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狱-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韦镇仙才明白过来,什么林文忠被杀,什么魏潜遇刺,什么缉拿凶手,什么借个三五百人,全他娘的是骗人的,杨璟这小子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将董尚志这尊大拿给请走的!
韦镇仙虽然对外宣称董尚志是在大总督府作客,但其实董尚志代表的是全真道,与韦镇仙商谈,可以帮助韦镇仙拉拢一些武林人士,但作为交换,一旦朝廷正式取缔全真道,驱逐道人之时,韦镇仙必须要庇护这些道人。
当然了,这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那就是韦镇仙真的能够占地为王,而且真的能够坐稳西南王的位置!
董尚志或者说全真教对韦镇仙其实充满了信心,因为朝廷此时北面战事吃紧,根本就抽不出禁军南下剿匪,只能依靠临近州府的地方厢兵,战斗力根本就比不上韦镇仙的蛮兵。
而且朝堂上的文官武将,其实都已经开始放弃西南地区,因为大理即将沦陷,蒙古人即将打进来,即便消耗了兵力镇压韦镇仙,最终还是要抵挡蒙古人的铁蹄,与其如此,倒不如将兵力全部丢给四川的余阶,以及在江陵府和静江府等地布防。
全真道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惜在朝廷的眼皮底下搞了小动作,让董尚志来与韦镇仙做一场交易。
董尚志和南无派,乃至于全真教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在名不虚传,这些天已经有数百武林人士成为大总督府的客卿,他们散落在矩州的各个角落里头,只要韦镇仙起事,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内应!
可如今杨璟指名道姓要借走董尚志,虽然这些武林人士并非全都因为董尚志才投靠的韦镇仙,后者也给予了这些武林人士足够的利益诱惑,但董尚志一走,势必有一部分人要动摇。
虽说如此,但韦镇仙心里也有着一定的自信,毕竟局势已经很明朗,他韦镇仙兵强马壮,又有白牛教支持,内部还有武林高手作为内应,甚至连衙门里头都有他的细作,贵州城里头隐藏着的蛮兵更是不在少数。
只要董尚志脑子没老到傻掉,都应该看得出他韦镇仙对矩州对西南王是势在必得的!
所以韦镇仙便哈哈大笑了两声,朝杨璟答道:“杨大人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不过董真人只是在寒家做客,并非我大总督府的人,恕本都督难以从命了。”
“当然了,如果董真人愿意帮助杨大人,本都督也绝不会阻拦便是了。”韦镇仙也是充满了自信,将根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丢给董尚志,事实上是想借杨璟这个问题,让董尚志表个决心。
他知道董尚志不会掺和到造反的事情来,但他也自信董尚志绝不会帮杨璟,因为帮杨璟就无异于推翻他们之间的交易,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杨璟却没有气馁的意思,微笑地直视着董尚志,朝他问道:“董真人超凡脱俗,乃人间谪仙,若能帮助本官,凶手必定手到擒来,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董尚志也是一脸的郁闷,他早就去意已决,迟早要离开大总督府,直以为韦镇仙会随便找个借口回绝杨璟便罢了,没想到这大枭雄本性难改,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还想着让自己表明一下立场!
董尚志不是不知道,如果他投靠杨璟,便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朝廷的认可自然比韦镇仙的托庇要好太多,但问题是朝廷能赢才行啊!
因为韦镇仙已经跟他摊开来说清楚道明白,他比谁都清楚,矩州今番势必会落在韦镇仙手里,这个西南王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如今林文忠被害,连魏潜这个窝囊废都已经歇菜了,就凭一个杨璟,要人没人,要武备没武备,韦镇仙掌控矩州内外,整个贵州城在韦镇仙面前简直就是千疮百孔,没有任何的防御,矩州那是唾手可得的!
可杨璟却指名道姓要他董尚志站在朝廷这边,这是劝说,同样也是警告,但问题是,杨璟凭什么警告他董尚志?
难道说杨璟还有其他手段?还有其他法子能够镇压韦镇仙的举旗反抗,能够保住矩州?
董尚志思来想去,便只有夜郎人,可夜郎人刚刚才摆脱了白牛教的控制,想要赶到矩州也需要时间,再者,就凭一两千常年到头见不到阳光的地下爬虫,还能翻了天去?
刨除夜郎人这个援军,杨璟能够动用的,便只有宁西军,但宁西军可不是谁都能够调动的,起码杨璟这个荆湖北路的提举江陵府公事,就管不到夔州路这边来。
当然了,这是董尚志并不知道杨璟拥有便宜行事的莫大权柄,这完全就是官家赵昀给杨璟的一柄尚方宝剑,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够动用。
而宁西军无法调动的话,便只有夔州路的安庆军,可安庆军需要统筹兼顾大局,而且与宁西军一样,都不是杨璟能够调动得了的。
没有这两个军镇的支持,杨璟难道想要凭借矩州的厢兵,以及提刑司的那些个官兵,就妄图镇压韦镇仙和白牛教联手?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都如同韦镇仙所想的那般,朝廷方面能赢的几率已经低到看不见了,也难怪韦镇仙如此自信,让董尚志来表明立场了。
董尚志也感觉很奇怪,自己心底明明就已经有了答案,为何见到杨璟和宗云,就会不自觉考虑诸多胜负因素?
难道说自己心里在质疑,自己的心里其实认为杨璟还有赢的可能?
为什么见得杨璟和宗云那气定神闲泰然若素的神态,他董尚志会如此的犹豫不决?
身为武道宗师,更是南无派的掌教真人,董尚志已经道心通明,心如磐石,再无心魔纠缠,可在杨璟和宗云面前,他却生出了诸多顾虑来,这让他如何都想不透。
越是想不透,他的沉默便越久,以致于韦镇仙都有些不耐烦了,而身后丘本玄等诸多弟子,也都很是迷惑,因为他们从未见过掌教真人如此的犹豫不决。
就在董尚志悬而未决之时,杨璟再度开口道:“董真人,我知你嫌本官寒舍简陋,还是大总督府住着舒服,也没必要以身犯险去捉拿凶犯,董真人若是拒绝,本官也能理解,不过相见即是有缘,咱们终究是同门,无论成与不成,我与师兄都有一份礼要赠予真人,还望真人不要嫌弃。”
杨璟前番可谓一语双关,将杨璟与韦镇仙的优劣势对比都隐晦地指了出来,而到了后面,则直白了许多,直接与董尚志攀了同门关系。
董尚志是何等人也,自然听得出杨璟的言外之意,韦镇仙虽然赢面大,但即便赢了,也是乱臣贼子,虽然全真道的弟子能够托庇于西南,但终究要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可我杨璟和宗云却是你们的同门,即便败了,以杨璟的官身,仍旧能够在朝堂上替全真道求一条出路,当然了,前提是杨璟能够活着离开矩州。
董尚志不得不承认,杨璟确实一针见血,直指人心,而且让他惊讶的是,杨璟非但早已看透了矩州的局势,看穿了韦镇仙的实力,更清楚地看到全真道的未来!
董尚志想了想也就恍然了,因为杨璟是皇城司的人,朝廷打算对全真道动手,取缔全真道,转而推崇佛门,杨璟又岂有不知之理?
事实上董尚志又想错了,杨璟对此事确实一无所知,他只不过凭借后世史料对道门与佛家纷争的大概记载,才推测到全真道即将大祸临头而已。
正是因为思量杨璟话中之话,董尚志竟然没有注意到杨璟后面提及的礼物,直到丘本玄在他身后小声提醒道:“师父。。。”
董尚志猛然回过神来,只见得宗云一步步走到他面前,从宽大的道袍袖子里,取出一个黑色银纹的阴阳鱼乾坤袋,双手奉上。
“师叔,好好想想吧。”宗云面对董尚志从来都不会低声下气,此时更是语气平淡,那眼神冷静理智到了极点,甚至让董尚志都有些内心诧异难平。
然而此时,所有人都听到吱吱嘎嘎的声音,众人望了过去,但见得秦玄策脸色铁青,双手死死捏着推车的扶手,身子前倾,似乎恨不得站立起来,扑向宗云,将那小车都震颤得咯吱直响!
董尚志猛然想起杨璟和宗云前往仙云山之前,他与二人之间的对话,虽然那时候他便已经知道这是韦镇仙的一个局,但他还是隐瞒了实情,仍旧照着计划,让宗云和杨璟替自己寻找法印。
因为他心里知道,杨璟和宗云根本就不可能找回那枚法印!
可此时,他看着秦玄策的神色,目光集中在乾坤袋之上,只觉得这沉甸甸的袋子里,仿佛装着一个活蹦乱跳的灵魂,正在召唤着他的道心!
第三百二十八章 掌教真人现场授艺
身为全真道南无派掌教真人,董尚志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武道宗师,多年的修炼更多的其实是心境的修炼,其实本该道心通明,洞彻世事,清风伴明月,乘桴浮于海。
今遭出行西南,实则干系到全真教的退路,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这枚遗落人间的重阳祖师法印,董尚志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然而此时,他手捧着乾坤袋,仿佛捧着日月山海一般沉重,他并不需要打开袋子,便能够确定,里头确实是重阳祖师的法印!
就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影响着他,牵动着他那早已波澜不惊的心脏,使得他心跳加速起来。
而当他打开袋子,将那枚小小的印章握在手心,摩挲着印章上的印文之时,他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重阳祖师留下了九件法宝,其中一件就是宗云背上的神符剑,而最重要的一件,此时就躺在他的手心之中。
董尚志握着这枚印章,再看看杨璟和宗云,突然生出一种异常坚定的错觉,仿佛这天底之事,没什么是这两个小子不能做到的一般!
正当此时,他听得宗云低声朝他说道:“师叔,师父曾经问过我,修道之人修什么,年少时我回答说修身,过了几年他再问,我说修武,再过了三年,修术业,直到现在,才知道该修心,修真。”
“师父和师叔一同接受谭祖师的教诲,应该也被问过这个问题,敢问师叔,你现在想修的是什么道?”
董尚志微微一愕,他并未觉得宗云的问题有多么的不敬或者忤逆,他之所以愕然,是因为这个问题,让他一下子便回到了求道之初的时光。
所谓修真,何为真,不过初心则已。
就好似全真道的命运一般,无论何去何从,又岂是人力所能强求的,如今他在韦镇仙处为全真道求退路,却不得不使得道心蒙尘,若人人如此,全真道即便能继续延续下去,又修个什么道?
董尚志紧紧握着那枚印章,而后想了想,走到了宗云的面前,将印章放回到袋子里头,郑重地将那乾坤袋别在了宗云腰间的束带上。
“张本灵,这是重阳祖师传给我南无派谭祖师爷的东西,本该传到你师父手里,如今你师父没了音讯,便由你代为保管吧。”
宗云心头一震,眼眶便湿润了起来,董尚志这般举动,已经为师父王道明正名,再度承认了王道明一脉的正统地位,宗云也终于完成了长久以来的夙愿!
“师叔。。。”宗云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个老人,突然觉得终于找回来那种归属感,而董尚志只是摆了摆手,朝他和蔼地微笑。
“大都督,老道今日有幸得遇本灵本初二位师侄儿,心中甚喜,稍候便与二位师侄儿回去叙叙同门之谊,这些天叨扰大都督了。”
董尚志虽然说得云淡风轻自然而然,可韦镇仙却彻底呆住了:“你说什么?!!!”
这也实在让韦镇仙感到意外和震惊,他心中早已笃定了董尚志虽然迟早要离开,但绝不会是今天,更不会是跟着杨璟和宗云离开。
可看如今这架势,董尚志竟然真的要跟杨璟和宗云站在一处了!
丘本玄等一众南无派弟子也大为愕然,因为早先师父才叮嘱他们,此次西南之行,是为了佛家与道门那场辩论而寻求退路,切记要低调行事,最好不要得罪韦镇仙。
可如今掌教师父非但要离开大总督府,甚至还当着韦镇仙的面,跳到了杨璟和宗云这边来!
明知道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之中,朝廷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胜算,再得罪韦镇仙,这段时间屈尊纡贵委曲求全所得来的成果,都将全部白费,一直顾全大局的董尚志,居然选择了剑走偏锋,竟然选择支持杨璟和宗云!
“董真人,你。。。你这是何意!你可要考虑清楚了!”韦镇仙的脸色终于变得阴沉起来。
丘本玄等诸多弟子见得韦镇仙要翻脸,当即跟着站到了杨璟和宗云这边来。
董尚志转身看了看韦镇仙,只是笑了笑道:“大都督,贵府惯吃肉,老道还是跟同门师侄儿们一起走,如此也妥当一些,大都督盛情款款,老道也只能无福消受了。”
“董真人应该知道,我西南一族素来好客,便请真人与诸位道长留下来再盘桓几日吧!”韦镇仙双眸露出一丝凶厉之色,将右拳高高举了起来!
韦镇仙话音刚落,大总督府里头哗啦啦冲出大批皮甲蛮兵,而府门前的街道上,却出现了十二个异常高大的江湖高手!
这十二高手人人穿着棕灰色犀皮软甲,外头则是长毛覆满全身的牦牛甲,这牦牛甲乃是一整张牦牛皮所制,加上这些个高手健硕高大,真真如同一头头直立行走的牦牛怪!
他们的手中并非刀剑长枪,而是人手一柄宣花大斧,上头锈迹斑斑,满身尽是铁血气!
“这。。。这是白牛教的十二壁垒护法!”丘本玄见得这十二人出场,也不由暗自心惊。
董尚志微微讶异,但并未太过意外,毕竟他对韦镇仙的为人实在太过了解,如果韦镇仙客客气气将他送走,那才是怪事了。
这位掌教真人转身扫视了一圈,束得整齐的道髻上,几缕散落的白发在寒风中轻轻飘扬着,他朝宗云和杨璟说道。
“二位师侄,师叔也没什么像样的见面礼,今日就传你们三式大摧碑,且随我来。”
杨璟只觉得董尚志此刻霸气难当,而丘本玄等南无派弟子却目瞪口呆,而后纷纷低下了头!
因为三式大摧碑并非全真武学,而是董尚志真人自创的武学,是他们这些南无派弟子一生之中梦寐以求的功夫!
然而董尚志只说传给宗云和杨璟,他们自然不敢偷看半分,只好将头都低了下来。
宗云自然是听说过的,想了想,也洒然一笑道:“多谢师叔教诲!”
宗云朝杨璟使了个眼色,低声道:“看仔细,能领悟多少,可全凭自家本事了!”
杨璟听得宗云提醒,也知道董尚志今番是要拿出看家本领,虽然他刚刚登堂入室,但对武学有着浓厚兴趣,武功强上一分,往后自保的能力就多一分,也就更能守护自己珍视的人,杨璟自然不敢有半分失神分心!
董尚志朝丘本玄等人下令道:“众弟子听令,结北斗七星剑阵,切莫放后头任何一个人过来!”
丘本玄等人得令,唰唰抽出道剑来,身影闪动,很快就结成全真教乃至道教最负盛名的北斗七星剑阵,面对汹涌而来的蛮兵,保护着董尚志和杨璟宗云的后背!
董尚志如闲庭信步一般走向那白牛教十二壁垒,后者也挥舞着宣花大斧,朝董尚志这边冲杀而来!
杨璟并未携带青铜古刀,而宗云虽然背负着神符宝剑,但宝剑并未出鞘,二人亦步亦趋,就跟在董尚志的身后!
但见得那十二壁垒呼啸间似那猛虎下山,眨眼就冲至前头,劈头盖脸就朝董尚志劈砍过来!
那巨大的斧刃撕破寒风,力大势沉,力劈华山,颇具威势!
董尚志却迎面而上,朝杨璟和宗云讲解道:“我这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