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清穿的日子 >

第178章

清穿的日子-第178章

小说: 清穿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科多自嘲的一笑,“哪里还有什么佟大人。”
  张廷玉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差了吧,你这九门提督虽是不做了,可身上不还有个一等侍卫的职位吗。”
  隆科多撇了撇嘴,没有说啥。
  张廷玉指了指假山旁边,“走吧,皇上等着呢。”
  说着,率先往旁边走去。
  隆科多一见,也抬脚跟了过去。
  转了将近半个时辰,前边的张廷玉还没有停下来,隆科多心中不安,四处看了看,似乎越走越偏了。
  “张大人,张大人?”
  “嘶,张大人,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隆科多停住脚步,有些惊疑不定。
  张廷玉回头看了他一眼,脸上半点端倪也没有露出来,声音沉稳的说道,“不要问,跟着我就是了。”
  “我怎么从没听过这里。”正打算再问,那边过来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低垂着头,过来就先见礼,“隆科多大人,您可算是来了,皇上正等着您呢。”
  隆科多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小太监,小太监低着头,怎么也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隆科多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身跟上前边的张廷玉。
  一路跟着他走进了一个偏僻的院子里,里边只有一间房间,隆科多从外边看了眼,门窗都关的严严实实。
  一进去便感觉眼前一暗,隆科多模糊的看见,发觉上边坐着一个人影,他凭着感觉知道,这人就是康熙。
  隆科多缓了一会儿,才适应了屋里昏暗的环境,一抬头正好对上上边康熙老爷子威严的目光。
  隆科多的小心肝颤了两下,面上却还一派镇定的模样,一掀衣服下摆,拍大了两下马蹄袖朗声唱到,“奴才隆科多叩见皇上。”
  一旁的张廷玉见他跪下,这才从小袖子里拿出一份折子来,“上谕”
  隆科多连忙道,“奴才接旨”
  “原步军统领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提拔,位列台阁,竟敢交通皇八子胤禩,图谋不轨,著即赐死。”
  隆科多原就感觉不好,这会儿一听更是吓得面如土色。
  “奴才,奴才冤枉啊。皇上,奴才冤枉啊。”隆科多的声音里都带上了哭音,趴在地上直哆嗦。
  这会儿不知道是为啥,被吓了一场,反而口齿伶俐起来,“皇上,八阿哥确实多次笼络奴才,可是奴才绝没有跟他越格交往啊,求皇上明察。”说到这里隆科多使劲的往地上叩首。
  “皇上…皇上…皇上啊……”嘴里只不住的叫着皇上。
  康熙看他这副瑟瑟发抖的模样,这才冲张廷玉轻轻点了点头。
  张廷玉这才开口说道,“你记住了。”
  “这道诏书,由我收藏,若你没有跟八阿哥图谋不轨,这道诏书就算没有,若有一天,你真起了异心,我便代天行诛,取你性命。”
  隆科多听到这里才感觉浑身的劲儿都松了。
  自己这条小命看来算是保住了。
  “是”
  张廷玉这时候又从袖子里拿出另一份圣旨说道,“现在我再来宣读另一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九门提督隆科多,随朕三十余年,勤勉忠诚,人才难得,著进封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内大臣,赐爵一等公,钦此。”
  隆科多这会儿这小心肝更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刚刚是心惊胆颤,现在却是不敢置信。
  只见他瞪着眼抬起头来往张廷玉那边看了眼。
  张廷玉收起手里的圣旨冲他说道,“佟大人,谢恩吧。”
  隆科多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低下头去,“奴才隆科多,叩谢皇上天恩。”
  张廷玉往一旁让了让,康熙正了正身子,声音带着些许疲惫的说道,“你到桌子上去看看那什么盖着的。”
  隆科多还带着跟刚坐过过山车似的心情,往旁边桌子上看去,只见一块黄布遮着不知道什么东西。
  他上前两步双手揭开一看,原来是一把宝刀,当初自己亲手当出去的宝刀。
  “皇上”隆科多当即就跪了下去。
  康熙往后边的靠垫上靠了靠说道,“这些年,苦了你了,听人说你总怪你阿玛,压制着你,不叫你出头,其实啊,真正压制着你的是朕。”
  说着康熙起来拍了拍隆科多的肩膀,“你这把宝刀啊,就得等到最要紧的时候才用啊。”
  康熙老爷子只看隆科多的眼神就知道,这人这是服了。
  隆科多就是个小狼崽子,若不像现在这样恩威并施,怕是后来者上位之后不好收服。
  现在自己也算是为后来人多做一些事情吧。
  隆科多这会儿只觉得皇恩浩荡,“皇上,奴才竟能当皇上如此只期许,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皇上的恩德啊。”
  康熙却没有再跟他说什么,反而往一旁叫了声,“衡臣啊。”
  又对隆科多说道,“朕给你们选了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这是传位诏书。”说着指了指张廷玉手里拿的东西。
  隆科多心底一颤,之前不是有一份了吗。


第四百五十章 果然是试探
  康熙看出他心底的想法,只嗤笑一声,没有说话。
  隆科多一下子回味过来,怕他手里那份原就是假的,可能里边什么都没有。
  老爷子这是拿了一份假诏书诈自己呢,好在他拿到诏书之后,只偷偷去过一趟四爷府上,并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皇上一打一拉的威慑自己。
  现在……张廷玉手里这份怕就是真正的诏书了。“你去,把他摆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去,大位传给谁,到那天你们都就知道了,到时候你要如实宣读诏书。”
  隆科多双手接过密封着传位诏书的匣子,回了声“嗻”
  等从那院子里出来,隆科多才觉得身上黏糊糊的,居然不知不觉的出了一身冷汗。
  等他回到京城,再去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一看,果然这里什么都没有。
  之前那份确实如他所想,为的就是试探他。
  隆科多小心的把密封匣子放到匾后,提着的心才跟着这匣子慢慢放回肚子里。
  而此时康熙老爷子正领着人往田间地头上走去。
  “麦子长得不错啊。”康熙老爷子指着地里的小麦说道。
  胤禛跟几个皇子还有张廷玉等人都在康熙身后。
  田地里的麦子已经泛了黄,再远一点,几个老农正在弯着腰费劲的收割地里的麦子。
  “今年这收成不错啊。”胤禛说了句。
  旁边几人也跟着点头。
  正好那边过来几个挑着担子的老农。
  康熙伸了伸手给拦了。
  几个老农一看面前的人,就知道这些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哪敢不听。
  康熙上前从框里抓了一把麦子捻了捻说道,“嗯,老人家,今年这收成怎么样啊。”
  那老农脸上也带了笑,“好好好,今年雨水多,这麦子比着前些年好多了。”
  旁边的张廷玉也伸手捻起几粒麦子来看了看,“主子,这麦子瞧着很饱成。”
  康熙也高兴,“明年能吃的上干饭了吧。”
  那老农笑着摇了摇头,“哪里能吃的上干饭,收成好了,这东家的租子也跟着收的多,再交了税,明年至少能顿顿喝上稀饭,不用担心下半年没粮食吃而已。”
  康熙老爷子听了之后,沉默的把手里的麦子放了回去,又叹了口气。
  胤禛心中模糊的有个想法,还不完善,但他知道早晚有一天会叫这天下的子民都能吃得上饭。
  静娴还不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摊丁入亩,改土分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出现的想法。
  晚上送康熙老爷子回了宫,胤禛就回了府。
  静娴还纳闷,这人怎么回来就去了书房。
  书房里胤禛正跟邬思道对面而坐,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太监,“主子爷,今日张廷玉领着隆科多去了一趟行宫,具体说了什么见了谁,咱们的人没有发现。”
  胤禛一听就明白,这肯定是去了什么隐秘的地方。
  说不定就是老爷子叫了隆科多来,说了什么事情。
  自从上回宫宴上,隆科多又被老爷子提溜出来用了用,胤禛就知道,老爷子这肯定又得正儿八经的震慑他一番,然后隆科多才能真正得用。
  小太监继续说道,“但是隆科多出来之后,行宫就传出来消息,说是给他赐了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
  胤禛点了点头,跟邬思道对视一眼,便摆了摆手叫小太监退了下去。
  小太监出去之后,还把门给带上了。
  苏培盛笑着站在门口,又叫小太监站的远了些。
  “邬先生,您怎么看。”
  邬思道心说,您这心里边已经有数了吧。
  “爷,皇上这大约是想重用隆科多,说实话宠妾灭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奴才以为皇上之前拿下他,也是为了打磨他,现在恐怕是打磨的差不离了。”
  胤禛点头,这个邬思道倒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隆科多……怕是还得找机会接触一下。
  俩人又说起了准格尔部。
  “这准格尔部这几年一直蠢蠢欲动。”胤禛喝了口……热豆浆。
  邬思道点头,“是,恐怕安稳不了几年了,爷可想好到时候若蒙古不稳,要举荐谁去平定了吗。”
  胤禛摇头,“还没想好,还不清楚蒙古那边会成什么模样,说不好。”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就听外边苏培盛说道,“周全,你怎么来了,可是福晋有什么吩咐。”
  外边周全就说,“苏哥哥,我们福晋是看时间不早了,爷还没吃饭,叫奴才过来送点呢。”
  胤禛就跟邬思道笑,“邬先生,不如留下来一起吃点?”
  邬思道哪里肯,“奴才已经吃过了,福晋关心主子,主子也早点休息。”说着就告了退。
  邬思道出去正好看见周全站在门外,笑着说,“快进去吧,主子等着呢。”
  周全弯着腰,恭敬的送走了邬思道,那边苏培盛才领着他进去。
  胤禛往周全手里的食盒看了眼,笑着说,“成了成了,别摆了,回去吧,跟你们福晋一块吃。”
  那食盒里有啥啊,就一碗清粥,这忙活了一天,就吃这么点怎么够。
  老爷子来了一趟热河行宫,还真就为了避暑来了。
  平日里处理政务都是在行宫,竟也不怎么再往外跑。
  胤禛在热河的园子离着行宫,比在京城的时候近多了,弘晖这小子也能够多回几次家。
  一直到了天气渐冷,老爷子才领了人往回走。
  康熙五十六年,冬。
  “西北的战报来了吗。”康熙手里拿着剑,刚好耍完一套剑法。
  老爷子今年看着比去年要好一些,去年病了老些时候。
  张廷玉跟马齐等在一旁,皇上刚一问话,张廷玉就站了出来,“回皇上,已经派人去过几次了,至今还没有个准信儿。”
  沉吟了一下张廷玉继续说道,“只听说传尔丹率领部下,向乌苏河挺进。”
  康熙老爷子“哼”了一声,把手里的剑丢给身后的梁九功,“若是再早上个,别说一个小小的准格尔,再来十个八个的,唉。”说着老爷子挥了挥袖子。
  颇有些感慨的叹了一句,“垂垂老矣……今儿就练到这儿,回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通渭地震
  旁边马齐跟张廷玉对视一眼,马齐笑着说,“这要说到老,皇上还真没老,几时见过老人家还能练的一手好剑法。”
  康熙手里拿了块帕子,从容的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会儿马齐又说道,“不过……这朝野上下还是都盼着皇上能立下一位储君啊。”
  旁边的张廷玉悄悄地往旁边退了两步,这马齐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这个时候说什么储君。
  这不是明着说皇上您老了,万一要死了,都没立储君,到时候朝野上下都不安心吗。
  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上书房大臣的。
  总不能是这几年才开始糊涂的吧。
  康熙脸上明显带了不愉之色,顺手把擦脸的帕子丢进梁九功怀里,康熙说道,“马齐啊,朕,早有明诏,不立太子,你怎么又说开了。”
  马齐连忙跪下来口中高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马齐虽然政治智慧不如张廷玉,但忠心方面,却绝不输他。
  因而康熙老爷子还愿意给他解释一两句,“本朝,自太祖太宗就没有立过太子,不也一样安安稳稳?朕再说一遍,立太子的事,朕自有主张,以后不要再说了。”
  马齐连忙说道“嗻”一旁的张廷玉也跪下来应了声。
  “行了,西北的战报到了的时候,赶紧给朕送过来。”说着老爷子收拾了一下便转身回去。
  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的六万驻防大军,全军覆没。
  传尔丹轻敌冒进。
  康熙听闻之后,震怒!
  因为这事儿,今年哪怕是过年都没过好。
  就在清廷为出征之事争执不下的时候,西北又传来消息。
  通渭大地震!!
  死伤人数很快就达到了几万人。
  胤禛晚上都睡不着觉,静娴每天都能感觉他翻来覆去的,一晚上都在叹气。
  “爷,有什么心事,你说出来听听,若是跟我不好说,你去找邬先生商量一下也成啊。”静娴摁住胤禛,不叫他再倒腾。
  胤禛叹了口气,“没什么不能说的,通渭地震,爷是担心有疫情发生,已经死伤这么多人了,要再是出现疫情,可就……”
  静娴起身,给胤禛揉了揉额头,小声说道,“不如爷去找找皇上吧。”不管怎么样,皇上总不会真的不作为的。
  胤禛想了一下到底起身要穿衣服。
  一边穿衣服一边还叹,“这邬思道,若是权谋诡计,他还能行,可涉及到国之大事,总还是不合用的。”
  静娴知道,邬思道在胤禛登基之后就隐了,想来他自己也是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只适合做幕僚,真要是上了朝堂怕不是一时三刻的就露了怯。
  因而倒也得了个善终。
  胤禛还真就打算二半夜的进宫去见皇上。
  结果还没等出门的,外边就听见一阵脚步声。
  “爷,是门房上来人。”苏培盛在外边小声说道,想来是屋里有说话的声音,他也知道两个主子都没睡。
  胤禛跟静娴对视一眼,门房上来人,这么晚了是谁来了。
  “叫他进来吧,胤禛抬脚蹬上靴子。”
  还没开春,天气还很冷,苏培盛一开门,静娴就感觉一股冷风吹了进来。
  胤禛拢了拢身上的大衣,又给静娴掖了掖被角才转身出了里间。
  门房上看门的小太监已经跪在外间了,胤禛一出来就问了安。
  “大半夜的谁来了?”胤禛手里还系着扣子。
  那小太监连忙说道,“主子,是年羹尧来了。”
  年羹尧?这怕不是为着西北战事来的吧。
  因为今年开年甘肃通渭就发生了地震,西北战事又持续不力。
  老爷子早就放话说过,要封大将军王,选一皇子出征。
  大概在旁人心里,这个皇子许是就是个摆设,底下的人用兵才是正道。
  可胤禛不这么想,这个皇子选出来必得是懂兵事的人,不然不是擎着叫底下的人糊弄吗。
  估摸着这个年羹尧也是打着这个谱,想要去西北立一战功。
  胤禛点了点头,对小太监说道,“行了,去把年羹尧叫过来吧。”
  小太监答应一声,连忙转了出去。
  大门口,年羹尧正坐在门房上闭目养神。
  亲王府上,哪怕是门房里边,也是点着炉子的,炉子里的火生的旺,整个门房里都是暖融融的。
  年羹尧打了个哈欠,正打算喝一口茶水醒醒神,一股子冷风吹进来,一下子就把他给吹醒了。
  他抬头一看,正是刚刚那个进去禀报的小太监。
  “年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