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

第4章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第4章

小说: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月闻言道:“对了,阿爹,你腰受了伤,我待会用药油给你推推?”
  她在路上听秋生说,姜远发自己腰痛舍不得推药油,却把药油给了他,建议姜月回去给姜远发推推,她开口一定不会被拒绝的。
  姜远发果然乐呵乐呵的接受了,“我的女儿真是小棉袄。”
  姜氏笑着对姜月道,“也只有你能劝得动他,我怕你担心,所以没告诉你,定是秋生告诉你的。”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用了晚饭,虽然晚上依然吃得是稀饭,但是比往常多了一道新买的咸菜,而且今日挣得多,大家想到未来的生活有奔头,心里都很高兴。
  裴秋生说到做到,接下来的几日,他与姜氏早早到码头,径直去搬沙袋,到了点去采棕榈叶,而后两人一起回家。
  姜月白天则待在家里帮姜远发编编箩筐、簸箕之类的,到了晚上则将裴秋生带回来的棕榈叶都编好,又新编了棕榈灯笼和花篮,与蝴蝶、蜻蜓、百灵鸟一起卖。
  听姜氏说,姜月的棕榈编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工人家的小朋友都开始吵着要买,现在去码头的路上也会有小朋友扯着大人出来拦路买棕榈编的,到了码头的时候已经卖了只剩一半,来得晚的工人有时候便买不到了。
  还听说有的小朋友看见隔壁小朋友有而他没有,在家里哭闹的也不在少数,将家里的大人吵得头疼,专门有母亲跑来码头买的。
  姜月闻言,虽然觉得有些夸张,但更多的是高兴,因为棕榈编好卖的话,她编得越多,就能挣得越多。
  回家后的裴秋生则是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支废旧的毛笔,搬来一块石板,坐在院子里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字,从黄昏写到天黑,吃完晚饭又继续写,一连几日没有间断过。
  他来来回回写的就是一个“米”字,说是工友告诉他的,练字都是从“米”字开始写起,后面才开始写些旁的。
  写完字后,趁着还剩一点时间,他便让姜月教他《三字经》。
  但他学《三字经》似乎就没有练字那么认真,甚至还有些漫不经心。
  过了几天,一家人吃过晚饭,姜月告诉姜氏夫妻一个她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消息,裴秋生已经能将《三字经》倒背如流了,不仅会背,还会默。
  姜氏结果姜月递过来的几张纸,瞬间一愣,“这真是他写的?”
  姜月点点头,“我亲眼看他默的。”
  姜远发看着眼前的一句一字,惊得下巴半天没合拢,既惊讶于裴秋生学得快,更惊讶于他现在已然能写一笔较为工整的字了。
  他顾不得心疼又缺了几张纸的账簿,以前裴秋生不识字这件事,他是确认过的,作不得假,而如今他默写的东西就摆在他面前,纵然难以置信,但确实是真的。
  恐怕裴秋生这孩子不仅头脑聪明,还记忆力好,悟性高,否则进步不会这么迅速。
  他早些年也是有些求学上的理想抱负的,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他不得不早早结束学业,靠小户经营为生。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既买不起书做不起学问,更交不起科举考试的费用,他便渐渐歇了心思。
  如今,他发现身旁隐藏着一位非同寻常的天才,这不免让他有些激动。
  “以前是我看走眼了,秋生这个孩子不错,”姜远发眼眸似乎有些湿润,“家里遭了难,竟将他逼出了这样的潜能,可见他天分高,心也好。”
  姜氏也道,“秋生是个倔的,白天干苦力累得一身汗,回来一刻不停地练字,我晚上起夜,有时候还能看见他屋子里的灯是亮的,我还没见过这样用功学字的人呢,便是当年巷子口的秀才,也不及他。”
  姜远发睡得熟,还不知道秋生半夜还在练,他拧了拧眉思索片刻,沉声道,“这孩子别累坏了身体,挣钱哪有身体重要,我去买两个鸡蛋,孩子他娘你明天早饭的时候给他蒸上。”
  姜氏见他终于对秋生满意了些,忙眉开眼笑应下。
  第二天裴秋生看着碗里的两个剥好的鸡蛋,还以为看错了,疑惑道,“这是给我的?”
  穿越来七八天了,他还是头一回开荤,虽然鸡蛋在现代只算半荤,但对于现如今的他来说是十分奢侈的。毕竟原身还欠着这个家好大一笔赎身钱,还在这里啥也没干白吃白喝了五年,折算下来也有不少银子,一想到这个有时候他都有些食难下咽,更不会想着挣了钱吃点好的。
  姜氏道:“秋生你这几日辛苦了,这是当家的给你买的。”
  裴秋生一听是平时最看不惯他吃软饭的姜远发给他买的,更不好意思,“现在家里就属我挣的钱最少,要吃鸡蛋也应该是你们吃,”他说着就要与姜远发将碗对换过来。
  姜远发发话道:“给你吃你就吃,身体才是最紧要的,我看你最近又瘦了些,别到时候被外面人说我们家苛待你。”
  姜氏对于姜远发嘴里没有几句好听的话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但他的话确实有效,裴秋生不好再拒绝了。
  就在裴秋生低着头准备吃鸡蛋时,听见右侧传来咽口水的声音。
  那个方向坐着的是姜月。
  。。。。。。
  裴秋生原本就不好意思一个人吃,当即将一个鸡蛋给到姜月的碗里,“阿月还在长身体,也应该补补。”
  姜月昨日听姜远发要买鸡蛋时还没什么感觉,毕竟现在家里没存够钱不敢有太多开支。但今日她见到了鸡蛋的本尊,闻到了它的香味,才知道这个往常不被她放在眼里的一枚小小的鸡蛋对她有着多大的诱惑,这可是鸡蛋啊!是荤!好想吃!
  在裴秋生拒绝的时候她隐隐有些期盼自己能有机会吃到一枚,但姜远发拒绝了他。就在她以为肯定吃不到时,一枚圆滚滚香喷喷柔软Q弹又可爱的鸡蛋到了她的碗里。
  她扑闪着鸦羽般的睫毛,水润的杏眼向裴秋生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姜氏见状乐得合不拢嘴,在她眼里这完全是郎情妾意、情投意合,打趣道,“秋生是个会疼人的。”
  姜月耳尖微红。
  裴秋生知道姜氏和姜月是误解了,但当下这个情境他也不能说出“我其实不是喜欢您女儿而是同情她”的话,毕竟姜远发可能当场就要将他打一顿。
  姜氏又提醒道,“等到明年你们就可以成亲了。”
  姜月装作没听见,赶紧说起别的:“阿娘,我的脚已经好了,今日同你一起去码头吧!”
  她想着,棕榈编都是小孩子喜爱的玩意,图的就是个新鲜,等过一阵子小朋友们玩腻了觉得不新鲜了,就不好卖了。而且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心灵手巧些的多拆开几次就知道怎么编了,恐怕不久后就会出现模仿者,到时候她做的也不好卖了。
  要趁着现在多做一些,好多挣些钱。
  姜远发接过话道:“今日推车我要拿去用,去乡下买几口锅来,也有些其他的东西需要添置。”
  这几日家里每日都能挣两钱有余,买锅的钱已经攒够了,也是时候去买了。此外,做杂货铺的最好铺子里样样东西都齐全,更受客人欢迎。
  姜氏道:“那我跟姜月就去不了码头了,我们在家看着铺子。”
  姜月灵机一动,想到了主意,笑道:“无妨,我带跟竹竿就行,将棕榈编都挂上去,依然能去码头卖。”
  姜氏道:“也好,那你离码头近一点,秋生也好照应你。”
  姜月知道姜氏的意思是女孩一个人在码头不安全,一想到上次在山上遇见二狗儿,如今二狗儿恐怕还是每日去码头做工,她心里有些犯怵,应道,“阿娘,我知道的。”
  裴秋生也想到了这点,承诺道,“我会看着她的,不会让她离开视线。”
  说完她就发现姜氏又朝他投来满意的眼神。
  。。。。。。


第6章 往返码头
  姜月将棕榈编都挂好,裴秋生主动将竹竿接过来扛在肩上。
  两人走了两里路的样子,就有个小男孩光着脚丫子从家里面跑出来,“大哥哥!大哥哥!今天有棕榈灯笼吗?”
  裴秋生嘴角噙着分明的笑意,清俊的面容染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眉目舒朗地笑道,“有的,阿朗要几个?”
  姜月被他的笑容晃了眼,看着眼前由于清瘦更显鼻梁高挺、五官如刀削剑刻般俊朗的人,心道:她这个童养夫长得真的可以。
  这个叫阿朗的小朋友清凉的眼眸中溢满欢喜,脆生生的回道:“一个就行!”
  裴秋生娴熟地递给阿朗一个灯笼,“给,两文钱。”
  阿朗将两文钱郑重其事地交给裴秋生,这两枚钱早已被他手心的汗濡湿,想是已经等了好久了。
  裴秋生又道,“你不是想知道是谁编的吗?她就在我身后。”
  阿朗眨巴着亮晶晶的双眼盯着姜月看了好一会儿,由衷赞道:“大姐姐好厉害!大姐姐生得也好看,像仙女儿一样!”
  姜月忍俊不禁,笑道:“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甜。”
  阿朗鼓着腮帮子认真回道:“阿朗是实话实说,大哥哥和大姐姐是一对儿很好的人!”
  童言无忌,姜月摸摸阿朗的头顶,柔声道,“好啦,哥哥姐姐要赶路啦,你也去玩吧!”
  “嗯!”阿朗撒着丫子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姜月之前卖棕榈编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大人,如今亲眼看自己编的东西给小孩子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内心顿觉以后要做更多好看好玩的棕榈编来给他们玩。
  两人一路走一路停地到了码头,今日路上来买棕榈编的小朋友特别多,尤其是新出的灯笼和花篮更受欢迎。到码头的时候,灯笼和花篮已经卖完了,其他的还剩下一半。
  姜月就在码头工地附近一百米的地方,虽然可能会遇见二狗儿,但裴秋生也在,她便不怕。
  前半个上午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母亲带着小孩来买,其中还有一个见没有了灯笼和花篮便不愿意买的,后半个上午做完工回家的工人多了起来,不一会儿棕榈编便卖完了。
  昨日裴秋生带回来的棕榈叶最多,今天出门一共卖了灯笼八个、花篮八个、蝴蝶六个、蜻蜓六个、百灵鸟五个,其中灯笼和百灵鸟两文钱一个,其他的都是一文钱一个,一共挣了五十文。
  卖完东西,她两手空空无所事事起来,便向码头那边看去,一眼便看见了裴秋生,在这样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中,身形颀长的他是最扎眼的那一个。
  只见他轻巧地搬起一个麻袋扛在肩上,不费吹灰之力般的往船上搬。
  与此同时,她还看见了二狗儿。
  二狗儿同时也看见了她,刚露出不怀好意的眼神,裴秋生扛着个麻袋从他面前路过,眼风轻轻扫在他身上,二狗儿瞬间便移了眼,埋头搬麻袋,再不敢看过来。
  姜月回想到上次裴秋生三拳两脚就将二狗儿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时隔数天她依然觉得很过瘾。
  在原书里他们流落街头的时候,二狗儿也曾想对原主下手,但姜远发护犊子护得厉害,二狗儿一直无法得手。后来裴秋生被打死,姜远发夫妇双双病逝,原主无依无靠,整天担惊受怕的躲着二狗儿逃窜,只敢待在人多的地方,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这个时候有人说可以帮原主寻个好去处,她便相信了,谁知道是被卖去青楼。
  想到原主凄惨的结局,她便对二狗儿更添了一分厌恶。
  裴秋生那边搬完了麻袋,便来找姜月,将手上的三十八文都给了她。
  姜月接过惊异道:“这么多?”他记得裴秋生又几天前一个上午还只能挣二十多个来着。
  裴秋生这段时间天天来码头,虽然瘦了,但这样的磨练也让他身体结实了一些,再加上他晚上的锻炼,自然有所进步。
  但一上午挣三十八文于他而言远远不够,他那天旁敲侧击了一下当年原主卖身的钱,有二十两。
  这五年的开销,少说也有五两。
  要参加童生考试,需要准备十两银子,何况还有后面的秀才、乡试、会试要考,费用不会少,总的下来可能要百十来两。
  如今他累死累活,一天也就挣个七八十文,去掉每日他所花销的吃穿用度十文,一年下来也就只能余二十两银子。
  若是再逢病逢灾、逢天降大雨大雪出不了门还要花销,就更少了。
  何况现今在码头挣的钱他不准备私藏,就当是为这个家度过当下这个难关出一份力。以后的话,为了防止他们起疑,每天仍要上交。
  他已经计划好了,未来抄书的钱可以只上交一部分,剩下的替自己攒着。
  他云淡风轻的回道,“搬多了,力气自然变大了。我们先吃点东西,待会儿去采棕榈叶。”
  姜月点点头,这是他们出门的时候就商量好的。之前每天带出来的棕榈编都不够卖,今天姜月便将剪刀带了过来,现采现编现卖。
  两人到了山上棕榈林,裴秋生一眼就发现,这里还有别人来过,“已经有其他人开始采棕榈叶了,或许过几天就会出现模仿者。”
  姜月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这东西学起来简单,棕榈树又是野生的,人人都可以采,只有不断地做出新的花样,才能不怕别人学了去。否则,会越来越不好卖。”
  裴秋生颔首,问道:“你还会用棕榈编什么花样?”
  姜月有些惆怅道:“还会编玫瑰花、扇子、凤凰,更多的就不会了。所以卖这个也不能长久。。。。。”
  裴秋生安慰她道:“你已经很厉害了,放心,等我练好了字,开始抄书了,挣得钱就会多些。”
  姜月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眉间愁云一扫而空,扬起脸笑道,“没关系,我还会别的,也可以养家。”
  裴秋生以为她说的是还会别的棕榈编,便没有继续问,继续挑青黄色的棕榈叶采摘,这种鲜嫩的眼神最讨人喜欢。
  到了黄昏,回去的路上,姜月发现路上没有看到之前见过的书坊,才发觉这条路跟几天之前他们回去的路不一样。
  来的时候还以为是为了卖棕榈编,所以路线不同。现如今回去的时候已然两手空空,没有道理不走最直的路。
  “我们是不是绕路了?”姜月知道裴秋生每天来回,一定不会走错或者迷路。
  被发现了的裴秋生还以为姜月被撞坏脑子后至少也该是个路痴,没料到会被她发现,他微微低着头,解释道:“上次进的那家书坊,我一旦路过他就会让进去,想看看我的字写得怎样,上次还追了出来。我如今字还不够好,不想进去。”
  姜月不免觉得有些好笑,她掩唇笑道:“你居然还怕这个。”
  裴秋生道:“你知道的,我有点怕生。”将原书里的人设搬出来,必然没错。
  姜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道原书作者的文笔可能不太好,总觉得眼前的人“怕生”的人设多少有点割裂。
  到家后,姜氏担心在码头会遇见二狗儿,绕着姜月看了一圈,确认她没事,眉弯眼笑道:“我就知道,交给秋生准是没问题的。”
  毕竟在她眼里,以前的秋生虽然有些软弱、不够可靠,但自从家里出了变故后,秋生瞬间成长了很多。如今的秋生既负责任又有担当,而且对阿月很上心。
  裴秋生想着自己将来迟早要离开这个家,不知道该如何才能不平添更多的误解,只好径直回院子里放下竹竿,而后仍是拿那支废弃的毛笔在石板上练字。
  早些练好字,就能早些抄书,挣更多的钱,早点摆脱童养夫的身份,离开这里。
  而姜月,则又开始编起棕榈,顺便向姜氏打听道:“阿娘,你知道附近哪里可以买刻刀吗?”
  姜氏想了想,道:“春明巷的铁器铺子里应该有,你问这个做什么?”
  姜月如实回道:“我看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