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断狱 >

第351章

断狱-第351章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一般!
  这也正是杨璟如何都不愿接近此女的原因之一。
  “你可知道欺骗本官是何等样的下场!”杨璟虚张声势地震慑道,然而苏月羞却轻轻摇头道:“大人,事关奴家性命,奴又岂敢胡言乱语,只要大人答应放过奴家,奴便当了向导,跟着大人北上,若奴家所言不实,便任由大人剐了也无话可说的。。。”
  杨璟自然不会轻信这女人的话,但她的情报却又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照着她的供述,杨复血竟然私自勾结蒙古人的云都赤,想要帮着蒙古人突破安丰军的防线,为蒙古大军南下而做先锋准备!
  而杨复血的条件也很简单,那便是像杨妙真的养子李景一样,成为蒙古帝国的行省长官!
  这苏月羞声称杨复血偷偷勾结蒙古人的杀手组织,联络上了云都赤的头目,今番蒙古大肆驱逐和搜捕道士,却只是虚张声势,想要将这些道士往南宋这边驱赶。
  他们的细作和云都赤杀手,会混在这些道士和流民潮之中,穿过南宋的国境,渗透到安丰军里头,以做内应。
  而杨复血以执行任务为名,派遣了上百的红旗坛杀手,早早就前往安丰军,为接应这些蒙古云都赤杀手而做准备!
  他们的目标乃是安丰军的守将,权知安丰军的李庭芝!
  苏月羞供称杨复血出动的都是自己的心腹势力,连红旗坛的长老们都不知道这个计划,她虽然是枕边人,但杨复血并未透露半句,乃是她无意搜到了蒙古人的密信,一番追问之下,杨复血才将整个计划告诉了她。
  虽然她知道红旗坛细作们聚集的几个地点,却如何都不愿招供,因为生怕招供之后,朝廷会一样处置她,所以才以此为条件,换取杨璟的赦免。
  杨璟不由白了陈密和李彧一眼,若换了别个阶下囚,不肯开口的话,早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可苏月羞毫发无伤,显然是没动大刑,这女人的魅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你若想活命,还是趁早把知道的全都说出来,否则我一样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杨璟隐约有种预感,留下这女人,只能是祸害,眼下她才是阶下囚,竟然还敢用情报来要挟换取赦免?
  皇城司刑讯逼供的手段可不是开玩笑的,让这女人脱几层皮,还怕她不招供?
  并非杨璟不懂怜香惜玉,实在是苏月羞根本就死不足惜,在山道上刺杀杨璟之时,她和那些奴婢以及高手,可是眼睛都不眨,就四处屠杀平民!
  而杨复血已经死了,但她却没为杨复血流半滴眼泪,同伴们才刚刚被押走,她就出卖了红旗坛的计划,如此反复的女人,又如何能信得过!
  “大人,奴家人贱命轻,死不足惜,但红旗坛的兄弟们只认我夫妇二人,如今夫君已死,只有奴家能够号令这些弟兄,大人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想安丰军的将士被刺杀在营帐里头?”
  苏月羞如此一说,杨璟不由心里发狠,难怪这女人如此有恃无恐,原来早有预谋,只怕杨复血都遭过她的算计!
  杨璟心里还在寻思,李彧已经将罗道宁和甘露师太找了过来,见得二老,苏月羞竟然热泪盈眶,朝二人行礼道:“罗翁翁,甘露婆婆,且救奴奴一命!”
  罗道宁眉头紧皱,显然对这个女人并无太多好感,而甘露师太却只是冷哼一声,要说杨复血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凶残邪恶,这苏月羞可是“功不可没”的!
  杨璟也懒得理会,将这个事情与罗道宁和甘露师太说道出来,而后问道。
  “二位前辈,红旗坛可确实调动过人手,目标可是安丰军?”
  罗道宁和甘露师太知道杨璟才是杨友的亲儿子,又见得胡命桥不惜违背师命,将武当大黄庭都传给了杨璟,再看杨璟处理问题之时展露出来的大魄力和大气度,而杨璟又不问过往,如此信赖他们,二老其实早已决心追随杨璟。
  此时二人相视一眼,朝杨璟点了点头道:“龙山观此行的前几天,复血确实调动了人手,不过那都是他自己拉拢培养的人,算是他的亲卫,坛里对此并没有过问和阻挠。。。”
  见得坐实了这一点,苏月羞似乎隐有笑意,杨璟瞥了她一眼,又朝二老问道。
  “前辈觉得这桩事体的可能性有多大?”
  罗道宁想了想,轻叹一声道:“复血一直想将红旗坛发扬光大,早先也确实说过,要像李景那般,在蒙古做鹰犬走狗,也不愿在大宋做任人宰杀的猪猡。。。”
  “只怕这事情。。。该是真的了。。。”
  听得罗道宁如此一说,杨璟心情越发沉重,又接着问道:“杨复血一死,他的亲卫,果真便肯听苏月羞号命?”
  甘露师太猛然看向苏月羞,眼中毫不掩饰恨意,冷哼一声道:“这支亲卫便是这贱婢提议要组建的,如今她算是得偿所愿了!”
  苏月羞被甘露师太如此斥责,脸上却没有任何羞愧,反而有种洋洋得意,嘴角含笑,实在让人恼怒!
  但杨璟也知道,如果苏月羞所言不虚,那么安丰军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了。
  北上接应宗云等南下的道人,一直就在杨璟的任务列表里头,庆典过后,杨璟其实也就差不多要北上了,只是没想到竟然还潜藏着如此巨大的危机。
  也亏得杨妙真将红旗坛引诱过来,否则杨璟根本就没机会知道这件事了!
  再者,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杨璟却注意到了一个名字,那便是权知安丰军的李庭芝!
  这李庭芝可是南宋的抗元名将!
  李庭芝又叫李北山,乃是淳佑年的进士,也就是几年前才考中的进士。
  但蒙古人南侵之后,这位文官却投笔从戎,当时他也是报国无门,恰逢襄、汉一带遭受战乱,江水又暴涨,可谓天灾**,李庭芝便献策与当时的名臣孟珙。
  孟珙也是慧眼识珠,非常的赏识李庭芝,将他收入帐下,甚至让他暂代县令,李庭芝在县令任上颇有建树,又积极备战,挑选民兵,勤加训练,传授军事战法等等。
  孟珙也曾经与人说起,他认得的年轻一辈之中,无人能比得过李庭芝,往后李庭芝肯定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他孟珙的功勋。
  不过孟珙不久便死了,临时之时,他让贾似道接替了自己的工作,便将李庭芝一并推荐给了贾似道。
  贾似道听从了李庭芝的建议,在淮南大力布防,在清河五河口等地设置拒马栅栏鹿砦等等,又增加了烽火台,修缮传递军情的驿路等等。
  其实彼时的贾似道,也实实在在是为国家做过一些好事的,这也是杨璟为何不愿轻易去评判一个能够左右国家命运的大臣的原因了。
  此时的李庭芝应该也才二十七八,或者三十左右,正是他崛起的黄金年龄。
  安丰军如今是南宋北面的一处要塞,李庭芝能够坐镇那里,也足见朝廷对他的能力是非常肯定和信任的。
  如果红旗坛的人勾结蒙古的云都赤杀手营,混在道人和流民潮里头,从内部击安丰军,只怕蒙古大军会从这个缺口,再度大肆南侵!
  杨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抓紧时间北上,至于这苏月羞,也只能带着上去,虽然她诡计多端,心肠又狠毒,但杨璟连姒锦和繁花这样的女人都敢斗,苏月羞虽然麻烦了些,但杨璟自信还是能应付的。
  “陈密,将情报送入宫里头,由官家定夺,还有,就说本官主动请战,恳请官家准奏。”
  陈密得了杨璟的命令,也就赶忙入宫去了。
  杨璟让李彧将苏月羞收押起来,这才朝罗道宁和甘露师太说道:“我有件事,思来想去,还是想让你们去做。。。”
  罗道宁和甘露师太相视一眼,朝杨璟点头道:“少主尽管吩咐便是。”
  虽然对少主这个称呼仍旧有些不习惯,但杨璟也没在意这些细节,从怀中取出一物来,递到了罗道宁的面前,这是他昨夜从关鱼龙的手里拿来的。
  “这。。。这是白牛教的圣印?!!!”罗道宁和甘露师太也有些难以置信。
  “正是,这是我剿灭白牛教,杀了魏无敌和白观音之后得到的圣印。”杨璟淡然地答道,仿佛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
  罗道宁和甘露师太此时看着杨璟,心中惊骇不已,却也同样感到遗憾非常。
  如果当年没有中计,他们抚养的不是杨复血,而是眼前的杨璟,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少主想让我们收拢白牛教的余孽?”罗道宁不愧是红旗坛的元老级别人物,一语道破了杨璟的意图。
  “不错,对付杨复血留下来的杀手,以及蒙古人的云都赤杀手,还是出动武林势力比较合适,军伍之人对这些杀手的行事风格和套路都不适应,很容易吃大亏。”
  “所以我想让两位前辈将白牛教收拢到你们的旗下,相信以前辈的声威,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再者,红旗坛也需要新的领袖,剩下的那些兄弟也需要走一条正路,需要拨乱反正,需要为杨复血造下的冤孽赎罪,需要重新开始他们的人生,而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身为朝廷官员,杨璟竟然胆敢暗中组织势力,若泄露出去,杨璟就是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杨璟是真正想做大事的人,而他让罗道宁和甘露师太来做这件事,无疑将自己的全副身家都赌在了这两个人的身上,这是何等的信任!
  “少主。。。你。。。你为何敢如此信任我二人?”罗道宁和甘露师太心中激荡,却又忍不住问出口来。
  杨璟却笑了笑道:“你们连杨复血都愿意养,连他做的恶事都一并包容,你们不是喜欢他,而是不想背叛我父亲罢了,就凭着这份忠贞不渝,我杨璟自然信得过你们,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的,对吧?”
  “少主。。。”罗道宁和甘露师太见得杨璟如此理解他们这份忠诚,仿佛二十几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肯定,他们付出在杨复血身上的,已经随着杨复血的死去而消逝,但杨璟却仍旧认可了他们的忠心不二,这种简单到了极点,却又无法反驳的答案,让二人热泪盈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万寿太乙庆典开始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的这阙渔家傲,乃是宋人端午的真实写照,吃角粽,沐香花浴,饮菖蒲酒。
  侍女端着金盘,将五色新丝缠裹的粽子送入少女的闺房,少女惺忪,想要洗个香花浴,再接着做个香甜的美梦,却又被窗外的黄鹂声给叫醒了。
  此时的高采芝便如同诗词画境之中那个少女,慵懒地赖在床上,不想起来,除了昨夜太晚睡之外,她还想着能一直留在这里。
  可惜她就要离开了,因为今日既是杨太后的寿辰庆典,也是官家给大理使节团践行的日子。
  待得大理使节团参加完太后的庆典之后,三五日内就要离开大宋,回归大理,而高采芝或许也只能跟随使节团返回家乡。
  高采芝还在贪睡赖床之时,使节团已经来到山下,而今日的龙山观,比昨夜更加热闹非凡,山道两侧都设置了帷幕,处处张灯结彩,丝竹笙鼓不绝于耳。
  上山观礼的可都是朝中文武和各地的官员乃至于名流权贵,平民百姓也大多是临安城内有名有号的大户人家。
  使节团的人早已见识了大宋的富饶和繁华,可见得此情此景,仍旧大吃一惊,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以西海侯段智实和高泰祥之子高文为首的使节团,早早便在礼部和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在山脚下等待圣驾的到来。
  使节团之中的白族人已经穿上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本族服侍,一同受邀观礼的各国使节,也同样如此,这些使节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民族服侍,也为今日的庆典增添了不少色彩。
  大理国之中以白族人最多,不过此时并非称为白族,而是白蛮或者河蛮,白族是解放后才有的名字。
  白族的先民,两汉称为昆明或者弥明,三国两晋称叟,唐宋时候称为河蛮,白蛮,下方夷,元明称为僰b人、白人解放后才称之为白族。
  白族是个爱美的民族,男女打扮都非常的艳丽,男人披毡椎髻,妇人不施粉黛却又清丽脱俗,又以青纱分编绕首系,裹以攒顶黑巾,大理等地的男子则头缠白色或者蓝色的包头,穿着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者蓝色的长裤,戴着金银耳环,象牙缠臂,女子的装扮就更加美丽鲜艳,头上都戴着异彩纷呈的头饰,如同花孔雀一般。
  使节团的位置还算比较靠前,比其他各国的使节,都要受到重视,毕竟如今大理在军事战略上,与大宋的联系最为紧密,今番出使,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的联盟协议,就只等着使节团将结果带回大理,等待大理方面的回应了。
  众人期期艾艾地等着,过得一会儿,贾似道也带着杨璟等人,从山上下来,抵达了半山腰的万寿太乙殿。
  这里便是举行庆典的地方,也是官家和太后最终圣驾降临之地,毕竟山道崎岖难行,想要在清圣殿举行典礼,并不太合适,因为这样的话,需要官家太后以及诸多依仗花费几乎一天的时间,才能登上山顶。
  贾似道已经让人将庆典现场都布置完毕,大殿之中富丽堂皇,却又没有太多庸俗的珠光宝气,反而有着一股清雅的,既符合皇家的尊贵,又彰显道家的清静,很是契合杨太后这样的身份。
  杨璟身为皇城司的二把手,在昨夜的突发事件之中也表现出极其出色的办事能力,贾似道对他也十足信任,而赵宗昌和颜明直正在处理红旗坛的那些俘虏,所以杨璟就暂时扛下了护卫庆典的工作。
  杨璟也是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尽快北上,虽然情报已经连夜送下山,但估摸着也是今早才能送到官家手里头,至于官家是否能够及时作出答复,又是否准许杨璟北上,这个就是圣意难测了。
  贾似道忙里忙外,指挥着人手,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那高大宽敞的大舞台,周边都是仙鹤祥云等装饰,而关鱼龙也带着花团锦簇的人,正在舞台上布置暗门。
  杨璟带着暗察子们,将四周巡视搜查完毕,徐佛也带着人手上了山,他早已收到情报,关于昨夜的事情,也有了足够的了解,对杨璟也是赞赏了一番。
  有过得小半个时辰,右相董槐也带着诸多相公以及礼部的官员们抵达了现场,开始演练庆典的礼仪等等。
  董槐是感念杨璟的人情的,不过事情太多,也没办法与杨璟多聊,只是寒暄了三五句,也就各自做事去了。
  万寿太乙殿陆陆续续聚拢越来越多的人,最后连杨妙真都已经穿戴整齐,高坐在大殿之上,松晏真人果是道骨仙风超凡脱俗,周遭香气弥散,云遮雾绕,渲染得越发像是陆地神仙的风姿。
  杨璟也穿上了官服,不过他并不喜欢常常的帽翅,便只是穿了皇城司的轻甲装扮,却没戴头盔,而是戴着一个璞头,后腰插着长刀,就靠在角落里的柱子上,看似漫不经心,可谁都不敢藐视他的那股威慑力!
  礼部的官员甚至搬出了太乙宫的更漏,钦天监的人也都在关注着良辰吉时,每个流程都有些按部就班的意思,容不得一丝错乱。
  殿前司和马步军侍卫司的倚仗可谓甲胄耀日,轰隆隆便上得山来,将山道两侧全部都把守住,官家偕谢皇后等人,拥着老寿星杨太后,圣驾缓缓上山,沿途歌乐骤起,更将龙山观渲染得如同仙家洞天一般!
  贾贵妃此时已经身染沉疴,无法出行,但唐淑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