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清穿的日子 >

第33章

清穿的日子-第33章

小说: 清穿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口两人是儿臣放在皇觉寺的,那里有儿臣的一个妾室,只是不知最近在跟谁合谋些什么,好似除夕宫宴上他们要有动作。”
  谁也没想到胤禛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去解决,而是交给了康熙。
  康熙老爷子并不知道这件事,毕竟只是一个皇觉寺,老爷子哪里能去关注那么偏僻的地方。
  也是胤禛发现了不对。
  自从上次静娴生产的时候,有人伸手他就发现了,那次胤禛查出来那个接生婆跟太子宫中的一个婢女是同族。
  胤禛就觉得不太对,这件事怎么看都直指太子,太过刻意了。
  静娴前几天跟自己说的李氏的问题,自己也去查过了,那个采买的小厮静娴并不知道跟他联系的是谁,但是胤禛知道。
  那个人是太子宫里管厨房的太监。
  胤禛想不出来太子为什么要做这些。
  而且太子做这些又能有什么好处。
  自己的人手还是太少,太子宫中的事情并不好打探,一个不好就要被康熙老爷子以为是图谋不轨。
  既如此那就直接交给康熙老爷子好了。
  不管背后是不是太子,这件事情在他这里都可以打住了。
  若是太子那么太子在皇上心里的印象又会差上几分,如果不是太子,那么无论是谁伸的手最后肯定都得不了好。
  老爷子给他赐了座,胤禛放过这件事情又说起来京城大雪的事情。
  “父皇,今日雪下的实在是大,儿臣有些担心。”
  康熙示意梁九功去叫了钦天监官员过来。
  钦天监来的是一个苏姓官员。
  进来后先跟康熙行了大礼才起来。
  “苏爱卿,今日这场雪大约还能下几时。”
  苏大人回到,“皇上,臣今日与钦天监各个大人监测过了,这场雪估计至少也要三日才会结束。”
  胤禛从座位上起来跪在地上说到,“父皇,请叫儿臣带人各处巡视吧,总不能真看着有人因为这场大雪冻死。”
  康熙老爷子叹了口气,“行吧,到时候叫步军统领跟京兆尹各出两百人,你总领事,各处巡视去吧。”
  晚上胤禛回来的时候,就只匆匆忙忙的到后院见了静娴一面。
  静娴正在做一件亵衣,这么多年了,她的针线也就做亵衣还可以。
  就看着胤禛顶风冒雪的从外面进来了。
  静娴握了握他的手,都是冰凉的,赶紧给他把雪湿了的衣服脱下来,又塞了一个暖炉。
  胤禛反握住她的手说到,“福晋别忙了,爷一会还得出去。最近爷得住到衙门里去了,这场雪太大,爷担心会有人冻死压死。”
  静娴知道他有正事,只好问道,“苏培盛可是给爷准备了足够的衣物,天寒地冻的,正好我这里前几天刚做了一双狼皮的靴子,还是新的你穿穿试试。”
  胤禛也不耽搁,赶紧套上试了试,“正好,那我直接就穿着了,你也早点休息,爷这几天就不回来了。”
  说着还使劲抱了抱她才走。
  静娴一路目送他消失在茫茫大雪里。
  胤禛从马厩里骑了马,路上没人,又下了雪虽然是晚上,但还是可以把路看的清清楚楚。
  一路上先去了京兆尹,抽调了两百人,外城大部分是穷苦人家,就带了人从外城开始,挨家挨户的检查房屋。
  又从步军统领抽调了两百人维持京城治安。
  大雪当真连续下了三天,胤禛带人日夜不休,将房子最危重的人家都赶了出来,全部住到了京兆尹的衙门里。
  其他地方也都每日至少除一次雪。
  一场大雪下来,除了刚开始没有反应的时候冻死了两个人,被雪压死了一个人,竟然再没有人因为大雪而死。


第八十四章 爵位
  静娴知道胤禛这两天会忙,所以每日都灌了汤婆子,或者是生了暖炉给他一趟一趟的送过去。
  又准备了热汤热饭,放在食盒里,底下加上碳,等送到的时候都还是热的。
  又叫了厨下专门腾出一口大锅来,专门熬姜汤。
  送到胤禛那里,叫他跟各个官兵分着喝了。
  衣物更是每半个时辰送一次,省得他穿了雪湿了的衣物再做了病。
  即便是这样等这几天下来,胤禛回府的时候看着也是瘦了不少。
  脸色青白,一看就是身体入了寒气。
  静娴不敢大意,叫厨下烧了姜汤,又偷偷的给他滴了一滴灵泉进去,先叫他热热的喝下去,看他鼻子上冒了汗,又叫太医专门给他准备了药浴,叫他泡进去。
  胤禛躺在药浴里,只觉得浑身疼痛,他就以为是药浴起了效果,正在给他往外拔出寒气,完全没有想到是那碗姜汤的效果。
  他喝的灵泉水少,只有一滴因此并没有排出太多杂质,只是洗澡水稍微脏了点。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自己是几天没有洗澡的原因。
  静娴看他的脸色终于开始红润起来才放下心。
  又去吩咐了做点热乎的饭菜上来,等胤禛泡完了药浴正好能吃得上。
  胤禛在她这里吃饱喝足了,倒头就睡,毕竟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他也是累极了。
  等他睡醒了才起来收拾了一下,赶去宫里向皇上汇报。
  康熙也体谅他几天几夜没休息好,还跟梁九功说到,“老四在务实这方面做的确实是好,就是有时候太不知变通,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罢了再看看吧。”
  梁九功这时候完全没想过四阿哥会是将来的雍正帝,只以为这是皇上在为太子培养以后的左膀右臂。
  就连康熙这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可见康熙对太子这个时候还是寄予厚望的。
  其实九龙夺嫡前期,康熙虽然会一步一步的削弱太子的权柄但是还没有想要废掉太子。
  只是把诸位皇子当做磨刀石,磨练太子的。
  只是太子太过沉不住气,以为皇上真的对自己不满意了,才越来越昏招频出,最终招致被废。
  康熙说完还叹了口气,“明年就给他们分封爵位,老四还是先压一压吧,给个贝勒就行。”
  想了一会,又拿出之前想好的爵位,给大阿哥圈了一个“直”字,“老大就给个直郡王吧,这几年南征北战的,老大也立了不少功劳了,再者太子也需要一个对手来磨练一下。太子……还是太过稚嫩了。”
  过了一会想了想给三阿哥圈了个“诚”字,“老三这人,罢了,希望他能再实诚一点吧,他务虚也就罢了,半点都不务实,以后也就这样了。”
  后面的从四阿哥往下到八阿哥全都圈了贝勒。
  从老九往下又全都圈了贝子。
  圈完了爵位,康熙老爷子把手里的毛笔一丢,拿出帕子来擦了擦手,“走,出去转转去,坐的久了腰痛。”
  梁九功赶紧跟上,又拿眼睛示意宫门口的小太监去取了静鞭来。
  这几天大雪,宫里的女子都知道皇上最近心情肯定不好,听奴才回禀皇上去了御花园转悠,这时候却没一个出来偶遇的。
  皇上本来还想着出来猎个艳,结果所有人都躲了,他自己找了个无趣,只转了转又回去了。
  “连个人都看不见,回去了。”
  梁九功又赶紧的带着人往回赶。
  胤禛从宫里回来就跟静娴去了暖房。
  暖房里胤禛之前叫人种了不少蔬菜,这会子吃正好。
  其实庄子上也有暖房,每年冬季都会往上进新鲜的蔬菜。
  冬天吃不起菜的那是普通人家,大户人家谁家里会没有养几个暖房。
  静娴只是觉得自己种来比较好玩,胤禛才顺着她在暖房里种了新鲜的蔬菜。
  要不然府里的暖房冬天其实是应该中一些花卉之类的。
  两个人亲自去摘了几颗菜,也不用奴才动手,
  自己在正院的小厨房里做了一顿饭。
  说实话跟大厨做的比起来实在是差远了。
  可是毕竟是自己做的,竟也叫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静娴还说到,“要是农户家家都可以种上暖房该多好。”
  胤禛就摇了摇头,“不成,暖房只玻璃就需要几千两银子,哪里是农户人家能够装的起的。”
  静娴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有塑料薄膜,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的专业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静娴叹了口气,果然想叫家家户户都能吃得饱并且吃得好还是个非常远大的愿景。
  胤禛就笑了,“现在的百姓连吃都还吃不饱呢,哪里想的那么长远,能叫天下百姓都吃饱饭都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实现呢。”
  静娴心说,我知道啊,几百年后就几乎所有人都能吃饱饭了。
  虽然还会有贫困区,但是温饱大部分都能保证了。
  可是这话却不能说出来,不然估计自己就得被当做妖言惑众的人绑起来烧死,或者被抓起来拷问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了。
  静娴只能夹了一筷子菜,堵住嘴,不再说话。
  胤禛看她不说话了,还以为她是为天下百姓难过,还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总会实现的。”
  还为她能有这份心感到开心。
  静娴:脑补什么的果然有时候还是需要的……
  胤禛不知道是不是跟她说了会话,又想起什么来了,也没有去前院,就在正院的小书房里磨了墨打算给康熙老爷子写信。
  静娴:这是写信写的上瘾了吧。
  这次静娴也没有看人家写的是什么,反正每次胤禛写完了信,人家康熙老爷子都能对他另眼相看。
  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咱啥也不敢问。
  趁着胤禛写信的空档,静娴去侧间看了几个孩子。
  奶嬷嬷见她过来,也不出声,只安静的行了礼。
  静娴摆摆手叫她们起了,只自己进去看了看。
  见几个孩子都睡了,她也不说话,给几个孩子掖了掖被角,每个人都摸了摸额头试了试温度,才退了出来。


第八十五章 福字
  “晚上多起来看看,别叫他们蹬了被子。”
  几个奶娘忙躬身应是。
  “福晋放心,奴婢几人晚上轮流换岗,不会叫小主子着凉的。”
  静娴点了点头才离开。
  一场大雪过后,明显感觉到天气更加寒冷了。
  就在这种冰天雪地中,小年夜到了。
  过了小年,胤禛就被康熙老爷子叫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写福字的环节,康熙老爷子怎么能放过这一群皇子阿哥们,自然是又都叫到了一起,凑堆写福字吧。
  胤禛写的不快不慢,只稍稍落后于太子跟大阿哥。
  等他写完,康熙老爷子过来看了看,“老四的字还是这么中规中矩,小时候还能看出点自己的意境,现在完全看不出来了啊。”
  说完也不等胤禛反应,就径自走了。
  胤禛这才惊觉自己藏拙的有点过了,康熙老爷子这是过来点他呢。
  胤禛又拿了一张纸写了一个福字,他笑了笑,把这张纸折起来塞进怀里。
  康熙看完了胤禛的字,又走到了老五身后,老五从小跟着太后养大,小时候汉话都说的不顺溜。
  康熙也是常常为他操心,总算是他自己也知道努力,功课上刚开始跟不太上,后来晚上从来都很少有子时以前睡觉。
  每天都自己学习到很晚,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就跟了上来。
  毕竟是自己儿子,虽然把他交给了太后抚养,但康熙对孩子那也是疼爱的,所以康熙老爷子对这些事情都是一清二楚的。
  看了老五写的,康熙老爷子又去看老七的字。
  老七打从生下来,腿脚就不好。
  从小康熙就心疼他,请了太医天天去给他推拿下针。
  那么小的孩子,每天腿上扎着针,有时候自己就吓得哇哇大哭。
  可是每次太医去,他都还是乖乖的把腿伸出来。
  到现在倒是好多了,平时走路已经看不怎么出来了。
  但毕竟是胎里带出来的,所以走的急了,或者跑起来还是看着会有些跛脚。
  因为腿上吃不住劲,小的时候老七练习布库十分用心,总觉得自己努力练习就会有好的一天。
  后来一天天的总不见好,这孩子还来找自己哭诉。
  等再大一点,他就明白自己这是好不了的,也不再找康熙诉苦了。
  可是康熙爷却更心酸,这么好的孩子,就因为腿脚不好,哎。。
  至于老八,康熙老爷子转到他身后看了看,老八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过圆滑。
  不管是对着谁都能弯得下腰来,可是却真正少了几分皇室贵胄的气派,康熙摇了摇头,这孩子这字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
  这是老八想着法的跟自己套近乎呢,康熙老爷子自然知道,可是就是因为这样自己才跟他处的不近。
  连自己的皇父都想着耍这种小手段,上不得台面。
  又去看了老九,老九写的字倒是不错,像他的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富贵气,再就是一股子傻气。
  老九真是傻的没话说了,他五哥待他多好,结果他就跟着老八。
  前几年还被老八撺掇着在宫里做什么买卖,这几年好歹的去宫外了。
  哼,没出息的劲吧。
  也不知道郭络罗氏是怎么教的孩子,怎么养成了这么一副爱钱的模样。
  老十的额娘没的早,倒是打小跟着老九,看着是个憨厚的,其实心里边倒是比老九主意还要正。
  要不然,一个失去额娘的孩子怎么还能把自己养活的这么好。
  倒是十二看着不怎么有存在感,从小被自己送去给苏麻喇姑养着。
  自己还真没怎么注意过这个儿子,原来也长的这么大了。
  十三的额娘看着越发的不好了,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撑得过去。
  这孩子倒是个有情义的,就是跟自己不太亲近。
  又看了老十四,这胤禛当初多亏了没跟着德妃养,不然也养成了十四这个模样才是气死个人了。
  整天的跟自己的亲哥哥犟着来,老四还能害了他不成。
  瞧瞧前些时候整出来的那些事,不说老四,自己都想揍他一顿。
  后面还有几个笔都还拿不稳的,康熙也不再去关注。
  又转到前面大阿哥身边,大阿哥自己当真是亏欠了的,那时候自己前头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留住,这一个生怕也留不住。
  后来送去了大臣家里养着,养到七八岁上才给送了回来。
  那时候太子都已经立了,宫里已经清理干净,自己亲自教养了太子。
  有时候自己也能看到大阿哥眼里流露出来的羡慕。
  又去了太子身边,太子不愧是自己亲自教养出来的,不管是文治武功都是上上之选,就是性子还需要磨一磨。
  太过浮躁了,而且之前还穿出好南风的事情,甚至在自己宫里随意鞭笞他人,有些宠的太过了。
  希望接下来分封诸王之后,他能沉淀一下。
  看了一圈,说实话哪个儿子都有叫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哪个儿子拿出来其实也都是好样的。
  康熙老爷子心里边把这几个儿子都看了一遍。
  等他们都走了才得意洋洋的跟梁九功说到,“朕的这几个儿子都是好的。”
  胤禛回了府就直接去了后院。
  先去看了看几个孩子,亲自询问了奶嬷嬷,才转去了静娴屋里。
  一进门先去了火盆边烤了火,嘴里还说到,“今天可还好,快要过年了,府里的账盘的怎么样了。”
  等身上的凉气都散了才凑到静娴身边去。
  静娴手里一边扒拉着算盘珠子,一边跟他说话,“这账本子算的我头痛,开府之后一应花销比着在宫里的时候大约能多上一倍,不过收入也是多了。”
  胤禛过来拉起她的手说到,“把这些交给你身边的人去算就好,你受这个累做什么,等她们算完了告诉你结果就成。”
  静娴就着他的手站起来,“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