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娴正想叫几个侍卫下去帮忙,又一想,不成,万一人多了到时候再给踩坏了。
老九跟家里正和老十喝着茶水。
“九哥,你看看还得是四哥厉害吧,父皇不在京城,只四哥坐镇就叫这些官油子不敢动弹。”
老九也是挺佩服胤禛,“只是四哥这张脸就叫人看着害怕好不好,乌拉那拉家事怎么能跟四哥走的这么近的,听说他家里的几个小子都给安排了。”
老十就撇了他一眼,“那也得是费扬古这老东西心思深,早早地就自己退了下来,你看看是不是打从那年。。”说着左右看了一眼,见没有人才继续小声说道,“那年宫宴刺杀的事情之后,这老狐狸就不怎么在人前出现了吧,去年过年更好,直接跟皇上辞了官,说什么年老体衰,你瞧瞧他哪里看得出来体衰了,瞧着比爷都壮实。”
老九也跟着叹气,“那咋办,爷总不能老是跟家里闲着,你说说你也是,怎么就不着急呢。”
老十挠了挠头,“还是九哥去着急吧,我不急,在家里当个闲人也挺不错,空了就出来转转听听戏,再不就来九哥这里蹭顿饭,反正我是无所谓的。”
老九眼睛一亮,“老十,你说爷去找找四哥,能不能要来个差事。”
老十肯定是赞成的,“去吧,你去试试,说不准呢,这会儿四哥正好闲着。”
老九过来的时候就看着怎么四阿哥庄子外面还围了一圈。
等他上前去一看,就见自己四哥正蹲在水池子里不知道干什么呢。
几个侄子侄女也在池子里玩的欢乐。
就四嫂自己在岸边看着。
他有些纳闷,“四嫂,四哥这是在做什么呢。”
静娴一直盯着胤禛,老九要是不说话,还真是没发现他来。
“你四哥大概是摸到了什么东西。”
老九立马来了兴趣,“那我也下去瞧瞧。”说着也不管什么衣服不衣服的,就跳进了水里。
胤禛隔着老远就喊道,“老九别往前走了。”
老九就远远的看着问道,“四哥这是弄了个啥。”
就看着胤禛撅着屁股,使劲的提溜起来一个东西,苏培盛赶紧上前帮他抱着。
老九那边还乐了,“四哥这是挖的好大一根藕,咱们晚上就吃它了。”
胤禛从他边上走过去,没好气的踹了他一脚,“就知道吃,去找几根细毛刷子来。”
老九蔫头耷拉脑袋的从水里出来,就听他四哥说道,“你侄子摸了鱼,晚上咱们吃鱼。”
这才高兴了起来,飞快的去了庄子里找了几个刷子出来。
等胤禛把莲藕小心翼翼的抬上岸来,旁边的人才倒吸了一口气。
这是一条巨龙啊。
真是没想到,这里能长出这么个东西来。
静娴接过老九手里的刷子,跟胤禛一起亲手收拾。
老九这时候才看出门道来。
等收拾好了,都已经是半下晌了。
胤禛拉着静娴的手就说道,“福晋真是爷的福星,要不是福晋提了不许孩子下水,爷也不会想到带孩子们下来玩玩,那时候哪里还能摸出这么个宝贝来。”
静娴囧了,这都能安在自己头上,也是没谁了。
“苏培盛,找个大点的盒子装起来。”
吩咐完了才想起来老九还在这儿。
“老九跟着进来坐坐吧,晚上也尝尝你俩侄子摸得鱼。”
老九跟着进了庄子,也不说话,就在书房里喝茶。
“爷不去陪着九弟坐会儿,就叫他自己在那啊。”
胤禛失笑,“管他呢,我看他自己在那挺舒坦的。”
可不是挺舒坦的,书房里有张躺椅,九爷这会儿正躺在上面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拿着书,好不惬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受王冠必承其重
远在北边的康熙老爷子听说胤禛挖出来这么个东西也很高兴。
毕竟这是自己赏给胤禛的庄子,能挖出龙来,也是自己有个好兆头。
这么想着还给胤禛主动去了一封信。
可着劲的夸奖了他一通。
夸的胤禛好几天都心情很好。
连老九这几天总是登门也不计较了。
“福晋,咱们这几个孩子看着都是聪慧的,要不要叫他们提早开蒙。”
静娴想着自己也是两岁就开始读书,叫他们现在开始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完全忘了自己是两岁的身体三十岁的灵魂。
几个孩子都还挺乐意。
静娴为他们默默地擦了一把汗,要知道康熙对胤禛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非常严格的,胤禛估摸着也不会对他们放松。
这会儿觉得去书房读书好,赶明儿可就不一定了。
结果第二天,在书房里,就看几个孩子一会儿,这个从荷包里拿块糕点吃。
一会儿那个又要求休息会儿。
总之就是事儿多。
胤禛无法,只好跟先生告了假,把几个孩子带回去谈心。
也不知道人家谈了什么,反正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看着就好多了。
老九就看着他从带着孩子们玩,到把这几个孩子送进书房,还不放心的一天三顿去看。
老九就跟他四哥说“弟弟来教他们。”
那感情好。
这些个儿子们的动态,康熙老爷子都是清清楚楚的。
看到老四为了孩子们也是费尽心思,就想起了自己之前。
要说为孩子们花费精力,哪一个也没有康熙老爷子多。
那时候孩子少,老爷子就怕孩子养不活。
每一个都跟那手心里的宝一样。
当然效果也是很好的,只看看前面几个儿子哪一个拿出来也能独当一面就行。
养子如羊不如养子如狼。
只是这些如狼似虎的儿子们似乎已经等不及了。
康熙想着前段时间递上来的消息。
索额图又撺掇着太子夺权。
都是这些乱臣贼子误了我儿。
不仅是太子,就是老大也被明珠拉着冲在前面。
这两个儿子曾经是他最重视的孩子,两人一文一武,相辅相成。
结果现在全被党争架了起来。
他现在还不敢轻易的把这俩儿子给放下来,不然这两方势力依附着的大小官员就不能依。
这人你还不能叫他们看不见希望,人一旦看不见希望就要生事。
在这样的局势下,他不得不叫两个儿子真的成为这么多人的依靠。
叫他们立在前台,吸引目光。
可是这两党却不得不废掉。
到时候朝局重新洗牌,这两个儿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老大是长子,允文允武,自己幼年是亏待了他,可是那也是为了叫他能够平安长大。
如今呢,跟太子的势力相互摩擦,眼看着就要打出真火了。
到时候他就真的被架在上面下不来了。
太子呢,恨不能也出去建立自己的势力,可是他怎么不想清楚,他要真是出去了,就得被那些臣子撺掇着往上争,这争的是什么,这争的是命,是自己跟太子的命。
到时候自己作为一个阿玛难道就能愿意看到父子相残的局面吗?
自己把他留在宫里为的不就是护着他吗,谁还能真的千年万年的长在皇位上不成,这个位置到时候早晚不还是他的。
想到这些康熙就觉得胸口里堵着一团火。
为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没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欲受王冠,必承其重。
既然享受了皇家的荣华富贵,那么这个肩膀上的担子就必须得挑起来。
作为一个帝王,他这一生都在牺牲。
为了登上皇位,他不敢问为什么自己父皇明明年纪轻轻的那么多太医看着,怎么就那么早早地去了。
因为他是在皇祖母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的,而皇祖母却不仅仅有他一个孙子。
为了亲政,他娶了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个好女人,为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可以大儿子也是去的不清不楚,自己当初也是将后宫大清洗了一遍,后面的儿子才得以保全。
后来赫舍里氏死了,自己为了平衡,又娶了钮祜禄氏。
只可惜命不长,自己只好封了她的妹妹做了贵妃。
自己的女儿也一个接一个的被嫁到蒙古。
哪怕都是英年早逝自己也没有过问。
可是自己还是心疼,心疼的一颤一颤的。
可是蒙古不能有失,只有背靠蒙古自己才能有底气去统治这么大片的中原。
只有靠着蒙古才能有抵御沙俄的屏障。
不仅仅是女儿,自己的孙女也即将为这片土地继续牺牲下去。
想到这里他又硬起了心肠,没什么是不能牺牲的,包括老大、老二甚至还有自己。
如今这些个孩子都养成了狼性。
老九最近看着机灵了,之前被老八坑的自己看着都为他揪心。
这会儿靠上老四了,老四瞧着倒是个不错的。
要能力有能力,还孝顺,前几天听说他挖了一个莲藕,还是龙形的,正给自己送过来呢,也不知道这会儿走到哪里了。
自己哪里就差这点东西了,每年给自己献上来的祥瑞都数不清,不过就是这孩子的孝心叫自己感动,听说是他自己挖出来,又亲自跟福晋两个人收拾出来。也是难得。
想到老九,就又想起老八来。
老八就是太过滑头,总是跟在老大后面捡漏,老大倒也不去计较。
就不知道哪天要是叫老八坑上一顿看他还是不是不计较。
老十是钮钴禄贵妃生的,别看像是莽撞的样子,其实心底还是有成算的,自己到时候给他指一个蒙古福晋,也算是加强跟蒙古的联系。
只要他不掺和进皇位之争,到时候一个富贵闲王还是可以的。
十二从小跟着苏麻长大,到底也是亏待了,到时候好好扒拉扒拉,给他指一个好福晋吧。
十三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扛得住,还得再看看。
到时候说不得就用得着他。
十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自己的亲四哥也不去亲近。
最近跟老八算是越走越近了,好在也不再去撩拨他哥。
不知道算不算是长进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刨个坑
老九自打上了胤禛的门,就被胤禛就地抓着给几个孩子当了临时先生。
当初也没想着这么早就给开蒙,先生也都没有准备好。
结果九爷已经快被这几个侄子侄女搞得头大。
每天早上还没起来,几个孩子就过来摇他。
自打不去上书房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早起来过了。
结果现在被几个孩子治的没了法子。
这哪里是侄子侄女,这简直就是魔王。
每天各种问题问的自己头痛。
胤禛知道之后还笑话他,“连你侄子侄女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可见书读的还是少了。”
气的他回家就去读书,连妾室那里都不去了。
好在他现在还没有福晋,后院的妾室都是不怎么重要的人物,就算不去也不用担心别的。
九爷这是跟几个孩子杠上了,那劲头看着比在上书房还要用功。
连胤禛都跟静娴说道,“要是老九读书的时候能这么用功早都好了。”
很是有些看笑话的样子。
静娴还有些担心,“爷这么说,可是老九读书不成吗,那叫他给几个孩子开蒙能行不。”
胤禛失笑,“爷的这些个兄弟没有哪个是读书真的不成的,哪一个也是当初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来的,哪里就能连几个孩子都教不了,不必担心,真要老九连几个孩子都教不了,那皇上早都整他了。”
静娴这才想起清朝皇子那不人道的学习方式。
静娴表示,自己绝对做不到这样,要是叫自己读这么多遍,会疯的。。
好在自己现在神识强大,只要一扫就几乎不会忘记,可以算得上另类的过目不忘了。
可就算这样在算计人方面也跟胤禛差的太远。
人家那是专业级的。
晚上静娴该跟胤禛说起来,“之前我还跟爷说过要不要把九弟收下,没想到九弟这就自己靠过来了。”
胤禛高兴的说道,“那是老九有眼光,知道爷这里好,算了过几天等皇上回来看看能不能给他要个差事。”
静娴挠挠头,“老九能做什么,怎么感觉没有什么适合他的差事。”
胤禛“哼”了一声,“他也就对银子最感兴趣,那就叫他去理蕃院跟那些外国人扯皮最合适。”
静娴被他这么一说,也乐了,可不就是嘛,老九还真是在这方面最出众。
上午上完了课,下午的时候干脆带着布尔和又去挖野菜,也不走远,就在地头上。
胤禛领着弘晖跟弘昀则是去了地里除草。
这个时候地里已经种上了玉米跟大豆。
还别说,四爷干什么事都有一股子认真的劲。
地里的草只要他经过的地方都是一根不剩的。
就看他拿了个锄头,一根席一根席的翻。
弘晖跟弘昀两人也一人拿了一个小几号的锄头在地里忙活。
俩孩子劲大,干活也不惜力气。
还别说干的也是有模有样。
就是没什么技巧,地里被刨的一个坑连着一个坑。
静娴也不惯着孩子,俩儿子身上穿的都是粗麻布的衣服。
省的穿上那些贡品锦缎,到时候一下地全糟蹋了,这一整片地也买不起一件衣服。
胤禛也穿着短打,自打那年下地穿过一次之后他好似就放开了。
只要下地就这么穿着。
这时候胤禛站在地头上,抹了一把汗,指着静娴跟布尔和手里的篮子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静娴看了一眼篮子里的野菜,还有布尔和篮子里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失笑“晚上咱们就做这个吃,爷想吃菜团子还是凉拌个野菜。”
胤禛就乐了,“这是咱们布尔和找来的啊,真能干。”指着那篮子野草野菜还混合着石头土块的东西说道。
布尔和有些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哪些能吃,就全都摘了,到时候叫额娘挑一挑吧。”
静娴,按照我的成长经历来看我也不应该清楚。。
静娴囧了一下,“叫厨房里给收拾一下就成,他们肯定都认识。”
胤禛就跟着乐。
晚上的时候,静娴叫厨房里把菜团子跟凉拌野菜都做了。
还调了好几个口味的酱汁子。
胤禛一口气吃了三个菜团子,静娴吓得就怕他再积了食,吃了饭也不叫他接着就睡觉,拉着他在院子里溜了一大半个时辰。
剩下的三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菜团子,静娴自己也吃了好几个。
俩人一边溜圈,胤禛就说了,“爷还以为你舍不得他们吃苦呢。”
静娴翻了个白眼,“爷做的是对的,我干嘛舍不得,就只是叫他们体验民生疾苦,这本也是应该的。”
等俩人溜圈回来了,几个孩子也都还没有睡。
不知道为啥呢,正在榻上打作一团。
静娴就要上前去拉开他们,胤禛冲她摇了摇头,只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榻上的人也没想到俩人会回来的这么早。
一时都楞在那里。
胤禛板着脸冷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弘晖跟弘昀面面相觑,还是布尔和开口说到,“阿玛,是大哥跟弟弟讨论为什么一样的野菜吃起来味道不一样。结果就打起来了。”
胤禛听了也不着急,苏培盛给搬了个凳子过来,他就坐在旁边问,“那你们打出什么结果来了。”
弘晖低着头说道,“啥结果也没。”
弘昀接着就接过话去,“还打的身上都疼了。”
“有什么不明白的为什么不问,不管是问你额娘还是来问阿玛,谁也不会说是不告诉你们吧。”
弘晖抬眼看了胤禛一眼,看他不像是还在生气的样子就问道,“那为什么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