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

第87章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87章

小说: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杭峰已经登上了U型池。
  前一名14号选手正准备出发,他则在出发点裁判的示意下整理装备,做好比赛准备。
  “准备!”裁判比划着手势。
  杭峰将脚踩上雪板,伴随着两声脆响,脚与雪板紧紧扣住。
  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动作。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上一名选手滑完,也在这个过程里调整自己的呼吸和状态,最后一次在脑海里过动作。
  就在这时,裁判将挡在前方的手移开,杭峰知道他该上场了。
  从出发点出发,前方是一个大约30米长的缓坡,徐徐滑下,再借助惯性往高处滑了大概三米,狭窄的出发道开始变得倾斜,抵达入口。
  前方就是赛场。
  没有亲眼见过U型池的很难想象U型池的宏伟,而这样的超级U型池就是杭峰第一次看见也露出惊叹的表情。
  真是太大太长了。
  两侧池壁的高度比常规U型池高了平均3英尺,而整个U型池的长度则达到200米,池壁内画出的蓝色条纹,每一个白色的区域都代表了一个技术点,足有七个!
  比常规赛场多了两个板块,就代表选手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体力和完全地专注度,容错率也变得更低,五次的成功和七次的成功是难度的成倍增加,但凡中途出现一点错误,比赛就戛然而止。
  今天的比赛还只有一场。
  对于他这样的新手选手,可以说一场定胜负。
  能进资格赛就算赢了。
  不是要求低,而是有自知之明。
  和同场众多世界冠军比,他就是一个众人眼里的“陪跑”,而他也有野心,也想进入资格赛,争夺更好的名次。
  一定要好好发挥啊!
  不要紧张杭峰,你可以!
  进入赛场瞬间,身体骤然大幅度地倾斜,坡度超过了50°,速度增加的很快。
  从左侧的池壁滑下,轻松超过40迈,再以极快的速度从池底冲上来,身体向上扬起,看见了灰暗的天空。
  向上,继续向上冲。
  在这个过程,可以感觉到惯性正在一点点消失,毕竟是超过四米的高度,惯性能够抵达的高度有限,杭峰凭借着自己对U型池速度的熟悉,在察觉到速度丢失的瞬间,双腿猛地向上用力一跃。
  滑雪也需要体力,而且要求很高。
  每一次起跳的力量和发力方向,都代表能够在空中完成的技巧难度,也同时代表了能不能够平稳地落地。
  可以说起跳前的一次发力,代表了所有技巧的开始。
  杭峰的第一跳并不难,不过是一个向内的抓板头转体一周。
  他的爆发力很强,跳起的时机也很完美,为他带来了更高的高度,在抵达最高点之前已经完成了一周的转体,随后便是等待落地。
  因为是第一跳他很放松,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平时的习惯速度。
  干净利落。
  就是一个字,快!
  快如闪电的一周,继而稳稳落地。
  没有填满整个技巧过程,但因为完成的太快太干净,也给人一种他游刃有余,落地必然很稳的感觉。
  落地后,杭峰冲向对面。
  速度获得了第二次的加成后,骤然提高到50多迈,冲击力更强了。
  但对于有着职业水准的杭峰而言,这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慢的速度。
  速度慢,抛起的力量就不足,无法做出更难的动作。
  杭峰在第二跳,做的是一个内刃转体一周半,外刃落地的技巧。
  这种反向的技巧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技巧,在这个赛场上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刚开始练U型池的运动员,想要从容地完成这样内外刃的切换很不容易,通常会成为教练对天赋的一个判断。
  杭峰的天赋就很强,当时他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熟练掌握。
  因而这一跳他完成的也很轻松。
  就像在熟悉的赛场上比赛,轻松到完全忘记了赛前简提醒他的风格问题。
  干净利落地转体,加上一个帅气的抓板,随后从容等待落地。
  速度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杭峰再次冲向对面的时候,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有撞上来的风压,都刺激着他的血液。
  熟悉的速度,来到了他的舒适区。
  能够在第三轮上技巧,说明他前面的两次完成的不错,力量爆发的非常好。
  这一次,也必须一样!
  杭峰在风中猛地向上跃起,双腿带来无与伦比的力量,但又精准地控制在不会失控的程度。
  同时扭转的力量从双腿传递上来,他的肩膀率先带动身体转动。
  向后翻腾!
  对!向后翻腾!
  这在常规赛里不允许出现的动作,在“X…games”的赛场上,却是必须要去挑战的动作。
  它很难,也很危险。
  杭峰新近开始练这个动作,也不敢太拼。
  向后翻腾一周。
  接
  转体半周。
  同时
  双手抓板内刃中心。
  不过一周半而已。
  “还不错。”但在裁判室里有人却这样说。
  时间太紧张了,U型池的技巧难度是一个接一个,裁判们并没有交谈的时间。但这句话说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确实是看起来不难的一个动作,但翻腾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杭峰身体出色的蜷缩度,让他可以轻松用双手抓住内刃中心,这个抓板动作就很少见,再加上他这种有点像青蛙一样的姿势更少见,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和难度是“X…games”赛场上永恒不变的核心标准。
  而“创新”排在“难度”的前面,说明这个赛场对“新鲜”的渴望。
  无论是对技巧动作,还是人。
  一个资料上显示只有16岁,还是华国“硬塞”进来试水的年轻运动员,在这之前可没有一个裁判对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时候,杭峰这种相对新鲜的东西会瞬间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馈。
  反正这一刻,裁判们完全没考虑杭峰会不会有更高的难度,会不会填满整个飞跃时间,反而被他干净利落的技巧动作表示赞扬。
  嗯,就是出乎意料了。
  杭峰像青蛙蹲一样的姿势确实不太好看,但意料外的有点可爱,就连巴蒙德都看得眉梢一扬,嘴角露出了一点笑容。
  对年轻人期待,总会有几分不一样。
  而杭峰确实让他有惊喜。
  “第三跳了,只有一周半吗?一个翻腾?”康斯坦丁却自以为很懂地这般评论着。
  巴蒙德连视线的余光都没有给他一丝,始终只看着在赛场里飞跃的人。
  杭峰落地后有点心跳加速,主要是在他完成翻腾动作的瞬间,终于想起简在赛前对他的叮嘱。
  “不要转的太快,这个赛场有自己的风格,他们都喜欢巴蒙德那离地只有一米却能转身一周的神迹。”
  哦豁!
  忘记啦!
  短暂的分神,杭峰已经来到了第四跳的区域。
  按照他的常规赛场习惯,这里就应该上难度,最差也是三周半的一个转体。
  然而,杭峰突然就有点不会滑了。
  速度放慢他练过啊,可为什么突然不会发力了呢?
  杭峰在飞起来的瞬间,还是习惯性的双腿登出了大力,强劲的力量带着他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旋转,抓板转体一气呵成,三周内刃的1080就自然而然地做成。
  而此刻,他也不过方才抵达抛物线的最高处。
  这一刻,杭峰甚至还探了一下头,挣扎在自己要不要再做点儿什么的冲动中。
  可经验告诉他“不可以”,现在再想去弥补已经晚了,他起跳时候的力量是三周就是三周,这种被牢牢刻在肌肉上的记忆一旦破坏,他会受伤。
  等吧。
  就像之前一样,等着落地吧。
  而且都已经跳到第四跳了,自己都没有按照简的要求去做,后面再去拖动作也没什么意义。
  不如做回自己。
  对!
  做回自己!!
  杭峰的心里瞬间一片清朗,伴随着落地的那一震,大脑里的迷雾也随之逸散。
  玩风格讨裁判喜欢那是奖牌榜上的选手才有的资格,自己的当前目标只是进入资格赛。与其去东施效颦,不如做好最真的自己,将自己的全部本事展现出来,更有可能征服裁判!
  第五跳!
  前面就是第五跳!
  好好跳啊杭峰!!
  “嗯……”对杭峰有期待的人,对杭峰的第四跳都露出了差强人意的表情。
  从他的速度力量,到空中高度,明明是可以去做四周的,为什么只做了三周?
  难道是不会做四周?
  还是过于紧张了?
  裁判在打分器上落在平均6。5分的分数,个别裁判甚至只给了5分。
  要不是因为他是新人,裁判对他的期待高度不一样,换成巴蒙德这样的运动员,给4分都有可能。
  明显这一跳不符合大家对他的预期。
  就连巴蒙德的嘴角都耷拉了下来。
  简也是看的一头雾水。
  不应该啊,杭峰是大赛紧张的类型吗?这一跳也太不“杭峰”了。
  杭峰也没办法,拉长空中技巧的部分,和他擅长的风格差距太大了,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他,确实无法做到从容的思考太多。
  好在他的心态调整能力很强,也有着对自己绝对的认知和决断力。
  在察觉到自己有点不对的下一秒,杭峰就当机立断地放弃了简对自己的所有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比赛。
  管他的!
  快就快吧!
  我快我自豪!
  第五跳近在眼前,杭峰的心态反而平静下来,护目镜后的眼睛重新变得坚定。
  牙根一咬向上一跳。
  这是一个他练到熟练掌握的四周内刃转体动作,而且还有一个抓板头外刃的抓板技巧。
  他在国内的赛场上,只靠这个动作,就可以去挑衅一下国家队的“一哥”。
  这一次,他完成的同样很好。
  足够高的抛物线给了他足够的时间,锻炼到极致的核心力量控制着他的身体稳定旋转,连续四圈,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完成,随后就是位于最高抛物线上的一个漫长等待。
  就像闪电。
  刹那间的惊鸿,在眼底虹膜上留下残影,再一眨眼,所有的一切消失,只要他高悬在天空,犹如静止。
  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空中停滞感”,一旦出现非常的漂亮。
  “哇哦!”
  有裁判发出愉悦的声音,表示自己有点被爽到。
  固然巴蒙德填满赛场,临到落地前一刻还在做动作的风格紧抓眼球,但这种“滞空感”也同样给人截然相反的舒适感。
  而且这种“滞空感”并不是那么常见,只有在最高级的S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才会出现,那是一种对时机的绝对把握,也是“快”的一种极致诠释!
  总之,可以在第五跳完成四周,还有这种尚有余力的“滞空感”,通常也代表选手很优秀。
  这个被硬塞进来的华国16岁年轻人,完全出乎了众人的意料,难怪一直在冬季项目上相当低调的华国,会第一次“塞人”。
  这样的运动员,确实也到了给全世界展示的时候了。
  杭峰顺利完成四周,给了他很多的自信。
  心态上的提升,对选手比赛的好处极大。
  杭峰非常从容的就在接下来的第六跳,拿出了一个四周半转体,接反向落地的一个技巧。
  简在赛前说的话,已经被他丢到“爪哇国”去了。
  一直以来习惯自己拿主意的杭峰,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绝对会瞬间抢占上风!
  想那么多干嘛!
  滑就是了!
  跳就行了!
  所有的一切都凭感觉出发,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一刻的状态!
  状态!
  很好!
  杭峰再折返过来,向着最后一跳冲击。
  倒滑。
  看不见池壁。
  视野缺失。
  没关系,因为到这里已经不需太多的力量去跳了,惯性和速度已经足够的大。
  杭峰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来个五周。
  但在最后起跳的瞬间,肌肉记忆限制了他的周数,他最终以一个四周半反向起跳正面落地,向后翘脚抓板尾的姿势结束比赛。
  就非常漂亮。
  他抓着板尾旋转的时候,身体是以一种向后弯出如月牙的形状。和其他人硬邦邦的只是弯曲膝盖不同,他柔韧性让他的腰背可以完成一个向后弯曲的弧线。
  有点像是舞者,在这冰莹剔透的冰雪上,完成了一场飞天向月似的舞蹈。
  随后轻盈落下。
  像是在每个人的心上点了一下,柔软的心脏也跟着颤了颤。
  继而一片哗声。
  这是谁啊?没有听过的选手滑出了很出色的一套动作。
  有难度,四周半,有亮点,滞空感,甚至还有一种类似于“秀”的风格,最后这一跳是过去没有见过的画面。
  这个选手,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听过?
  岂不是竞争对手又多了一个?
  “好!”
  在全场惊讶的安静里,只有简激动地拍响了掌声,发出呐喊!
  “好!!!”
  出乎意料的表现,虽然从一开始杭峰就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但他从来不是迂腐的不准别人反驳的人。
  杭峰做的这么好,他为什么不高兴?
  他很高兴!
  为他鼓掌,为他喝彩!
  随着简的掌声响起,又有一些掌声跟上,这是礼貌,也是对杭峰表现的认可。
  他并不是最强的那一个,但整体看下来有技巧有态度,还有非常明显的个人风格,对于一个新人选手,值得称赞,而且成长性也很强。
  “这个选手叫什么?”
  “哪个国家的?”
  “之前就见过他完成四周,今天已经可以做四周半了吗?”
  在大家开始打听杭峰的时候,简已经一低头,快步下了平台,往杭峰那边走去。
  杭峰此刻已经离开赛场,往积分榜的方向走去,他走的很着急,没注意在观众区零零散散站着一群人里,巴蒙德和康斯坦丁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一直到他绕到选手休息区,两人不约而同地走过去,也想看看杭峰的分数。
  “能进吗?”康斯坦丁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亲眼看见和听说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四周转的年轻人虽然达到了这个赛场A级选手的标准,但距离S级还有一段距离,处于随时会被淘汰的边界上。当有人向康斯坦丁推荐杭峰的时候,他的心态相当漠然,要不是简的原因,他绝不会一而再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关注一个A级选手。
  可今天亲眼看见后,就不一样了。
  他感受到了杭峰魅力。
  不仅仅是他完成了四周半的难度,关键是他有很强的记忆点。走在路上,回想今天的比赛,就发现那个华国男孩的印象最深刻。
  这是一个和巴蒙德截然相反,快如闪电的男孩儿,那种高度和滞空的停顿,简直就像魔法。
  巴蒙德没有说话,他跟着那个男孩儿往休息区走,一路上有很多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有人甚至试图上前和他交谈,但他的目光始终落在男孩儿的身上。
  直到看见男孩儿站在积分榜前,仰着头露出那张稚嫩的侧脸,紧张的带着一点怯怯的目光,让巴蒙德不由得莞尔一笑:“我挺喜欢他的。”
  “啊?”康斯坦丁急着想看分。
  巴蒙德说:“滞空感可不是谁都可以完成,他却在七跳里完成了三次,这种技巧我梦寐以求,却始终没有做到。”
  康斯坦丁张开嘴又闭上。
  是了,他脑海里的画面就是那一个个滞空的定格,就像一张不会褪色的照片,以一种烟花绚烂般的姿态存在。
  随后巴蒙德绕到了杭峰的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