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明珠在匣 >

第83章

明珠在匣-第83章

小说: 明珠在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向来火气旺的是他,那种事每次也都是他主动来招惹她的。
  不过是一副药罢了,还能让她纵欲过度不成?
  沈轩也没再多问什么; 他太了解卫明姝了。
  她不想说的事; 他反正也问不出什么。
  还不如自己改日亲眼去看看那方子。
  诚蕴看二人一个还伤着; 另一个比起前些日子倒像些人样; 只是好似心思也飘到了九霄云外,叹了两声,向两人嘱咐了两句; “此地也不宜久留,慈安既已死,那人恐怕过些时日便会找上来,你们在山上养一两日,尽快下山吧。”
  也不再同两人多说什么; 起身便要离去; 却是被沈轩叫住; “真人留步。”
  “世子还有何事?”
  沈轩直直对上诚蕴的目光; 沉声问道:“真人刚才口中说的‘那人’,可是之前居于淮南那位?”
  诚蕴脚步一顿,转过身去,眼中俱是惊讶,“你怎么。。。。。。。”
  沈轩轻笑,“猜到的。”
  他之前也从未怀疑过康王,康王早些年与他母亲相识,同太后还是熟交。
  也是在湖州遇袭后,他才隐约察觉到惠帝让他去江南的真实意图。
  或许惠帝一开始忌惮就不是京城的那些支持三皇子的党派,而是手握北境大权的沈家和曾在西境掌握兵权,如今又在淮执掌一方势力的康王。
  惠帝想让他沈家在江南牵制住淮南那边的兵力,他们两家中若有一家要反,就势必要在江南或淮南一带起冲突。
  这样一来,两家势力皆会有损,介时就算惠帝真的因病驾崩,太子也的江山也能坐的稳当。
  只是惠帝当也没想到西蕃在此时大举进攻,而本该留给太子辅政的魏丞相被牵连了进去。
  于是只得将太子调出京城,以保皇室继承,因此他才能在杨家见到太子。
  卫明姝听到沈轩说的话,却是愣在原地。
  淮南。。。。。。。
  据她所知,居于淮南,权势最大的就是康王。
  可那康王,既是当年扶持庆帝上位的大功臣,这些年为大黎鞠躬尽瘁,执掌西境抵御外敌,那么多年也没有想要反过。
  当年庆帝驾崩前,曾令康王上交兵权,康王也毫不迟疑地将兵权交接给了曾老将军,后来惠帝让其迁居江南,康王也二话不说照做了。
  那康王妃虽是嚣张跋扈,可到底只是站在上位者姿态,也没做什么不敬皇权之事。
  卫明姝想了许久,串联起所有事情,便也觉得一切都说得过去了。
  沈轩直盯着诚蕴,见她似是知道隐情,继续问道:“所以那人这么多年,一直装出一副宽仁忠良的模样,博得贤明,百姓赞颂,背地里却与胡族勾连,乱我大黎西境,皆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谋夺江山?
  为何这么做?”
  诚蕴听他质问,却是苦笑,“好一个谋夺江山。。。。。。令尊当真没同你讲过,当初先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吗?”
  康王妃对她母家当年有救命之恩,刘安虽作恶多端,可她也从未怪过这家。
  虽说站在百姓的角度看,能得一代英主是好事,可这位英主夺取江山的方式着实不够光彩。
  可她作为康王夫妇多年的友人,实在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静看待此事。若这二人真的要反,在她看来,也该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两人听罢皆是怔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诚蕴见两人的表情,便知沈正忠这么多年,当是一点没有同这个儿子讲过那段真实的过往,“你以为当今圣上真想留住你沈家吗?他恨不得你们知道这些过往之事的人死得一干二净才好。”
  ——————
  长安城内,更鼓响声自街巷深处传来,京城如往日般寂静,营造出一片祥和安定。
  而阴暗处早已暗潮汹涌。
  飞延殿是皇帝所居寝宫,此时正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门外却未曾有一个侍卫太监守夜。
  白瓷勺轻碰着碗边,大太监张祥宽将勺子送到惠帝嘴边,“皇上,是喝药的时辰了。”
  惠帝微微睁开眼,看到床边站着的身穿金线紫袍的人,又将眼睛闭上,“皇叔怎么来了?”
  “自然是来看看圣上身子是否还康健。”
  惠帝笑了笑,胸中一阵激荡,不住咳喘,“皇叔在朕面前就不必装了。”
  转头看向坐在床边的张祥宽,“朕向到你想反,可却是没有想到,待在朕身边这么多年的人,却是生出叛心。”
  张祥宽不答,仍是端着那药碗。
  康王轻笑,“张总管家中只有一位兄长,前些年重病不起,张总管想要回乡侍疾,圣上却是不肯放人出宫,这也怪不得张总管。”
  “当时正值北境交战之际,朕怎么可能随意将亲信放出宫门?朕当时不也派人送了许多金银和药材去了张家吗?”惠帝仍觉得不可思议,“你竟是因此怨恨上了朕?”
  张祥宽低头,“老奴不敢。”
  康王接道:“圣上可能有所不知,这流水般的钱财赏赐和放人回乡侍疾还是不一样的,圣上擅弄权术,可在收拢人心上还是比你父皇差了些。”
  说罢,康王环顾一圈金碧辉煌的宫殿,叹了口气,“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那王贵妃,不明不白就被圣上赐了被毒酒,三皇子是圣上的亲子,却是被贬为庶民。可惜王家庶支并无反意,中书令王冕在被收押前还在批着公文。”
  似是看着无力挣扎的岸边之鱼,康王继续说道:“那沈家也是忠心耿耿,却被圣上猜忌,给了块假的虎符,置于江南。
  圣上以为湖杭两州之军足以与本王淮南抗衡,可。。。。。。若湖州本来就是本王的人呢?”
  “你。。。。。。。”
  康王勾起唇角,“圣上卧病多日,消息闭塞,可能不知,沈家那世子已于湖州丧命,而原因则是私自调兵回京,意图谋反。”
  “反贼,无耻!”
  康王面无表情,接过药碗,“这不正是圣上本意,想让沈家与本王相斗,最后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本王只不过是帮陛下坐实沈家的罪名罢了。”
  说罢,康王举起汤勺,将汤水喂入惠帝口中。
  惠帝猛地咳嗽起来,“你妄想得逞!”
  康王不为所动,拿帕子替他擦着嘴角,说道:“本王怎么妄想?难道侄儿还在等人来救?等谁?北境之军吗?还是留在京城内的这些忠心耿耿的下属?”
  他哼了一声,“别再等了,十二卫中,左威卫程叙,右千牛卫韩黎都是本王的人。”
  惠帝喘息着,脖子涨红,“你在笼络世家?”
  “自然。如今世家凋敝,新贵压在世家头上,侄儿向来注重权力制衡,当该知道他们早有反心。”康王似又想到什么,“对了,还有那些被用完则弃的武将世家,比如皇后的母族李家。。。。。。”
  “皇叔做这些,并非一日之功吧。”惠帝睨了一眼,“皇叔是从什么时候计划的?”
  “自是来京城之前就想好的。”康王摆了摆袖子,站起身,“当年京城城门坍塌,宣帝暴毙,战乱四起。而今京城城门又塌了一次,坊间早已有国运不昌之流言。”
  “原来城门竟是皇叔炸的。”惠帝恍然大悟,“皇叔好手段。”
  康王点了点头,“自然,当今圣上已经糊涂了,魏丞相,王中书令,沈家将军,忠臣相继被扣上谋反之名,西境战火既起,圣上正在召集关内兵马出师北境,百姓不平,而留在京城的北境之师,自是不会再听从帝王之令。”
  “你想做什么?”
  “自是让你成为第二个宣帝。”
  见惠帝仍是在转着眼睛,康王眯了眯眼,随即说道:“侄儿可是派人去给曾将军传信?别想了,西境那边本就自顾不暇了,更何况。。。。。。。陛下以为,魏丞相谋反的消息,是谁让传出的呢?”
  “你疯了!你我同为大黎皇室,你竟与胡族勾结!”
  惠帝挣扎着起身,却是被张祥宽按了回去,“陛下息怒。”
  “你置我大黎西境百姓于不顾,就是为了夺取皇位?”
  “夺取?”康王不屑一笑,“这江山怎么到你们父子手里的,圣上不也心知肚明吗?”
  当年他去豫州救杨英,却是让庆帝捷足先登入长安平乱。那庆帝费尽心思掩盖真相,将他说成是辅佐帝王上位的臣子,给他缔造了一个忠臣的形象。
  当时战火四起,他便是顾着天下全局,没同庆帝争个高下。
  他也是看在杨英的面子上一直忍着。
  可后来杨英还是死了,她是死于那些人的疏忽。
  杨英去后,庆帝便开始忌惮他,先是削了他在西境的兵权,到他儿子继位,便将他的势力从西境连根拔起,让他迁往江南。
  可他并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
  “你们父子二人打得一手如意算盘,为何没想到今日?”
  “可那西蕃人亦不是什么好拿捏的,皇叔就这么确定最终能得到这龙椅宝座。”
  康王淡然说道:“陛下放心,本王有办法让他们反,自然也有办法控制他们不敢再反。”、
  斜了他一眼,“陛下可知玉囊花?”
  惠帝自是知道这是什么,又想了想自己的身子状况,看向张祥宽,“你们竟是给朕下药!”
  张祥宽听着惠帝破口大骂,淡淡撇开头。
  康王答道:“是又怎样?忘了告诉陛下,此药是一个叫刘安的人所制,早些年先帝刚继位时,本王曾向先帝举荐过此人做官。可此人一直在本王身边,知道曾经那些过往。你父皇不愿用他,如今你们都死在此人手上,也算是你自食其果,因果报应。”
  惠帝忽然想到什么,怒目圆睁,“你把谌礼怎么样了?”
  “陛下看来还没忘记你那儿子。”康王低眼,“只是本王连那沈轩都没放过,怎么可能让太子活着回来?”
  ——————
  飞云观中,夜色朦胧,山间小雨淅淅沥沥,潮湿寒凉。房内只点有一盏烛火,却是卫明姝待在这屋子里最暖和的一个晚上。
  两人待诚蕴走后,才互相说起这几日发生的事。
  得知沈轩碰到了追影他们,卫明姝不禁松了口气。
  彭越久久等不来沈轩,刚才上山来过一趟,见到卫明姝不由面露喜色。
  差人给沈轩送上来见新衣裳,便带着随行之人在山下扎营过夜。
  山上没有仆人跟随,万事也只能靠自己。
  卫明姝放下铜盆,拧着帕子,“我回临安前曾给我阿耶他们送了封信让他们小心,也不知道那封信送到没。”
  沈轩坐在床边回道:“我从北境临走前也给卫家和沈家传过消息,只是现在京城消息传不出,也不知那里是何状况。”
  照此看来,康王当已经将圣上控制了起来,沈家人和卫家人都在京城,如今倒是件颇为棘手之事。
  他们还是得尽快往京城赶。
  正想着,只见自家姑娘将拧好的帕子搭在盆上,端着盆迈着小步向自己走来,“明珠这是?”
  下意识起身去接盆,卫明姝却是侧身躲开,“你连夜赶路的,好不容易在这里落脚,过几日又要赶路。。。。。”
  沈轩还是有些不解,“所以呢?”
  “你受了伤,身上脏着不容易好。。。。。。”卫明姝抿了抿唇,小声询问道:“要不我帮你擦擦身?”
  作者有话说:
  下章发car,咳咳
  有宝子微博问还有多少完结,还有两个大的剧情点,大概看了眼细纲,差不多三十章能走完吧,之后还有八篇番外都是提前已经想好要写什么的。


第117章 雨夜
  ◎“你躺好。。。。。。。”◎
  沈轩呆在原地; 还是站起来接过她手中的铜盆,放在地上; 微微一叹; 抚着她的脸,劝慰道:“不过是一点小伤,看着吓人; 伤口不深的。”
  “流了那么多血,哪里能是小伤?”
  他这伤口明显是被人扎了一刀,又不是磕了碰了,哪里像他说的那般轻巧?
  他从前受了伤定也是这样不注意; 想来他这样的执拗性子,也不会有人在旁边叮嘱着。
  不免变得絮叨起来,“你可别不注意; 这伤口万一恶化了; 可是有你好受的。”
  沈轩不敢反驳; “那。。。那我自己来。”
  还没等她动手; 沈轩自己解开衣带,只是衣领还没敞开,又忽然想到自己腿上的伤; 手下一顿。
  刚才他换衣服还是趁她出去打水时换的,就是不想让她知道。
  他膝上那道伤,口子虽是浅,可比他肩上的长许多,虽是已经快半个月; 不需再换药; 但当时他们一行人当时急着赶回北境; 也只是简单包扎止血; 处理的潦草,如今看上去也有些潦草。
  就肩上这道已经让她担心成了这样,若是看到腿上这道伤口不得和他急了眼?
  这么想着,腿便不自觉往后收了一步。
  卫明姝低眼,察觉到他这个小动作,对上他有些心虚的眸子,“你是不是还有伤瞒着我?”
  “我。。。。。。”一时间无所遁形,沈轩躲开目光,“已经快好了。”
  卫明姝拉下脸,显然不信他的话,“你让我看看。”
  说完便上前一步,开始扒他裤子。
  沈轩感觉到自己裤腰带一松,腰腹不由一紧,顿时慌了神。
  往常他下了值,她倒是会迎上来给他更衣,床笫之间,他倒也哄过她帮他,可到底总自己先败下阵来。
  她还没如此奔放行事过。
  一把抓住那只皓白的细腕,“我自己来。”
  他怕她再脱下去,他会在这道观清修之地做出什么不规矩的事。
  坐在床边,沈轩哆哆嗦嗦卷起裤腿,露出那道刚闭合的伤疤。
  卫明姝眼睛红了些,眼底蓄了几滴泪,“怎么弄成这样了?”
  “在湖州的时候,不小心中了埋伏。”
  手轻轻抚上那道伤痕,卫明姝抬头,又仔仔细细往他身上看了好几眼,手往他衣领上扯着,声音微颤,“你让我看看还有哪里伤着了?”
  “真没有了。”
  “那你肩上的伤呢?又是在哪里伤的?”
  “在罗山山顶的时候,我。。。。。。”
  他还以为见不到她了。
  卫明姝知道他是为着去救她,伏在他膝头,肩膀有些抖动,“你不是说你会小心的吗?”
  沈轩轻轻帮她顺着发,“我当时我不知道你如何了,我太着急了。。。。。。”
  “傻子。”
  “我也不要做鳏夫,我不会像你另娶,这一辈子就你一个。。。。。。”
  话还没说完,冰凉的吻便落在了唇边,轻浅晶莹落在在两人唇间,分不清是谁的泪。
  卫明姝跨坐在他身上,手臂环住他,附在他耳畔,“我那是瞎说的,我这辈子也就你一个。”
  那声音久久回荡在耳边,难以抑制住胸中的澎湃,只想将人揉进骨血。
  身上的道袍被揉出褶皱,一双手正毫无章法地抽着她腰间的系带,迎面扑洒着厚重的喘声,卫明姝退开些,“你身上还有伤。。。。。。”
  “无妨。”手下越发不耐烦,干脆将细带用力扯断,“明珠,我好想你。。。。。。。”
  “我也。。。。。。”话还未说尽,便被尽数吞噬,卫明姝用力一推。
  沈轩清醒片刻,仰面看她,还没待说什么,只听耳边说道:“你躺好。。。。。。。”
  刚准备抬起的手放下,任由那道袍滑落在身上,缓慢而又笨拙尝试。
  直到那双膝再次微微抬起,看清膝上还未消去的青痕,沈轩终是没忍住,一把抓住纤细的足腕,将人拉近。
  唯有如此,才觉得真实。
  ——————(赶紧拉灯,适可而止)
  许久过后,直到烛火微暗,窗外雨声渐缓,墙上投映出一人宽大的背影。
  男人靠在床头,怀中正依着一人,发丝凌乱地铺在床上,脸上红晕还未消散。
  手指卷起一缕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