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

第218章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218章

小说: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峰看他。
  巴蒙德笑:“只是觉得自己还没有滑够,就到了退场的时候。”
  杭峰想了想:“你该不会这次比完就决定退役了吧?”
  巴蒙德却点头:“有这个打算,而且简的身边缺人,那可是世界机构,如果可以成为元老,我的未来就无忧了。”
  “……”
  这想法太明智了,搞得杭峰都在想,等到自己退役再去“世极会”,是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毕竟当运动员只是一个时期的事,年纪到了自然就会退下来,在国家机构和世界机构工作是两码事,回头指不定王会长都要被巴蒙德管。
  当然,一名华国人在这样的机构里身居要职,对本国的极限运动发展的助力,也无法估量。
  再想下去有点远了,杭峰止住念头,问巴蒙德:“我今天做了很多准备,但还是没有把握稳在六周,您有什么建议。”
  巴蒙德睨着他笑:“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帮不上忙,我的人生巅峰就是六周,之后不也没稳住。”
  “……”得嘞,又不小心踩雷了。
  好在巴蒙德自从去年输给莫泊桑后,早就有了淡出的念头,所以杭峰说的话并没有让他不适。
  再加上简的原因,但凡巴蒙德能帮上忙的,他并不介意自己给与杭峰全力的帮助。
  说起来,就看简对杭峰的在意,这小子妥妥是极限运动的“太子”啊。
  双方都给对方尊敬,自然能够很好地相处,两人在车上说了一路,下了车还在聊。
  赛场就在城市里,不算高的雪山在城市中间拔地而起,滑雪公园就在山谷里。
  U型池还好,有固定的模具,冬天浇灌上水,一夜就成了冰,只有对场地要求最高的坡障运动,在这个赛场显得勉强。
  用解溪的话说,本来应该三个街区三个跳台的赛道,变成了三个街区两个跳台,为了符合极限运动的风格,障碍的难度大到离谱,得亏收着在训练,不然随随便便摔成脑震荡。
  车直接停在游客中心,这里同时也是选手休息室。
  两层楼高的建筑物,楼下开放给游客,只留下一条选手通道直通二楼,楼上还有餐厅,摆放的小点心,牛奶、果汁,还有咖啡。
  “X…games”并不禁止咖啡,也不禁酒精,这是极限运动的特色,为了打破人类的极限,他们需要选手的兴奋度高负荷。
  当然,除此以外的药剂量兴奋剂还是要禁的。
  杭峰走在遍布咖啡和糕点香气浓郁的大厅里,和巴蒙德一起来到落地窗前。
  站着这个超过180度视角的大厅里,几乎可以将整个赛场尽收眼底。
  正前方就是犹如巨大牛角般,矗立在大地上的U型池。视线正对凹处,出发点在远方,终点在近处,和旁边山丘的几条滑道连着同一个处平地,也就是游客中心进场处的一片空地。
  此刻这片空地上最起码围观了上千名观众,只要个子足够高,转个头就可以看见不同的赛场,算是设计的非常好的一种赛场。
  在空地外围,从游客中间两侧延伸出圆弧形的观众席,只有三排座椅的高度,而且四面敞风,除了头顶有个遮阳的棚子,无论从保暖度,还是视野,都不是很招人待见。
  欧米滑雪赛大多如此,大部分观众都不喜欢乖乖坐在看台上,而是会挤到赛场近处的护栏前,近距离地为选手加油。
  这也导致人群的聚集,完全遮挡了看台观众的视野,就更没人坐在观众席看比赛了。
  杭峰在观察环境的时候,还在和巴蒙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同时距离比赛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更多的观众抵达,人数在不知不觉间超过了两千。
  这些观众一点都不像“正经人”,他们随身带着酒,脸上贴着国旗,额头绣着自己喜爱的选手名字,在劲爆的音乐里摇头晃脑,大喊大叫。有人甚至脱下羽绒服,坦露着大肚子,在摇臂过来的时候跳起来咆哮。
  但这也正是“X…games”独有的风格,极限运动向来是狂野的,连带着观众们也变得狂放不羁。
  在常规赛场比惯了的杭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被那群魔乱舞般的观众,一点点地激活了身体了属于极限运动的火焰。
  规矩久了,突然就想发泄一下。


第165章 不理想的第一跳
  “就这样吧。”巴蒙德突然说, “时间差不多可以活动身体了,你要好好准备。”
  杭峰点头。
  又听巴蒙德说:“裁判室也在这一层, 或许什么时候裁判就出来了, 好好表现吧。”
  表现什么?上前打招呼吗?
  杭峰知道巴蒙德的意思不是这个,他只是在提醒杭峰,这次比赛的局势复杂,七名裁判, “资本立场”的足有四人, 因为简的原因, 对杭峰自然是深恶痛绝。“制衡立场”三人,而且大多年轻,都是对简崇拜信赖的前运动员们, 在裁判圈里的“重量”不够。剩下的一名主裁判立场不明。
  这样的局势, 实在让人为杭峰捏一把汗。
  杭峰刚刚还有点狂放的表情, 瞬间变得凝重, 严肃地点了一下头,回到华国队占据的位置里,开始了赛前的热身。
  “咳咳咳!”
  时不时的, 赵哥的咳嗽声传来,眼睛里的血丝越来越多,但脚下却像是生了风似的,走来走去的处理三个人比赛的后勤手续。
  成年人的担当啊。
  最后20分钟过的很快, 十点半的时候, 比赛正式开始。
  选手休息室里响起广播声, 通知序号靠前的选手集合出发。
  窗外的音乐变成了重金属的摇滚乐,偶尔还能听见观众“嗷嗷”的吼声,杭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背心, 前面的号码是0103号。
  大概是为了展示赛场的号召力,所以大赛组并没有将选手进行不同组别的分区,而是按照签到的时间确定选手号。
  杭峰目前看见的最大的数是0351。
  大跳台、U型池、坡面障碍技巧,男女再揉在一起,三百多名选手不算少了。
  到底是“X…games”的赛场,欧米人实在爱极了这个赛场,报名参赛的运动员总数,并不比常规赛场少。
  杭峰活动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停了下来,他找过毛毯把自己裹上,在椅子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下,准备继续脑内复盘。
  一旁的周娜和解溪早就休息了,一个在低头玩手机,一个在闭眼听音乐,每个人赛前准备的习惯不一样,他们谁都没打扰谁。
  只有赵哥来去匆匆的满场跑,偶尔回来,咳嗽声越来越密集。
  杭峰压下心里的担忧,待得完全放空了大脑后,脑海里的“小人”就开始活动了起来,在那虚拟的U型池里飞来飞去,极致的细节重现,反反复复。
  最先动的是周娜。
  几乎大部分赛场,都是女子组先比,周娜放下手机,眼里闪着自信的目光,对他们说:“走了,祝我好运。”
  在那还没黑屏的手机里,杭峰清楚了某个游戏里,水晶被打爆的慢镜头。
  记得去年周娜输给一名米国女选手,屈居第二。
  这一次必然会再次相逢,还在对方的主场,明知道难度去比年还要大,她却一身飒爽,战意十足。
  “祝你好运!”
  “干她!拿冠军!”
  周娜离开,正好和听见通知赶回来的赵哥撞上。
  赵哥当即转身,跟着就出了门。
  又等了半个小时,杭峰掀开毛毯站起了身。
  女子组的第一轮资格赛即将结束,男子组的第一轮比赛进入集合阶段。
  他要准备出发了。
  解溪叹气,看了一眼杭峰,继续听音乐。
  坡障的全程时间比U型池长了一倍,U型池快的话,两分钟就能出场一个,坡障最快都需要5分钟才到下一名选手。
  解溪第一上场,大概要到中午的十二点半左右。
  “X…games”的赛程非常紧张,一共只有两天的时间,第一天就算比到天黑,都会把资格赛比完,第二天就是决赛。
  这也算变相的压榨选手极限吧。
  所以参加“X…games”的比赛,对选手的体能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基本赛程时间都要超过四个小时以上。
  有人会选择回宾馆,但大部分会留在赛场,这里环境还不错,过于喧闹的赛场也需要适应,来回颠簸未必是好事。
  赵哥适时地出现在杭峰身边,又隔开了三四米的距离,似乎怕杭峰担心,努力将所有的咳嗽都咽下去,反倒是显得人佝偻没有精神。
  印象里,简带自己出来比赛,也没有这么忙,难道是三个人的原因?
  直到赵哥将准备好的东西都送到他手里,让他在队伍里排队就是,自己又跑去签字,杭峰才知道赵哥是把一部分选手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都包揽了。
  杭峰说:“签字的事情我们自己来吧。”
  “就签个字,走几步的事,不然我来干吗的?坐在椅子上喝咖啡看你们努力吗?我成什么了?”
  “……”这就是老油条和新手的差别啊。
  良心会痛哒。
  简就良心大大的“坏”,但凡杭峰能自己做的事,他连个手指头都不愿意动。当然也是因为这样,杭峰才会这么适应国际赛场,大小细节都清清楚楚。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大包大揽的家长,养成的大多是懒孩子。
  杭峰还真是大大小小哪个赛场都不怕。
  等在休息区里没一会儿,工作人员出来,念了五个人的名字,让他们先一步地出发。
  接下来比完一个选手,这边放一个,始终保持赛场上只有三名选手等待,以避免在等待的过程里过于消耗选手们的体温。
  杭峰在显示屏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不早不晚排在中间。
  巴蒙德和莫泊桑都比杭峰早上场,常规赛场来的那位加国选手在杭峰后面,两人的位置还极为接近,中间只隔了一个人。
  对方率先打破沉默,和杭峰交流了几句。
  奈何两人的共同语言实在有限,尬聊了一会儿,就在安静了下来。
  巴蒙德先出发,离开的时候,很多人在为他加油。
  作为“前任国王”,即便去年被莫泊桑打败,他在U型池选手的心中,依旧地位极高。
  接着是莫泊桑。
  和巴蒙德比起来,他出发的场面就显得格外的冷淡,大部分人只是侧目看他,那目光里有评估,也有敬重,但还没到想要亲近的程度。
  莫泊桑可是极少数极限赛场和常规赛场通吃的优秀选手,按理来说应该有很多的崇拜者,但大概是个人性格的原因,还有那显得有点刻薄的长相,莫泊桑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莫泊桑在安静中离开,只是在出发前,突然回头看了杭峰一眼。
  杭峰愣了一下,难道自己需要主动打招呼吗?
  没给杭峰思考的时间,莫泊桑又走了。
  分数在显示屏上跳动。
  没有出任何的意外。
  巴蒙德的第一场资格赛就拿到94。5分,排在第一名。
  随后莫泊桑的名字出现在他下面,只有93分,看来两个人都没有拿出六周这个“大杀器”,只是资格赛,还不需要那么拼命。
  在莫泊桑名字出来后,杭峰很快也被人叫了名字。
  工作人员喊着:“华国杭峰,0103号选手。”
  杭峰从座位上站起来,剩下不多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嘿,加油!”
  “祝你比赛顺利。”
  意料外的,竟然有人为他加油。
  杭峰笑着回应每一个祝福:“谢谢。”
  莫泊桑和杭峰的待遇不同,大概是因为前者是常规赛场降临的“掠夺者”,而杭峰则是来自于极限赛场这个“大家庭”的优秀后辈。
  极限赛场和常规赛场的运动员和粉丝们,经常会互相鄙视。
  杭峰拎着滑雪板走出大门,赵哥在身后为他挥手握拳,见他走上户外的选手通道,又急匆匆地往回赶。
  解溪那边差不多也要上场了。
  杭峰独自一人走出建筑物,冷风扑面而来。
  不过中午是一天最热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还能留下几分温度。
  今天的天气很好。
  选手通道走到一处,开始分流。
  一条路通往缆车站,可以将选手送到坡障赛场的出发点。另外一条路通往一条魔毯,那里是高度有十米的大跳台。
  剩下一条通往车站,五辆双人履带式的银色雪地车停在这里,车门打开杭峰坐上去,没过一分钟就开到了出发点。
  “祝你好运。”
  雪地车驾驶员挥舞手臂,油门一踩,潇洒离开。
  杭峰收了脸上的笑,走上U型池的楼梯,一共三个折返,随后来到最高处。
  十米的加速区后面还有一栋不算小的房子,主要用作器材的堆放,如今开放一半给选手休息。昨天晚上杭峰就在这屋里抵御严寒,倒是赵哥坐在四面敞风的观众席上,即便有电暖炉也很冷,所以才会感冒生病。
  杭峰走上来,和正准备出发的选手目光交汇了一瞬,随后落在小屋的门口。
  敞开的大门里看不见什么人,等待上场的选手都站在屋外的平台上活动身体,赛前保持身体的温度是一回事,但同样也要在即将上场前,尽快地熟悉这寒冷的温度。
  杭峰自然也不会进屋,上前将雪板立在墙壁上,开始活动四肢。
  “咔哒哒”,扭得脖子啪啪作响。
  前面的选手一个接一个地上场,后面又有人来。
  在那名常规赛加国选手出现的时候,杭峰已经等候在出发区,等前面的那名选手出发后,就轮到他了。
  这个时候就不再需要活动身体,而是佩戴检查装备护具,头盔、手套戴好,翘着脚检查滑雪鞋的鞋底,再踩上滑雪板,最后将护目镜放下,齐活儿。
  前面的选手一离开,杭峰扭动脚下的雪板,连走带滑地前行两米,来到明显出现的坡度上方。
  这里用蓝色颜料画着一条出发线,还有两条蓝线圈出一条十米长的加速区,一直延伸到U型池里。
  裁判就站在蓝线的后面,冻的脸上的汗毛都是冰碴子,白雾从他被围巾遮挡的半张脸下钻出来,朦胧了他那双冰蓝色的眼睛。
  “咳。”
  咳嗽一声,随后说道:“准备吧。”
  赛程拉的很快,几乎上一名选手滑完,下一个选手就已经准备出发。
  这对于裁判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该说比赛进度太快,打分难免会有些敷衍,也只有给裁判留下优秀印象的选手,才会被裁判真正关注。
  大部分时候,中低层的选手,裁判给出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体现他们的价值。
  毕竟这只是资格赛,有能力进入决赛的选手,裁判组早就心里有底。
  杭峰不知道,在他登场的时候,裁判室里的气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刚刚起都显得无聊的裁判们,纷纷变得精神了起来,质疑的,慎重的,期待的目光出现在不同的裁判脸上,继而搅动出诡谲的气息。
  来了。
  这次的比赛,即便是冠军,都不如杭峰的存在感强。
  简在这半年,做了很不得了的事啊。
  复杂的唏嘘在心底浮现,目光落在屏幕里杭峰的身影上。
  那备受关注的年轻人出发了。
  看着他冲进U型池里,在银白色的池壁上飞腾跳跃。
  黑色的衣服有着淡淡的蓝色光泽,在阳光下潋滟出耀眼的光,黑白色的滑雪板翻腾间,旋出梦幻炫目的光华,偶尔的一次空中停滞,更是将那耀眼的星星悬挂在半空,似闪电雷鸣,又如穿花蝴蝶,迅猛且轻盈。
  时间如被偷走,转瞬间便从最高处落下,从容滑出了赛场。
  安静。
  裁判们不动声色地互相对视一眼,继而在打分器上按下分数。
  很不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