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已经站在了滑板上,接下来会有200米的长坡,接着就会进入弯道。
自己有没有可能在这弯道突破重围呢?
杭峰脚下不停,技巧不断,目光也在约翰的左右来回巡视,寻找机会。
已经和威尔逊赛过一场的杭峰,对威尔逊的压迫感并不强烈,当然也要小心对方的鱼死网破,但眼前当务之急还是要突破约翰的封锁。只要能冲到前面,威尔逊贴人的招数也就不攻自破。
至于爱莎,距离太远了,现在还不在考虑范围内,眼前杭峰的主要目标还是约翰。
其实约翰的优势都在出发上,他的过弯技巧在同级别选手中非常普通,这反而是杭峰最怕的。
前面的人滑的太慢,也会限制他的发挥。
可要想轻易超过约翰也不容易,他只是相对一般,并不是说实力很差,同作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他的过弯阈值也逼近90迈,单独拎出来也吊打99%的滑板速降运动员。
第一个弯道,杭峰完全没找到机会。
速度太慢了,40过弯的速度,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选手,都是轻轻松松的,而且约翰因为初速度比杭峰还要高,他可以始终挡在杭峰的前面,不会让出一号道的位置。
威尔逊在这个过程里,贴杭峰贴的很紧。
他已经完全挤进了2号道。
导致杭峰不得不滑在1号道上。
整个过弯他都被夹的很紧,一点机会都没有。
当然,爱莎虽然不参与拦截,滑外圈也没有获得任何优势,反而还明显落后。
从第一个弯道出来,杭峰就等着约翰挪动,他不信约翰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一点追求,心甘情愿的把奖牌送给其他人。
果不其然。
约翰开始往左侧滑去。
但似乎顾虑着身后堵着的杭峰,他从1号道前往4号道的过程非常慢,在这样的急速行驶中,他不可能回头,只能在心里估量着威尔逊的选择和位置。
战术已经说好了,杭峰的赛道选择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考虑进去。
在换赛道的过程里,约翰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更多取决于威尔逊对杭峰换道速度的控制。
约翰在前面跨道,以准备第一个弯道的内圈过弯。
威尔逊也在跨道,两人确实有点小小的默契,他们几乎保持着一个直线,将杭峰隔离在最优赛道之外。
杭峰在将赛道变成2号道后,就再动不了了。
威尔逊滑在3号道不动,明明爱莎还没有追上来,但他却已经将位置留了出来。
就连约翰也没有完全进入4号道,两个人留下的“绿色通道”非常明显,爱莎虽然外圈过第一个弯吃了亏,但在第一个弯道却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不需要跨道的她,也慢慢地追了上来。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爱莎还是在最后一位。
这不是说爱莎实力不强,滑板速降真正的赛点是在速度达到90迈以后,在这之前只要不被拉下太多,在后面都有机会超越。
对爱莎如此,对杭峰也是一样。
进入第一个弯,即便杭峰努力往威尔逊那边贴,他还是只能在2道的位置徘徊,更多的过弯距离对他的成绩影响明显。
从弯道一出来,杭峰落在了最后。
……
平板里正播着“X…games”的比赛,明天还有比赛的杭阳难得熬夜守到了现在。
他盘腿坐在床上,表情非常严肃,拧紧的眉心中有一抹杀气流转。
即便是对滑板速降这项运动不算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杭峰此刻被非常明显的针对,而且也确实有效地影响了他的成绩。
更何况主持人在赛前已经明确地分析过这场比赛局势。
联合作战?
不公平对抗?
但那又如何!?
抛离所有的主观想法,比赛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任何的违规行为,他们没有碰撞,没有推人,只不过限制了杭峰的赛道,完全可以说:这就是我过弯的舒适区,谁叫他就在我身边呢?
这样的行为并不违规,如果连基本的赛场道德都没有,那么它就是合理存在的。
“X…games”的观众喜欢看这样的场面。
用这部分观众的说法:“那谁又能节制东道主的优势呢?如果所有的比赛都是东道主获胜,还有什么观赏性可言。”
所以杭峰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都显得理所当然。
也只有他的亲人朋友,以及华国观众会为他感到不忿吧。
杭阳的脸色很难看。
尤其在这位解说说完后,他更难看了。
解说说:“哦,非常漂亮的战术,杭峰很明显落后了。”
杭阳的眼神能杀人。
他心焦的不行,看着在赛场上比拼的弟弟,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拿起手机拨了电话过去。
他知道,这场比赛在华国已经结束,结果应该已经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作为运动员,比任何人都明白赛场的残酷,也能够接受杭峰任何的比赛结果。
然而直到他亲眼看见这场比赛,他才发现他忍不了。
所有的心理建设和自以为是的理解都不过是一种伪装,当亲眼看见亲人受到了委屈……去他娘的!如果他在现场,一定会揍这三个家伙一顿,包括那个女人!!
……
从第一个弯道出来,杭峰落在了最后,他距离第一名的约翰差距已经达到了将近五米。
爱莎现在在第一位,内圈的优势很明显,她重新拿回了冠军的争夺资格。
威尔逊相对要慢一点,他没有贴近爱莎,为了限制杭峰,他始终滑在3号道上,这让他从弯道一出来就明显落后。
并不比杭峰快多少。
杭峰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们又不是队友,应该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真的就心甘情愿为别人做嫁衣,将奖牌拱手相让吗?
还是金牌不够香。
老实说,当杭峰这么想的时候,这种明显带着质疑的埋怨心态,说明他有点急了。
已经进入第三个弯道的周期了,他却落在最后面。
与约翰的距离拉的越远,他的压力就会越大。
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心理变化,他除了要求自己冷静下来,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调整呼吸。
眼观六路继续寻找机会。
将身体压到极致,至少保证自己在找到机会的时候,有足够的速度冲出去。
而且,速度上来了。
逼近80迈的速度,这些人想要再在过弯的时候完美地保持队形,肯定没那么容易。
失误随时有可能发生。
那时候,就是他的机会。
这样想着,杭峰保持着滑行的节奏,往右移。
其他人也往右移。
第三个弯是向右的超级弯。
这一次,约翰以最快的速度回到1号道。
他想要堵住杭峰。
因为要保持速度过这个弯,杭峰一定会回到1号道。
杭峰当然也想这么做,一直以来的习惯都在让他内圈过弯。
他甚至已经快要滑进1号道了!
但就在约翰的身影从他眼前横过的瞬间,杭峰眼底一抹狠劲出现,他停下了向右滑去的举动,甚至在短短时间又回到了2号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
凭什么只有你们压迫我?
难道我就好欺负?
2号道过弯也不错嘛,我为什么要去1号道?
你们想要滑1号道?那就从我的板子上跃过去啊?
这一瞬间,杭峰从对方的节奏里走了出来。
他坚定地滑在2号道,视线的余光落在威尔逊和爱莎的身上。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差距并不大,只要稍微偏头,就可以看见对方的位置。
如果说自己完全落在威尔逊的后面,他看不见他,真的撞在了他的板子上,“追尾”也是后车的责任。
偏偏威尔逊能够看见杭峰,他就不可能真的撞到杭峰的板上。
威尔逊往杭峰这边靠了一点。
杭峰保持自己的直线不动。
威尔逊甚至在“百忙之中”还抽空看了杭峰一眼,然后又将滑板往杭峰这边靠了一点。
杭峰依旧保持不动。
他们的距离已经小于30公分了。
就算是威尔逊也会感觉到压力。
而且还有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前方就是向右的弯道,这么快的速度过弯是一定要用上“手撑”的技巧,可是杭峰就在威尔逊的右边,双方这么近的距离,威尔逊的手根本就没有放的地方。
猜到杭峰打算的威尔逊咬紧了牙根,在心里暗恨不已。
尤其是当爱莎也逼过来,发现威尔逊不让,埋怨地看过来一眼的时候,一种后悔的情绪在威尔逊的心里升腾而起。
上一个弯道自己要是没给爱莎让路就好了,滑了内圈的自己一定有比现在更快的速度,只要能够滑到杭峰更前面,就可以毫不客气地滑到他的道上。
明明是限制杭峰,怎么却变成了限制他自己?
而且随着第三个弯道越来越近,威尔逊内心的焦虑就越来越明显。
杭峰不让。
爱莎却肆无忌惮的往他这边靠。
他的活动空间变得非常地小,接下来的弯道的应该怎么过?他不能降速,这样的赛场一旦降速,就是输。
在一番快速的天人交战下,威尔逊的脚轻轻用力,往杭峰那边又靠了一点。
两人的距离迅速逼近到将近20公分,这是一个只需要轻轻一抬手,就会碰到对方的距离。
他想给杭峰造成巨大的压力。
然而现实是杭峰铁了心的不动!
计划既然已经开始执行,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除非威尔逊真的撞上来,否则他绝不会让路!
不但不让!甚至还想往威尔逊那边逼一点!
果然赛场“欺负人”的感觉很好,杭峰几乎可以感受到威尔逊那有如实质的焦虑。
比心态他就没输过!
他现在掌握主动,凭什么要让!
心里的小恶魔在蹦跶,杭峰甚至愉悦的嘴角都勾起来。
终于,还在进入弯道的前一秒,威尔逊更先扛不住压力地滑向了一边。
他离开杭峰,想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却发现这个时候爱莎已经贴的太近了。
或许是人面对危险的本能,亦或者是对爱莎的那份爱慕,在赛场上从未退过的威尔逊,却最终摇晃着他的滑板,瞬间落在了杭峰的后面。
这一退,既是让道,也是退出奖牌的争夺。
或许威尔逊会后悔,可这一刻无人关心他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前方,包括被他怜惜对待的爱莎。
在威尔逊从杭峰眼前消失的瞬间,杭峰心里的小恶魔翻了个跟头,兴奋的他甚至将目光落在了爱莎的背影上,一瞬间无数次的想要如法炮制。
终于还是在最后的时刻,斩断了所有的思绪。
没必要。
真正比起来,自己谁也不会输,又何必用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做法,比赛还是要堂堂正正地赢了才痛快!
杭峰半蹲,将身体倾斜,压下来,手撑在地面上,在过弯的前一秒,滑进了1号道,漂亮的一个内线过弯。
速度无损!!
再出来,他滑在了爱莎的前面,与约翰的五米距离也拉近到了4米。
再度回到第一名!!
……
“漂亮的反击!!”
演播室里的名嘴解说发出了欢呼声。
“杭峰抓住了机会,在第三个赛道再次回到了第一名,就在我们以为他已经完蛋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不愧是我们年轻优秀的运动员,犹如刀尖般锋利的气质,敢于劈砍所有挡在前面的荆棘!这才是年轻人选手该有的作为!
我甚至有点感动。
关注过威尔逊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绝招是什么,但杭峰已经两次从他的拦截下冲出来,这是不是说明威尔逊的老手段对于杭峰已经不管用了?暂时落后的威尔逊还能再回到奖牌争夺中吗?”
电视屏幕里,从第三个弯道滑出来的选手们,再次进入到一个漫长的滑行中。
这个部分乏善可陈,双方的位置始终保持一致,解说为了填补空白时间,开始分析起了之前杭峰突围的“战况”。
其实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更明显。
杭峰的右边空了很大的位置,却始终不滑进去,他的战术已经昭然若揭。
这一点是值得夸奖的。
杭峰显然是抓住了反击的机会,将自己从困境里解救了出来。
但最值得聊的还是威尔逊。
威尔逊竟然减速落在了后面,这种“爱情与战场”的话题向来经久不衰。
解说更是放肆猜测:“女性选手和男性选手在一个赛场上竞赛真的是合理的吗?赢了不添光,输了更糟糕,尤其是威尔逊和爱莎经历过那么多场的比赛,足以诞生足够的友情,或者是爱情,这个时候社会对女性天然弱者的解读,反而成为了这类男女混合比赛最大的拘束。
或许我们应该在这场比赛之后呼吁大赛组,开设女子组的赛场,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最公平……”
解说在短短时间已经号召粉丝“呼吁”了好几次,这当然不是和大赛组对着干,深知热度需要话题的他,并不怕把事情闹大。
最好一群人举着牌子到“ESPN”公司的大门口抗议才好,这样就可以获得世界媒体的大量关注。
就在这样继续“忽悠”着观众,第四个弯道已经近在眼前。
解说终于停止自己的喋喋不休,干起了正事。
“现在排名第一的约翰,他已经来到了4号道,显然又是一个内线过弯。可惜约翰没办法回头,并不知道身后的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杭峰就在他的身后,却对4号道毫无兴趣。
他就停在3号道。
是的没错,杭峰依旧选择相对较外的赛道!
这让爱莎遭到了一开始杭峰受到的待遇,她被杭峰和约翰一前一右地限制住了。
要开始了吗?我们的爱莎女王会再次展现她超级切内线的技巧吗?我真是有点期待啊!”
……
爱莎作为女性,在这样的赛场上确实有很吃亏的地方。
她的出发速度不快,而且一旦发生碰撞,其他的男性选手最多摔出去,她可能会飞起来,非常的危险。
但爱莎也凭借她轻灵小巧的身形,有自己的“必杀技”。
就是切内线的一个极致过弯。
她身体轻,过弯更加轻盈,个头儿又小,只要前面的人留出一点空,她就可以钻过去。
爱莎虽然迄今为止只拿过一枚东道主的冠军奖杯,可是凭借这一技巧,她拿过很多客场作战的亚军和季军。
爱莎确实很强。
她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所有的粉丝都期待她再拿一枚冠军。
解说提到爱莎的困境,她的粉丝气得砸桌子。
提到爱莎的“必杀技”,所有人又露出期待的目光。
他们在等待一场“女王的逆袭”。
约翰?
不过是一个凭借着“袋鼠腿”获得一点优势的家伙,他过弯的技巧在爱莎的面前,简直一塌糊涂,不足为惧。
就在这样的期待中,全世界几乎大部分的目光都落在了爱莎的身上,等待她上演的“魔法”。
但却很少人注意到,因为拍摄视角的原因,杭峰已经在外圈做好了随时超越的准备。
这是第四个弯道了。
速度已经超过了90迈,达到绝大部分选手的阈值。
这个弯道开始,阈值低的选手会下意识地降速,就算阈值高点的选手,也可能出现意外。
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了解和自信的杭峰,早就将目光定在了这第四个弯道上。
他要开始发力了。
即便逼走了威尔逊,也不够解气,所以还是要凭借真正的实力证明自己。
要精准,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