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明珠在匣 >

第4章

明珠在匣-第4章

小说: 明珠在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另一边的皇宫内,有人却是在给自己找事做。
  空旷的勤政殿内,一砖一瓦尽显威严。天子身着明晃晃的龙袍坐于桌前批阅着奏折,有内侍在一旁奉茶磨墨,
  沈轩身着玄衣负手立于大殿。
  “你所说之事,朕已知晓,明日便下令彻查此事。”
  “末将谢过陛下。”
  沈轩眉头却仍没有舒展。
  他此趟回京,除却应天子召回,归京述职,还有一件事要查。
  北境战事初平,为防北凉余孽,却仍是戒备森严,那时他也得空去看察北境民生,协助百姓重建边城。
  大黎商贸发达,北境凉州安定,也渐有商队前往。
  起初只是怕商队混入北凉之人,后来却发现几支商队另有古怪。
  那些商队运送的是印有官府印记的官粮。
  大黎每年都会收官粮,交由各地县府粮仓存储,于收成不好时用于救济,而大黎的官粮,明令禁止用于买卖,官粮的米袋上,都会标有官府印记。
  后来他扣下了一支商队,仔细盘问才知,那粮食应来自长安,只是几经转卖,竟不知是源于何人之手。
  这事既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便少不得要管管。
  此事交予别人他不放心,他本想亲自查,却不曾想天子没让他接手。
  “你呀,倒也改改这操心的毛病。”惠帝停笔,抬眼看向他,“此次回京,便别总想着公事了,这事就交由刑部去处理,你就安心在京城休养,顺便想想自己的亲事。”
  见沈轩还想说什么,惠帝低头批阅起了奏折没有再理会,不着痕迹地提起另一件事,“宣远可有心仪的姑娘?”
  沈轩没有回答,脑海中却立刻浮现出一个身影,那身影或是一副小姑娘的模样,拉着他的手拭去眼泪,或手持长弓,身着红衣,光彩夺目。
  只再瞧了一眼,便再也忘不了了。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内侍走入大殿:“陛下,库房管事来,说是已经挑好了几把好的弓箭,送来请陛下过目。”
  惠帝似是已等了多时,他放下奏折,着人让人将那几张弓抬了进来,绕过宽大的紫檀桌案,走到沈轩身边,“朕本想等太子回来挑挑,刚好你在,便想着不用等他回来了,你比他懂得多些,帮朕选一把。”
  沈轩不语,微微皱眉。
  他今日来,本是来谈论正事的。
  惠帝没有注意到他面上的那抹不喜,拿起一把弓端详着,“这卫明姝倒也是会讨要,这库房好的弓可没多少。”
  沈轩刚准备找个由头离开,听闻此言,眼神微动,“陛下的意思是,这弓是要赠与卫姑娘?”
  作者有话说:
  沈轩:“陛下,正事说完了,我可以走了吗?”
  “卫家小姑娘要一把弓。”
  沈轩:“我选到明天都可以”


第4章 相遇
  ◎沈将军可是要买给哪家姑娘?◎
  惠帝还在欣赏着那把弓箭,并没有听清,“嗯?”
  “这弓可是要赠与春猎那日的卫姑娘?”沈轩耐着性子完完整整重复了一遍。
  惠帝没想到沈轩记性会那么好,“正是。”
  不过仔细一想,那日春猎就卫明姝一个姑娘上场,记得倒也正常。
  总不能喜欢那卫姑娘,那卫家姑娘和太子可是同辈人。
  沈轩听后,竟真走上前,开始仔细察看那些呈上来的弓箭。
  拿起一张紫竹弓掂了掂,用力将那弓弦拉满,“这其中可有重一些的弓?”
  内侍和库房总管面面相觑。
  库房张总管欲言又止,面露难色“有倒是有,只是。。。。。。”
  那卫姑娘虽是学了副骑射的好本事,却是瘦瘦小小的,这沈将军一只手使点劲,估计都能把那细嫩胳膊掐断了,如何能按照北境大将军的标准来挑选?
  惠帝也提醒道:“这卫明姝是个姑娘家,送重弓应是不太合适。”
  沈轩摇头,一本正经答道:“卫姑娘应是习武之人,轻弓虽省力,却也是不好掌控力度,更是易折,常年练箭之人用重弓会更顺手些。”
  惠帝恍然大悟,感叹道:“还是你懂这些啊。”
  内侍悄悄试了试眼色,轻咳了一声。
  张总管也再不敢多说,斟酌了一番,领着人走到一张弓前,“这把是檀木九星弓,要比寻常的弓重些,沈将军请看,这把如何?”
  沈轩又试了试,“可还有更重些的?”
  “。。。。。。回将军,没有了。”
  又试了试,仍有些不太满意,“那就这把吧。”
  这弓虽是比他战场上用的弓轻了许多,不过若只是平日狩猎,也足够用了。
  圣上倒也提醒了他,这弓既是送给姑娘,轻些也是无妨,他阿娘用的弓好像也比其他人的弓轻一些。
  “你改日找个时间,托人把弓送到安平侯府上去。”惠帝向内侍吩咐着。
  沈轩忽然想到什么,没缘由地接话道:“陛下,末将今日恰要去安平侯府拜访,不若由末将顺路带去?”
  他姑母说回京当去别人家走动走动。
  是该走动走动,择日不如撞日。
  “哦?”惠帝挑眉,奇怪地打量沈轩两眼。
  仍是一副从容的样子,叫人看不出端倪,沈轩继续解释道:“家父早些年与安平侯有些交情,在边关时常提起,末将便想着回京后替家父拜访一下。”
  走出宫门时,沈轩手中便是多了个白玉匣子,随从早已牵马在宫门口等着。
  南实扫了眼白玉匣道:“世子爷,陛下这是又赏了些什么东西?”
  “这倒不是给我的。”此刻已近酉时,沈轩抬头,一抹红日半掩在未散的乌云中,竟不知是黎明还是黄昏,“咱们去安平侯府。”
  ——————
  卫明姝在药铺坐了一个下午,静静坐在窗边,看着身穿华贵锦衣的行人来往匆匆,偶尔和身旁打算盘的任玉荷搭几句话。
  “这雨总算是停了。”任玉荷捧着账本,收起算盘向内间走去。
  “是啊,那我先回去了。”卫明姝站起来道:“岭南来的那批商人何时还会再来?”
  “应当是十五那日,我和他们商量着先送一批药材过来查验,你应当是能见到的。”
  卫家的马车早已停在了药材铺门口,马车驶过街道,路过一家糕点铺子。
  “停车。”卫明姝掀开帘子,向兰芝说道:“想吃枣糕了。”
  因着从小气血不足,阿娘便让她吃红枣,起初不甚喜欢,后来还是阿耶从这家糕点铺带回来了枣糕给她尝,恰巧合了胃口,后来便也接受了红枣的味道。
  她其实不爱吃糕点,只是出于习惯,每每路过铺子,也不买其他的,只让人买枣糕去。
  待到兰芝下了马车,卫明姝放下车帘,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不曾察觉有人恰巧看到了卫家的马车,正驾马朝这边而来。
  车夫道:“小姐,外面沈家世子找您。”
  “谁?”
  待在幽闭的马车中,本已有些犯困,一时没有听清。
  谁会来找她呢?还是在这大街上拦车?
  “沈家小将军,刚回京那位。”
  卫明姝睁眼,思绪渐渐回拢,第一反应却是。。。。。。。
  这人之前抢了她的狐狸。
  下一刻便是陡然清醒,意识到不对,猛地坐起身。
  这沈将军来找她做什么?
  连忙跳下马车,望见身穿墨色缎袍的男子,身形笔挺如松,腰间佩一把长剑,手里似乎还抱着个玉匣子,正站在那糕点铺前等着谁。
  她从未与此人正面接触过,越走越近,便莫名感到一股从未有过压迫感。
  她们家人都不算高,从小到大,她还没有过需要使劲仰着脖子才能看清人的情况。
  这人着实有些太高了。
  不过也是着实俊朗,五官分明,眉峰略有凌厉之色。
  那双眼睛却是清澈明亮,眼底俱是笑意。
  卫明姝不由一愣,不知他是何意,低下头,心中仍有些忐忑,却是上前从容地拱手作揖,“沈将军。”
  当下武将之家,不甚在意繁文缛节,女子也未受太多约束,甚至有女子入朝做官,品阶不高,文臣居多,也有不少女子随夫征战,负责些军中内务管理之事。渐渐地,许多做官的女子也如男子一般行礼。
  沈轩手捧那只大匣子,向她低头回礼,“卫姑娘,这是圣上给你寻的弓。”
  卫明姝紧皱眉头,默不作声,只等着他指点迷津。
  稍作细想便觉得此事奇怪,圣上怎么会托沈轩来给她送弓,还在这大街上拦下她的车?
  看着她充满疑惑的眼神,沈轩不紧不慢解释道:“正好要去贵府拜访,圣上便托我把这弓带来,却不曾想在这里碰到了。”
  卫明姝见他没有不耐烦,松了口气,却仍是满肚疑团。
  宁国公世子要去她家拜访,她昨日可没有听家里人说起过。若有人要来她家拜访,她今日是不会出门的。
  眼珠微转,随即想明白了些——
  这人是不是忘下拜帖了。。。。。。
  她阿耶当年刚入京时,也不甚在意此事,还是她阿娘时常提醒。
  随即又想到他捡了她狐狸的事,又看了一眼这人温和的面色,忽然想明白什么。
  或许这人只是在北境蛮惯了,不太懂这京城你来我往的人情世故?
  卸了些防备,却仍顾及着沈轩的身份颜面,不敢明说,抿了抿唇,想了个恰到好处的措词,“那倒是我礼数不周了,昨日并未听闻家父提起此事,便以为家中无客。”
  街道两旁满目珠翠罗绮,茶楼酒肆错落交织,夕阳的余晖铺撒在屋顶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从二人之间擦过,喧嚣间却隔出一道凝寂。
  沈轩微愣,这才反应过来,若是按着正当礼数,去别家上门当要下拜帖的。
  “是我疏忽了,竟是忘记下拜帖。”
  卫明姝万是没想到他会向她道歉,自是不敢有什么指责之意,低头轻笑道:“无妨。”
  他略带歉意道:“那我便改日再去府上拜访,只是这弓是挑好的,卫姑娘先收下。”
  卫明姝还是有些不解。
  她可从未听说过沈家和她们家有什么交情。
  也不知沈轩为何一定要来她家拜访。
  若是为结交示好,那应当大可不必,这人和她阿耶同品阶,又是武官,说起来倒比他阿耶官职高一些。
  难道兵部最近出了什么事?
  “那便替我谢过陛下。”卫明姝迟疑地伸出双手,准备接过那只匣子,只是那白玉匣的冰凉迟迟没落在自己手中,手指略微动了动。
  “卫姑娘不试一试,看看这把弓合不合适?”
  听闻此言,卫明姝不禁抬起头来,心思顿时停了一刻,不知道怎么接话。
  这可是在大街上。
  犹豫了片刻,卫明姝环顾四周,见到来往的人都在奔忙着,没有什么人注意到站在糕点铺子前的两人。
  而对面那人仍没有松手的意思。
  年少之时,她曾在街头射下王家嫡子的发冠,后来却连累阿耶在朝堂上被众臣弹劾。
  之后她便收敛了脾性。
  很久没有在街上做过这样的事了。
  又瞄了两眼沈轩,见他不达目的不罢休地赖到这儿的模样,也不打算与他继续僵持,咬了咬牙,心下一横,掀开他手中的玉匣,朝着那抹微斜的红日拉开弦,略微眯眼瞧向天空,嘴角微微扬起。
  难得有如此恣意妄为之时。
  沈轩静静瞧着。
  几缕泛着暖意的阳光穿过已经打散的云火,洒在那白皙的面庞,一把檀木弓箭宽出她肩膀许多,衬得人外纤细,一袭青色襦裙,如同出水青莲,在余晖下光芒万丈。
  卖糕点的铺主却惊得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这卫家姑娘经常在这里买糕点,他对这个姑娘的传闻也是略知一二。
  卫明姝看到,回了个爽朗的笑容,手上仍是个拉弓的姿势,“我这儿又没搭箭,你怕什么?”
  卖糕点的擦了擦脸上的汗,接着回去默默干活。
  “此弓甚好。”卫明姝将弓放入匣子中,摆出一张明艳的笑脸。
  其实这把弓有点沉,不太好拉。
  当然她不敢说出口,这可是圣上赠的,还是她自己讨过来的,她不敢说不好。
  只是不知圣上怎么会想到给姑娘家送这么沉的一把弓?
  所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只因当下天子尚武,文人世家也开始学习骑射。
  不过战场上的弓最轻也是三石重,习文的普通人没有底子,常常连弓都拉不开。圣上为了推行武道,便将猎宴比试中的弓换做一钧,如此以来,世家子弟便也可以参与。
  这圣上难道真把她当成男儿看了?
  沈轩看着她手上的弓道:“此弓乃檀木所制的九星弓,想必姑娘不会再拉断。”
  卫明姝无话可说。
  那难怪,圣上应是不知,那张弓拉坏了只是因为用的时间太长而已。
  “圣上用心了。”卫明姝见兰芝也买好了糕点,拿过匣子准备上马车。
  沈轩低眼看了看兰芝手上提的糕点,“姑娘可是喜欢这家的糕点?”
  卫明姝已经转了身,闻言笨重迟钝地扭了回去,像只刺猬一样仰头多打量了沈轩两眼。
  难不成他一个大男人也喜欢吃糕点?
  试探地问了出来,“沈将军可是想买这家糕点?”
  却是得了一句,“姑娘平日里喜欢吃什么糕点?”
  “。。。。。。”
  卫明姝当下也没能多想些什么,毕竟现在所有的注意都在这只玉匣子上。
  这个弓并不是很重,但这个匣子是玉制,真的很沉。
  她刚才还能勉强一个手抱着这匣子,现在手上已经渗出了汗,不得不换成两只手捧着,她胳膊都酸了。
  她想快些打发他走。
  虽说这人不若她想象中的那样满身戾气,但因着他捡了那副皮子,她对这人的印象着实不能太好。
  当下心里也更加肯定,这人应当是个缺心眼的,不仅不通礼数,而且是个别扭的性子。
  他若想买就直说,这家糕点确实有名,男人来买又不丢人。
  卫明姝想到什么,眯了眯眼,豁然开朗——
  京城那些世家公子来买这家点心,是不是给姑娘买来着?
  依着圣上那性子,现在应该也给沈轩相看好了哪家文人世家的贵小姐。
  许是好事将近,这是上赶着去讨好!
  “沈将军可是要买给哪家姑娘?”
  沈轩挑了挑眉,没有继续说。
  果然如此。
  “既是如此,将军可以买这家铺子的栗子糕和梅花香饼,京城的姑娘们都很爱吃的。”
  说罢,卫明姝微微躬身,抱着匣子头也不回地走向马车,“沈将军,家里人还等着,我就先回去了。”
  马车辘辘向前,兰芝正在给自家小姐捏着手臂,看着匣子委婉问道:“小姐,你觉不觉得这个沈世子不太对劲啊?”
  只见自家小姐无精打采地坐在马车内,已经累极,脸上又冒了些冷汗,兰芝便闭了嘴不再多问,拿出帕子给她擦汗。
  是挺不对劲的。。。。。。
  卫明姝又看了看还没消去红印的掌心,活动了一下压出红痕的手指。
  也不知道定下的是哪家姑娘,这北境回来的粗人,应是不怎么懂得怜香惜玉。
  那姑娘也挺倒霉。。。。。。
  作者有话说:
  所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出自《周礼?保氏》
  沈轩:为什么姑娘对我爱答不理。
  作者:大概姑娘不是汉子。


第5章 赴宴
  ◎知遇之恩?◎
  回到侯府,卫明姝着人将弓放到自己房里,便直奔自家正院。
  一家人已经坐于院中,四人看到卫明姝齐齐回头,似是有些诧异。
  “明珠怎么回来了?”卫君咏问道。
  “我怎的不该回来?阿兄你们都不等我吃饭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