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狱-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王爷听得高泰祥如此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高泰祥那个宝贝女儿的光辉事迹,高泰祥如此一逗,气氛瞬间就变得缓和轻松起来。
也难怪高泰祥能够将大理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来他很坦荡地表明自己与段王爷的关系,也不隐瞒段王爷对高家的抬举,二来他表示了自己对女儿之事是了解情况的。
就这种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性格,让金殿上的段王爷和朝堂上的百官们,如何都讨厌不起来。
段王爷笑着道:“也只有本王册封的郡主,才有胆子在王都胡闹,相国真是有福了,哈哈哈!”
面对段王爷的调侃,高泰祥也是一脸的无奈,段王爷也不拿他逗乐,摆了摆手道:“行了,咱们的相国大人还要回去救火救急,今日暂且散了吧。”
高泰祥这才如蒙大赦一般从朝堂出来,急匆匆赶回府邸,便见到了高文高武争执的场面。
对于高文,其实他心里也有数,只是他觉得高文太过软弱,想要别人不欺负你,不能永远靠父亲的偏袒,他倒是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看到高文忍受不住了,跳起来暴揍高武一顿。
可惜不是今天,他见到的只是高文仍旧如同以往,强忍着被弟弟欺负,被那些家丁摁在地上拳打脚踢。
高泰祥轻叹了一声,正要出面制止,却见得高采芝带着杨璟等人走进了院子。
这一路上,他已经听侍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此时见到夔虎红雪,也同样感到非常的惊讶。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个声称是大宋使节的人,竟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不过当高泰祥的目光扫到杨璟身边那名内等子虞侯身上之时,他已经确定杨璟便是大宋使节了。
高泰祥的武功不算高,但阅人无数,眼光毒辣,看人看事的视角更是比别人要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跟女儿一样,或者说他女儿跟她一个样,眼光这种东西,都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才练出来的。
他没办法知道那名内等子虞侯有多么厉害,但他却在段王爷身边见过类似的人,甚至此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暗处,就有这样的强人,在保护着他这个相国!
而这个自称大宋使节的年轻人身边那个强者,比保护他这个大理相国的死士,气势还要更加的深沉而强大,如同藏在刀鞘里的绝世宝刀一般!
当他见识了杨璟判断玉鱼儿归属的小聪明之时,也对杨璟刮目相看,所以不声不响走进了院子,趁着高文答谢杨璟之时,从石鼎里头捞出了那玉鱼儿。
他将玉鱼儿拿在手上,朝羞愧得满脸通红的高武道:“这是你的,过来拿回去。”
高武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脸现惊喜,赶紧过来将玉鱼儿给夺了过去,抱在了怀里!
他们与高采芝一样,都是相国的儿女,除了高文以外,高琼和高武也都不缺珍宝,高武也不是笨蛋,在他看来,高泰祥将珍宝给了他,却将心里的认可,给了高文,如果可以交换,他愿意放弃珍宝,换取父亲对他的认可和精神上的疼爱!
就好像现在,无论自己是对是错,无论这宝贝最开始是谁的,最终父亲都会给他,这就是疼爱!
其实高泰祥走进院子之时,杨璟就已经察觉得到,毕竟他的金关玉锁已经修炼到二重境界的瓶颈,听觉和直觉都变得异常灵敏,只是杨璟装聋作哑,没想到却见到了高泰祥“蛮不讲理”的一面。
高文见得这一幕,慢慢低下了头,他可以忍受高武的欺负,可以忍受下人的不敬,可以忍受姨娘们的白眼,但他绝不能忍受父亲这样对待他,因为娘亲死后,父亲便是他留在这个家里的唯一理由!
他猛然抬起头来,紧紧捏着拳头,而后一个箭步冲上去,一头撞向高武,高武当即口鼻流血,坐倒在了地上,还未来得及痛哭,便被高文坐在身上,拳头一下接一下地砸在他的脸上身上!
高武杀猪一般哀嚎哭叫,求爷爷告奶奶,高采芝想要阻止,却被高泰祥拦了下来。
高文流着悲愤的泪水,仿佛要将多年以来受到的所有屈辱,都发泄出来一般,直到高武不再叫唤了,他才停下来,站起身来,抹了抹脸,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低着头往回走。
这才走出几步,高泰祥终于发话了,他指着那玉鱼儿道:“等等,拿上它。”
高文陡然停步,身子一颤,过得良久,才转过身来,满脸严肃,朝高泰祥行了一礼道:“谢谢父亲,孩儿已经明白父亲的心意,那鱼儿,已经不需要了。”
在这一瞬间,高文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般,高泰祥眼眶有些湿润,但仍旧面部表情,朝高文道:“好好读书。”
高文郑重地点了点头,而后转身,没走几步,还是忍不住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
高泰祥则拍了拍惊愕在原地的女儿,有些恼怒地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带着这些奴婢,送你弟弟下去疗伤啊!”
高采芝这才回过神来,那些个仆人和奴婢才敢上来抬人,七手八脚呼呼喝喝,片刻就走了个一干二净。
杨璟见得高泰祥默默将那只玉鱼儿捡起来,有些心疼地看着被抬走的儿子,不由对这位相国拱手道:“相国用心良苦,让人佩服啊…”
杨璟这句由衷的赞叹,也让高泰祥觉得,杨璟确实是个担当使节的好人选。
因为高泰祥对待儿子的做法,充满了蛮人的狼性,也不讲什么兄友弟恭,想要获取和守护自己珍爱的东西,便动手去争,去抢!
对于饱读诗书的中原汉人而言,这样的教育已经有些“离经叛道”,但他听得出来,杨璟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不管杨璟是否真心实意,但最起码他给了高泰祥这样的一种感觉,不管是真是假,杨璟都是个不错的使节。
而高泰祥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让杨璟知道,他高泰祥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大理的事情,大理人会自己去争去抢,大宋朝想要得到实惠,也必须出力去争,去抢。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想要靠着靠山来过活,靠山也总有倒下的一天,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位大理相国何尝不是在对杨璟说,蒙古人骗不了我高泰祥,大宋人同样也不能骗我高泰祥?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门狩猎初见使者
杨璟很清楚高泰祥的用意,但仅仅只是高泰祥对待儿子高文的用意,他并不知道蒙古人也派来了使节,所以他也没办法领会高泰祥的警告,但他已经看得出高泰祥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踏入相国府,见到相国府的布局和建筑细节,再看看高泰祥这些儿女,杨璟已经对高泰祥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再见到高泰祥本人,见到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杨璟对这位大理相国,就更加的有感悟,所以他那句用心良苦的赞叹,也确确实实发自内心。
高泰祥朝杨璟道:“老夫对大宋的风土人情向往已久,奈何只能在典籍之中读起,未能亲身领略,杨大人可有兴趣与老夫小酌一杯,给老夫讲讲这大宋的风情?”
杨璟哈哈一笑道:“本官对大理人情也是满怀期待,相国的提议正中我下怀,杨某倒是却之不恭了。”
杨璟如此一说,便朝风若尘等人使了个眼色,后者也识趣地自顾回避,可那内等子虞侯却不挪步,杨璟不由皱起眉头,虞侯这才不情不愿地下去了。
高泰祥将此举看在眼中,嘴角笑意玩味,只是也并未点破,带着杨璟便来到了花厅之中,自有奴婢流水价儿将酒水菜肴都呈了上来。
这些个酒水吃食也是在精不在多,看似不起眼,却又各具匠心,便如同高泰祥这府邸一般,粗看之下寻常平淡,细细品尝才得了真味。
两人随意聊起些许见闻,也没谈及任何军政大事,对出使之事更是绝口不提。
过得不久,高采芝也来凑热闹,倒是言行有礼,举止有度,满满都是大家闺秀的典雅,没半点跋扈泼辣,在外头撒野如疯子,在家里老实似囚徒。
杨璟见得高泰祥让女儿坐了下来,也知晓今次没办法谈正事,许是高泰祥故意吊他胃口,杨璟也不着不急,只谈风月而不论政事,气氛倒也融融恰恰。
到得午后,阳光静好,人也懒散,高采芝提议说,早上的狩猎让杨璟给坏了事,要杨璟赔她一场,高泰祥也在一旁开玩笑地帮腔,说放眼整个王都,可没人敢拒绝高采芝这个郡主殿下。
杨璟也是哈哈大笑,应情应景地快口答应下来,高泰祥也让人送上狩猎的装具,杨璟扫了一眼,对于大理贵族的传统服饰,杨璟并未上心,也没有要穿的意思,毕竟自己代表着大宋朝,气势可不能弱了下去。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弓弩鹰犬之外,高泰祥竟然还为他准备了一杆足足六尺长的火铳!
杨璟没想到大理竟然会有火器,相对于弓弩,杨璟对火器自然是更感兴趣,当即便拿起那火铳来,好生把玩起来。
高泰祥稍稍张开双臂,让贴身的侍卫帮他穿上甲具,一边随口朝杨璟解释道。
“这火铳乃是会川一战,从蒙古蛮子手里缴获的,听说大宋也有梨花枪,不知与这火铳相比,却是如何?”
杨璟早先让杜可丰研制火器,甚至为杜可丰写出了无烟火药的大概配方以及新型燧发枪的设计图纸,顺便也了解过大宋的火器。
大宋确实有一种火器叫做梨花枪,其实就是在铁枪的枪头上绑一个竹筒,将火箭塞到竹筒里边,通过火绳来引发。
对敌之时,火箭先行射出,这火箭的爆炸威力并不大,但声响和光耀能够引起敌人恐慌和躲避,铁枪接踵而至,就能够刺死敌人。
虽然也算得上是火器,但运用的效率很低,真正杀敌并非靠着火器强大的威力,那火箭只不过用来扰乱和迷惑敌人罢了,真正的杀伤其实在于后面跟上来的铁枪。
与这杆出自蒙古人之手的火铳相比,梨花枪确实有些拿不上台面,而且蒙古人西征,也吸收了西域的一些先进技术,火铳的威力也就更大,再加上炸弹一般的震天雷,以及回回炮,蒙古人除了铁蹄刀枪之外,这些火器也是他们制胜的法宝了。
不过高泰祥也言外之意也很明显,未尝没有向杨璟耀武扬威的意思,但在杨璟看来,高泰祥也有些欲盖弥彰的嫌疑。
他其实很渴望得到大宋的援助,毕竟蒙古人是侵略者,而大宋则在他们的后方,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双方的渊源,亦或是大的战略层面,大宋都应该在军事上援助大理,共同抗击蒙古人。
但他又担心大宋会趁机占大理的便宜,如今的大宋可不比太祖时期的大宋,此时的大宋偏安一隅,疆域缩小了很多,连淮河以北的地方都丢给了蒙古人,如果能够趁火打劫,占一占大理的便宜,又何乐而不为?
杨璟看穿了高泰祥的小心思之后,也只是跟他打哑谜,朝高泰祥道:“相国有所不知,这梨花枪已经是老黄历了,如今我大宋配备了新式的火枪,比这火铳嘛,呵呵呵,如果有机会,当让相国好好见识一番。”
高泰祥也没想到杨璟回答得滴水不漏,只是一笑置之,穿好衣甲之后,便与杨璟走出了练功房。
到得外头,内等子虞侯和风若尘等人早已守候多时,不出杨璟所料,高傲的内等子虞侯并未穿着大理的衣甲,风若尘和鹿白鱼是女流,也同样没有更换衣物。
大批相国府的好手已经牵狗擎鹰,身负长弓短刀等,列成方阵在门前守候。
杨璟与风若尘的等人出来没多久,有一支队伍从街尾遥遥而来,骑着高头大马,背负长弓,马背上挂着大刀水囊,架着威武的海东青,结着大辫子,竟然是蒙古人!
见到这队蒙古人之时,杨璟心里也是好生震惊了一把,因为此时蒙古与大理乃是战争时期,能够好端端出现在大理王都的,只能是一个身份,那便是蒙古的使节团!
杨璟本以为蒙古人只是劝降各府各郡的领主,没想到他们竟然派来了使者!
杨璟皱着眉头看了看高泰祥,但这位大理相国并未理会杨璟的目光,而是策马迎了上去,与那蒙古使节好生寒暄了一番,亲热程度不亚于与杨璟的交谈!
大宋与蒙古也是纠纠缠缠了许多年,说是死对头也不过分,身为两国使节,无论是杨璟,还是那名蒙古使者,都没有主动结交的意思。
高泰祥便朝杨璟介绍道:“杨大人,这位是博尔济金?忽合尔,也是我大理的贵客,今日与我等一同狩猎,忽合尔可是蒙古勇士,出了名的好猎手,二位大人谁更技高一筹,老夫也是期待得紧啊…哈哈哈…”
杨璟扫了一眼,但见得这忽合尔虽然留了大胡子,但眼神清澈,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年富力强,质孙服被强壮的躯体撑得鼓鼓的,身后侍从架着一只雄壮的海东青,座下大马竟然比高泰祥府上那些骏马都要高大!
那忽合尔同样在审视着杨璟,见得杨璟背着大理人从战场上缴获的火铳,眼中顿时露出烈焰般的怒火与敌意。
杨璟这一看,忽合尔马背上却挂着一柄斩马剑,看样式该是大宋边军的配备,许是在北面战场从大宋军手里缴获的。
这么一来,双方的火药味可就越发浓重了。
高泰祥只是笑了笑,见得杨璟与忽合尔没有相互寒暄的意思,便打算出发。
忽合尔的战马很是雄骏,昂首挺胸,如同得胜的大将军一般,步态优雅,身上还披着皮甲,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宝马,此时忽合尔稍稍往前,竟然有与高泰祥并辔而行的态势!
杨璟稍稍落后了半个马身,高泰祥却一言不发,缓缓往前走着,那忽合尔似乎更加得意,朝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这些人架着的鹰隼便发出声声建立的唳啸之声!
这是在示威啊!这些蒙古蛮子这是要搞事情,不给我大宋使节面子啊!
杨璟心里一下就有些不爽了,按说担当使节就该忍气吞声,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暂时的隐忍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值得的。
但杨璟早已知晓蒙古人的底细,他们非但缺粮,他们的大汗也已经暴毙,大军统帅贵由必须赶回北方皇庭争夺汗位,他们只不过想要攻破高泰祥的心理防线,让大理国投降罢了!
杨璟也有些懊恼,如果不是自己想暂时忍着,想要等到正使赵京尹抵达王都之后,再与高泰祥正式详谈,他早就将蒙古人的底细告知高泰祥了。
也正是因此,杨璟也不打算再忍下去,若在这方面示弱,便会使得高泰祥对大宋失去信心。
似高泰祥这等性子,凡事都要自己去争,去抢,倒是与蒙古人如出一辙,如果自己仍旧软弱地坐等,定然让高泰祥和蒙古使者看不起!
心意已定,杨璟便朝鹿白鱼使了个眼色,鹿白鱼等人一直看着蒙古蛮子耀武扬威,心里早已忿忿不平,这些蒙古鞑子也不知杀了多少大宋军士,不知侵占了大宋多少土地,屠杀了多少大宋百姓!
收到杨璟的示意,鹿白鱼暗自打开了一个香囊,相国府里头不多时便响起阵阵惊叫来!
忽合尔与高泰祥听得声响,也是回头来看,但见得仆从们纷纷从相国府里逃出来,一道黑影如同一团黑烟一般冲了出来!
“吼!”
夔虎红雪一声咆哮,无论是大理人还是蒙古人的鹰隼走狗,全都惊骇得当场炸毛,狩猎用的走狗纷纷挣扎,想要脱离了束缚,逃命了去,挣脱不过之后,只能趴伏在地,呜呜咽咽,浑身颤抖!
而包括蒙古人的海东青在内,那些个鹰隼都纷纷振翅,主人都牵扯不住,有些侍从甚至被鹰隼拖着,从马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