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卧室,客厅里静悄悄的,唐隽躺在沙发上,打开的书放在他的胸口,正睡得酣甜。客厅里的灯还开着,与窗外的光一起落在唐隽的脸上,过分白皙的面庞衬的他的嘴唇格外的红润,微微张开,这是完全陷入沉睡的姿态。
杭峰对唐隽这个人一直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他放轻脚步走过去,近距离看唐隽的嘴,只想知道“学神”睡熟了会不会流口水。
并没有。
他只看见一个因为沉睡而显得很小,又有点过分乖的少年。
盯着人看了两眼,杭峰进了洗手间,再出来的时候,唐隽已经醒了。
“吵到你了?”
摇头。
“我要去准备比赛,你可以继续睡。”
继续摇头。
“要和我一起吗?”
唐隽睡眼惺忪地看着他,好一会儿,才迟钝地点了一下头。
再回到海边,成年男子组的初赛已经进行了一半,最多也就半个小时,就会重新轮到未成年组的决赛。
一天的时间比完全程,还是太紧张了一点。
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一直在比赛,运动员辛苦,裁判也辛苦。
杭峰给郑晔瑜打了个电话,让他和唐隽一起去四楼看比赛,晒的浑身发烫的郑晔瑜不愿意,说:“你能带我进赛场吗?我给你捶背递水。我看其他选手都有教练跟着,有些家长都跟进去照顾,就算这里你再熟,有些跑腿的事也不方便,我还能近距离给你加油。”
在自己家里还要什么人跑腿?
杭峰虽然不认可,却没有拒绝郑晔瑜,正要把人带进赛场,唐隽说:“我也一起。”
下午赛场里的人少了很多,比完赛的选手都抓紧时间午休,凉亭下面大部分都是成年组的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教练团,空出了很多的沙滩椅。
像上午一样,看见杭峰过来,所有人都望了过来,有教练已经起身迎向杭峰,杭峰礼貌的先打招呼。
“下午的浪况好的很多,再表现好一点。”
“嗯。”
“你可以再稳一点,有些浪真的很不错,你要抓住机会。”
“好的,万教练。”
旁边又有教练说:“你上午是不是做了一个旋转跳跃,这动作在国际上都很新,但你还是太小心了,力度不够,可以再放一点。”
“对,今天下午的浪还挺适合这个动作,你在岸上多练练。”
“热身要活动开,对了中午休息好了吗?”
不知不觉的,杭峰身边儿围了六名教练,你一言我一语的指点杭峰,杭峰都很虚心地听着,点头,时不时的还问上几句。
旁边的郑晔瑜侧目,对唐隽说:“我是不是有点儿傻,你看杭峰这是需要教练的样子吗?所有一流教练都是他教练啊!”
唐隽看他一眼,嘴角勾了一下。
他上午才来的时候,一度感受到参赛选手对杭峰的敌意,老实说亲耳听见那些话,很影响心情。
但半天下来,他改观了。
如他所说,和杭峰在一起很自在,因为杭峰自然放松的态度,也因为周围的环境对杭峰的友好融洽。内与外的气场缠绕,只是站在他身边就觉得舒适,欢喜。
郑晔瑜看着被团团围住的杭峰,睡的张扬支楞的头发被一只只大手压平压塌,再看向外围听着满眼倾羡的省队队员,挠挠下巴。
最后总结了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团宠吧?”
第18章 碾压!
省一级的教练虽然经验不够丰富,带队友也受限于资质,一生都未必能培养出一个能在国内拿奖牌的队员,但基本的眼力有。
杭峰实力不差,但也没强到他们无法指导的程度,毕竟杭峰真正强的是他的潜力,他现在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就像正在雕琢的美玉,谁不想看一看摸一摸。如果自己的一句话可以让杭峰再大迈前一步,也让人高兴。
杭峰谦虚地听着教练们的指点,配合教练做着动作分解。
不得不说他不但身体素质好,脑子也是运动员里少数的高智商,理解吸收的很快,只要点出来,他再做就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刺激的教练恨不得把脑子里所有的存货都拿出来,遇见这样优质的队员,简直欲罢不能。
一直到成年男子组的预赛结束,将近两点半,杭峰的这口“百家饭”才吃完。
“去吧,赶紧换衣服。”最后杭峰被教练推着,与比完赛的选手一起进了更衣室。
冲浪在华国是一个新兴运动。
最早只是N省,因为地理优势,开展了冲浪运动,但在整个华国,冲浪是一个相当冷门的运动,前几年甚至没有高于A级的全国比赛。
是因为冲浪成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冲浪才在华国有了发展的空间。
冲浪这几年才普及起来,因而运动员的平均年龄都不大。
今天来参加比赛的又都是奔着“国家集训队”的名额,大部分年龄都在20岁以下。
那么换句话说,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运动员,多多少少都和杭峰在一个组别比赛过。
尤其是18岁这一批,受到杭峰威胁非常大。
好在杭峰只是比赛,对这种名额没兴趣,竞争意识才没有那么浓。
“杭峰,你为什么不参加职业队?”
这段时间总有人这么问杭峰,和省队成年组的队员在一起,也免不了有人这么问。
杭峰每次都会回答:“我想读书。”
“不会吧?”
“你喜欢读书?”
“就这实力,读书不浪费?”
更衣室一片叹息声,没有一个人明白杭峰的脑回路。
杭峰就笑:“真的,不骗人。”
“你是没骗我,但我就是想不明白。”
“你家不都是搞运动的?环境这么好,努力一下说不定就登顶了。”
“读书有什么意思,一天天的都在教室里,三天两头的考试,高中简直就是我的噩梦,幸好我考体院。我真是情愿去跑十圈操场,也不想做一张卷子。”
“哈哈,难道不是因为你傻?”
“滚!”
杭峰不争名额,又不在一个组别,完全没有利益冲突,气氛相当融洽。
大家换好衣服出门的时候,杭峰被一只手勾着,落在了后面。
转头,看见了易桐。
正是之前在三个未成年选手面前笑喷的那个。
“易桐”勾着杭峰脖子,咬牙切齿:“看见我也不喊我,我等你一天了,你是不是要当不认识我?”
杭峰扬眉:“易哥,我们不熟。”
“ 不熟你压我三年,让我次次拿第二,你和我不熟?”
“所以我以为你不喜欢我。”
“嘿,我还真不喜欢你!”
说完,杭峰就被易桐推开,揉了揉杭峰的脑袋:“不过我现在升组了,不和你争,我就稀罕你了。”
“……”
易桐也不买关子,开门见山:“你就说实话吧,青年组的世界赛场你要不要去闯,你这水平要是只窝在学校里读书,我是真不高兴。去年我去比赛,你不知道那帮龟孙子给我们安排的什么房子,说是按世界排名安排的住宿,这特么不是侮辱吗?我当时就想,你就应该来。你不在乎没关系,你爸可是会长,带我们出去,他头就没抬起来过。”
杭峰本来笑着听,听到后面眉心就夹紧了。
“他们怎么了?”他停下脚步,脸上没了笑,“我爸可是拿过世界冠军的,在欧米名气还是有的。”
“就是因为有名气,所以才有人盯着他,杭会长回国搞冲浪快二十年了吧,到现在最好的成绩就一个A赛的第八名,你说呢?”
杭峰脸色难看:“真的?”
易桐嗤笑:“不信算了,你就继续呆在你爸给你搭的安乐窝里吧。”
杭峰再出去的时候,唐隽和郑晔瑜都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问他怎么了,他也只是摇头。
杭峰心情很复杂。
他是真的很喜欢学校的环境,他向往静静获得知识的过程,但如果这份安逸是建立在父亲对他的保护和隐瞒上,他不会安心。
他很清楚,他的实力在未成年组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去国际上,即便拿不到第一,也可以把“华国只有第八名”这个认知往前挪一挪。
但他爸从来没逼他。
甚至非常认同他把生活重心放在学习知识上。
就是这些小比赛也从未强迫过他,只是他想要奖金自己参加。
杭峰很喜欢他爸,因为他妈早些年在搞事业,所以小时候都是他爸带他,讲故事哄他睡觉,在厨房里忙进忙出,关于上学并不比搞运动差这个观念也是他爸给的他。
比起他妈,其实他爸更支持他上学。
所以没有想到,他在学校岁月静好的时候,他爸却独自承受了很多。
在国外经历了什么,真的很难传回国。
过去从未有人对他说过这些。
“杭峰?”郑晔瑜担心地看他,“你这表情,不会是比赛有的状态吧?有点儿吓人啊。”
杭峰摇了下头,目光望向大海,那里正在举行未成年女子组的决赛,远远的,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大海里微末的犹如蚂蚁,却坚韧的与大浪搏击前行。
这一刻,他有种莫名的触动。
说:“我要好好的比赛。”
郑晔瑜大惊失色:“啊!?你之前没好好比??就那高分,你特么是玩出来的?”
气氛突然有点被破坏,杭峰被郑晔滑稽的声音逗笑,“不是,也是认真的。”
“艹。”郑晔瑜拍了拍胸口,“我差点儿以为你还能变身。”
“……就是,更认真一点。”
杭峰说完,起身。
一改迷茫阴郁的状态,整个人都活泛了起来,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活动身体。
郑晔瑜搓手笑:“嘿嘿,为了冠军,大佬终于认真了。”
唐隽斜睨,像在看低智儿童,杭峰想拿这场比赛的冠军还需要认真吗?明显是刚刚发生了什么,给了他更高的目标。
所以……是世界赛场吧?
以后杭峰的舞台是世界,或许从此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见他的身影。
莫名的,有了一点奇怪的压力。
郑晔瑜激动了半天,一转头,唐隽拿了个书本在写写画画,探头一看竟然是习题册。
他脚下一个踉跄,差点给跪了。
都是神人!
……
在未成年组的决赛夺冠,对于杭峰来说很简单,他根本不需要全力以赴,就足以超出同年龄段选手一大截。
但今天下午的决赛,杭峰依旧贡献出了一场相当精彩的比赛,是可以做训练资料,让所有人复盘研究,包括国家队员。
他在寻浪方面就很有经验,更是在优质的海浪上,有着让人惊叹的表现。
高难度的“8字旋”在他身上变得普遍,轻而易举地做出来。大众化的“弧形旋”他做的更是比别人好,力量、速度和流畅度让人赞叹,像一场在浪尖上的舞蹈。更是高质量地完成了在国际上都很少见的“旋转跳跃”,将人们对他的认知硬生生地拔高了一截。
“就这水平,到了成年组也秒杀啊。”
易桐看完全程比赛,一脸唏嘘和无奈。
他比杭峰大了两岁,年少气盛的时候还把杭峰视为对手,认为自己比杭峰大,怎么可能赢不了他,凭什么只能拿第二名。
那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再大一点会更好,成年后一定会比杭峰强,真正实现超越,甚至碾压。
然而他如今站在成年组,却还是只能仰望杭峰的分数。
19。78的总分。
这分数已经是未成年组的天花板了吧?
只有国家队最顶尖的几个人,才有资格博弈的分数,但杭峰还在未成年组。
自己就算进入国家队,也不会比杭峰更好。
犹如降维压制。
“害!”易桐挠了挠头,心情复杂地转身离开。
……
沙滩上,彩旗猎猎,海浪涛涛。
未成年男子组的比赛结束,正在进行颁奖仪式。
领奖台就摆在主席台的上面,不少人在台下围观,还有媒体记者在台上拍照。
杭峰站在中间最高的领奖台上,头顶上戴了一顶鸭舌帽,帽檐压的很低,阴影笼罩在他的半张脸上,离得稍微远一点,便看不清楚。
负责颁奖的是国家冲浪协会的一位副会长,也是杭峰的熟人,奖牌和花束递到杭峰怀里的时候,这位会长亲昵地拍着杭峰的肩膀说:“你今天的比赛我都看了,真的非常好,有基础也有创新,看你冲浪经常会忘记你的年龄。就这分数,到成年组也能夺冠了。”
“刘叔,您夸的我快骄傲了。”
杭峰弯着腰,戴上金牌,嘴角的笑掩都掩不住,一万块的奖金到手!
刘会长失笑,去揉杭峰的脑袋,被鸭舌帽挡了手,最后在他耳朵上抓了一把,尽显亲热。
左右两边的小孩看见了,也听见了他们的交谈,满脸羡慕。
羡慕大人物对杭峰的态度,也羡慕他现在脖子上挂的金牌,独独没有嫉妒。
差距太大,已经生不出嫉妒了。
如果杭峰的分数只是比他们高一点,他们还会说是因为杭峰的出生好,可这天与地的差别,只能证明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杭峰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和他们一起比赛,只是因为年纪还不够上成年组。
但这样一想就更可怕。
杭峰才16岁啊!
第19章 教学神冲浪
颁奖结束,冠亚季军都挤上了冠军台拍照。
今天负责拍照的是个年轻的记者,连续“咔嚓”了几声后,对杭峰说:“麻烦你把帽子摘一下吧。”
说完等了两秒,见杭峰没有动作,他提高音量:“冠军,你摘下帽子,照片我要发新闻。”
杭峰这才听见。
急忙开口:“抱歉,我……”
话还没说,这位记者就被同行的老记者一把拉住,怕是急了,训斥的声音就连杭峰都能听见:“这是杭峰你不知道啊?他能在乎你一个新闻?就这么拍就行了。”
“……”
这话听着自己好嚣张。
杭峰急忙解释:“我还要回学校读书,不太想曝光……”
老记者点头:“对,人央视记者的采访都不让拍照呢!”
“……”杭峰解释,“不是不让,我是商量之后。”
“就是,商量之后就拒绝了。”
“……”算了,随您。
话是这么说,再拍照的时候,杭峰把帽檐再拉低了一点,一副生怕别人多看一眼就被占了便宜似的。
郑晔瑜在主席台下看见这一幕,叹息:“难怪之前不认识大佬就是我同班同学,这拍照还遮着半张脸,你说他在想什么?换我恨不得七大姑八大姨再加入我妈天天在楼下宣传,他就不嫌憋的慌。”
唐隽看他一眼,没说话。
郑晔瑜本也没打算唐隽回答,相处个小半天他已经知道这位的脾气,传闻中一模一样的高冷学神。
所以就自问自答:“估计这是不稀罕吧,听说一些大明星也是这样,什么希望粉丝只关注他的作品别关注他本人什么的,只想平静生活,当明星就是职业啥的。
杭峰在学校真低调的过分,不然我也不能看走眼,我还当他的体育委员,还拒绝了他要参加接力赛的申请,我配吗?
我不配!”
唐隽被逗笑:“他要扮猪吃老虎,你就把他当猪就好。”
“……这么毒?”
唐隽勾着嘴角:“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
郑晔瑜沉默想了想,特么越想越有道理:“不愧是学神。”
颁奖仪式安排在比赛的间隙,杭峰挂着金牌抱着花束下来,比赛还没有结束。
比完赛一身轻松的杭峰说:“现在才三点,要玩一下吗?”
“要!”郑晔瑜第一个举手。
唐隽也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