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种田文)-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春桃往里面拱了拱,手搭在徐志的背上,徐志的眼神总往春桃的脸上瞟,盯着那鲜艳欲滴的红唇他舍不得挪开目光:“夜深了,咱们该睡下了。”
“时间还早,咱再说一会话吧。”可这次徐志没有听春桃的,他伸手把帐子放下,帐子一抖,里面响起了窸窸窣窣衣料摩擦的声响。
……
“目前要争那家豆腐房的主要是两伙人,一派儿走师爷的路子,一派走黄捕快的路子,已经把价格提到了二百两。”文捕快递来消息。
二百两这个金额远超过了徐志和春桃的心理预期,文捕快看着他们的脸色,拍了拍桌子:“不过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同你们讲,正因为这两家争夺的厉害,互相较劲,黄家豆腐坊就一直没有处理,趁着这个机会你们刚好可以以底价拿下。”
原来师爷和黄捕头谁也不肯往后退一步,谁也没有把意思明白传到大人面前,县丞大人刚正不阿,本就不喜欢那位师爷和黄捕头,听文捕快说他有一个同袍想要接手,且为人正直,就有心想将豆腐坊给徐志和春桃经营,于是和文捕快商量出一个对策,就是让徐志赶紧写一封自荐信过来,而这封自荐信又将恰恰好的被县丞大人看到,县丞大人会以无人想接手这家豆腐坊为由立刻批复同意,然后徐志拿着一白二十两银子过来立字据,钱货两清,再无更改的余地,而那赌坊要收的钱有几千上万两,这一家小小的豆腐坊在他们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并不会过多的纠缠,等师爷和黄捕头发现情况不对已为时已晚。
“如何?你们想好了吗?这买卖究竟接不接?不过我可说好了,这家铺子有一些纠纷,恐怕会结一些仇,并且万事开头难,我只能保证你们可以把铺子接下,往后买卖如何做的,顺不顺,我可担保不了了。”文捕快说道。
“文大哥,这个你放心,我们心中有数,你能帮忙让我们接下就已经感很感激你了,这买卖我们做。”春桃笑着说。
文捕快有些羞涩:“感谢的话不必多言,若要说谢,还是我该谢你们,巧妹人很好。”
听到这,徐志忍不住打趣了一句:“这么快就改口叫巧妹了?前两日还叫人家姑娘呢。”文博会闭口不言,良久方笑道:“你等着喝喜酒吧!”这话是曾经徐志对他说过的,如今他原话奉还。春桃和徐志很有成就感,能为他人成就一桩美好姻缘,那种滋味竟然比美美饱餐一顿还要好。
文捕快是个实干派,做事情滴水不漏,一切顺利办成。第二日下午徐志就拿了银子去衙门,和黄家伙计、赌场伙计在官家见证下签订文书,文书上各自盖了手印,又在官府备了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执一份文书留存,从此刻起黄家豆腐坊便可更名为徐家豆腐坊,连带豆腐坊的门面以及门面后面的小仓库都归徐志和春桃所有。
“我娘家姓唐,我男人姓王,大家都叫他王老三,称呼我为王大婶,我还有一个闺女,是个寡妇,夫家人不留她,如今跟着我两口子过生活,附近的人都叫她慧娘子。”
徐志和春桃到了豆腐坊,住在豆腐房里的老两口子和他们的寡妇女儿一起出来见他俩。王老三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他的寡妇女儿围着头巾也不大爱说话,只有那位王大婶还算能说会道,带着男人和女儿出来见新东家,她先是低着头,心里忐忑不安,只听说新东家是赌局的人,平民百姓一听说那些赌局呀,妓院呀,就想那是三教九流,一定不是好人。因此王大婶心里忐忑,把头一直低着,还嘱咐男人和女儿也不要抬头乱看,以免惹恼了新东家惹出不痛快来,。
“好好好,王老三,王大婶,慧娘子,你们都坐吧,不要站着了。”春桃说。
那王大婶听见是个女子的声音,声音软软又清亮,还有几分耳熟,急忙抬起头来。春桃和徐志她是极有印象的,前两日才在她这里买过豆腐,还同她说过话,男才女貌的一对新婚夫妻,她当时多瞧了几眼,不禁惊讶道:“怎么是你们?”说完才觉得有些失言,又笑又叹气:“真是缘分,前两日娘子还同我搭话,早知道我该什么都同你讲的。”
“没关系。”春桃并没有把那日的事情放到心里去,那天她和王大婶非亲非故,王大婶不想搬弄东家的是非,说明她人品好。
但大王大婶明显是往心里去了,她一辈子小心慎微,就是想把日子过得好些,现在春桃是她的新东家,她当然要好好表现,与春桃好好相处。
“带我四处转转瞧瞧吧,跟我介绍介绍这豆腐坊中的情形。”春桃说。
“好好,我这就带娘子去。”王大婶带着春桃和徐志往后院走去。
黄家这一间豆腐坊并不算很大,但所在的位置极好,是半面镇上最热闹的一条街,前面的铺面大概三四丈宽,两丈深,里面摆了很多可以放豆腐的架子,还有几张椅子以及一个柜台,往里面走是一条深深的走廊,两旁是酿豆腐的工具、木桶、模具等等。再往里走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面堆着黄豆柴火等工具,院里还有两间小屋,便是这一家三口住的地方,院子边上有一个后门,后门推开有一块空地,再过去一点便是一条河,豆腐坊里用的水,都是从河里打来的,那块空地也属于豆腐坊,是私人土地。
“我们两口子在黄家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幸亏是娘子接手,若是其他人,恐怕要把我们一家三口赶出去,我们真不知道去哪儿落脚。”那位王大婶一边说一边抬眼睛看春桃,这话既是感谢,也是想要套春桃的话。春桃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你放心吧,我们是想正经好好做买卖的,只要你们好好干,还可以在这里继续住很多年。”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吃不好睡不好,就怕生变故。”
“不会的,一切如往常。”春桃安慰着说。
这间豆腐坊什么都是现成的,只是听说要歇业,豆一些酿豆腐所需要的原材料便没有进货,如今是缺货状态,想要开始正常营业还需三五日的准备,正好趁着这三五日功夫,春桃也想了解一下酿造豆腐所需要的工序。
“您是掌柜娘子,是金贵人,了解这些做什么?自由我们三口子操持就够了。”王大婶说道。
“什么金贵人呀,我娘家是罗家村的,我是罗家村的姑娘,叫做罗春桃,我丈夫是徐家村的人,名叫徐志,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是从村子里出来的,和你们是一样的人,王大婶,王老三,你们待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便好,不要有什么分别,”春桃三言两语就打消了王大婶的顾虑。
王大婶笑得合不拢嘴,心算是彻底安了下来。她就怕新东家是个难缠的人,既然春桃好说话,她也全力配合,春桃想要了解做豆腐的工序,她愿意倾囊相授。
这家豆腐坊年头久了,屋顶有些漏雨,墙上也有几处破损处,接手的第二日下午,徐志和春桃就找来了泥瓦匠把那些破的地方、漏风的地方给填补好,漏雨的最严重的是他们三人住的卧室,屋顶已经可以看见亮光,可想而知,下雨的时候屋内必下小雨,到了冬天这屋子根本也不避风,王老三的腿有一些跛,不便爬高,自己无法修补又没有钱找人,因此这屋子里的洞已经有了两三年的之久。
见屋顶补好,王大婶激动的眼泪都要流出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真是遇到好人家啦!”
屋顶的破洞王大婶之前也向黄家人反映过,黄老爷黄太太是顶顶善良的人,但手下的管家和管事却不那么好说话,小小的一间豆腐坊的工人,说屋顶破了,这话兜兜转转根本到不了东家耳朵里,也没人来管他们,王大婶一家只好忍气吞声,下雨天就在屋里拿水盆接水,冬天风刮的烈就只有多盖被子,多穿衣裳。一块心病终于解决,两口子别提多高兴了,就连一直闷闷不乐寡言少语的寡妇女儿也露出了笑脸。
第37章 037
◎豆腐坊生意步入正轨◎
过了两日; 开业所需的东西都备好了,唐老三夫妻俩和女儿准备做豆腐,春桃一块儿来帮忙。
好几大桶豆子摆放在院子里; 一走进去就能闻见一股豆子香; 今日天气不错; 阳光暖烘烘的照在人身上; 春桃把袖子挽起来,拖了一张矮凳放在院子靠近水井的地方,笑问唐大婶:“第一步工序是什么?”
“简单。”唐大婶笑着答:“先把筐里的烂豆子挑选出来。”这活儿好上手,春桃伸手把一筐黄豆拖到跟前:“行; 我跟你们一块儿选。”
唐大婶的女儿慧娘子连忙说:“娘子不必动手; 我们来做就可以,您在一旁坐着歇息吧。”
“没事儿,我在家做活也是做习惯了的,这点轻巧活还能做得了。”一整个上午; 他们都忙着挑选烂豆子,豆腐要做出鲜嫩滋味儿; 原材料这一关很关键,豆子挑选好之后需加水泡发,要泡上五六个时辰; 到晚上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春桃等徐志回来后和他商量; 今夜就不回村了。
徐志白天没在豆腐坊; 他拿着唐大婶给的送货单子挨家挨户去拜访客户。黄家豆腐坊不仅零卖豆腐; 还向酒楼、寺庙送豆腐; 批发才是豆腐坊最大的收入来源。徐志今天去拜访了一遭才发现情况不妙; 许多客户听说豆腐坊要歇业; 已经提前找好了其他供货商,原客户流失了一半。
“这可不成,客户都跑光了,咱们的豆腐卖不出去就挣不了钱。”春桃用手撑着下巴眨着眼睛,略有一丝焦虑,接着她戳了戳徐志的手臂,问道:“你想到什么主意没有?”
徐志蹙着眉,眉心有一个深深的川字:“我倒是想到一个,但要垫不少本钱。”
“你先说说看,我听一听。”春桃答道。
“给旧客户免费送三日豆腐。”徐志说。
春桃立刻会意:“免费送上门的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等他们发现咱们的豆腐品质还和以前一样,又会在我们手头上要了,只是免费送三日,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他们刚开始接手豆腐坊,对成本收入这一块儿的帐还算不太清楚,需要老手帮忙。
“待会儿让唐老三和唐大婶进来,让他们帮着算一算。”徐志说,春桃点点头,往院里探身瞧了一眼,她刚才和唐大婶说夜晚要宿在豆腐坊里,唐大婶去收拾屋子了,他们把自己住的那屋让出来给他们住,夜里女儿将就着睡一晚上,估计是屋子还没收拾好,没有看见人影。
“待会儿再说吧。”春桃扭头对徐志说道。在外面奔波了整日,徐志觉得肩背发酸,不禁扭了扭,春桃见状上前帮他轻轻按摩按摩:“今日你辛苦了,接下来的半个月恐怕都会很忙。”
“我不怕辛苦。”徐志将手搭在春桃的手背上,轻声说:“我什么苦都能受得住,倒苦了你,嫁给我没享着福。”
“这有什么,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春桃笑着从背后搂住徐志的脖子,下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抱着这个男人她心里就踏实,略等了两刻钟没见唐大婶出来,春桃刚想出去瞧,就闻见了一股饭菜香味,她看了一眼天色,天已全黑,连月亮都出来了:“真是忙昏了头,连吃饭都给忘记了。”春桃拍了拍脑门道。
刚才春桃按摩的太舒服,徐志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听见春桃说话才睁开眼:“真香,我还想着今夜带大家下馆子呢。”
“等下回吧,估计是唐大婶做好了夜饭,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番美意。”
话音刚落,唐大婶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非常爽朗:“东家、娘子,饭菜烧好了,你们快过来吃吧。”春桃迎出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辛苦你了,本该我们请你吃饭,太忙给忙忘了,明日中午我们夫妻俩请你们家三位上酒楼吃酒去。”
唐大婶扯着围裙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娘子不要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说着带春桃往饭桌走去:“都是一些家常小菜,我厨艺不精勉强的很,吃了只能填饱肚子。”
饭桌上有一碟豆干肉片,一盘茄子,一盘小葱拌豆腐,还有一碗花生米,虽然不是什么好菜,但是清爽干净。
“好得很。”春桃笑着说。这时候徐志也走了过来:“怎么不见唐老三和你家女儿。”
“他们已经吃过了,这些饭菜是东家和娘子吃的。”听这意思唐大婶一家是不准备上桌了,伙计不跟东家一桌吃饭,这是很多生意人家的规矩,但是春桃和徐志不想守这样的规矩,在他们眼中自己并未高人一等,唐大婶一家也不是什么下等人。
“叫他们过来一块儿吃饭,咱们五个人难道开两次火不成?”徐志说。
唐大婶子把头低了低:“改日吧,他们都吃过了。”这话儿说出来春桃不信,想是等她和徐志吃完了,唐大婶一家吃剩菜。
“那就再吃一顿,把人叫过来吧,莫太客气,太客气了显得生疏。”春桃很坚持。
“好,我这就叫他们去
。”唐大婶心里一喜,赶紧回屋把丈夫和女儿都喊出来。
这四个菜滋味不错,但是菜油放的极少,大概是唐大婶平日里习惯了,为了节省一些油钱舍不得下油,也侧面说明他们家的日子过的拮据。
吃完了饭,众人稍微消了消食就赶紧上床睡觉,过了二更天他们要起夜。做豆腐的第二部 工序是磨浆,那是一个慢活细活,要用石碾子细细的将泡发好的黄豆磨成浆,浆磨好了,天也差不多亮了,这时还不得歇息,另有第三道工序等人做,便是熬浆,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锅里小火熬煮,一边搅一边将泡沫捞出,熬的越久豆腐越香醇,熬好之后趁热用细纱布将豆浆过滤一遍,将其中的渣滓滤出,最后一道,也就是最关键的一道是点卤,将在黎明时分进行,待过滤好的豆浆稍冷却一些,用长勺轻轻地上下搅动,慢慢的将卤水加入其中,随着卤水的加入,豆花出现,将豆花捞出放在模具中压制一个时辰以后,成型的豆腐便做好了。
豆腐做好后是熟的,可以直接吃,春桃尝了一口,虽然没加任何佐料,豆腐天然所带的香醇足以征服味蕾,吞下去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而且这豆腐刚刚做好,还温热的很,她掰了一块喂到徐志嘴里。
“好吃。”徐志道。
唐老三拖了一个板车出来,将划分成方形的豆腐一笼一笼整齐码好,太阳初露,他该去给客人们送新鲜豆腐了。徐志搭手帮着一起搬笼屉,最后盖上一层棉纱遮掩灰尘和保险,客人们散落在镇上各处,等唐老三送完货回来,基本到了中午。
“我和你一起去。”徐志说,他要深入了解豆腐坊的日常与细节。唐老三不爱说话,这几日相处就没听他响亮的说过什么,听见徐志说要跟着一块儿去也没吭声,默默点头。
唐大婶把两个装满水的葫芦塞在板车上,然后是几个布包的杂粮面馒头,这是给唐老三和徐志路上饥渴时吃喝的。男人们走了,豆腐坊最前面的铺面也该开张营业。唐大婶和女儿将门推开,把摊子支好,停业了几日,原以为生意萧条冷清,没想到门口竟有几个零星观望的人,见铺面一开,都围拢上来。
“她们都是住附近的邻居,在咱们这买豆腐很多年了。”唐大婶侧脸对春桃解释,话才说完,那几个人就拥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
“刚看唐老三拖着车出去送豆腐,我就寻思你们这豆腐坊是不是又开张了,果真如此。”
“我从嫁过来开始就吃你这家的豆腐,吃不着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似的……”
街坊邻居们叽叽喳喳,唐大婶笑着给她们拿豆腐,接着扭身向他们介绍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