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第81章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81章

小说: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潘如萍也被带走,方宝健倒不是很在乎。
  年轻的时候,他被长相貌美多情的潘如萍迷得晕头转向,为她做什么都愿意。
  现在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轻易就被她糊弄住的愣头青了。
  或许真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没得到潘如萍的时候,他满心不甘。
  可等娶了潘如萍,连孩子都生了,他就发现让他惦记了快二十年,怎么都放不下的潘如萍,也不过就是个寻常女人。
  想到自己当初被潘如萍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事,方宝健就忍不住自嘲。
  当年他跟潘如萍在上学的时候就搞上了对象。
  他虽然家世普通,却长相出色,成绩也十分优秀,自然就被潘如萍看上了。
  要不是因为父亲突然出事,让他不得不放弃继续升学,说不定他如今也早成了大学生。
  在他辍学进了工厂后,潘如萍有一段时间,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
  只是他当时眼盲心瞎,满心满眼都是潘如萍不嫌弃他只是个小工人,还愿意跟他继续处对象的兴奋,根本没察觉到她态度上的变化。
  当时不管潘如萍说什么,他都觉得对方说得对。
  哪怕是潘如萍以怕父母反对为由,要求他们的恋爱只在私下里进行,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满。
  还满心以为自己的女神不嫌弃自己,只要能继续跟她在一起,自己就心满意足。
  现在想想,要不是他到手的第一个月工资,就在她身上花了大半,怕是那时候潘如萍就要跟他提了分手。
  也是在发现继续跟自己处对象有利可图后,潘如萍原先冷淡不少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可以说,潘如萍高中后两年的花费,大半都是自己这个冤大头在供应的。
  等潘如萍高中毕业以后,就在她身为政府小科员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事业单位。
  不久又因为相貌出色,口才伶俐,被他们单位的领导选拔上,安排去接待归国的留学人才。
  然后没过多久,方宝健就突然听说自己的对象潘如萍,跟归国的薛安桢处起了对象,还即将由组织出面替他们证婚。
  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当即就跑去找了潘如萍。
  只是潘如萍一见到他就哭,给他的解释是,她心里其实只有他,可她父亲现在正在升职的关头。
  要是她拒绝了组织的安排,拒绝了薛安桢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到她父亲的升职。
  父母家人的苦苦哀求,再加上怕得罪被组织看重的薛安桢,反而害了他,她哪里还敢说出自己已经跟他处了对象。
  最初的时候,方宝健或许还信了潘如萍的鬼话。
  以为薛安桢就是个仗势欺人的,是害的他跟潘如萍不得不分开的罪魁祸首。
  心里对抢了他恋人的薛安桢,痛恨不已。
  后来等他慢慢成熟起来,见多识广,且对薛安桢的为人有了一定了解后,方宝健就知道潘如萍当初对他说的那些话,有多么不实。
  以潘如萍的美貌,薛安桢或许是真的对潘如萍一见钟情,也跟她表示了好感。
  可如果潘如萍直说自己有了恋人,对方又怎么可能强求?
  只可能是潘如萍自己也看中了薛安桢,这才想踹了他,转头嫁给薛安桢。
  毕竟两人一个是没什么前途的普通小工人,一个是归国的留学生,备受政府看重的高级人才,任谁都知道要怎么选。
  潘如萍上学时情窦初开,或许还会被自己的英俊相貌吸引。
  可后来随着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她所在的又是政府单位,接触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这么一对比,就衬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生出了异心。
  只能说是自己当时太蠢,轻易就信了潘如萍的话。
  以为潘如萍是不得已才跟自己分手,嫁给的薛安桢。
  他那时候因为对薛安桢的恨意,满心只有努力往上爬。
  先是凭借着勤劳肯干,手眼灵活,很快从普通车间工人,升上了小组长。
  之后又靠着一手还算不错的文笔,被领导调入了工厂宣传办公室。
  期间哪怕娶妻生子,他也没能放下对潘如萍的惦念。
  只是当时薛安桢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宣传员能对付的,就只能暂时歇了心思。
  等到运动开始,这才被他看到了机会。
  他借着跟郭大艾的关系,从工厂办公室跳去了革委,用了几年时间成了小干部。
  有了点权势后,听说上头准备审查薛安桢时,他就主动联系上了潘如萍。
  潘如萍就是个自私自利的。
  在发现薛安桢的处境岌岌可危,很可能会牵连到她后,都没怎么犹豫,就将薛安桢以前跟国外老朋友通信的信件拿给了他。
  因着这几封信件上提及了过去薛安桢在国外生活的美好时光,革委认定他心慕帝国主义,很快就将他打倒下放。
  当时方宝健的媳妇已经生病去世好几年了,再加上他革委小干部的身份能护住她,潘如萍才会在跟薛安桢离婚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的嫁给了他。
  虽说方宝健早就已经想明白,当年是潘如萍主动选择背叛了他,而不是薛安桢强迫的,可他依旧没打算放过薛安桢。
  毕竟对方是他在无能为力时最厌恶的人。
  哪怕后来知道薛安桢挺无辜,也不耽误他拿对方出气。
  至于在发现了潘如萍的真面目后,为何还要娶她,也不过是当初的执念在作祟。
  等娶了潘如萍,方宝健发现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跟潘如萍再也找不回过去的激情。
  对潘如萍的痴迷散尽后,在他妈为难潘如萍时,他便故意装作以他妈的话为马首是瞻。
  只看着老太太日常欺负磋磨潘如萍,暗自以此取乐。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潘如萍居然有胆子给他戴绿帽子。
  方宝健气愤之余,又不免心生懊悔。
  他早该在看清楚潘如萍是什么人时,就离她远远的才是。
  现在可好,今后任谁见了他都知道他是绿王八了。
  方宝健还不知道亲妈被气中风了,等他一脸阴沉沉的回到家,就听到小儿子在屋里哭的震天响。
  听到小儿子如此凄厉的哭声,若是换到过去,方宝健肯定觉得心疼,现在他只有满心的烦躁。
  如果不是小儿子的长相有八成像他,他甚至忍不住要怀疑这是不是他的种。
  方宝健进了屋,先骂骂咧咧的冲哭个不停的小儿子吼了几句,将他彻底吓住后,心里才痛快不少。
  谁知扭头就看到亲妈方老太瘫倒在沙发后面,口歪眼斜不说,嘴角还不停流着口水。
  那副样子一看就是中风。
  方宝健跟母亲的感情还是很深的,见状当即急了起来,连忙将人抱起来就要去医院。
  方可安跟大哥方可齐听说家里出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差点就跟抱着中风的奶奶跑出来的亲爸撞在一起。
  方宝健虽然因着潘如萍的缘故,对小儿子有些心生嫌弃,终究还是做不到不管不顾。
  交代方可安留下照顾弟弟,就催着大儿子跟自己一起,送他奶奶去医院。
  方可安见爸爸和大哥带着奶奶走了,生气的跺了跺脚。
  对后妈生的弟弟,她本来就不喜欢。
  现在他亲妈还干出了那么丢人的事,她才懒得哄他。
  这时候方可安到是想起了薛明丽,要是知道薛明丽在哪,她肯定要将这小兔崽子给薛明丽送过去。
  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一母同胞。
  虽说后妈潘如萍偷人,会对她的名声有一定影响。
  可受到影响最大的,还要属后妈的亲闺女薛明丽。
  方可安一想到如果薛明丽知道她妈偷人,偷得还是她之前的相亲对象,会是什么反应,心里就忍不住乐呵。
  薛明丽这会儿还傻乎乎的等在接待处外头,压根不清楚方家发生的事。
  连续等了两天都没等到她爸的影子,薛明丽身上的钱都快要花光了,不免焦急起来。
  晚上回到之前借住的小姐妹家,谁知道小姐妹的妈妈却冷着脸堵住了她,不准她再进门。
  等从对方口中得知,她亲妈跟郭大艾偷情被抓,薛明丽整个人都傻了。
  这,这怎么可能呢?
  薛明丽恍恍惚惚的被小姐妹妈妈赶出了门,在震惊过后,就是生气。
  幸好她没跟郭大艾处对象,不然这未来丈母娘跟女婿搅合到一起,算什么事儿?
  她光是想想都嫌恶心。
  她妈可真是……不挑。
  自己离家出走到现在,亲妈都没找过自己,薛明丽的心就冷了。
  对亲妈出事,她并不在意,可她却在意自己受到了亲妈的牵连。
  要不是她妈弄出来的破事儿,小姐妹的亲妈也不至于嫌弃她,不让她在家借住。
  无处可去的薛明丽,茫然的游荡在夜晚的街头。
  最后纠结了半天,薛明丽还是去了外婆家。
  虽然外婆家的舅妈和表姐都是翻脸不认人的,见了她就要奚落她。
  如今出了亲妈这事儿,只会更加不乐意她登门,可她实在是不知道晚上该住哪儿。
  林知言在打听清楚潘如萍的事儿,得知新来的市长要借此拿革委的那帮人开刀后,就不打算多管了。
  这位新来的市长他是知道的,或许应该说,原主跟对方是认识的。
  对方的父亲是首都主管医疗卫生的大领导,早年原主还被父母带着去对方家里做过客。
  按照辈分,原主还要喊对方一声叔伯。
  以这人的身份背景和资历,他想要对庐州市革委动刀,就没有拿不下的。
  果然不出林知言的所料,不到两天功夫,包括原先的革委一把手都落了网。
  还眼巴巴在看守所等着老领导捞他出来的郭大艾,自然是白等了一场。
  不仅以作风不正被开除公职,过往犯下的罪行也都被公诸于众。
  很快就跟他的老领导一起作伴,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去了。
  至于潘如萍,搞破鞋虽然不至于让她被判劳改,却也让她被拉出去游街示众。
  从没被这样公然羞辱过的潘如萍,如何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很快就病倒了。
  只是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全都对她不管不问。
  婆家不管她还好说,那是她犯了错,可娘家那边她却从没有对不起过。
  不管是嫁给薛安桢,还是后来跟了方宝健,自己可都给家里弄到了不少好处。
  他们现在翻脸不认人,这让潘如萍如何能忍。
  在游完街后,重获自由的潘如萍回不去方家,索性破罐子破摔,死皮赖脸的住回了娘家,将家里搅合的天翻地覆。
  在外婆家受了不少气的薛明丽,转头也跟亲妈联起了手,愣是将舅妈和外婆气了个半死。
  这时候薛明丽还没找到亲爸,身上的钱彻底花光了她,也不再瞒着亲妈。
  想看看亲妈能不能找到门路,打听到她亲爸的下落。
  得知前夫已经成功平反的潘如萍,在愣了一瞬后,就激动起来。
  跟方宝健,她已经彻底撕破脸了。
  且方宝健在市长打压革委的行动中受到了波及,目前正闲赋在家,估计以后也不可能重回过往的地位。
  两人现在是两看相厌,已经约好时间去领离婚证。
  原本潘如萍还郁闷离婚后,今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谁想就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
  潘如萍顾不得出门会被人指指点点,当即兴冲冲的出了家门,想去打听薛安桢的下落。
  只要找到薛安桢,以薛安桢容易心软的性子,即便关系不能恢复如初,见她和女儿过的如此落魄,她怎么也能捞到点好处。
  潘如萍的人脉可要比薛明丽强上许多。
  哪怕那些给她透露消息的人不怀好意,想借此占她便宜,总归是让她打听到了薛安桢的落脚处。
  拿到地址的潘如萍,拉上薛明丽就直奔招待所而去。
  哪知道等找到了地方,才得知对方早就办理好所有手续,在前一天退了房。
  如今,恐怕早已经坐上了开往首都的火车。
  作者有话说:
  预收文求收~么么啾


第76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3
  得知前夫直接走人了; 潘如萍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咒骂出声。
  薛明丽同样一脸失魂落魄,她还满心期待亲爸会原谅她,重回以前的美好生活; 没想到亲爸这么狠心; 真的不管她了。
  母女俩找不到人,自然是无功而返; 回到潘家还遭到舅妈肖红霞的一番奚落嘲讽。
  肖红霞对出嫁多年的大姑子带着闺女回来常住,心里是非常不高兴的; 更何况大姑子现在可没什么好名声。
  她也是有女儿的人,有这样丢人的大姑子; 还让她住在家里; 今后她女儿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
  因此肖红霞现在一心想将她们母女俩给赶出去。
  听说薛安桢连见都不见她们; 就直接去了首都,估计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肖红霞幸灾乐祸之余; 又心生烦躁。
  高兴的是,以前总在她跟前高人一等的大姑子,眼看着已经彻底翻不了身。
  烦躁的是没了薛安桢这个接盘的; 大姑子母女俩岂不是要赖在他们家不走了?
  不过想到她们母女俩当初对薛安桢那么绝情的做法; 但凡是个有骨气的人; 都不会轻易原谅她们,肖红霞倒是能体谅薛安桢的心情。
  只是对着冷血无情; 自私自利的大姑子和外甥女,肖红霞可不敢长久的跟她们相处。
  免得被对方抓到了什么把柄,万一也跟薛安桢一样; 被她们六亲不认的给举报了可怎么办?
  心里打定了主意; 肖红霞开始不停地跟丈夫潘天安咬耳朵; 吹枕边风。
  潘天安以前对潘如萍这个姐姐,只有仰仗巴结的份儿。
  毕竟姐姐两次都嫁的极好,给家里的帮助都很大。
  要是姐姐没做出偷人被拉去游街的事儿,她回来住就回来住,他这个当弟弟的肯定不会多话。
  可想到外头传的那些风言风语,明显已经给他几个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潘天安就有些不能忍了。
  尤其是外甥女薛明丽都二十郎当了,还任性至极。
  住在家里的这几天,总是跟她表弟和表妹抢吃的,跟她表姐抢穿的,半点都没有身为客人的自觉,看的潘天安直皱眉。
  在媳妇的枕边风下,潘天安也生出了要尽快将人赶出去的念头。
  林知言可不在乎潘如萍母女会落得什么处境,在他的催促和安慰下,老师直到办好所有手续,买了车票登上去首都的火车,都没有提起要在临走之前去看一看薛明丽。
  等上了火车后,林知言看着老师过于平静的面容,又不免替他心酸。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就是如此吧?
  未免潘如萍母女不死心,再跑来首都纠缠老师,刺激老师,林知言还联系了那位市长叔伯,请他帮一下忙。
  最好时不时的让人给潘如萍和薛明丽找点麻烦,让她们再也抽不出精力,跑到首都这边搞事。
  在潘如萍和薛明丽焦头烂额之际,林知言终于带着老师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林知言倒是还好,对重回首都没什么复杂感慨。
  反倒是薛安桢,看着跟二十年前有着不小变化的首都,面露复杂之色。
  也是这时候,林知言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老家就是首都这边的。
  在建国前,能供应家族子弟出国留学的,可想而知老师所在的薛家也是大户人家。
  只是薛家身处首都,先后遭到了军阀盘剥和战争波及,很快就落魄了下来。
  薛家的子嗣又历来稀少,老师那一辈儿更是只有他和他兄长二人。
  在老师出国留学不久,日寇开始侵扰华北地区,不知何时秘密加入红党组织的薛家兄长,就开始参加抗日。
  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