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叶摇了摇头,“沈世子来的时候,恰好在门口碰到了我,你放心,这事没告诉阿耶阿娘。”
郑叶又想起卫君咏知道这事后那副模样,不禁失笑,“倒是你大兄,知道你被欺负了,气得直跺脚,扬言要去那沈家理论一番,最后也只是派了辆马车去了你的药铺。”
卫明姝也不由嗤笑一声,这倒符合她大兄的作风。
“既然决定了,那便好好过下去,夫妻之间哪有不磕碰的?”郑叶劝道。
“可我们成婚才一个多月。”卫明姝鼻尖又不禁泛酸,“嫂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了。。。。。”
那人当初信誓旦旦的要娶她,那番话说的如此恳切真挚,也才过了一个月那些感情便消失殆尽,闹到了和离的地步,她不敢想将来该是如何。
“你向来主意多,怎能这般没有信心?”郑叶递给她帕子斥问着,“快把眼泪逼回去,没出息。”
“嫂嫂,我和他根本是两种人。”
“那你觉得,我和你阿兄就是同一种人了?”郑叶问道。
卫明姝眨了眨眼,她们家向来和睦,她倒是没有考虑过这些。
“莫说是你,我也是回过娘家的。”
卫明姝愣了愣,她忽然想起来了,她嫂嫂刚嫁进来小半年的时,有一次确实回娘家住了很久,最后还是他阿兄自己跑去渝阳把人接回来的,只不过那时她还小,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她大兄可不想沈轩,向来都是个耙耳朵,软脾气。
郑叶很少见着卫明姝一副愣头呆脑的模样,不由轻笑。
安平侯什么都教了这个女儿,可唯独这夫妻相处之道,未曾有人教过她。
“这世上大多都如你们一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前见都没见过几面,彼此都不甚了解,就是我和你大兄这般的,也很少有一直和睦下去的。”
“可我害怕,他不喜欢我这样的,我也给不了他想要的。”卫明姝想到此心里又泛起了酸涩,“我们本是不合适的。”
郑叶抹了抹她脸上的泪珠,“哪有那么多合适不合适,既然是两个人,那便总会有不同之处,总得求同存异的。”
“真的吗?”
“嗯,有矛盾说开就好了,这日子就是这么过下来的。”郑叶又训诫道:“只是你下次可莫要再这般了,你都不知道你阿兄有多担心你。”
“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一家人可莫说两家话。”郑叶点了点她的额头,“他要再欺负你,你就回卫家来,要再死性不改,和离也无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在咱们家行不通,就像你阿娘说的,再怎么样,你背后都有个卫家。”
——————
夜幕繁星点点,湖色渐沉,黯淡了一池接天莲叶,唯有那九曲石桥连向的湖心亭中灯火阑珊,亭中两人对坐,棋局已定,煮酒言谈。
“贤婿棋艺果然了得。”卫直大笑,“俗话说,这观棋如观人,我观贤婿棋路灵活而不失章法,步步为营,深谋远虑,我自叹不如。”
沈轩望着静谧的湖面,早已有些心不在焉,“岳父过奖。”
卫直又看了眼那棋局,感慨道:“这棋局包罗万象,贤婿既下得一手好棋,便也该知道,世事如棋,行差走错,则满盘皆输。”
沈轩回过神来,看向他那在朝中以莽撞,受排挤而闻名的岳父,怔愣了许久。
他再怎样也知道,自己岳父同他说这些,必然是话里有话。
卫直没有看他,又给他添了杯温酒,自己则是看着那酒咂了咂嘴,抿了一口热茶,“贤婿可与小女下过棋?”
“下过。”沈轩点了点头。
他确实闲来找卫明姝下过棋,当时卫明姝支支吾吾地推拒,他后来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这岳父下棋,还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可卫明姝不同,着实是个臭棋篓子。
卫直摇了摇头,叹笑道:“这下棋讲究取舍之道,我那女儿自小有主意的很,却总是想得太多,拈轻怕重,优柔寡断,这棋自然就下不好。”
“她是不是从来没有赢过?”卫直接着问道。
“嗯。”沈轩想了想,忽然有些话迫不及待要问出口。
卫直径直打断了他,“她没赢过,嘴上不说,那心里可是记挂的很。你呀下棋就多让让她,平日闲来多教教她这行棋之道,她不是个不听劝的人。”
他又看了看四周,“这湖中湿气还是重的很,天色也不早了,你也回去吧。”
说罢,卫直站起身走出亭中,回头交代了一句,“别忘了找下人来把亭子收拾一下啊。”
沈轩又在湖中坐了片刻,方才从那九曲廊桥中绕了出来,边走便琢磨着刚才卫直同自己说的那番话。
他不知不觉地走到湖边,抬眼便看到那位身穿白衣的舅兄站在他的面前,苍白的面容上堆满了微笑。
大晚上也挺吓人的。
沈轩疑惑地看了几眼,不禁问道:“舅兄这是?”
“这不想着你找不到路,特意过来看看。”卫君咏在前带着路,热情招呼着,“亭子已经找人收拾了,你随我走就是。”
沈轩眯着眼想到这位舅兄刚才在饭桌上的态度,又想到卫家这一大家人说话拐外抹角的模样,脑中瞬间浮现出了一句话。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沈轩还是默默地跟在了他后面,走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舅兄是不是带错路了?”
沈轩脚步顿住,这里是卫家,舅兄怎么可能带错路?
他当下又问道:“那舅兄是要带我去哪儿?”
“哦对,忘了同你说,明珠和她嫂嫂睡下了。她那院子也四处不通风,热得很,你火气大,睡那屋也睡不好。”
“。。。。。。”
“我们家虽然小了些,但也没有让你来睡客房的道理,那书房倒也算宽敞,你就将就一晚吧。”
“。。。。。。”,沈轩听着这话,却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舅兄是变着法子替他妹妹出气。
他想到自己还有事要问这位舅兄,当下咬了咬牙忍住跟着往前走。
卫君咏提着灯笼继续带路。
他虽然动不了手,但让他不和他妹妹睡在一处,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那书房是卫君咏平日读书的地方,所处位置极其偏僻,却也格外幽静,书房内堆满了文人墨宝,书卷经传,卫君咏带他走进内间。
那道门极矮,矮到沈轩需要微微压着身子才能走进去,室内也极其狭小,小到只能放得下一张窄床,一张小桌和一只柜子,他们二人走进去,便也挤满了整个房间。
卫君咏熟练地点燃了那只燃烧了一半的蜡烛,“东西都叫人提前准备好了,应该不会缺什么。”
“。。。。。。”
居然还是早有准备。
沈轩看了看那烛台中燃了一半的蜡烛,轻轻挑眉,“舅兄可也是经常睡在这儿?”
卫君咏拢着烛火的手微微一顿,“有时候读书读困了,就将就着睡了。”
沈轩没有再说话,心下倒是畅快了不少。
“东西都在柜子里,洗漱的东西也备好了,我先走了。”说罢卫君咏抬脚便要走出那道矮门。
“舅兄。”沈轩叫住了他,“能同我讲讲明珠小时候的事吗?”
卫君咏弯下的身子顿了顿,“你又不是小孩,还要我给你讲故事?不讲!”
说罢便要出门,似是要逃避什么。
“可我想知道。”
他想知道关于她的全部,他想知道为何他岳父如此豁达莽撞,卫家如此和睦美满,却是养出这样一个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姑娘?
“你想知道我就要说?”卫君咏仍是没有回头,“过去那么多事,我哪里记得?”
“可明珠在梦里经常叫你的名字。我想知道,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有话说:
晚些还有一章,听大兄讲故事啦
第52章 过往
◎她原本不是这样的。。。。。。◎
卫君咏终于转了过来; 看不清面上神色,手上却是指指点点; 再也没了刚才那副和善模样; 来来回回走动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随即走进那小房内拿了件外裳,端起那套茶具; “你随我出来说。”
沈轩同他坐在书房前小院的石凳上,卫君咏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她过去可是经历了什么事?”沈轩问道,“我小时候见过她的,当时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你什么时候见过她?”
“十岁那年; 她应当是八岁。”
“八岁。。。。。。”卫君咏眼神恍惚了一下,小声重复着,遮遮掩掩道:“她当时也还小; 女大十八变; 变了模样也是正常。。。。。”
“舅兄!”沈轩叫住他; 有些着急; “我想同她好好过下去。。。。。。”
卫君咏重重地叹了口气,“我发现你这个人还真是讨人厌。”
他自己倒了杯热茶,却似在喝酒一般一饮而尽; “你说你们曾经见过,可她应当是记不得这些事了。”
“什么叫记不得?”
“她八岁那年,生了场大病,醒来以后很多事便不记得了。”
沈轩只觉得脑中劈裂开,他也曾好奇过; 卫明姝这般过目不忘; 连一双眼睛都能清清楚楚记得的人; 如何能对自己一点印象也不曾有。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 可独独没有想到,她会是因为一场大病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沈轩久久不能从这句话中缓过神,一瞬间想到什么,又问道:“她生病可是与舅兄有关?”
卫君咏手下紧紧捏着桌沿,沈轩静静地看着,半晌才听到卫君咏再开口,那眼下竟是一片通红,“的确,都怪我。。。。。。”
“那一年,她才八岁,她被我们关了那么久,那是她第一次出家门啊!
你说说,她去哪儿不好,非要去我的学堂?”他手中拿着茶杯,却如同喝了酩酊大醉,这番话似是说给沈轩,也似是自言自语。
“你说为什么我这般没用,为什么她见到我的时候,我是趴在地上的,为什么?”
她家小妹从小患有咳疾,当时京城虽已安定,可当年那场灾祸动乱挥之不去,京城没有人容得下一个状似患有时疫的姑娘。
他小妹本是个顽劣的性子,那一天终于从府中的狗洞钻出了家门。
她本该见到这京城的繁花似锦,商铺的琳琅满目,为何偏要跟着他去了学堂?为何她第一次出家门,就只见到了他被同窗欺凌的那副模样?
沈轩脑中轰然一震,她曾经说过,她没怎么出过京城,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西泽山那片猎场,她说她想去北境,当时那眼底都是亮堂的。
她说她曾转遍了京城的每一家铺子,每一条街巷,如今想来,说出这话时她分明不是骄傲。
那分明是自嘲。
“然后呢。”沈轩哑声问道。
“然后。。。。。。”卫君咏苦笑,脸上一片湿润,“我小妹原是个倔强的性子,她当时还小,见我如此受欺负,非要将这件事告诉阿耶阿娘,我不肯,同她大吵了一架,然后就把她气跑了。”
“我当时也年轻,没去管她,也没想到她不记得回家的路,可那天忽然下了一场好大的雨。”
沈轩听到此处微微抬头,只见他那位舅兄似是回想起什么很痛苦的事,双手紧抱着头,“都怪我。。。。。。”
都怪他一时负气,他小妹才会迷失在巷子里,才会淋了那场大雨昏了过去,那林小将军在城东小巷中发现她的时候,整个脸都是浸在水洼里的。。。。。。
卫君咏说着说着,语气逐渐变得平淡,眼神木然地看着他,“后来她一直高烧不退,又呛了许多水,差点就。。。。。。
她那几天满口说着胡话,醒来以后也忘了许多事,差点连我们都不认得了。”
沈轩脑中轰然一震。
他与她分别后不到一年,他倒是因着她那一番话重新振作,在北境满腔抱负,扬言要为阿娘报仇雪恨,而京城那个心心念念的姑娘却是因着一场大雨差点就没了性命?
卫君咏紧接着道:“可她醒后还记得那件事,还是告诉了阿耶阿娘。我阿耶那个脾气。。。。。”
卫直那时也是个冲动的性子,当下便闹到那几家要个说法,他本就独傲,因着甄玉姮的原因与氏族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这一闹也算是得罪了不少世家。
彼时卫直还是吏部尚书,掌握着官吏选授勋封的权力,便是动用私权,阻碍了一批世家子弟升官进爵之路。
“后来世家联合弹劾我阿耶,说我阿耶以权谋私。”卫君咏又笑了笑,“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
他阿耶那时亦是意气用事,不能做到公私分明,当时新政初建,吏部需要一个能够权衡世家权贵与科举寒门的人才,卫直也着实不能胜任。
“那时圣上刚刚登基,满腔抱负,眼中容不得沙子,也不像先帝顾及着旧时情义。
约莫圣上也早就想找个借口换下我阿耶,好不容易看到了错处,能念着我家旧时有功,肯平调我阿耶去做兵部尚书,已是极大的恩典了。”
可卫直被平调之后,世家纷纷落井下石,弹劾的奏折也没有随之消停,好在圣上足够明理,他阿耶也收敛了脾气,之后为官也算清正,他家才能在这京城待到今日。
“我阿耶迁职后,家里人都瞒着她,可她最后还是察觉到自己那番话害了阿耶,后来便来跟我打商量,这些个乌糟事也再也没进过我阿耶阿娘的耳朵。”
卫直看着沈轩,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我家小妹与将军着实不同,向来爱说些漂亮话哄人开心,可她原本不是这样的。。。。。。”
“她骨子里其实最像他阿耶,睚眦必报,说一不二。
可这样一个姑娘,为了同世家缓和关系,寒冬腊月里捧着匣子站在甄家门口,只为求那家见她一面,为她阿耶在御前说些好话。”
“当时她也不过九岁而已,怎会知晓,血脉亲缘对于有些人来说,不值一提。”
甄家既然曾经毫不犹豫的与甄玉姮断绝了关系,便是一干二净在无瓜葛,断没有在卫家衰落之际接受示好的道理。
卫明姝在甄家门前吃了三天闭门羹,他也陪了她三天,终究还是无果而终。
她也终是在世态炎凉中长成了一副趋炎附势,八面玲珑的模样。
他知道卫明姝为何想尽办法讨好笼络淑妃,一方面是因为她走投无路,没了法子,还有一方面便是为了离间甄家与淑妃的关系,报复甄家,
卫君咏想到此不禁苦笑,“我家小妹的一些作风,将军可能看不惯,若你对此不满,大可以埋怨我,埋怨卫家,她长成如今这副模样,是我们亏欠了她,卫家也决不允许别人再欺她分毫。”
沈轩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无法言语。
他知道他能够在卫家知道一些她的过往,可不曾想这层光艳的皮囊之下早已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他此时才真正明白,卫明姝那些所作所为,到底是何用意。
她与他虽都为武将之后,可却是经历和心境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他家背靠氏族皇家,父亲镇守边关,前程都是父母铺好的,虽征战沙场,也历经磨难,可到底还算一生顺遂。
可卫明姝不同,卫家家道中落,面前这位舅兄亦是卧与病榻,她的不仅要想着自己,还要为整个卫家打算,而她走的路,甚至只能靠这一张嘴,一颗早已冰冷通透的心,一点点自己刨出来。
她在外装成那副模样,不仅仅是因为在乎脸面,更是一道防线,让外人不敢欺凌卫家的防线。
她谨小慎微,奉承讨好,只是看清世家嘴脸。
她不肯交付真心,也只是看尽人心凉薄。
亲情尚且能弃如敝履,又何况是仅靠他一张嘴说出来的喜欢?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