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第99章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99章

小说: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这辈子,得罪了父母已经被分家出去的大哥,最多只能借一下林父的势。
  家中的人脉,林父怕是不打算再交给他了。
  其他家人也因为林大哥先前的昏招迭出,对他没有好感,更不会再出手帮他。
  至于他再娶的那个小寡妇,跟原文里提及的上一世那位贤惠勤快的嫂子,更是差远了。
  说到那位勤快的嫂子,林知言就不得不替她庆幸。
  原文中,那位嫂子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就因为上辈子嫁给林正平,被重生后的蔡珍珍给害惨了。
  好在如今蔡珍珍早早就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原文的剧情已经彻底崩了。
  对方不会再稀里糊涂的受到蔡珍珍的迫害,更不会跟大哥林正平扯上关系。
  听说前段时间,对方已经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成功。
  对象是一位比他大哥林正平出色的多的军人,马上就要成婚随军去了。
  翌日一早,林父林母早早起了床。
  林母先去厨房忙活,准备了好些吃的,给林知言带着上路。
  林父则去借了牛车,打算等会儿亲自送小儿子去县城赶火车。
  林知言起床后,就发现包裹里已经被林母塞了许多吃的。
  面对林母浓浓的母爱,林知言则有些无奈。
  这时候可是八月天,天气还热着呢。
  真要带这么多吃的上路,怕是很快就要馊掉了。
  林母想到小儿子最喜欢她做的饭菜,这一去首都,怕是很长时间都没法再吃到她做的,就想多给他准备点。
  但在林知言的再三劝说下,只得不甚情愿的将给他准备的几十个肉包子和熟鸡蛋拿出一半。
  吃过早饭,天色已经蒙蒙亮。
  估摸着距离火车出发的时间还有不到两个小时,林知言就准备出门。
  见林知言上了牛车,林母和两个妹妹顿时满面不舍。
  母女三人本来也想去送他坐火车的,然而牛车上放了两大包行李,再加上一个林知言,根本没多少落脚地,就只能在家里道别。
  在林母和两个妹妹殷殷不舍的目光中,载着林知言的牛车越走越远。
  与此同时,林家的老宅那边,林正平则对再婚妻子苏小玉催促他去送别小弟的话,置若罔闻。
  看着不管自己怎么劝,都躺在床上蒙着头一动不动的林正平,苏小玉就有些来气。
  在嫁给林正平之前,苏小玉对婆家的事儿也是打听过的。
  她知道小叔子念书非常厉害,但因为小叔子体弱是出了名的,还在考试的时候晕倒过。
  这样弱了吧唧的身体,肯定是啥都干不成,因此她并不认为小叔子将来能有什么大出息。
  谁知最后的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小叔子身体变得越来越好,如今还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她没多少文化,自是不知道小叔子考的大学多厉害。
  但她娘家的哥哥却听人说,小叔子念得那个学校非常有名,出了不少有名的外交官。
  等小叔子将来毕业,肯定会被分配到政府的外交部门,以后可就是吃公家饭的人了。
  得知她刚嫁到林家就开始作妖,以至于被林父林母直接给分了出去,她哥还骂了她一顿。
  要是她没跟公婆分家,也没跟那边闹僵,等将来小叔子出息了,她娘家说不定还能沾点光呢。
  被哥哥训了一顿后,苏小玉心里也有些懊恼,就想法子要跟公婆小叔子打好关系。
  只是不管是公婆还是小叔子,都实在太难讨好,她在碰了几次壁后就有些气馁。
  想到丈夫毕竟是公婆的亲儿子,小叔子的亲哥哥,他们不给自己面子,总归要给丈夫一点面子,就一直催着丈夫去跟那边服软。
  可丈夫倒好,大概是自尊心作祟,硬是梗着脖子死犟,就是不愿意跟他弟弟示好。
  跑到门口,眼见公公已经驾着牛车载着小叔子出了村子,丈夫却连个面儿都不露,苏小玉心里就更气了。
  林知言可不知道,他那哥嫂因着要不要跟他打好关系又闹起了矛盾。
  坐着林父驾驶的牛车,林知言一路顺利的到了县城火车站。
  在车站门口,刚好遇到同样来送别小胖子张卫刚的张家人。
  张家人这会儿全都喜气洋洋,见了林知言后更是满口感激。
  张家人本来对小胖子考大学都要不抱任何希望了,哪知他居然走了狗屎运,碰到一位好同桌。
  因着感激林知言,张家老爷子更是早早就给远在首都的小儿子张高远去了电话,让他到时候别忘了好好照应林知言。
  林父在张家人对小儿子的夸赞中有些迷失,笑的合不拢嘴。
  两边正互相吹捧对方的儿子出息,就听到站台通知,当即手忙脚乱的提起行李去火车站台候车。
  在吃了几枚力量果实后,林知言的力气就大了不少,哪怕是两大包行李,都能轻松提动。
  但在林父的心里,他依旧是那个格外体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病弱少年。
  林知言也怕自己突然变成大力士会吓到林父,就没跟他争抢,最后父子俩一人提着一包行李赶去了站台。
  在人群的推挤下,两家人好不容易才提着行李挤上火车。
  把行李放好后,林父和张家其他人拉着两人又交代了一番,让他们俩路上都警醒些,千万别被人摸了东西还不知道。
  等火车快要开了的通知传来,这才纷纷下车。
  在林父他们下了火车后,林知言和小胖子各自在座位上坐下。
  火车咣当咣当启动,越开越远,林知言透过车窗,冲着站台上的林父用力挥了挥手。
  直到再也看不见,林知言才叹了口气,默默收回视线。
  谁知转头一看,就发现小胖子张卫刚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显然是舍不得家人。
  小胖子哭的正起劲儿,眼泪鼻涕齐出,不小心就鼓出了个鼻涕泡。
  看着那个又大又圆的鼻涕泡,林知言忍不住喷笑出声。
  才刚冒出来的那点子离别的愁绪,就被小胖子给驱散了。
  大概也觉得自己这么大了,还哭出鼻涕泡十分丢人,小胖子的哭声顿时一梗。
  瞥见车上的其他人都一脸笑意的看向自己,尤其是隔壁座位上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小胖子就更尴尬了。
  想到自己的丑样子都被对方看在了眼里,小胖子脸腾地涨红。
  他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思念家人,闷头红着脸到处找纸给自己擦鼻涕。
  那年轻姑娘教养还是不错的,虽然觉得小胖子刚才的样子确实有些搞笑,但见他都那么不好意思了,便没有再盯着他,而是将注意力落到了对面的林知言身上。
  林知言也觉得那姑娘有些眼熟,却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对方。
  还是在对方做了自我介绍后,他才忽然想起,这位将来在外交领域还挺有名。
  在干到新闻司副司长的位置后,还开始担任驻外大使,是国内外交有名的铁娘子。
  对方姓齐名真,家里是外交世家,祖父在建国前就享誉海内外,国家建立后,还进了政府外交部工作。
  尽管后来因为运动,齐家受到了不小的波及,齐真却没有因此消减了对从事外交工作的热情。
  发现林知言也是要去首都外国语学院报道的,齐真顿时来了兴趣。
  顾不得坐了很长时间火车的疲惫,开始跟他聊起了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只聊了一会儿,林知言就对齐真的口才佩服不已。
  也难怪对方后来能干到新闻司副司长的位置,还当了好几年的发言人,对方的口才可比他要强多了。
  发现哪怕默默锻炼了一年,自己的口才依旧差了对方不少。
  林知言就决定,等到了学校一定要多参加一些辩论会,必须尽快把自己的短板给补上。
  在林知言佩服齐真的时候,却不知道齐真对他也挺惊讶。
  原本听说林知言老家是农村的,她还以为对方必定是个见识不多的。
  没想到他对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及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的甚至比她都要多。
  自己是因为家学渊源的缘故,对方出身乡下却有这样的见识,如何不让她惊讶。
  后来得知林知言拜了一位因病退下来的外事大佬当老师,这些都是跟对方学的,齐真这才松了口气。
  她就说呢,一个乡下少年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原来是有厉害的老师教导。
  齐真倒不是瞧不起乡下人,实在是目前国内的各种资源大多都集中在城市,这个年代又不像后世有网路,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
  大多数从乡下走出来的学子,在眼界和见识方面,跟在城市长大的学子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对这个,林知言更是深有体会。
  若非他有之前几个世界的经历,真就只是个长在乡下的少年,哪怕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接得住齐真抛出来的话题,跟她在言语交谈上不落下风。
  眼见林知言跟齐真聊得热火朝天,说的都是一些他听都没听说过的外交黑话,小胖子心里郁闷的不行。
  他对样貌漂亮的齐真挺有好感,然而见好友跟对方聊得十分投机,只能掐掉刚冒出来的花骨朵。
  转眼就到了中午饭点,在齐真离开座位去接水的时候,小胖子将将萌生的春心已经彻底熄灭了,反而有了八卦的心情。
  悄悄地拉了一把林知言,小声问他是不是对这位女同学有好感?
  对上小胖子八卦又有些猥琐的眼神,林知言冲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确实对齐真挺有好感,但这种好感,跟小胖子以为的好感却是完全不同。
  他只是对齐真心生佩服,自己好歹有几世的积累才能有如今的见识,齐真却是土生土长的。
  对方如今还不到二十,就能有这样丰富的见识和辽阔的眼界,虽是家学渊源,在搞外交上依旧满满的天赋。
  也难怪对方年纪轻轻,就成了驻外大使。
  不过林知言也只跟齐真交谈了一会儿,吃过午饭后,长时间坐火车的疲乏劲儿就涌了上来。
  再加上八十年代的火车上异常拥挤,如今又是夏末,车里的味道酸臭交杂,格外的不好闻,还十分闷热。
  林知言憋气都来不及,哪还有继续说话的心思。
  好在这辈子的原主虽然体弱,却没有晕车的毛病,哪怕被各种味道熏得透不过气,他都没有吐。
  桐城距离首都有数百公里远,中途他们还在一个大站点转了一次火车,花了将近两天半的时间,才终于到达终点。
  一行人头重脚轻的从火车上下来,要不是还提着行李,说不定都要飘了起来。
  身为女同志,齐真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她根本没带多少行李,大件的东西直接走了邮政,这会儿只提了一个行李箱就下了车。
  倒是林知言和小胖子,一人提了两大包行李,呼哧呼哧的朝站台外走去。
  幸好出了站台没几步,林知言他们就看到了各大高校设在火车站外头的新生接待点。
  小胖子眼神不错,很快就找到了首都工业大学的招牌。
  跟林知言约好了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提着行李就朝那边奔了过去,迫不及待的想早点去学校休息。
  林知言跟齐真二人,也找到了首都外国语学院的接待点。
  负责新生接待的是大三的学生会干事,见到有新生过来,当即上来帮忙。
  那位学长见林知言提着两个大包一副不怎么费劲儿的样子,还以为包裹不重,然而等到了自己手里,却差点没把他腰给闪了。
  对方一脸震惊的打量林知言,看他瘦弱修长的身形,没想到居然是个人不可貌相的,力气这么大。
  等到了学校,拿出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明报道完毕,林知言和齐真又被学长领着逛了一遍学校。
  被告知了他们食堂在哪,打水的地方在哪,以及上课的地方在哪,随后才领着他们去了学生宿舍。
  男女宿舍是分开的,两栋楼相隔不远。
  林知言在楼下跟齐真道了别,才疲惫不堪的拿着铭牌找到了自己的寝室。
  林知言到的时候,寝室里已经有人在了。
  发现自己来的不早不晚,是第二个到的,林知言跟那位室友打了个招呼,就开始选床铺。
  因为是分了上下床的六人寝室,林知言就跟那位室友一样,选了个靠窗户的上铺位置。
  虽然上下铺的时候会有些麻烦,但对于个人隐私却很有保证。
  跟室友互相做了自我介绍,林知言知道对方叫潘格安,听口音就知道是东北的。
  潘格安老家就在黑省跟毛子的交界处,再加上当地还有不少朝族的同胞,自小在这个语言环境下长大,俄语和朝语说的贼溜的他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就报了外国语学院。
  两人正收拾东西,寝室又来了第三位室友。
  第三位室友叫吴学新,来自沪市,带着金丝眼镜,长的白白净净,似乎有些小洁癖。
  看他边收拾乱糟糟的床铺,边絮絮叨不停,婆婆妈妈劲儿让林知言和潘格安都格外头大。
  随后加入的三名室友,一个是川省人,一个是粤省人,另一个则是来自大西北的农垦兵团子弟。
  小小的一间寝室,成员来自五湖四海。
  大概是觉得有趣,哪怕都会说普通话,众人在交谈的时候依旧互相飙着家乡话。
  听着室友们飙着飙着,很快就学会了几句对方的家乡话,林知言忍不住感慨不已。
  幸好他已经靠着精灵果实将自己的语言天赋提升了,不然夹在这一群语言天才中间,自己肯定要格格不入。
  大家都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又打水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就纷纷爬到床铺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上午,林知言想到昨天跟小胖子约了时间,要去见他小叔叔张高远,就出了学校。
  张高远目前已经转正,被分配到外事司当了小科员,干的工作说不上有多重要,每日依旧要忙忙碌碌。
  当然,作为第一批高考恢复后的大学生,张高远在单位里还是很受领导重视的。
  自觉发展前途不错的张高远,哪怕再怎么忙碌,都干劲儿十足。
  张高远利用中午的时候从单位出来,请了侄子和林知言在外头吃了顿饭。
  又将自己之前在外交部实习,从档案室整理的一些可以外传的资料交给林知言,张高远才匆匆赶回单位。
  看着被小叔塞了一大摞资料的林知言,小胖子顿时满脸同情。
  好在小叔跟他学的不是一个专业,不然自己怕是也逃不过林知言的这种待遇。
  不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看着抱着一摞资料两眼发光的林知言,小胖子唯有沉默。
  学校正式开课后,林知言就彻底忙了起来,在不断磨练已经掌握的几门外语之余,还辅修了两门小语种。
  课程虽然挺多,但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能力,林知言还是报名参加了辩论社团。
  想到父母还有两个妹妹要养,林知言也不好再拿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只得开始想法子挣钱。
  而且这时候首都的房价很低,打算今后将父母接来首都生活的林知言,肯定要早早准备起来。
  从红包群里他倒是抢到过金银红包,但这些金银都是见不得光的。
  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还是要找个光明正大的来钱渠道才行。
  不管是修理机械家电,还是卖医药配方和设计图等,都很挣钱。
  只是这辈子到目前为止,林知言还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肯定是不能展示出来的。
  他本来想联系出版社,想从他们那儿接些给外语书翻译的活儿。
  可接触了才知道,出版社一般不会将外语书的翻译交给新人做。
  林知言虽然是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