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断狱 >

第267章

断狱-第267章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白鱼听得杨璟如此一说,心里也很快就通透起来。
  照着段兴智这种情况,这种程度的情蛊,鹿白鱼其实这一次出手就已经万事大吉了,根本就不需要第二次服药,更不用说接连几天服药了。
  杨璟这么说,怕是感受到了老僧的威胁,想要利用这个来钳制一下段兴智,也好保护自己的安全。
  段兴智听得杨璟如此一说,也点头道:“那便麻烦二位了,只是有个人,我想先让杨大使见一见。”
  “什么人?”杨璟不由脱口问道。
  段兴智也不回答,只是招了招手,外头的魏知报便走了进来,但听得段兴智下令道:“魏知报,你去把清河郡主带过来。”
  “这。。。王爷。。。清河郡主这几日。。。”魏知报面显难色,然而段兴智却少见地发怒道:“让你去你便去,你这奴婢难道也要反了不成!”
  魏知报见得段兴智发怒,也不敢再分辨,躬着身子如同煮熟的虾一般,连连点头,也不敢转身,便这样退了出去。
  “清河郡主?王爷让杨某见郡主作甚。。。”
  杨璟也有些迷惑不解,难道这段兴智为了感谢自己,想要将清河郡主下嫁给他?
  如果想要利用这一点来笼络杨璟,让杨璟帮助他争夺大理军政实权,也不是说不过去。
  杨璟虽然是大宋使节,又有五品官身,还有男爵的册封,但清河郡主毕竟是大理王的亲闺女儿,嫁给杨璟的话也太过委屈了一些。
  杨璟心里正想着如何婉拒,最好便是见也不要见,因为他实在反感这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政治联姻。
  再者说了,段兴智面相平庸,女儿估摸着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倒不是杨璟掀起人家长得丑,而是见面之后,万一清河郡主长得有碍观瞻,自己再拒绝,难免给人以貌取人的嫌疑,若答应下来,又委屈了自己,倒不如不见了作罢。
  然而段兴智却朝杨璟道:“本王也不瞒杨大使,毕竟这件事全赖杨大使去促成,若能玉成此事,杨大使可就是我大理段氏和大理百姓的大恩人了!”
  段兴智说到玉成二字,杨璟心里不由紧张起来,玉成好事可不就是婚配的问题了么!
  不过杨璟还来不及婉拒,段兴智已经继续开口道:“杨大使,小女清河郡主已经及笄,正是到了婚配的时节。。。”
  杨璟一听,乖乖了不得,还真是这档子事儿!
  旁边的鹿白鱼也已经低下了头,隔着老远都能够闻到一股子老坛酸醋的味儿。
  然而段兴智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将杨璟心中所有的幻想都给打灭了!
  “本王想让杨大使将小女儿带到大宋,若大人能说服大宋官家纳小女为妃,本王便能够得到大宋官家的册封,我想大使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到时候本王也就有了抗争的本钱了!”
  原来段兴智打的是这个主意!
  只要跟大宋官家赵昀扯上亲家,得到了新的册封,段兴智便相当于得到了大宋的全力支持,若高氏再搅风搅雨,都会被视为在挑衅大宋!


第四百一十五章 清河郡主见客献艺
  和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甚至增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牺牲女子的人权为代价,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友好,决定两国走向的仍旧是利益。
  但这种制度在古时却方兴未艾,也缔造了几段佳话,强盛如大唐贞观,文成公主都要嫁到吐蕃去,而更早的汉时,王昭君出塞的传说仍旧在流传。
  可谁又会去探究王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和遭遇?
  王昭君本是个宫女,但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听说北方的一个匈奴单于跑到大汉来,跟皇帝要个妹子当媳妇儿,又见其他人害怕荒漠而不肯嫁,一心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王昭君,便主动请缨,嫁给了那个单于呼韩邪。
  可她没想到的是,匈奴人的习俗与中原汉人不同,呼韩邪单于死后,她被迫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而过了十一年,复株累也死了,她又要嫁给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
  对于中原汉人而言,这是丧失人伦的腌臜事体,那时候王昭君才三十几岁,她再也不愿意这样下去,便写信请求大汉天子,让她回归中原,大汉天子认为这样会破坏与匈奴的关系,让她继续留在匈奴,王昭君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
  王昭君很多时候被人视为和平使者,认为她在为国家牺牲,但这里头未尝没有她渴望追求属于自己人生的因素,无论如何,如果没有和亲制度的话,这一切也就不会发生。
  顺便提一嘴,说起这个和亲制度,却源于英明神武的刘邦,当初刘邦被围于白头山,靠着贿赂才逃脱出来,匈奴的冒顿单于垂涎吕后的美色,便写信给吕后。
  冒顿单于在信里头说,如果吕后能够与他同床共枕,他就偃旗息鼓,否则就要打到长安,活捉刘邦。
  吕后虽然很羞愤,但实在惹不起冒顿,便回信说,我是个老婆子了,你想睡美女,中原大把,回头我送一些宫女给你,你就别打我老公了。
  总之这个和亲制度也就这么一回事,似王昭君这样,在她的心里,其实是想逃离皇宫的苦闷寂寞生活,但在客观上,她确实为大汉帝国做出了贡献和牺牲。
  可反过来一想,堂堂大汉帝国,需要靠出卖一个女人的生活而获得喘息之机,何尝不是一种耻辱?
  无论如何,和亲制度也就这么渐渐形成,往后也愈演愈烈,女人成为了权力和战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
  段兴智在这个时候将清河郡主推出来,想要借此得到大宋的支持,以压制高泰祥,在政治上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手腕。
  这也就是杨璟讨厌政治的最主要原因了,虽然政治时刻在强调是为了人性,但政治的斗争和政治手段,却一点人性都不讲。
  政治是大,人却很小,而小的人,只能为大的政治牺牲,很多时候就会产生许多看起来合情合理,却最没有人性的事情来。
  在杨璟看来,他非常反感这样事情,就好像赠送大熊猫一样,用大熊猫来作为和平使者,但你考虑过大熊猫的感受吗?
  在杨璟看来,无论是女人,还是大熊猫,都是让人心疼的。
  可站在大宋官员和大宋使节的身份立场上来讲,高泰祥一家独大,大宋势必要吃亏,如果能够接纳清河郡主,再度册封段兴智,支持和扶植大理段氏,对于大宋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候,最合情合理却又最没有人性的事情也就来了,即便心里再厌恶,杨璟却不能拒绝这个请求,因为他是大宋使节,他代表着大宋的利益,而不是他个人的喜恶!
  并不是说嫁给大宋官家赵昀就一定不好,且不说清河郡主长得如何,古代女子对自由恋爱没什么概念,只要夫家对她好,便是幸福的人生,被大宋皇帝纳入皇宫,应该也算是好事一桩。
  但官家赵昀眼下刚刚冷落阎贵妃,又落入唐安安的魅惑之中,被迷得晕头转向,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宠幸其他嫔妃,清河郡主到了大宋,也只能在冷宫里生活,说不得要将大把大把的青春年华都荒废在宫里头。
  杨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这是大理王段兴智做出的选择,毕竟这关系到大理段氏的未来,关系到大宋在大理的布局,杨璟也只能寄希望于清河郡主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如此说不定能够让官家赵昀看上她,不至于将她丢入冷宫,说不得还能减少官家对唐安安的迷恋。
  然而当魏知报将清河郡主带进宫里来,杨璟不由失望了。
  清河郡主也就十四五岁的年纪,所谓及笄,也就是说可以嫁人了,通常是十四岁左右。
  这清河郡主段初荷身材娇小清瘦,脸蛋儿平庸,没什么过人的姿色,长着八字眉,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活像个受气包,就这么一个人儿,在大理的话,凭借清河郡主的身份,还能过得有滋有味。
  可到了大宋宫廷之中,不出三五日便会被宫中那些嫔妃欺负,只怕被吃了也不会吐出半根骨头来!
  “小荷叶,过来为父这里,见过大宋的杨璟杨大使。”段兴智朝女儿段初荷招了招手,后者顺从地走到段兴智身边,而后朝杨璟福了一礼:“见过杨大使。”
  她的大宋官话比杨璟的还要地道,举止仪态端庄典雅,虽然带着羞涩和内敛,却有种别样的气质!
  杨璟不由心里欢喜,好歹这清河郡主也并非一无是处,她属于不秀于外却慧于中的类型,虽然其貌不扬,但一开口就让人知道,她是个才女,而且是个看似木讷娇羞,实则聪慧过人的才女!
  这种人无论男女,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受人欺负,但却是小亏不计较,大亏从不吃的人!
  段初荷的第一印象也让杨璟放心了不少,既然和亲避免不了,起码段初荷还能保护自己,不至于在大宋宫廷里头吃苦受罪,杨璟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杨璟见过清河郡主。”杨璟拱手回礼,段兴智赶忙招呼着坐下来,主动找些话题,简短地聊了一阵。
  这段初荷谈吐游历言行有度,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才气,与杨璟谈起大宋风物,竟然说得头头是道,杨璟这个大宋使节,在她面前仿佛变成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许是段兴智早已跟她交过底,席间也并未提及和亲之事,但从她与杨璟谈论大宋风物来看,显然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清河郡主焚香煮茶,又给杨璟和段兴智抚琴弄箫,总之算是简单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技艺。
  杨璟对这些文雅之事并不太在行,只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清河郡主操弄这些东西之时,便会流露出一股让人折服的气质,可谓蕙质兰心了。
  清河郡主不多时便离开了寝宫,段兴智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朝杨璟道:“杨大使,我这女儿可是大理第一才女,相信大宋官家是不会拒绝的,如果杨大使愿意帮忙,离开大理之时,便带上小荷叶的画像与本王的国书吧。。。”
  段兴智说起女儿乃是大理第一才女之时,脸上满是自豪,而说起杨璟离开,眼中却又多有不舍和自责,人总说忠孝不能两全,似段兴智和高泰祥等人,在掌权者和父亲的角色之间,又何曾能得到自由选择的机会?
  杨璟想了想,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至于官家赵昀该做何种决策,是否同意段兴智的请求,就不是杨璟能左右的了。
  段兴智见得杨璟点头,也是大喜,正要让人摆下御宴,杨璟却婉拒了。
  段兴智也知道高采芝正在外头等着,实在不便与杨璟多沟通,更不可能现在就将国书交给杨璟,也就放了杨璟和鹿白鱼出去。
  高采芝在外头也等得不耐烦,她本来就是个跳脱野蛮的性子,窜天猴儿一般不得消停,今番又带着父亲的秘密任务,可却被拦在门外,什么也没办法探听,心里早就腻歪了。
  此时见得杨璟和鹿白鱼终于走了出来,高采芝也终于快活起来,走过来朝杨璟道:“杨大人,王爷的身体如何?”
  杨璟微微一笑道:“王爷确实受了惊吓,喝些安神定魂汤,过两日再来施以针石,该是没什么大碍的。”
  高采芝听得如此,也不追问,带着杨璟等人出了宫,今番却说路上无聊得紧,让鹿白鱼上车陪她说话。
  杨璟知道这丫头也是心里精灵,怕是要借此机会套鹿白鱼的话,当即便朝鹿白鱼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也不推辞,便与高采芝一同上了车。
  回到相国府已经入夜掌灯,杨璟便与赵京尹等人,陪着高泰祥一道用饭,高泰祥对今日入宫之事也绝口不提,仿佛从不放在心上一般。
  席间又见得高炽到府上来拜访,高泰祥也不拒绝,让人将高炽一并带了进来。
  高炽在苍山脚下截杀蒙古人,可谓居功至伟,虽然事先得到杨璟的提醒,整个策略又是杨璟提出来,战役过程中,也是杨璟三番四次顶住压力,力劝高泰祥坚持到底,这策略才最终取得了胜果,但不可否认,高炽带领着那些僧兵,确实有着最主要的功劳。
  这高炽眼下正得势,将高通比下去之后,今番却是想来请战,想要率领大军北上收复失地,奈何高通早一步得到杨璟的提点,非但将这个任务揽了下来,还从高泰祥这里拿走了不少火器。
  高炽听说高通抢先了一步,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正郁闷之时,高泰祥又给了他一份差事,说是让他高炽护送杨璟等人返回大宋,并与正使赵京尹一道入宫朝拜大宋官家!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高炽本就与高通一般,乃是高氏家族的子弟,今番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了,高泰祥如果有些什么其他打算,自然需要他高炽去做,这一点他还是心知肚明的。
  杨璟见得此状,再看看赵京尹与高泰祥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突然觉得高泰祥与赵京尹是否在谋划着些什么。
  高泰祥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怪老僧夜送国书
  相国府的家宴持续到很晚才散去,杨璟回到住处,鹿白鱼便过来给他倒了醒酒茶,而后给他换药。
  看着杨璟身上那一个挨一个的箭疮,鹿白鱼心里头是真的疼惜极了。
  杨璟也有些无可奈何,虽然在干法医那会儿,他便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可如此卖命的日子,还是未尝经历过的。
  虽然这一路旅途经历过太多的惊喜和刺激,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友谊,甚至与宗云等人不打不相识,从生死相搏的仇敌,变成生死相依的兄弟姐妹,这一切都让杨璟感到新鲜而刺激,同样也品尝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但他身上的伤从未断过,这也让杨璟感到非常的郁闷,并非他不惜命,而是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独立,却相互牵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在让杨璟有些应接不暇。
  也亏得他从未停止过修炼内功,更没有荒废了身手,这一次次的生死搏杀,也让他的武功得到了迅猛飞速的进步。
  无论是螭龙古刀,还是金关玉锁内功,都让杨璟感到非常的好奇又新奇,遭遇到的各种凶案,也让杨璟很是兴奋与激动。
  在这个时代破案,没有后世那般严苛,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太严谨的反侦查能力,留下的破绽很多,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检测物证,便能够得出真相,这也杨璟有了一些些“神探”的满足感。
  当然了,段兴智毒杀高麝玉,也为杨璟敲醒了一记警钟,往后破案还是需要走证据这条路,而减少推理的成分影响。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给杨璟带来了太多新鲜好玩又刺激,还能够让杨璟继续干老本行,杨璟才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的投入进去,所以才会每次都奋不顾身地去拼去搏。
  心里想通了这一点,杨璟也就放下了心理负担,感觉整个人的境界都提升了不少,毕竟能够将生死看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杨璟已经死过一回,这一次穿越重生,就好像上天给他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一般,杨璟自然不可能虚度光阴。
  杨璟心里如此想着,却发现鹿白鱼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欲言又止,杨璟便朝她问道:“姐姐怎么了?休息不好么?”
  鹿白鱼回过神来,朝杨璟摇了摇头道:“没事的。。。可能是太累了。。。”
  杨璟也不再追问,任由鹿白鱼把药都给换上了,才收拾东西要走,眼看着要出门了,鹿白鱼却停下来,朝杨璟说道:“陆掌柜他们回来了,说是。。。说是没能找到她。。。”
  杨璟不由恍然,难怪鹿白鱼会如此心神不宁,原来她一直在想着这件事。
  鹿白鱼口中的那个她,自然是从云都赤刺客手里头将杨璟救下的姒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