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第114章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114章

小说: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她极其自卑,根本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再加上当时男主已经跟林望月在一起,只有骄阳和月亮才最相配,她便按下了自己那见不得人的爱恋,默默窥视着对方的幸福。
  当然,这是以林望月作为女主的故事。
  等到后世的周宋宋穿过来,穿越版周宋宋当然不甘心继续当个受气包,也不想用自己的悲惨可怜去衬托林望月的幸福美满。
  脾气火爆的穿越版周宋宋,可不知道什么叫忍气吞声。
  但凡在家里受了点委屈,她就把事情闹大。
  让周家父母重男轻女,对侄子比对亲生女儿还好的名声传遍了学校。
  逼得正在评职称的周家父母,再不敢随意打骂她。
  对于林家人哄骗傻子林北平去给林望月捐肾,以致死在了手术台上一事,穿越版周宋宋也很看不过眼。
  她还曾试图出手阻止,可她只是个外人。
  再加上林北平傻乎乎的自己都愿意捐肾,她折腾了一圈,最后只做了无用功。
  傻子林北平还是上了手术台,碰到手术事故身死。
  正是因为林北平的死,让穿越版的周宋宋快速成熟起来。
  开始认真学习,努力摆脱原生家庭,最后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
  林知言看到这里,不由松了口气。
  穿了好几个世界,他终于碰到了一个正常的女主了。
  而且原主的任务也不是去报复谁。
  只要他好好的活着,不去给同父异母的妹妹林望月捐肾,然后成为一个特别耀眼的存在,就能让那些对不起他的人膈应的不行。
  林知言所穿越的时间点,正是原主刚找到生父林安阳,后妈蒋曼宁发现自己被骗婚的时候。
  他吃力的睁开眼,因为发着高烧,就连呼吸都变得灼热。
  摸着有些发烫的脑门,感觉脑袋越来越晕眩的林知言,深知再这么烧下去,自己怕是也避免不了要沦为小傻子的命运。
  可看着客厅里头正闹成一团的后妈和生父,林知言就知道,哪怕自己出声求救,这两人也不会管自己。
  索性林知言也没想过跟他们求救。
  他撑着疲软的身子挣扎着站起身,趁着那二人不注意的时候,踉跄的走出林家。
  林知言这边才刚出门,就在院子门口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在探头探脑。
  发现他走了出来,小姑娘还惊讶了一瞬。
  不过在发现他身体不适,整个人都摇摇晃晃后,小姑娘连忙跑过来扶了他一把。
  周宋宋才刚穿过来不久,已经发现自己穿到了一本古早小言宠文里。
  在听到隔壁夫妻吵架的内容后,她就猜到肯定是林望月那个乡下同父异母的傻子哥哥找来了。
  哦,对方现在八成还没烧成傻子,不过应该也快了。
  周宋宋正想着自己能不能帮帮对方,好歹别让一个好好的孩子烧成傻子。
  哪知道她刚跑到林家大门口,就看到一个瘦弱狼狈,面色烧的通红的少年摇摇晃晃的从里头走了出来。
  只一眼,周宋宋就确定这人就是文中提到过的,给女主林望月捐肾,却因为遭遇手术意外,倒霉死在手术台上的林北平。
  看着眼前正发着高烧的林北平,周宋宋不免生出了心有戚戚之感。
  她跟这个林北平,其实都挺可怜,都是爹不疼妈不爱的。
  发现林北平这会儿的意识还算清醒,而且也没有烧傻的迹象,周宋宋当即松了口气。
  可她手上现在也没有退烧药,就算想帮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最后还是林知言主动开口,询问她最近的卫生室在哪儿。
  周宋宋听了后忙不迭的给他指路。
  林知言道了谢,就顺着她所指的方向走去。
  周宋宋大概不怎么放心,也跟了上去。
  直到林知言找到卫生室,打过退烧针,又吃了药,情况好转些,周宋宋才叽里呱啦的拉着他说起来。
  搁在外人看来,周宋宋此时说的话必定是莫名其妙。
  可只有深知剧情的林知言,才知道这小姑娘其实是为了他好。
  周宋宋见自己说了半天,他都没怎么给自己反应,忍不住有些郁闷。
  心想也是,如果换成自己,千里迢迢寻父,好不容易找到亲爹,却有个刚认识的人跑过来跟自己说别留在这里,赶紧走人,心里也会不开心。
  只是自己是真心为了林北平好。
  现在虽说有自己的帮忙,林北平避开了烧成傻子的命运,可谁知道他继续留在这里,会不会再因为给林望月捐肾而死。
  凭什么宠文女主的幸福,要让他们这些炮灰倒霉蛋来做陪衬和垫脚石。
  他们这些炮灰和配角,也是有人权的好不好。
  林知言本来就没打算再继续留在林家,不过对周宋宋的好心提醒,还是挺感激的。
  只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报答对方,就暂时将这事记在心里,打算等今后有机会再说。
  林知言打过退烧针后,身体就舒服了不少。
  虽然还是有些头晕难受,他却不打算继续留在家属院这边。
  从卫生室里出来,林知言便跟周宋宋告辞,出了家属院。
  周宋宋目送林知言的身影越来越远,心情倒是不错。
  如果对方真的听了她的话,就此远离林家,自己可算是救了对方一命。
  这让她自从穿越过来,因为周家父母重男轻女,格外偏心而抑郁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林家,蒋曼宁狠狠发泄了一通,在丈夫林安阳再三道歉,并保证不会让找上门的继子影响到她现在的生活后,总算平息了下来。
  夫妻俩终于想起那个孩子,然而一扭头,才发现人已经不在房间里了。
  林安阳顿时一脸不快,对这个儿子越发没有好感。
  突然找上门,把自己家里闹得一团乱。
  他倒好,现在拍拍屁股不知道溜去了哪里。
  想必这孩子肯定是遗传了他亲妈潘月芳的任性。
  而一想到潘月芳,林安阳就想起了自己当初被潘月芳提出离婚的事。
  后来两人同在首都上学,林安阳倒是又见过几回潘月芳。
  只是那时候的潘月芳先是勾搭上了一个二代子弟,日子过得比他还要潇洒。
  后来毕业进入外事单位,又结识了一个到国内投资的有钱老外。
  等到他再听到潘月芳的消息,就是她跟那位老外举办了婚礼,跟对方出国的消息。
  九十年代正是出国热的时候,林安阳对国外的生活当然也是心生向往的。
  在自己都还没机会出国的时候,前妻不仅嫁了有钱老外,还被对方带出国。
  光是想想,林安阳心里就酸的要命。
  他当然不是对潘月芳还有什么留恋,只是觉得不公平。
  自己当初高考复习的时候,明明比潘月芳还要努力,凭什么潘月芳就比他考的还好?
  潘月芳考上首都大学,有了个好起点,结识的人脉关系阶层都比他高出好几层。
  在潘月芳认识的人不是二代,就是各个领域的精英时,他还在师范费心费力的追求蒋曼宁。
  蒋曼宁的父亲是首都附中的校长,家里条件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可比起潘月芳找的那些对象的条件,却还是差了不少。
  自尊心在潘月芳那里受过重创的林安阳,总是想跟对方在各方面比一比。
  可越比,林安阳就发现自己根本比不过。
  到如今,林安阳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也就只有潘月芳跟了个不知根底的老外去了国外,生活的或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这年头来国内招摇撞骗的外国人还是挺多的,说不定潘月芳碰到的就是个装有钱人的骗子。
  按照蒋曼宁的心思,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家里多出一个继子的。
  只要一看到继子,她就会想到林安阳的哄骗。
  就跟林安阳提出,要想日子继续过下去,必须得把那孩子送走。
  如果实在送不回乡下的话,就把人送去林安阳父母那边。
  之前林安阳的父母想要拿捏她,不是总找借口说她没给他们生个孙子么。
  现在有个现成的大孙子找上门,想必那两个老不死的一定很高兴帮忙照顾。
  这么些年,她对丈夫的心思也猜出了几分。
  别看丈夫为了好名声,明面上对那老两口很孝顺。
  可实际上,因为当年下乡插队的事,丈夫至今还没原谅他们。
  要不然,他也不会纵容自己总是气他父母。
  林安阳对蒋曼宁的提议,并不反对。
  潘家所在的乡下,八成是不会再接受那孩子了。
  既然如此,把人送去父母那边最好不过。
  他父母不是口口声声说亏欠他,想要补偿他的么。
  他别的不需要,现在就希望他们帮他养一下儿子。
  只是这边夫妻俩商量的好好的,却不知道林知言早已经走远了,根本就没打算再回来。
  林知言身上的病还没好,这时候又是深秋,天气愈发寒冷,当然不能长时间待在外头。
  他在首都附中隔了两条街的地方,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小旅馆,花了些钱租了个小房间住下。
  当初他来首都,舅舅们凑得一百多块钱还剩下一些。
  住几天小旅馆,等病彻底养好,他还是住得起的。
  不过看着身上所剩不多的钱财,林知言就有些无奈。
  看来挣钱的事,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只是他现在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要靠什么才能尽快赚到钱?
  作者有话说:
  开启新故事,上一章内容已更换,没看的可以看看去,么么哒!再也不作死了。


第103章 我在九零当股神03
  林知言觉得还是先好好睡一觉; 养好身体最重要,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赚钱的事就暂且放一边吧。
  尽管肚子有点饿; 林知言却因高烧根本没什么胃口。
  只匆匆收拾了一下床铺; 就扑倒在床上昏沉的睡了过去。
  这一觉,林知言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等再睁开眼; 就看到外头太阳高照。
  他伸了伸懒腰,感觉身体已经舒服了不少。
  除了高烧后的乏力; 头已经不怎么疼了。
  肚子非常饿的林知言在水房简单洗漱了下,就带着自己为所不多的东西离开了小旅馆。
  打算去外头吃点东西; 顺便再想想该怎么赚钱。
  “老板; 来两个包子; 还有一碗豆浆。”
  刚出小旅馆没几步,林知言就看到附近的街道上有个卖吃食的小摊子。
  发现笼屉里还有一些包子; 他就买了两个; 然后端着一碗豆浆找了个位置坐下。
  听见吃食摊老板的说话口音跟潘家老家那边相似,林知言就跟老板交谈了起来。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九十年代初的首都马上就要开始整顿市容市貌了; 大量街头小摊子将会被取缔。
  像吃食摊老板这样的流动摊贩; 要是不换成铺面继续经营; 生意八成是没法做下去的。
  “哎,这个事儿咱也听了点音信; 说是以后卖东西就只能在店铺里,要是继续摆摊子,被抓到还会罚款。”
  提起这个; 老板顿时愁容满面。
  又见这会儿除了林知言没什么客人; 索性就跟小老乡吐起了苦水。
  “可咱哪来那么多钱去租铺面; 这首都的铺面租金可不低,咱以前是一家国营厂的工人,碰到下岗,第一批就被厂里裁掉了。领的那么点遣散费够干啥的,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总不能坐吃山空,就靠着手艺支了个小摊子。”
  “这还没干多久,刚有点收益,政府就要整顿,说什么小摊子影响首都的形象,被外国友人看了不好,我可真是去他——可真是不给咱小老百姓一点活路啊。”
  林知言也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招来老板成吨的吐槽,可见他是忍了很久了。
  咬了口包子,发现老板手艺果然不错。
  林知言就提议他如果能租铺子,还是先租铺子,等赚到钱了就把铺面买下来。
  这时候首都的房价还没真正起飞,要是有钱的话,当然还是要趁机买房买铺面最稳妥。
  老板开始没怎么把林知言一个小孩子的话放在心上,可等后来要租铺面的时候,不知道为何就忽然想起了他的话。
  扒拉扒拉家里的存款,当初厂子发的遣散费,加上这大半年卖包子赚的钱,再去跟亲戚朋友们借点,还是能买得起一间小铺面的。
  老板就到处筹钱,狠了狠心把铺面买了下来。
  他媳妇知道了还骂他昏了头,就跟他闹。
  谁知还没出一个月,他买铺面那一片区域的房价就开始飞快上涨,把他给乐的牙不见眼。
  林知言并不知道老板身上后来发生的事,填饱肚子,又安慰两句老板,他就起身离开了。
  他刚刚还同情人老板呢,他自己现在都快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林知言会的技能倒是不少,可数了数兜里不到二十块钱的存款,许多需要本钱的计划只得打消。
  在街上逛了会儿,他正想着要不要趁着国内禁用童工条例还没出台,先找家店铺打几天工,多积累一些本钱。
  就碰到两个年轻老外,拉着一个只懂点皮毛英语的本地人驴头不对马嘴的吱哇乱叫,急的浑身都是汗。
  林知言在一旁听的不禁十分无语。
  那俩老外说的是意大利语,被他们拦着的本地人说的却是英语,还是压根没几个人外国人能听得懂的中式英语,他们能说得通才见鬼。
  林知言刚愁该怎么赚钱呢,这就发现了机会,当即跑过去帮忙。
  两个老外正苦恼自己拦了好些人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由一脸颓丧。
  等林知言突然开口,听着对方那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两个年轻老外就差喜极而泣了。
  两人一边震惊林知言小小年纪,意大利语就说的这么好,一边把自己碰到的困难说出来,并提出愿意花钱雇林知言给他们当向导。
  这两个老外来自欧洲面条国,出身都比较富裕。
  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对华国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他们,就选择华国作为毕业旅行的地点。
  哪知道到了华国还没玩两天,他们联系的翻译,就因为家里有人离世,不得不匆匆赶回去。
  对方虽然帮他们重新找了新翻译,可新翻译还要两天后才能过来。
  在酒店待了半天,两个精力充沛的年轻老外就有些坐不住了,满心都是去外面游玩儿。
  想着自己好歹会两句中文,应该没事,两人干脆自己跑了出来。
  可真跑出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会的那些‘泥嚎’‘晒晒’,在问路的时候根本就不管用。
  就在他们郁闷不已,想着要不要老老实实的回酒店时,林知言出现了。
  在两个老外看来,林知言简直像个解救他们的天使,二话不说就开了高价请林知言给他们当向导。
  林知言当然不会拒绝。
  他正愁身上的钱不够用,给人当翻译既轻松又来钱快,可不比去店铺当童工好得多。
  于是商量好价钱,林知言就带着这两个老外游逛起首都。
  林知言对首都的各处景点,可是再熟悉不过。
  上辈子刚到外交部的时候,他进的就是外交人员服务局,经常要带着外国友人们游逛首都的各大景点。
  见多识广的他,语言更是妙趣横生。
  两个年轻老外听着他对那些景点的解说词,忍不住一惊一乍的,对华国厚重悠久的历史愈发感兴趣。
  林知言花了两天时间,带着二人逛了大半个首都。
  在接手的新翻译赶到后,才结束了这份向导工作。
  林知言离开的时候,两个老外还依依不舍。
  要不是新翻译折腾了很远的路才赶来,他们都想让他回去算了。
  最后林知言拿着两天赚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