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气的脸更黑了。
康熙却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行了,弘晖还小呢,已经够的上少年老成了,这样正好,再稳重些就少了少年的冲劲,不好”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叫俩人坐。
“那边怎么样了?”康熙头也没抬的问道。
胤往皇上那边看了眼,皇上正在收拾棋子,他顿了一下才说道,“父皇,贵额娘那边……”
“不太好了吧。”康熙把棋子都收进罐子里,淡淡的说道。
胤点了点头,“是!”
“朕知道了,叫太医仔细老顾着点吧,朕也没那么多忌讳。”康熙神色没有什么变化,又说道,“若是……去了,胤你就去送送吧。”就当是梓潼当初养你一场的回报吧。
胤点了点头,即便康熙不说,若真是贵妃没了,他也得去送送的。
不过是康熙说了,就算是过了明路,到时候他也能直接插手,内务府的奴才也不敢做什么手脚。
哪知道,贵妃居然还真就一直扛着,到了康熙圣寿这天还没咽气。
结果康熙圣寿刚过去三天,宫里就传出消息来,贵妃殁了。
静娴听到消息的时候,都愣了一下。
要说这贵妃也是个可怜人,在宫里没有宠爱,没有儿子,连权力都没有。
也从不跟这些有儿子的娘娘们争夺宫中的权力。
没想到这才四十多岁的人,居然就这么没了。
就算病重了,都还想着不叫皇上跟佟家为难,死都是死在圣寿之后的。
愣了一会儿静娴才反应过来,这得穿素吧,贵妃的品级不低了,他们这些皇子阿哥们也是得穿素的。
尤其是胤被皇上点了名,要去送送她,恐怕这就不仅得穿素,还得穿白了。
静娴赶紧叫人收拾出衣服来,好在前段时间贵妃就已经不太好了,府上也早就备好了衣服,胤一会儿就换了衣服带着静娴去了宫里。
“好在今年皇上因着圣寿,没带人去畅春园,不然这会儿还得两头跑。”贵妃的品级不低,哪怕是宫里的娘娘们也是得哭灵的。
贵妃的葬礼办的隆重,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胤就扶着棺,起灵往皇陵而去。
一众皇子阿哥们都跟着送到京城门口才转回来,只胤自己一个人送。
好在皇陵本就不远,第二天胤就带了人回来。
这段时间因为丧事,府上都是吃的素。
静娴知道这位贵妃的苦,倒也不反对几个孩子给她守着这几个月。
只是弘晖那里青雅年前刚生了二胎,现在也不过四个多月,大人孩子都得补着,静娴就偷偷的叫厨房里用骨头汤或者是鸡汤、鸭汤之类的做菜。
菜做出来了,静娴不说,青雅倒也相信这就是素的。
还没到端午的,皇上就又带着人去了畅春园,胤也顺势带着一家子去了圆明园。
因着贵妃的丧事刚过去,今年的端午节便实在是没有什么过节的氛围。
静娴带着布尔和跟青雅在屋里包了粽子,一家子人分着吃了,胤又给宫里的老爷子送了几个进去,这也就算是过了节。
刚过完节,胤在屋里交弘跟弘晖家的大小子投壶。
这俩孩子一般大,也就差了一个月左右,倒是正好能玩到一块去。
俩孩子丢的箭枝到处都是,胤也不管,就乐呵呵的看着他俩。
俩孩子手上没个准头,玩了会儿,又转头缠着胤,叫他投。
第四百六十五章 直郡王出事
胤禛接过俩孩子手里的箭,瞄了瞄准,刷刷刷的,一会儿就全都投进了壶里。
俩孩子就拍着手大笑着,高兴的不得了。
胤禛也正乐着,就看苏培盛从外边一路小跑着进来,“爷,直郡王出事了。”
胤禛一怔,马上套上靴子,身上的衣服也来不及换,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直郡王暂时怎么样了。”胤禛边走边问苏培盛。
苏培盛低声说道,“是直郡王府的三格格,蒙古那边来的消息,说是没了,直郡王一得了消息,就晕了过去,这不,守门的侍卫不敢瞒着,就传了出来。”
胤禛顿了顿,脸上神色莫名,“如今皇上可还好?”
胤禛心里也有些难受,毕竟直郡王曾经是他们这些人的大哥,即便是犯了错,在胤禛看来,皇上大约心里还是得记挂着他的。
这些儿子当中,恐怕皇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直郡王跟废太子了。
毕竟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嫡子。
皇上对这两个儿子投入的感情跟精力,是他们这些后来的儿子们没法比的。
如今直郡王这样,皇上肯定得想着他,直郡王心疼自己的女儿,皇上作为阿玛又何尝不心疼自己的儿子。
再加上因着抚蒙,才叫直郡王的女儿折了三个,怕是皇上对直郡王更是得添了几分愧疚。
胤禛现在就担心皇上会不会伤心太过,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这要是伤心太过了,怕是会伤身体。
胤禛带着苏培盛骑着马往宫里去,到了宫门口就碰上来接他的侍卫。
胤禛就问,“皇上现在可还好?”
这会儿着急,胤禛也没法顾忌什么不能打探皇上身体的忌讳。
好在皇上大约也不在意,他问了那侍卫就回了,“看着还好,就是精神有些低落。”
胤禛听他这么说,倒是稍微放了心。
赶到康熙宫中的时候,就只有十三一个人到了。
十三管着九门,直郡王府上三格格没了的消息肯定比别人要知道的早。
因而他能早早地过来,胤禛半点也不惊奇。
胤禛进去后,俩人只点了点头,便坐了下来,没有说话。
没多大功夫,老九老十便跟着进来了,俩人跟胤禛住得近,前后脚进来也是应该。
等人陆陆续续的到齐了,康熙才从内室出来。
胤禛抬头一看,心中就是一惊。
要知道老爷子之前虽然说是身体不好,可平日里看上去也就是消瘦一些。
而现在老爷子出来,胤禛却能感觉出来,好似是精气神都被抽空了一样。
老爷子的脊背都塌了。
只是从后室转过来,胤禛都能听见坐在上边的老爷子喘着粗气的声音。
老爷子喘匀了气才开口说道,“今儿叫你们来,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为什么,老大他命苦,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朕想着……”
还没说完的,底下众人心里边就嘀咕开了,这可别是想把老大给放出来吧。
好在老爷子就算是心疼老大,也没有把他重新放出来的打算。
只听他继续说道,“朕寻思着,得给老大再寻块地,也盖个园子,叫他住进去,叫你们过来就是想问问,谁想接这个差事。”
听到这里众人心中都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把老大放出来,别的做什么都成。
而且,修建一个园子,说实话这是好差事,想想之前老十给废太子修建园子的时候就知道了,那油水可足了。
几个阿哥心里边都动了心思,谁知老爷子顿了顿又说道,“算了,就胤禛监督者修建吧,也省的朕再跟着费心。”
语气竟有些不耐烦再多管闲事的感觉。
胤禛连忙起身回了声,“是,儿臣领旨。”
老爷子说完就转身回了后边,众人这才出去。
“三哥,我想着去看看大哥,你去吗?”胤禛快走几步追上前边的老三。
老三本来没想着别的,胤禛这么一问,他倒是反应过来了,不去看看确实不好。
“成,那咱俩一块去吧。”
大阿哥府上安安静静的,府里的人都跟没了魂一样,胤禛跟老三进去的时候,除了几个奴才行礼的声音,几乎听不见别的声响。
俩人跟着带路的小太监一路进到了大阿哥的卧室。
大阿哥的福晋是继室,小了大阿哥将近二十岁,这会儿正在大阿哥床前哭。
胤禛上前两步叫了声“大哥”
大阿哥没有醒,他又转头问一旁的大福晋,“大嫂,大哥他怎么样了。”
大福晋哽咽着,一句话得说上半天,胤禛无奈这才拉着老三又去问了太医。
给大阿哥看诊的正是那位唠叨的李太医,胤禛还没问他就叭叭的说开了,“大阿哥这病是心病啊,这人他一心不想醒,别人是谁都没有办法的。”
说着他也叹了口气,毕竟作为一个医者,能看到病人健康起来也是有成就感的。
这会儿他拿大阿哥的病情束手无策,他这心里恐怕比谁都煎熬。
胤禛也是为难,这若是别的病都好说,可是这心病要怎样治。
想了会儿胤禛又问大福晋,“大嫂,不如您去把家里的孩子都带过来吧,说不定大哥见到孩子了,也就想开了。”
毕竟是因为孩子的原因,才叫直郡王心中大痛,这会儿若是有孩子在身边,总比大福晋一直在这儿哭要好的多。
等几个孩子过来之后就连胤禛都有些不忍心了。
直郡王家的这几个,都是些年纪小的孩子,年纪大的都没了。
四个嫡女,前大福晋生的,都没了。
弘昱也在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没了,不过当初正是朝廷跟西北开战的时候,哪里还有人记得这个已经废了的直郡王的嫡子。
这孩子没了,连个后人都没留下,因而葬礼也是草草的办了。
大阿哥跟他原配嫡妻生的五个孩子,到现在一个也没留住。
现在跪在大阿哥床前哭的都是一溜儿小萝卜头。
也难怪,大阿哥一听说又折了个女儿,会心痛到昏倒。
好在几个孩子来了之后一通哭,叫大阿哥有了些反应。
胤禛看着他醒了,只干巴巴的安慰了两句,毕竟这种事,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感同身受的。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康熙病重
回了家,胤禛跟静娴说了之后,静娴都觉得大阿哥确实可怜。
这人生三大苦,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除了第一个,大阿哥可都是尝到了。
再者,康熙老爷子这也眼看着就要到大限了……
好在,大阿哥还想着自己的孩子,后面几天也算是遵医嘱,身子骨倒是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
夏日炎炎似火烧,老爷子有些苦夏,便想着带人往热河行宫去避暑。
胤禛这几天就在家里闷着,静娴问他他也不说,后来静娴才知道,这是担心老爷子一去不回,万一在外边出了事情……
老爷子不是能听人劝的性子,上了年纪更是添了左性,胤禛劝了一回,老爷子不听,他也不敢再劝。
只是随着老爷子出行,衣食住行的都给康熙想的妥妥帖帖的。
康熙还笑着跟梁九功说道,“这个胤禛,这是想把你们的活都给抢了啊。”
梁九功知道康熙这会儿心情好,因而弯着腰,笑眯眯的说道,“四爷这是孝顺,皇上心里边不定怎么偷着乐呢,这会儿反倒拿老奴来消遣。”
康熙被梁九功逗得直乐,笑够了,他便沉默下来。
梁九功还心说,难不成刚刚说错哪句话了?
想了会儿也没觉得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便有些战战兢兢的。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着梁九功说道,“胤禛这孩子是真孝顺。”
他跟他福晋两个在庙里偷偷的给朕点了长明灯,就连朕也是最近才知道。
这孩子就一点不好,太重情,不知道以后若是登基了,会不会为此所累。
这么想着,康熙突然又担心起来。
“去把弘晖阿哥叫来。”既然儿子太重情,那就培养孙子吧,好在弘晖这孩子这几年几乎就是养在自己这里的,能教的,自己一直都在教。
这也就是静娴不知道老爷子的所思所想,不然她一定会吐槽,胤禛虽然重情,但该狠的时候,可比您老人家狠多了。
历史上,您可是一个儿子都没杀,可是人家胤禛就这么几棵苗,居然还逼死了一个儿子。
想想就知道,这人绝对比老爷子心狠。
老爷子在行宫一直呆到了深秋。
“咳咳”康熙捂着嘴咳嗽了两声。
身后弘晖轻手轻脚的给他拍了拍背,“皇玛法,天气凉了,您该好好保重身体的,哪能还开着这么大的窗户。”
说着弘晖上前去轻轻的拉上窗子。
康熙笑着摇了摇头,“吹吹风而已,哪里就那么脆弱了。”
到底想着这是弘晖的孝心,没有再拉开窗户。
“行了,东西都收拾的差不离了,中午的时候咱们就启程回京。”康熙摆了摆手,往榻上去坐下。
弘晖点了点头,“嗯,都收拾好了。”
往回走的路上……
“皇上可还好。”弘晖等在一旁,黄御医一诊完脉,他就上前问到。
黄御医沉吟了一会儿,康熙反倒起来了,“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不必瞒着。”
黄御医这才说道,“皇上这是伤寒,若是能按时吃药,妨碍不大。”
康熙这才点了点头。
等弘晖出去,他才说道,“行了,说吧,弘晖出去了。”
黄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康熙叹了口气又说,“朕明白了,这是大限到了吧。”
黄升跪在地上直磕头,“皇上,您若是好好保养,不要随意挪动,还能治好。”
康熙笑着摆了摆手,“行了,下去吧,这一路上还得黄御医多照看。”
黄升心中哪里能不明白,皇上这是铁了心的要回去。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回去恐怕是不成的,毕竟,若是皇上一旦在外边驾崩了,到时候京城的局势可就没法掌控了。
因而这个时候,他也只能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说道,“是,奴才定会保皇上安稳回京。”
康熙这才把他打发出去。
弘晖虽然出去了,可是一旁的梁九功还在那站着,这会儿梁九功已经要哭了,“皇上……”
康熙瞪了他一眼,“什么模样,朕还没死呢!”
梁九功摸了把眼睛,硬生生的又把眼泪给憋了回去。
这会儿弘晖却回了胤禛那边。
“阿玛。”胤禛正在练字,听见弘晖说话这才抬头。
“怎么了,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
弘晖听他说话,眼睛瞬间就红了,“阿玛,刚刚黄御医去给皇玛法诊脉了。”
胤禛手里的笔顿了顿,再想写却怎么也写不下去了,“黄御医怎么说的。”他放下笔沉声问道。
弘晖揉了揉眼睛小声说道,“黄御医说皇玛法按时吃药就可以,可是……”
可是他却明白,这只是托词,皇上的身体恐怕真是到了时候了。
不然黄御医之前不应该那样吞吞吐吐的。
胤禛本就是聪明人,怎么能不明白弘晖话中的未尽之意。
这会儿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笔,低头不语。
又过了会儿胤禛像是才回过神似的,抬起头来跟弘晖说道,“走,去你皇玛法那里看看吧。”
接下来的一路上,弘晖几乎是跟康熙同吃同住,胤禛也是只要队伍停下来,他就往康熙那边过去。
父子俩几乎就是贴上老爷子了。
旁人只道是,胤禛两父子这是想要表现自己的孝顺,都没有放在心上。
只有胤禛跟弘晖心中明白,皇上怕真的是要不好了。
不说别的,只这一路上,皇上睡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就叫他俩心中的大石头提的高高的。
更不用说,老爷子还半点都没有消停,每天只要是醒了,就会召见旁人,处理事务。
也正是老爷子这番做派,旁人才没发现端倪。
毕竟皇上每天都见人,御帐又不是他们能够轻闯的,因而皇上的身体状况,还真没人发现。
回京的那天,天上飘起了细雨。
天气十分的冷,胤禛跟弘晖将老爷子送进宫,就相携回了府。
嗯,是老爷子把两人给打发回来的。
说是好长时间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