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

第194章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94章

小说: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虹女士摆手:“别别别,让他训练,都临近比赛了还东跑西跑,就得让他知道,想要的更多就要付出的更多,状态怎么样?”
  范总笑:“你们基础打的太好,又有天赋,耽搁两天也不碍事,都挺好的。杭会长最近忙吗?怎么没一起过来?”
  “跑澳洲去了,那边有比赛。”
  “嚯,你们这一家子,忙啊。”
  老杭家确实和其他家庭不一样。家里每个人都东奔西走,一年都见不到几次面,但无论是从内部了解,还是外部观察,这个家庭都非常稳定,简直就像是一屋子的“事业狂”,巧妙又和谐的成了一家人。
  杭峰到底在训练的中途被叫了过去,知道他妈来了。
  没什么好说,又不是幼儿园的小盆友,见到爸爸妈妈还抱着撒个娇,见面点头交代两句,约好训练结束再见面,杭峰又回到了训练场上。
  陈虹女士仰头去看杭峰的训练,看了几场下来,感慨道:“要不是国家队呢,就是锻炼人,每年送过来集训的队员回去都有很大的提高,杭峰在这边儿也明显进步。
  到了这个高端水平啊,我能看出问题的地方越来越少,以后就继续麻烦您了。”
  又过一天,南省的队员抵达。
  上午到下午就去了雪场,国家队这边的训练资源瞬间紧张。
  这还只是个开始,随着其他队到达,训练资源只会越来越少。
  南省省队赛场实地小训一场,当天晚上晚饭后还有个会,杭峰被叫去了。
  虽说这一路走来,他又是从南省省队搬了个人奖杯,有跑去挂名什么俱乐部,现在干脆成了国家队员,可只要到了全国赛,他就是南省的运动员。
  杭峰和省队的这些队员不好不坏地处着,自从发生去年的事,就再没和他们亲近过,所以到了省队在宾馆临时租用的会议室,他就在后排拖了张椅子,单独坐下。
  杭峰很淡定。
  但其他人不淡定。
  杭峰出现在这个赛场,只证明一件事,他要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了。
  说来也好笑,杭峰已经在世界赛场拼杀了一圈,拿了好几个世界冠军,全明星都冲到了48名,但在滑雪U型池的赛场上,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全国级别的联赛。
  省队里不乏参加这类比赛四五年的老队员,在看见杭峰出现在会议室里后,那表情又是复杂,又是兴奋,又有几分难堪。
  “杭峰在后面。”
  “看见了。”
  “就知道今年要来。”
  “那我们今年的成绩不是会很好?”
  “太好了。”
  有些人已经选择性地忘记了当初做的蠢事。
  甚至有一些人已经曲解了自己的想法,说道:“去年逼一逼也是对的,陈总是他妈,他最后肯定还是咱们队的人,老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圈,比什么U级赛,简直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侮辱。你看这一年多厉害,世界冠军都拿了,陈总就是太宠他了。”
  杭峰是没听见,要是听见了能笑掉大牙。
  这些人还真是以己度人,自私自利,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了。
  不过好在这样想的人不多,大部分还是要脸的,当初做了不要脸的事,如今就不要奢望别人给自己脸,在面对杭峰的时候,除了用心虚的笑容表达自己的愧疚,再不敢奢求杭峰的原谅,恢复如初。
  樊立回头看了杭峰一眼,又将头转了回来,低垂的眸底情绪翻涌,久久无法平静。
  杭峰来了不久,陈虹女士就带着省队的教练走上了讲台,打开话筒就讲了起来。
  老生常谈的事,一是安全,二是纪律,是比赛目标,四是竞争对手的实力。
  杭峰坐在最后面,听的直打瞌睡,最后当着他妈面拿出了习题册,埋头刷起了题。
  果然还是刷题让人内心平静啊。
  唐隽为他专门制定的习题册,难度恰恰好处的卡在他可以较为轻松的做出来,又能够学到一点新东西的程度。
  一刷,就投入了进去,简直停不下来。
  一场会,开了一个来小时,杭峰刷了一套一百分的数学卷子。
  做完最后一笔,见会议还没有结束,杭峰拿出手机翻开唐隽发来图片,一张张的都是答案。
  笔锋凌厉,笔走游龙的字迹出现在眼前,“最优解”“次优解”“常规解”,套用的公式,使用的定律,清清楚楚地写在卷子上,密密麻麻,一笔一划都是真心。
  杭峰发现自己想唐隽了。
  特别想的那种。
  光用视频聊天已经无法缓解他的思念。
  突然间有人走过来,杭峰一抬头,是某位好奇心重的省队教练,在看清楚杭峰在做什么后,又一头黑线地走了。
  回到讲台上的这位教练,在陈虹女士耳边小声说了两句,陈虹女士遥遥看过来,这一笑是既无奈又骄傲。
  就问有一个世界冠军儿子还特别爱学习是什么感受?
  就是陈虹女士这一刻的模样。
  家长们在一起聊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只有陈虹女士是“我家的娃”。
  会议结束,杭峰没急着走,去了陈虹女士的房间。
  随着省队大部分的抵达,杭峰这次参加比赛的装备也到了,他得过去领,比赛那天就要穿。
  进了屋,他的一套装备都整齐地放在沙发上,两套滑雪服,两双手套,一副头盔护目镜,还有一张滑雪板。
  堆在一起,老高一层。
  陈虹女士却坐在沙发边上,给儿子剥着橙子,边说:“最近连续比赛,压力还是比较大吧?”
  知子莫若母,陈虹女士知道小儿子有刷题减压的习惯。
  杭峰点头,又摇头:“开会很无聊啊。”
  陈虹女士眼睛一瞪:“所以就明目张胆地开小差?”
  “我听了啊。”杭峰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橙子,塞进嘴里,眼睛就眯了,“酸。”
  “我买的时候尝过,唔~是酸,老板坑我,走!找他去!”
  当场话题就拐了一弯,好一个虎头蛇尾。
  杭峰被他妈挽着手臂,手里拎着一袋橙子,气势汹汹在水果店的门口争辩了两分钟,换了一兜纯甜的橘子。
  就是吃多了容易上火。
  这次陈虹女士多买了两兜,杭峰当个工具人左右手拎着又回了宾馆,陈虹女士一个群消息发下去,不一会儿就有教练来领水果。
  这教练拎着橘子笑:“这大橘子好,不老少钱吧,我这边记个账。”
  “不用,就当我请孩子们吃的,你拿去发了吧。”
  “行,我到时候说是你买的。”
  “没必要,搁这儿矫情什么呢,直接发就行。”
  这位教练也明白陈虹女士的性子,笑着点头就走了。
  杭峰帮着拎下去再回来,他妈已经剥了两个橘子放在桌面上,交叠着腿,就连看电视都是一副气势强大的模样。
  “妈。”
  “嗯。”
  “买橘子的时候我还以为你让我发给他们呢,推脱的话我都想好了。”
  陈虹女士转眸看他,笑:“没必要。”
  陈虹女士是总教练,和队员们的关系绝对算不是亲密,她有她的职责和压力,说话做事干练直接,不知道多少人被她骂到哭。
  队员们实在说不上喜欢她,仅仅是敬畏。
  然而敬畏更容易开展工作。
  所以长期在掌握距离感的陈虹女士,非常明白这其中的优缺点。
  一边是她队员,一边是她儿子,一碗水肯定端不平,再说又不是她儿子的错,怎么可能让她儿子道歉。
  陈虹女士说:“现在这样就很好,没必要低头。
  骂你辱你不喜欢你的声音,你站在层楼可以听的清清楚楚,站在十层楼就模模糊糊,等你站在一百层楼上,所有的声音就消失了。
  不仅是登高望远,还有格局的开阔。
  你走自己的路,不用在乎他们想什么。”
  杭峰点头,塞进一瓣橘子,真甜。
  ……
  省队来报到的队伍越来越多,训练场地变成了按时间段进入,国家队这边的训练干脆就停了。
  一部分国家队员回到省队,跟着他们行动,住在省队定下的宾馆里,大部分国家队员还留在自己的宿舍里,左右也不是多远的距离。
  比赛的日期很快来临。
  杭峰保持习惯的节奏热身,出门的时候换上省队的队服,没走后门,而是先去了南省省队入住的宾馆。
  从正门去往雪场还要绕一大圈,将近两公里的路程,大赛组也安排了通勤车来接。
  一个大队,差不多一辆车就能装下,来回速度很快,倒也不需要多少车。
  杭峰到地方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穿着蓝黑滑雪服的南省队员。
  因为今天有开幕式的原因,单板双板选手都要到场,所以队伍人数相当庞大,足有50多人。
  同样穿着蓝黑队服的杭峰不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更像闯进平静海面的鲨鱼。
  双板的队员兴奋了起来。
  看见杭峰纷纷开口:“嘿!杭峰!”
  “终于看见你了!”
  “这里这里!来这里!”
  比起杭峰和单板那边的关系,没有任何冲突的双板队员,可是自在了很多。
  杭峰从善如流地站在了对他热情招手的一个哥哥身边。
  这哥哥在他11岁的时候就进省队了,相识六年,见证了杭峰的成长,骄傲杭峰的成绩,说话语气透着股亲昵,杭峰便也腼腆地笑着。
  一团和气。
  单板滑雪众人:“……”
  就,难受。


第146章 勤耕不辍
  集合出发, 抵达赛场。
  杭峰就连看比赛都坐在双板滑雪队那边,或者是教练旁边, 偶尔会有其他省队的队员发现杭峰, 跑过来要合作签名,只要不耽搁事情,杭峰都热情地配合。
  开幕式很热闹。
  这里距离京城近, 来看比赛的观众特别多,看台和几处观景台都站满了人, 比赛才一开始, 三十多架无人机就起飞,遍布整个赛场, 还有个别直线赛道的赛场, 高空悬挂的移动高倍数摄像机,实时将选手的比赛画面发送到现场。
  体育频道的直播,也会在五分钟以内, 将赛场现况发送到华国的千家万户。
  严格说来, 杭峰还是第一次,以比赛进行时的方式, 出现在华国央爸的直播当中。
  以这种方式和华国的粉丝见面, 有点小紧张啊。
  现在是上午十点,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他的比赛。
  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
  整个赛程为五天。
  单板双板交叉比赛, 所有张口子具备比赛能力的赛场全部开放,远处高山正有脚踏双板的飒爽女将轻盈走位, 近处跳台一道红色身影飞出翻腾之后翩然落下,U型池里波荡不休的“踏浪者”, 坡障上优雅如舞者蹁跹而行。
  一眼扫去, 如火如荼。
  这样的气派, 这样的场面!
  哪怕是在国际上已经打拼了一圈的杭峰,都不多见的。
  华国人太多了,后备资源格外丰盛,雪上运动早就脱离了刚启动时,没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年轻的小队员一茬接一茬,这个赛场上最小的运动员只有14岁,小小的个子,朝气满满的眼睛,就敢来和成年组的对手掰手腕,亮肌肉。
  还没有正式参加国内成年组赛场的杭峰,只觉得热血澎湃,只想早早上场,一展所长!
  一天的比赛时间,悠悠过去。
  对于杭峰来说,进入前12名没有一点难度,闲暇下来还有空翻翻手机。
  这一翻手机才知道,央爸五套只播了开幕式,一结束就掐了直播,人家不转播资格赛。
  也对,电视转播赛事的意义,既是宣传该运动,也是满足体育粉看比赛的要求。
  就看今天的资格赛,简直就是一场“摔跤大赛”和“失败集锦”。
  当然,就拿那位13岁的少年来说,他站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证明,他的赛场不是眼下,而是未来。
  能够在年少的时候积累足够多的比赛经验,当他真正站在这里的时候,必然内心已经足够强大。
  杭峰也正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
  比赛第二天。
  U型池赛场变成双板比赛,没有比赛的杭峰也去了赛场。
  张口子云顶滑雪中心,作为曾经的冬奥赛场,规模之大,交通之便利,配套设施之齐全,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
  这里和其他赛场不同,不需要提前出发往大山里去,从宾馆住处进入公园滑雪赛场总耗时也才12分钟。
  杭峰到了赛场闲来无事,满赛场地乱串,一会在南省省队双板队这边给师兄师弟加油,一会儿又跑到孙烈身边吃着牛肉干看比赛,一转头又去了范总身边聊天,一天的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
  比赛第三天,单板决赛。
  电视台终于要直播了。
  不知道多少人等着这个时刻。
  “终于可以看直播。”
  “杭峰!杭峰!杭峰!”
  “哇咔咔好紧张,我们峰蜜真是等了好久,终于可以在国内看比赛啦!”
  “不知道杭峰的U型池怎么样,有点怕失望啊……”
  “国际赛场不知道,但国内赛场绝对没问题!”
  今天是双休日。
  国内大赛的安排,向来会把主要赛场安排在周末举行,其他赛场会以重播的方式播放。
  毫无疑问,深知观众想要看什么的央爸五套,今年将单板U型池的比赛设为了直播赛场。
  杭峰作为华国非常有代表性的运动员,即便只是在极限赛场发光,他在华国的粉丝已经不容忽略,群体比重不输给一些奥运冠军。
  电视台和手机视频,双平台播出,一大早的,就能清楚看见点播率的飙升。
  “大周末的不睡懒觉,守着手机看直播,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啊?”
  “给杭峰打call,全国联赛小case。”
  “孙烈还是挺强的,拿过世锦赛铜牌,在赛场上完成过五周难度,据了解杭峰还没达到这个难度。”
  “杭峰是未来的王牌,肯定会拿到选拔赛资格,孙烈连续四五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早晚要让路,这次比赛杭峰没拿到冠军不符合战略部署,说不定孙烈还得故意输给杭峰。”
  “别恶心了,不需要任何人让,我们杭峰也是第一名。”
  “无图无证据,难道你在局长床下有家?”
  “正常比赛就可以,今年洲际杯在华国举办,除了常规两个名额,还有一个外卡名额,总是能上的。”
  单纯支持杭峰的不少,但对杭峰在常规赛场上表现有所疑惑的也不少。
  杭峰在滑板速降和冲浪的极限赛场上,一出场就是满分大佬的姿势,还没有等观众产生任何的疑虑,他就已经站在了最顶点。
  只有U型池的成长路线有迹可循。
  过去十七年,杭峰连续八年拿下U级赛的冠军,却没有全国联赛的成绩。
  去年没有参加任何的洲际赛,就跑到了“X…games”亮相,拿了个第七名。
  如果他只是一名单纯的华国运动员,以17岁的年龄在世界赛场赛到第七,他的成就已然足够,值得期待。
  可惜如今在他的头顶上还挂着“极限大佬”的头衔,在那金光闪闪的铭牌后面,杭峰在U型池上取得的成就就过于的暗淡,让人担忧。
  “淡定,五指都有长短,我们爱的是杭峰,而不是他的完美。”
  “尽量比赛就好,孙烈是很厉害的前辈,共同竞技,一起进步。”
  “反正洲际杯名额,杭峰和孙烈一起上,我们就有了双名牌,总比那个什么董杨好。”
  “董杨的难度级别确实不够,只能在国内争雄,到了国际上就是个弟弟。杭峰四周半稳拿,空中姿态优美从容,说不定能凭借四周半的难度干掉五周。”
  “以为五周是大白菜吗?又不是“X…games”的超级U型池,常规赛场五周差不多就到了天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