。
虽长得绝色,想做宗妇、嫡妻是不大可能的。
给人为妾又也太没脸,乌家绝不会轻贱自家姑娘到这个地步。
最好的选择,估摸着就是嫁个读书人家,若真不成,给丈夫纳几个妾,生了孩子养在她膝下就是。
所以这些年,外面传言乌雪昭挑剔,文官嫡子、侍郎庶子看不上,连伯爵府的门第都嫌低,并非实情。
实在是对方门第太高,乌家觉得高攀不起,又怕姑娘家的隐私完全暴露,索性没做想头。
人家上门提亲,乌家只能婉拒。
倒叫她落得个挑剔名声,无端惹人反感。
不过,忠勤伯府的庶子陈炜峰,乌雪昭倒是正正经经同他相看过。
万老夫人这才奇怪道:“雪昭丫头难得松口肯相看,最后怎么没成?外头传了不知多少个说法,我料着姐姐你近日忙,一直不曾过来细问,你与我详细说说。”
乌老夫人又叹:“哪儿是雪昭丫头自己肯点头相看,还不是忠勤伯府来得太勤,媒人说郎君铁了心要娶雪昭,什么代价都肯付。我瞧着忠勤伯府有这个诚意,才开口让蓝氏操持。雪昭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推一下动一下,让她去她就去了。”
她目光一沉,不甚清明地道:“不知道相看那天发生了什么,蓝氏领着婉莹回来,雪昭快天黑了才坐另一辆马车回来。不久后忠勤伯府就上门向婉莹提亲了。雪昭自己也无心嫁去伯府。”
万老夫人一哽,合着蓝氏把乌雪昭给算计了,来了一出暗度陈仓、移花接木。
乌老夫人知道胞妹在想什么,瞥她一眼,无可奈何地说:“蓝氏能做成,这也是她的本事。忠勤伯府既然都要三媒六聘娶乌家的姑娘,乌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万老夫人无言以对。
木已成舟,再做多余的事,节外生枝不说,还得罪了乌婉莹母女。
她冷哼道:“蓝氏收养这个女儿,倒还真收对了。”
乌老夫人只能说:“也是个可怜人。”
蓝氏这辈子都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活在青灯古佛里,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乌老夫人自己生子也艰难,养大了两个庶子才迎来自己的亲生儿子,同为女人,她有这份同情心。
万老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关心道:“雪昭在中间吃没吃苦头?”
乌老夫人也有过疑虑,最终还是摇头道:“应该没什么事,她那日回来后,没瞧出异常。蓝氏那天可能只是想法子把雪昭支开了而已。”
万老夫人点了点头,觉得有些热,拿起扇子打了几下,身上凉快下来,她的眉头也不皱了,继续话家常:“说正经的,雪昭姑娘的婚事,你们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打算?”
乌老夫人目光落在远处,沉思之后,道:“等这一段日子风波过去再说,眼下给雪昭说亲,只怕外面猜测乌家急着嫁女儿,折了姑娘家的身价。
我们也没别的想头,她日后就嫁个普通人家,夫婿婆母不看轻她就行,别的就算了。”
而且乌家刚风风光光地发嫁了乌婉莹,钱财上有些伤筋动骨,总得缓个半载才能不亏待乌雪昭。
万老夫人还是有些忧心:“她今年也不小了吧?”
乌老夫人说:“没多久就要满十七了。”
到时候虚岁就是十八,在京里都能算大龄未嫁的老姑娘了。
不过在乌婉莹眼里,乌雪昭早就是老姑娘了,旁人问及乌雪昭,她都是说:“我的姐姐今年十八,亲事?还没定呢。”
天快黑了。
万老夫人不想留这儿吃晚饭,怕夜里不克化,影响睡眠。
就同乌老夫人告了辞。
回去路上,她心里想了许多,乌家的人,包括她姐姐常常夸乌雪昭大度,知进退,脾气好。
可谁又是生来脾气就好。
尤其女儿家,没出嫁前就是家里的娇客,哪有不娇纵,不刁蛮的。
偏乌雪昭从来没有。
但万老夫人也不能在自家姐姐跟前多苛求什么。
乌雪昭原就是她姐姐的庶孙女。
她不能要求姐姐养大了庶子,一把年纪了还去费神疼爱庶子的女儿。
乌家的事,她身为万家人,也没资格插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外人也只能是,爱莫能助。
…
乌婉莹在娘家吃过了宴席,去养母蓝氏院里待了好半天才走。
林二夫人的屏风还在穿堂里放着,下人等着她发话,才好送过去。
乌婉莹看那屏风,越看越来气,打算亲自给林二夫人送回去。
说起来,都是因为这屏风才害得她今日落了脸面。
既然是林家的屏风,那可不好让她一个人受这份气,总得找个人分担一下,让林二夫人也一起恨上乌雪昭。
林家就在乌家隔壁,两家常常来往,林二夫人若想找乌雪昭的不痛快,不比她来的方便?
乌婉莹去拜访了林二夫人。
林二夫人没想到乌婉莹嫁去了伯爵府,还亲自过来还一扇屏风,有些受宠若惊,不等人来,先跟身边的心腹丫鬟笑着说:“嫁了高门大户就是不一样,人都变得有礼有节了。”
乌婉莹一进门,满面春风地跟林二夫人打招呼。
她长得清秀,高嫁之后大体上心情还是很好的,春风满面,这一声“林二婶子”下来,林二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迎她进门,侄女长侄女短地叫,让她上座。
乌婉莹与林二夫人同坐一方长榻,她也懒得多废话,匆忙道了谢,说到了正题:“婶子借东西给我,原是一份好心,我本来心里谢婶子还来不及。”
林二夫人脸上笑笑,心里忽“咯噔”一下,有不好的预感。
“谁晓得姐姐故意借了两扇,比婶子这还要好上千百倍的琉璃屏风,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奚落婶子的屏风,弄得大家都觉得,婶子的屏风扔去恭桶里都没人要。”
乌婉莹稍作停顿后,一脸为难道:“我实在气不过,也替婶子辩了几句,却又说不过她。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代姐姐向婶子赔礼道歉。”
林二夫人的笑容彻底僵在脸上,最后一点点淡下来,挥了挥手里的帕子,大度道:“邻里邻外的,看得上就过来借,用不上也没什么。”
乌婉莹见林二夫人好像没大听明白,语塞片刻,就懒得坐这儿耗时间,东拉西扯几句闲话就走了。
人刚走,林二夫人就冷脸吩咐丫鬟:“把她用过的杯子扔了!”
“呸!什么东西!借了我的屏风,再回头来踩我的屏风一脚,还想拿老娘当枪使!”
一旁的大丫鬟也是看不过眼了,叹惋道:“怎么不是雪昭姑娘嫁去忠勤伯府,倒叫这样的人白捡了便宜。”
林二夫人冷眼嘲讽:“小人得志,看她猖狂到几时!”又说:“我看凭雪昭姑娘容貌、脾性,好日子还在后头。”
大丫鬟点头赞同,满京城里也难得找出来比乌雪昭还标志的姑娘了。
…
乌雪昭的凤凰屏风,送到了干清宫里。
彼时桓崇郁正在见内阁大臣,箱子自打抬进来,就静静地搁在旁边,一动未动。
郑喜也是个有眼色的,眼见桓崇郁与阁臣议政到夜里子时,也不再提那屏风的事。
后面几日,桓崇郁都被政务缠身,每晚只睡得两三个时辰,唇色变深而不自知。
他还没看那屏风到底长什么样子,太医先过来给他诊平安脉了。
桓崇郁记性极好,他道:“并未到时候,何太医怎么来了?”
郑喜走到跟前来禀:“回皇上,奴婢瞧您唇色有异,擅自让何太医过来瞧瞧。”这要不擅作主张,桓崇郁哪儿会为那点小问题让太医诊脉。
可他是当奴婢的,他不能轻忽了龙体。
桓崇郁靠在椅子上,不轻不重地瞧了郑喜一眼。
郑喜立刻跪了下来。
何太医也跟着跪,他都六十的高龄了,不比郑喜正当壮年。
桓崇郁淡声道:“都起来。”
这就是肯诊脉了。
郑喜示意何太医去隔壁屋子坐。
桓崇郁起身,缓步走了过去。
何太医诊了一刻钟的脉,敬小慎微地道:“没什么大事,微臣开几服药皇上喝了就是。”
还真有病?
他自己怎么没觉得?
桓崇郁目光微垂,落在何太医身上,问道:“朕有什么病?”
何太医如实道:“皇上肾火旺,唇色才变红变深,夜里还有遗|精|元之兆,这都是日夜有所思……”
“咳咳。”
郑喜捏嗓子,汗津津地提醒了一把。
皇上的私事,怎是他们能猜测议论的?
何太医稍稍抬头,只堪堪瞧见了桓崇郁清冷的下颌,立刻腿软地跪下来,改了个说法:“皇上正当年轻气盛,男子身体规律如此,与旁的无关。”
郑喜:“……”
属于是白提醒了。
说的这么刻意,谁不知道“与旁的有关”啊!
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