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第14章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14章

小说: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到了十月,半岛战争打的越来越激烈,眼看国防安全都受到了威胁,政府当机立断抽调各支部队的精锐组成大军,向半岛出兵。
  老黑所在的第九兵团这时也离开了临时驻地,搭乘火车一路向北,向遥远的北方战场挺近。
  看着老黑临出发前寄来的信件,林知言很是松了口气。
  还好武装部的那些人没让他失望,他准备的那些防寒服都已经送到了第九兵团,并且顺利的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上。
  有了这些防寒服,至少战士们不会再像原来那样遭受酷寒的折磨,零下几十度,却只能穿着薄薄的单衣硬撑着了。
  惟愿战士们都能平安归来!对着北方默默许了愿,林知言转头就又忙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林知言又陆续拿出几种新的肥料配方,跟肥料厂合作了几回。
  有着源源不断新产品供应的红星肥料厂,很快在周边的几个省市都打出了名气。
  尤其是发现使用过红星肥料厂的几种肥料后,粮食的亩产确实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农民们购买肥料的热情顿时高涨,肥料厂的生意也愈发兴隆。
  不过后来拿出的这几张配方,林知言并没有再无偿赠送给肥料厂,而是跟肥料厂收取了一定的费用。
  这些卖肥料配方的钱,则被他用来买钢材,做成了小农机具。
  小型收割机还有小麦脱粒机的结构相对复杂,林知言当然不可能完全独立完成。
  他在暑假期间去了趟隔壁市,在赵天方担任厂长的机械厂里,以及几位老师傅的协助下,总算把东西做了出来。
  看着这两种小农机具的成品,赵天方越看越觉得有些可惜。
  可惜他们国家的钢铁产量不足,这么好用可给农民带来极大便利的农机,居然无法大量生产。
  林知言同样觉得可惜。
  国内目前想要大幅度提升钢铁产量,光盲目建设钢铁厂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钢铁生产工艺落后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可以大幅度提升炼钢效率的氧气顶吹法要到下一年才会在国外首次被提出,等传到国内,都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林知言显然等不了那么久,他之前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对氧气顶吹法还是有所了解的,听赵天方谈及钢铁冶炼工艺的话题时,就装作无意的提及了两句。
  赵天方听了他的话,不由愣了愣,随即拿出纸笔开始写了起来,过了好半天,他才一拍脑袋,懊恼自己怎么没想到这点。
  刚好这年国内的制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个法子若是可行的话,那对国家的重工业建设帮助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的赵天方再也坐不住了,连忙跑去办公室打电话给曾经一起留学国外,学习冶炼的校友方亦茗,对方如今正在景山钢铁厂,也是后来的首钢担任工程师。
  两人在电话里激烈的讨论起来,林知言见状,也不打扰赵天方,转头带着孙之周跟在几位老师傅的后头,继续检查那两台小农机。
  等确定没问题后,林知言就找了拖拉机帮忙把这两台小农机都运了回去。
  到了村里,刚好赶上庄稼收割。
  以往在农村只能用镰刀慢慢的收割小麦,一弯腰就是一天,累的人都能去掉半条命,这会儿听说有机器可以帮忙收割,村里人连活儿都不做了,连忙跑过来看热闹。
  林知言也没耽搁,将小型收割机拉到了自家的田间地头,给机器上了油,摇动发动机,然后就听到机器突突突的响了起来。
  随着收割机的通过,一排排小麦整齐的倒地,只拖着机器几个来回,一亩地就收割的差不多了。
  众人一看时间,竟然连半个小时都没用到。
  “长生长生!快快快,你家的地割完了也帮我家割割,我家好几亩地呢。”看完热闹的众人见机器这么好用,连忙凑过来催道。
  林堂伯见林知言被人群围了起来,忙走过去,把人都拉开。
  “都让开都让开,这机器可是吃油的,你们想让长生帮忙割麦子,总不能连油钱都要长生自己出吧,谁家要割得给油钱。”
  村长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对林堂伯的说法表示支持。
  这机器可是稀罕货,别的村都没有,只有他们村有,可得好好稀罕稀罕。
  村长的一双大手小心翼翼的落在机器光亮的外壳上,顿时乐的牙不见眼。
  心里还不住的感慨,还是长生这娃子有本事,弄出这样的机器,他们林杨村这回可要好好出一回风头了。
  机器做出来就是用的,只要舍得油钱,林知言才不管大家怎么用呢。
  收割机的后坐力还是很大的,只割了一亩地,林知言就觉得自己胳膊快要不是自己的了。
  林知言连忙后撤,把位置让给了孙之周,让孙之周来操作收割机,顺便教教其他人怎么使用。
  而他则捆了刚割完的麦子,准备运回去,再用脱粒机给小麦脱粒。
  过去给小麦脱粒,基本上都是用牛拉着石碾子不停地碾压,或是用棒槌不断捶打,非常的麻烦和费时间。
  一旦遇上阴雨天,往往还没来得及脱粒的小麦堆在外头就容易被淋湿,时间久了还会发霉发芽。
  而用了脱粒机后,一亩麦子林知言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就都脱了粒。
  看着堆成堆的小麦粒,林堂伯和村长愈发高兴。
  有了这小麦脱粒机,他们农忙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脱完粒的小麦只需要稍稍晾晒,就可以存储起来。
  唯一的不好的就是,这两样机器都是吃油的大户,那哗啦啦消耗的机油,看的他们实在是肉疼。
  林知言可没有任何不舍,他早就对田里总是忙不完的农活感到不耐烦了。
  有了这两样机器,他也可以缓一口气。
  村里有那些舍得油钱的人家,都用上了机器收割脱粒,原本要忙活大半个月的活计,现在不到一天就能干完。
  期间两台机器只出了几次小毛病,林知言上手修了修,很快就又能用了。
  两天后,村里大部分人家的小麦都收得差不多了,这时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听到了消息,纷纷跑过来借机器。
  林知言已经把两台机器交给了村集体,要不要借,要如何借,都由村长做决定。
  村长林阿岗人老成精,当然不会白白把机器借出去,便跟其他几个村的村长商量了每亩的收割价格,比油钱稍稍高出一些,算是赚头。
  赚到的钱村长都给了林知言,总不能让他给村里送了两台机器,却什么都没落着。
  林知言拿着村长硬塞过来的钱,有些哭笑不得,虽然钱不多,连他买材料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好歹没彻底赔本。
  等村里家家户户把晾晒好的粮食收进库里,天色陡然阴沉下来,看着外头忽然下起的暴雨,村民们不由庆幸。
  要是按照以往,他们这会儿还正忙着给小麦脱粒呢,哪里会有这么悠闲自在。
  看来这机器虽然耗油,以后该用还是要继续用的。
  林杨村村民以往的思想观念,经过这一场大雨,俨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想观念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赵天方,在确定氧气顶吹法果真能大大提升炼钢效率,提高钢铁产量后,他对林知言做出来的那些小农机的兴趣骤然上升。
  其实当初他就对这类小农机很是看好,只是受困于钢铁产量的不足,才暂时搁置下来。
  炼钢工艺改进后,相信过不了多久,钢铁产量的限制就不再是问题,他准备让机械厂尽快上马一些便农利农的新产品。
  得知赵天方不仅重视起了小农机,还打算跟他买图纸安排生产线进行生产,林知言当然是很高兴的,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下来。
  不知不觉间,林知言已经给周围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于此同时,远在冀省军区的原女主宋玉洁在跟小伙伴打闹摔了一跤后,终于重生了。
  刚重生的宋玉洁有些茫然的听着外头的广播,此时广播里正播放的则是半岛战役结束的消息。
  她扭头看向墙上的日历,随即震惊的发现,事情的发展怎么跟她上辈子有些不一样了?
  在她的上辈子,战役明明不是这个时候结束的,这辈子竟然提前了?
  作者有话说:
  (注: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
  又一大章来了,小天使们快来订阅,收藏啦,快来鞭策码字的小奴隶~


第21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1
  宋玉洁揉了揉还有些胀痛的后脑勺; 要不是还能感觉到疼痛的话,她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
  可为什么现实跟上辈子不一样了呢?
  她才刚重生回来,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难不成是有人先她一步回来了; 才导致现实发生了改变?
  若是这样,那她该怎么办?
  她刚发现自己重生了还高兴的不得了; 觉得有了先知的话,自己肯定会比上辈子活的好; 还立志要改变自己和妈妈的命运,要让那些对不起她的人都付出代价。
  可现在现实跟她的记忆有了出入; 她还能靠着先知成为人生赢家么?
  “小玉你终于醒了?你这一昏过去可把妈妈给吓坏了。都怪赵凤家的那个黑炭头; 你下回可别再跟他一起玩了; 这回要不是他撞倒了你,你也不至于摔得这么严重; 脑袋都差点摔破了。”
  周爱敏端着刚热好牛奶推门进来; 见先前还昏睡的女儿终于醒了,先是高兴,接着又心疼的交代。
  “睡了这么久; 肯定饿了吧?快来喝杯牛奶; 这牛奶是黑炭头他妈送来的补偿; 你快喝了,不然等你爸前头生的那几个放学回来; 他们还不得跟你抢。”
  说着,周爱敏就端着牛奶送到女儿跟前,想要喂她喝。
  然而自己把杯子都递到了她嘴边; 女儿还一动不动的坐在床上木呆呆的傻愣着; 周爱敏心里就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以往这丫头最是贪吃; 还护食护的厉害,今儿个这是怎么了?自己都喂到嘴边了,还没有反应。
  周爱敏低头对上女儿略显呆滞的眼神,不由有些担心她脑子是不是摔坏了?这反应实在不对劲儿。
  她闺女虽然打从出生反应就比别人慢,说话记事也晚,可也从没有自己喊了她半天还毫无反应的时候。
  难不成这一摔还真摔傻了?越想越担心的周爱敏抱着宋玉洁险些哭了出来。
  “真要摔傻了,妈就找那黑炭头让他负责你一辈子,虽然那黑炭头她妈不怎么好相处,好歹他爹薛明河是副团级,只比你爸差些。”
  周爱敏原本只是随口一说,然而说着说着,她就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
  说不得借此机会,还能摆脱掉丈夫给她女儿定下的那桩娃娃亲。
  说起这桩娃娃亲,周爱敏就满心的愤怒不满,觉得丈夫是在搞区别对待,偏心他前头老婆生的孩子。
  不然凭什么定娃娃亲的时候,丈夫要越过他前头老婆生的女儿,给自己生的定下?
  那可不是什么好亲事,男方家是乡下农村的,家里一群土老帽儿。
  不就是在刚建国那会儿救了她丈夫一回么,居然妄想让她女儿给他们家当儿媳妇,真是美的他们。
  就这样的人家,丈夫真要想报恩,最多给对方点好处就是,凭什么要结亲?!
  就算要结亲,又凭什么选她生的这个?!
  周爱敏显然忘了,她继女的年纪比对方的儿子大了六岁,反倒是她女儿跟对方的儿子年龄相近。
  “这么一比,黑炭头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能给薛副团当儿媳妇,总好过被你爸不明不白的定给那个乡下小子,等你将来长大了真要嫁给那样的乡下人,你爸前头生的几个小崽子还不得嘲笑死我们!”
  周爱敏还兀自愤愤,却不知原本还满脸呆滞的宋玉洁在听了她的话后,猛地打了个机灵。
  这是被她妈妈的话给吓的。
  她就说呢,自己上辈子小时候为何总爱跟在薛源的屁股后头跑,喜欢缠着他,原来都是她妈教的?
  她妈不希望她长大后嫁到乡下,便早早的在大院里给她物色了丈夫人选。
  若是她能跟薛源产生感情,她妈再说要退掉乡下的娃娃亲,她爸肯定没法再拦着。
  上辈子的后来事情确实也是这么发展的。
  她长大后要死要活的非要嫁给薛源,她爸没法子,拗不过她,最后还是帮她退掉了乡下的亲事,把她嫁给了薛源。
  只是她跟她妈都没想到的是,薛源就是个表面光,内里却是个根本硬不起来的男人。
  薛源对她也并非是爱情,他会同意娶自己,只是觉得自己非常的爱他,为了嫁他甚至还闹了自杀。
  这么爱他的自己,即便在婚后发现了他的毛病,也不会说出去。
  更何况她还是个脑子不聪明,耳根子软好控制的。
  嫁给薛源后,在薛源一系列手段的操纵下,她硬生生守了好几年活寡,碰上薛源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挨一顿打。
  而她为了脸面,为了维持自己所剩不多的骄傲,还要在外头装出一副自己过的非常好的样子。
  每当她忍不住想要离婚,想跟亲妈诉苦的时候,薛源就又会跪下来求她,跟她忏悔。
  长大后的薛源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生的格外高大俊挺,被那样英俊的薛源跪着哀求忏悔,她不由就有些心软。
  再加上自己过的那么惨,同父异母的姐姐却活的像个耀眼的太阳,她就愈发不想让人发现她这场婚姻内里的腐烂,便又忍了下去。
  如果不是几年后她偶然间发现,她爸当初给她定的那个乡下小子不仅成了营长,在部队里的前途还非常光明,半点不比薛源差的话,她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怨念了。
  她心里当时是非常后悔的,她折腾了这么些年,究竟图的是什么?
  作没了一个前途大好的娃娃亲未婚夫,嫁给了中看不中用的薛源,守着活寡挨着打,简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后来,她妈不知道为何跟她爸的关系彻底冷淡下来,家里也几乎没了她妈的位置。
  她是个没本事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爸妈离婚,看着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姐越过越好,对她和她妈的糟糕处境冷眼旁观,态度非常冷淡。
  在又一次被薛源家暴时,她被薛源推倒撞到了桌子角。
  当时她只觉得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等再次醒过来,就发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
  这会儿宋玉洁也顾不上现实为何会改变了,她连忙抓住周爱敏的手,一脸惊惧的摇头,坚定地拒绝听从她妈教她以后缠着薛源的话。
  薛源不是个好的,她眼瞎了一辈子,傻了一回已经够了,可不会再傻乎乎地主动往火坑里跳。
  她觉得她爸给她定的那个娃娃亲也挺好的,虽然那人出身乡下农村,却是个极有本事的,后来年纪轻轻就当了营长。
  自己即便嫁给对方,应该也不会吃什么苦。
  既然已经有了这样好的结婚对象,她还折腾什么,只要她乖乖的,等长大嫁给对方,将来肯定会比上辈子过的更好。
  她爸好歹是亲爸,如果那人真有不好的话,她爸肯定不会给她定下来。
  都是她上辈子傻,听了她妈的话,这辈子她可不会再按照她妈的话做了。
  薛源那个魔鬼,她巴不得离他远远的,绝不会再凑到他跟前。
  周爱敏显然没想到,女儿对自己的提议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这丫头以前不是最嫌弃乡下的么?有一回她带着她回了一趟乡下老家,这丫头还委屈的要死,连一天都没待下去就吵着闹着回来了。
  也是自那以后,自己每每跟她说起乡下的娃娃亲不好,她都特别赞同。
  周爱敏是个疼女儿的,虽然她还是觉得乡下的娃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