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她也不知是怎么睡过去的,如今想起只觉得羞愤难堪。
门外的人走进船舱,手里提着几个油纸包,刚关上门,话还没出口,便见一个枕头迎面而来。
那劲道软绵绵地,沈轩轻而易举地躲过,低身捡起,把油纸包放在桌上,将枕头塞到床头,扶着人坐了起来,“醒了?”
卫明姝看了眼身上的红裙,又将被子往上提了提,气势汹汹地剜了一眼,“骗子。”
那人没有答话,回身拿来架子上的衣服,伸手将人捉了出来。
卫明姝盯着他看了半天,没有动作,“你转过去。”
沈轩手下动作一顿,“你自己换不了。”
“。。。。。。”
只得任由人摆弄一番,抱到桌边,卫明姝坐在凳上,这才感觉到船似乎再向回走,“我们是要走了吗?”
“嗯,你先吃点东西,回船上再睡。”
卫明姝拆开油纸包,咬了一口枣糕,心情好了些,“还要几日到?”
“两日。”沈轩似是心事重重,忽地灵光乍现,好商好量道:“要不咱们不去临安,先去湖州杨家,等我回来再去?”
“好端端的,去什么杨家?”
沈轩避开她的目光,“没有,忽然想到祖母其人喜静,不好去叨扰。”
空气凝了片刻,卫明姝问道:“可我们不是要去送姑母吗?”
而且都是提前同临安沈家说好的。
沈轩倒水的手晃了一下,茶水洒出来些,边擦着桌子边道:“你说的对,差点忘了。”
卫明姝忽然想到什么,瞬间无语,只得又骂了一声“骗子”。
——————
沈家根基本在京城,如今却只有二房居于京城做官,三房老太爷过世得早,与三老夫人育有两子一女,如今掌家的是沈三老爷沈正原,因着身子原因已是乞骸,长子沈辙如今在临安做县令。
沈家大老太爷沈维早年奔忙,只得一子一女,沈正忠常年居于北境,大老夫人又不愿回京,便一直随三房居于临安,和三老夫人做伴,倒也活得自在。
两人到临安城外时,三房长子沈辙与长媳姚珮华已经亲自城门口接风
沈正忠虽比沈正原年长些,却是年近三十得子,是以沈轩比沈辙年龄小些。
卫明姝从马车上下来,便看见沈轩在向一对夫妇拱手作揖,男子还穿着官服,女子站在身旁,穿着甚是朴素,是典型的江南美人长相。
“这是堂兄和嫂嫂。”
卫明姝跟着打了声招呼。
姚珮华是临安清流文人家的女儿,嫁到沈家三年,膝下育有一子。
见到卫明姝的长相,不由一愣,“弟妹也是江南人?”
卫明姝眨了眨眼,回道:“是。”
沈辙笑了笑,“先别站在这里了,咱们回去说。”
回到沈家,沈辙便先带两人去了大老夫人的住处。
大老夫人每日都会同三老夫人说会儿话,此时三老夫人也在房中,两人正坐在厅内,聊得好不欢快。
直到沈辙走进来,才停了话语,大老夫人堆着笑容,招了招手,“等你们好久了。”眼睛落在卫明姝身上,笑得更深了些,“这就是大郎媳妇吧,快坐下,坐我旁边来。”
卫明姝走上前,沈轩自觉地搬来一把椅子。
“你瞧瞧这模样,咱们大郎可真有福气。”大老夫人打量了一番,“就是太瘦了,该多吃些。”
三老夫人接道:“老姐姐可不懂,这些姑娘现在都讲求吃半分饱,珮华也是一样,说瘦些好看。”
大老夫人看了眼姚珮华,“珮华那是刚刚好。”随即拍了拍卫明姝胳膊,笑道:“你可别听人瞎说,身体最重要。”
卫明姝轻笑,点了点头,说道:“祖母说的是。孙媳还带了礼物。”
使了个眼色,兰芝承上两幅仙鹤图,两边婢女接过,展开那幅画,“祝祖母和三老太太福寿延年,身体安康。”
两个老夫人又是相视一笑,大老夫人说道:“你瞧瞧,怎么还带了东西来,大郎也真是的,和祖母客气些什么。”
“我。。。。。。”沈轩刚准备说话,便见卫明姝回头望了眼他,闭上了嘴。
卫明姝转过头,莞尔一笑道:“不怪他,孙媳第一次回老家,一点小心意而已。”
三老夫人笑道:“你瞧,还是个嘴会说的,老姐姐不是喜欢热闹?刚好明姝来了,又多了个能陪你解闷的人。”
卫明姝不由想到前几日男人哄骗她的话,手指动了动,面上仍挂了个微笑,“对了,我还给堂兄和嫂嫂带了礼物。”
说罢,便见下人又奉上两个锦盒,“听宣远说,堂兄礼佛,这是一尊玉佛,还请堂兄笑纳。”
沈辙一眼便看出那玉石的质地极好,笑着接过。
姚珮华见他一副没出息的模样,刚准备提醒,便见卫明姝又道:“这是京城时兴的头面首饰,我眼光不好,还请嫂嫂别嫌弃。”
姚珮华愣了愣,又看着卫明姝头上的珠花簪,一颗圆润饱满的珍珠垂下,好不富贵,一时不知该不该接。
大老夫人说道:“珮华也别不好意思了,快收下吧。”
“那便谢谢弟妹了。”
大老夫人又向二人问了几句,随即收回笑容,问道:“对了,秋妤呢?”
二房夫人余婉一同随他们南下,这几日一直同沈秋妤待在一处,“老太太放心,秋妤有我们照顾着呢,大郎准备的周全,一路上也算安稳。”
大老夫人点了点头,干瘪的嘴巴抿了抿,“也怪我们以前太纵着她,这次回来,就让她每日去祠堂诵诵经,也算作忏悔思过了。”
三老夫人也叹了口气,“这样回来也好,留在老家,少去沾染京城那些是非。”
厅内默了一阵,三老夫人开口说道:“你看他们也刚过来,老姐姐就别老绷着一张脸了。”她看了看门外,随即向沈辙吩咐道:“天色也不早了,你和珮华带他们下去认认路。”
大老夫人回过神,面色稍缓,“弟妹提醒的是,大郎你们一路奔波也不容易,去安顿好,明日再来不迟。”
临安的宅子比起京城的那套府邸虽小些,却更有人气,景致布置也与长安那套老宅颇为不同,更精致讲究些。
沈辙和姚珮华带着两人逛了一圈,前往正院看望了一番沈三老爷和三夫人,送了礼物,这才领着两人去往一处院子。
沈辙道:“你们若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向珮华说就是。”
待沈辙二人走后,着下人收拾了一番,将东西归置好,卫明姝坐在桌边,倒了口茶,斜了一眼正在开窗的男人,“我看祖母也挺喜欢热闹的。”
作者有话说:
沈轩(信誓旦旦):祖母喜欢清静。
卫明姝:骗子。
祖母:孝死我了
第97章 临行
◎你是嫌弃我身上哪处疤?◎
沈轩伸出的手顿住; 手指不着痕迹地捻了捻,“兴许是明珠太讨人喜欢了。。。。。。”
卫明姝“嘁”了一声; 问道:“郎君打算何日出发去渝州?”
这话本是问得自然; 不知为何,沈轩却听出了些别的意味,“你想赶我走?”
“我没这个意思。。。。。。”
吹了会儿风; 沈轩关上窗户,回到桌边坐下,心里仍有些堵,淡淡答道:“两日后。”
他这次下江南; 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去剿匪。大黎刚稳定没几年,匪乱仍时有发生。
渝州县隶属湖州,匪乱虽不如徐州一带猖狂; 却是从杭州通往扬州的必经之地; 如今在扬州和临安之间往返的商贾众多; 山匪便成了当地不可忽视的隐患。
“这么快?”卫明姝脱口而出。
她本想着队伍多少还要修整几日; 还能同他在临安多转几天,顺便一起去找找卫家曾经的老宅子,没想到这么快便要启程。
不知为何; 心里总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对之前期盼的所有都顿时没了兴趣。
她撇了撇嘴,“那你去吧。”似是还不够放心,又添了一句,“早去早回。”
一声轻笑传来; 那语气和刚才截然不同; “舍不得了?”
仿佛被直戳心底; 卫明姝低下头; 许久没有说话。
“你放心,我很快就回来了了,到时候明珠想去哪里转,我就陪你去哪里转。”
卫明姝弯起眉毛,扬起头盈盈一笑,“那我明天帮你收拾行装。”
江南天黑得比京城早些,戌时刚过,接连行船奔波数日,身上乏得很,卫明姝眼皮发沉,已是打算安置。
姚珮华在临安沈家做当家主母,操持家务,因着两人没带多少随身奴仆,便指派了身边的春桃和玉莲过去帮忙。
服侍卫明姝沐浴后,春桃拿了沐巾来,却是被沈轩一把接过,“你去叫人再拿两套褥子来。”
春桃一愣,慌忙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兰芝追了出去,“姐姐莫怪。”
春桃点了点头,“晓得的。”
大房夫人定是第一天不习惯用外人伺候,她知道的。
兰芝继续随她走着,“以后。。。。。。以后小姐沐浴后,春桃姐姐把沐巾和梳子交给姑爷就成。”
春桃脚步一顿。
“?”
春桃吩咐人拿完被褥,看见兰芝端来汤药,想到那边院子的嘱托,问了一嘴,“这是什么药?”
兰芝惯会替卫明姝瞒着,“小姐刚来江南,有些不适应。”
春桃回到主院,便同小婢女们津津乐道在那屋的所见所闻。
姚珮华刚从沈三夫人房里回来,叫去春桃,将那屋发生的事听了一遍。
打开房门,便见自家男人斜倚在床上翻书。
坐在梳妆台前,取下簪子,听见又一声翻页声,有些烦躁地开口道:“你们沈家不是一向起居从简么?”
沈辙抬起眼睛,问道:“是啊,怎么了?”
“我刚才听春桃说,大房家的那位刚才问着要桂花花瓣,还多要了两床褥子。”姚珮华放下簪子,将卫明姝今日送的那些头面安放好,“你说这天还没暖和呢,从哪儿去找桂花瓣?还有这床也是我提前叫人铺好的,要两床褥子过去,是不是太过了?”
沈辙仍是一派淡然,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就当是客人,尽量帮着准备就成,没有弟妹他们应当也不会怪我们,就别管他们的闲事了。”
姚珮华不以为然,“客人?现在倒说起客人了,大老太太在咱家住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你当做客人。”
沈辙终于放下书本,“你适可而止啊,这话可别乱说。”
这大老夫人怎么说也是一族之长的亲母,沈老太爷当年以命护下沈家,在沈家威望极重,沈正忠又是当今太尉,手握北境大权。
哪一房帮衬着照顾老夫人都是理所应当。
姚珮华也意识到不妥,继续说道:“听说人家大房的,还知道给自己家夫人擦个头发。”
许久没有声音,姚珮华转头,只见沈辙还在翻着那本破杂记,头也没抬一下,声音大了些,“。。。。。。。说你呢!”
沈辙猛地一机灵,“怎么了?”
“你看看人家大房的,都会给夫人梳头,你整日除了躺着,还能干甚?”
沈辙被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有些懵了头,“你不是没洗头吗?”调整了个姿势躺着,“不就是擦个头,你早说啊,你洗了我也会擦。”
“。。。。。。。”
翌日,天刚朦朦亮,远处天边的阳光若有若无,晨鸡于高树初鸣,门外传来一阵咚咚敲门声。
卫明姝向来睡眠浅,意识还没回拢,窝在那温暖的怀里蹭了蹭,勉强睁开眼睛。
沈轩被她这么一蹭,也醒了过来。
他向来起得早,可这几日接连奔波,昨日虽是睡得早,却也是好不容易卸下疲惫,睡得沉了些,也没早醒。
卫明姝坐起身,揉了揉迷茫的眼,不明所以,“怎么回事?”
沈轩起身趿上鞋下榻,打开门,只见春桃站在门外,手拿着铜盆,后面还跟着一排人,“世子,该去给老夫人请安了。”
沈轩听到这句话,整张脸垮下,比起黑炭也不遑多让,什么也没说便合上门,拿起架上的衣服,自顾自穿着,见卫明姝仍坐在床上,转头说道:“你继续睡你的。”
“门外什么事?”
沈轩手顿了顿,叹了口气,“去给祖母请安。”
卫明姝一愣,“那我是不是也要一起去?”
她阿姑去得早,京城沈家常年没有长辈,未出阁前也没有请安的习惯,如今到了这边自也是想不起来。
“无妨,你接着睡。”
卫明姝还是觉得不妥,掀开被子,“不成,我还是同你一起去吧。”
再怎么说,这也是她来的第一天,怎么说也要全了礼数。
沈轩拗不过她,洗漱过后两人便随着春桃前往大老夫人处。
大老夫人和三老夫人向来起得早,已是用完早膳,坐在厅内同沈三夫人说着话。
姚珮华站在一旁,给沈三夫人添了杯茶。
见着两人来请安,三人不由面面相觑。
“大郎怎么过来了?”大老夫人问道:“你们怎么不多睡会儿?”
沈轩脚步一顿,瞥了眼低着头的春桃,随即答道:“来给祖母请安。”
三老夫人“哎呦”一声,“请什么安呀,你们才刚来,合该多休息几日。”
沈轩将堂内人的动作尽收眼底,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淡淡说了句,“三老夫人说的极是。”
大老夫人似是想到什么,问道:“对了大郎,你何日出发去渝州?”
“明日。”
沈三夫人也不由怪道:“你瞧瞧,明日又要出远门了,今日还来请安做甚?快回去好好歇一日。”
沈轩拱了拱手,拉着卫明姝走出正院。
两人走后不久,沈辙便起身,“母亲,老太太,我去上衙了。”
姚珮华习惯地跟了出去。
沈辙快步走着,扫了眼周围,沉声问道:“是不是你叫春桃将他们叫过来的?”
姚珮华问道:“不应该吗?”
沈辙叹了一声,“咱能不闹吗?”
姚珮华却是不甚理解,“什么叫闹?他们不该来给大老太太请安吗?阿姑早早将这掌管家务的事甩给了我,合着就该我一个人起早贪黑地请安,伺候两房老太太?”
沈辙一时哑口无言,随即又想到什么,“你这话不对啊!你过门的时候阿娘也说过不用你每日请安,是你自己非要每天晨昏定省去她房里的。”
姚珮华说不过他,“他们第一天来,去请安也是应该的,那卫氏从京城来,总不该连这些礼数都不知道。”
沈辙脚步一停,“哎呦!我说你能不能别折腾他们了。”
姚珮华剜了一眼,没说什么。
卫明姝回到房内,换上寝衣栽倒在床上,抱着男人睡了个回笼觉。
直到下午才开始忙活着给沈轩收拾行囊。
叠放好崭新的里衣,卫明姝念叨着,“这江南天气湿冷,郎君要多注意些,小心着了寒。”
“你放心,不会的。”
“就算不是没把握的仗,也别太过轻敌,凡事多加小心,可别受了伤。”
沈轩低笑,继续看着桌上的舆图,“知道。”
卫明姝见他一副没放在心上的模样,接着说道:“你可别带着伤回来,满身疤我嫌丑。。。。。。”
沈轩抬起头,见她气呼呼的模样,忍不住想逗她,语气变得有些轻佻,“你是嫌弃我身上哪处疤?”
作者有话说:
下章男主戏份会少一些,去干架了,主要是女主这边的线。
三少夫人这里会引出一条线,必须得交代一下。妯娌矛盾在现实确实也会有,而且不少,偏袒哪家都会引得另一家不快,很少有像大老夫人和三老夫人一样的。
第98章 打听
◎“你就不会想?”◎
“你。。。。。。”卫明姝瞪着他; 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