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爱军打招呼,“三姐好。”
周书婷把荔枝放下,迫不及待地问:“安宁,之前说的人参在哪?”
“在我那。”姜爱军道。
“三姐,三哥,我们先进屋。”外面就是家属院的主干道,虽然她们这是家属院尽头,但难保没有其他人路过。保险一点,还是进屋谈。
两人点点头,只有周恩瑾茫然地看了一眼妻子,“什么人参?”
姜安宁:“先进屋,我慢慢给你讲。”
几人把东西收了收,拿进屋。
“我进去拿。”姜爱军说完走进铁牛的房间,把人参连同其他药材一起拿了出来。
姜安宁和丈夫解释完,喝了口水,接过姜爱军递过来的报纸,把报纸小心翼翼地张开,“三姐,就是这颗人参,三十年份。”
周书婷眼睛一亮,她虽然不擅长中医,但她识货,“好东西啊。过阵子裴家老爷子过生日,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贺礼。姜三哥,这根人参我给你五百块,你看合适吗?”
姜爱军没考虑便同意了。比他预计的还多卖了几十块。
周书婷回去拿钱,没一会儿就回来, “幸好这段时间忙,没来得及存钱。姜三哥你点点。”
五百块钱,五十张大团结。
姜爱军心里也很高兴,就算剩下的药材卖不了多少钱,这笔钱也够置办聘礼和办酒席了。
周书婷惦记着快点处理人参,先回去了,走之前,说了宁医生的情况,“下班的时候,临时来了个军嫂,宁医生忙完就过来。”
周书婷走后没多久,宁医生就匆匆赶来,看到桌子上的药材,痛心疾首,“暴殄天物啊,这么好的药材怎么就炮制成这样了。”
姜爱军摸了摸鼻子,他认药材眼力是不错,就是不太会炮制药材。炮制药材的能力都是老手艺,师傅传徒弟的,人家老猎户愿意教他点皮毛,还是看在他年轻嘴甜能帮忙的份上。
正想着,眼前突然一黑,一本书从天而降。
宁医生严肃着脸,“会认字吧。这本书是老夫写的,专门讲药材炮制,你拿回去好好看,以后药材就按照上面的方法炮制。炮制好了卖给我。”
姜爱军拿着书受宠若惊,就这么把手艺教给他了?
姜安宁和周恩瑾也有点意外,像宁大夫这样的老中医其实很看中传承,轻易不会教别人。
她捅了捅愣住的三哥,“还不快谢谢宁医生。”
姜爱军回过神来,“谢谢宁医生。”
宁医生不在意的摆摆手,查看桌上的药材,“这些药材炮制手法不行,药性损失了不少。冬虫夏草,我给你算十五块一公斤,加上剩下的,一共一百零三块八毛,给你算一百零四。”
这个价格很公道了。如果这些药材炮制手法正确,价格还能往上走一走。
姜安宁记得现在锦城收购站收购冬虫夏草的价格是二十一块每公斤,也就是十块零五一斤。这是好品质的价格,三哥的能给到十五有南方价格高和卫生所缺药材的因素。
虫草的价格一直到九十年代才突破每公斤万元的价格。现在还很便宜。可惜虫草的保质期只有几年,若是像黄花梨木一样可以长期保存,倒是可以让三哥自己留点。
翌日凌晨四点,周恩瑾悄悄起了床,帮熟睡的妻子掖了掖被子,简单洗漱后便直奔食堂后厨。
这个时候食堂后厨正在准备早餐,司务长忙的焦头烂额,看到周恩瑾眉头一松,直接抓壮丁,“你来的正好,帮我切鱼片。今天食堂要做酸豆鱼汤。”
后厨其他人都有些担心,周团长一看就不是会做饭的人,那双手该拿枪,拿菜刀怎么看怎么别扭。
司务长道:“周团长做饭不如你们,但比刀工你们可不如他。”老周可是他们那一批的最强单兵王,使起刀来出神入化,创下的记录至今没人打破。
刀可以杀人,自然也可以杀鱼。
后厨的人似信非信,直到他们亲眼目睹了周团长的刀工,才知道司务长所言还是谦虚了。
这完全就是天和地的差别,他们根本没法比。
只见一条海鱼在周团长手中随他摆弄,他们还没看清楚周团长的动作,一条鱼已经被切好,鱼骨、鱼肉、鱼头犹如庖丁解牛一般摆放在案板上,不仅快,而且好。
看周团长切鱼是一种视觉享受。对比起来,他们的刀工简直惨不忍睹。
有周恩瑾帮忙,一盆海鱼很快便切好了。
司务长把锅里的青菜起锅装到搪瓷盆里,洗好锅,准备做最后一道酸菜鱼汤。
“做酸豆鱼汤步骤比较简单,首先要准备需要的食材。切好的海鱼、新鲜酸豆、切片的杨桃、西红柿。准备好,就可以煮汤了。锅里烧油,油热下姜蒜和花椒,炒香后倒入鱼头鱼骨翻炒。”
周恩瑾目不转睛地盯着锅,学着司务长的步骤,在小灶上起锅烧油下料和鱼头鱼骨,“鱼头鱼骨要煎到什么样?”
“煎到两面金黄就行。”
之后的步骤就比较简单了,往锅里倒水漫过鱼头鱼骨。
“因为要煮鱼片,水可以多些。鱼片更容易熟,要是不喜欢鱼片,也可以将鱼剁块煮,之后将酸豆、杨桃片、西红柿片倒入锅里。烧开水下鱼片,煮个几分钟。别煮久了,久了鱼肉容易烂。不够时间,鱼肉还是生的。”
周恩瑾皱眉,“几分钟?到底是几分钟?”
“一般鱼片煮三到五分钟吧,鱼块看切的大小煮十分钟到二十分钟。”
不需要加醋,就有足够的酸味。
“弟妹要是能吃辣,还可以往里面加一勺黄灯笼辣椒酱。”
周恩瑾拿过一旁黄灯笼辣椒酱,“安宁喜欢吃辣,我要加一勺。”
“加吧,到时候从里津贴里扣。”
“一勺黄灯笼辣椒酱,你还要扣我津贴?”平日里放在食堂桌上,喜欢吃辣的可以过去舀,还要额外收他钱?
“行行行,不扣不扣。”这么多人要吃饭,他不抠搜点能行吗?
酸豆鱼汤是最后一道菜,后厨其他人都已经把其他热菜端到窗口,给其他来得早的人打饭了。
等水烧开的时间,司务长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教周恩瑾做了一道凉拌酸豆。这个更简单。
选择青绿色的酸豆直接切碎,加入酱油、黄灯笼辣椒酱一拌就可以吃了。
周恩瑾学得很快,做好凉拌酸豆,酸豆鱼汤也烧开了,然后把鱼片放进去煮了个两三分钟就好了。
厨房里都是香味。
“最后往汤里放点盐和葱花,一道地道的酸豆鱼汤就做好了。”
周恩瑾尝了尝,鱼汤酸香开胃,一点也不腥,妻子一定会喜欢。
怕装不完,他这次来专门带了大号的搪瓷缸,能装几斤水的那种。剩下的凉拌酸豆和早餐装在铝制饭盒里。
“酱油算你一毛,油三毛,鱼肉算一块。加上你打的馒头、菜、一共算你四块五,一斤粮票,一斤鱼票,其他的从你津贴里扣。”
周恩瑾:“帮我再拿五个海鸭蛋,从津贴里扣。”
“没有,你都欠了十个蛋了,这个月的份额都没了。”司务长拿出小本本查账。
“行吧。”下个月再来。
周恩瑾拎着东西回到家,妻子三哥还有两个小家伙都起来了。
他把饭盒放到桌上,从陶瓷缸里舀了一碗酸豆鱼汤,吹了吹,放到妻子面前,“小心烫。”
姜安宁理所当然的接过鱼汤,用汤勺喝了一口。
酸豆鲜嫩酸爽,鱼汤咸酸微辣,鲜美的味道唤醒沉睡的胃,令人口舌生津。
“好喝吗?”周恩瑾夹了一块鱼肉,剔除鱼刺,放到爱人碗里。
姜安宁点头,“好喝。胃里暖洋洋,一点不觉得恶心。”
姜爱军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看看妹妹妹夫,再看看两个小家伙。
两个小家伙正拿着馒头就腌黄瓜吃,对两人的亲密就像没看到一样。
他低下头凑到铁牛身边小声道:“你怎么不惊讶?”
铁牛疑惑地抬头,惊讶什么?
姜爱军指了指正在给妹妹剔鱼刺的妹夫。
“老姑和姑父经常这样,我们早就习惯了。”
所以说,妹夫平日在家都是这么伺候幺妹的。哪怕是在耙耳朵遍地的锦城,也很少见到家里男人会这么伺候女人的。
别人看到了会觉得周团长太娇惯妻子,但看在娘家人姜爱军眼里,却是一百个满意。
吃完早饭,姜安宁去上班,周恩瑾要训练,连铁牛都要去卫生所当学徒,姜爱军一个人在家里待不住,上山采草药。
来海沙岛第三天,姜爱军瞅着时间也差不多了,等姜安宁下班,和幺妹告辞要离开。
“三哥这次来主要就是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你过得好三哥便放心了。你未来三嫂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而且出来这么久,也是时候回去了。”
姜安宁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三哥不能一直呆在海沙岛。
这次走,也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三哥三嫂的婚期定在十一月,那时她肚子大了,丈夫也没有假期,肯定参加不了了。
想了想,她决定走之前,给三哥三嫂准备一件结婚礼物,既要不打眼又要寓意好,最好未来还能升值。
趁姜爱军进去收拾东西,姜安宁去厨房拿了贝壳出来,朝树上的鲣鸟招招手,“小红,你还记得上次这枚贝壳你是在哪找到的吗?”
鲣鸟绿豆眼睛看看贝壳,又看看姜安宁,茫然。
姜安宁连比带划,重复了几次,鲣鸟总算明白。
“你是说就在附近?带我去。”
鲣鸟点点头,示意她跟上。
“三哥,我出去一趟。”姜安宁拿了泳衣,跟着鲣鸟来到海边。
她这次的目标只有一个:采珍珠!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12 22:57:53~2023…05…13 21:30: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困的多宝鱼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二合一◎
姜安宁让鲣鸟望风; 自己找了个隐蔽的大岩石换好泳衣。
红脚鲣鸟过来蹭了蹭她,姜安宁知道它这是想吃月光花露了。四处看了看没人,不过为了保险; 她还是把鲣鸟抱在腿上,用衣服遮住后喂了月光花露。
鲣鸟喝的月光花露越多; 能听懂的指令也越多。
“走吧; 带我去。”
鲣鸟沿着海岸线飞了几分钟,来到一处悬崖,朝下飞去。
姜安宁站在崖壁上,往下看了看。海浪击打着岩石壁,掀起巨大的浪花; 海浪声站在上面都听得很清楚。
太高了; 小花妖腿软。
从悬崖上下去是不可能了; 她看了看海岸线,打算从沙滩上游到悬崖下。
鲣鸟一直跟在她身边。
“小红,待会你在岸上帮我望风; 要是我没起来或者做出这个手势,你就去找人。”怕鲣鸟不明白,姜安宁反复确认。
鲣鸟眼中闪过一丝灵性,点了点头。
姜安宁做了实验; 确定鲣鸟记住了; 这才放心下水。虽然有金手指在; 她基本不可能出事; 但她怕自己没注意; 在海里迷路了。蜡质层泡泡一下跑到外国去了; 这才真的叫天不灵叫地不灵; 想回来就没办法。
要是能弄到一个指南针就好了; 就算蜡质层泡泡不小心飘远了,她还可以根据指南针从海底摸索回来。等回去问问恩瑾,看有没有办法弄一个。
姜安宁游到悬崖下,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后,开始下潜。潜入水中后,蜡质层泡泡开始包裹全身。
这是她怀孕后,第一次潜水。下来之后,发现蜡质层泡泡好像有变化。或许是怀孕导致小花妖体内激素改变,蜡质层泡泡变得更透明更结实了。除此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其他变化。
这片海域水质清澈,生活着许多浮游生物,确实适合珍珠贝生长。越往下光线越暗,姜安宁发现在海里她的视力并没有受影响,明明周围很暗,在她眼中就像大白天一样。
视力的变化似乎只针对海里,在岸上的时候,天黑了,她一样看不见。
她控制着蜡质层泡泡在海底游,双眼四处搜寻,没多久就找到了第一个珍珠贝。
这种珍珠母贝叫白蝶珍珠贝,是我国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所产的珍珠被称为“南珠”。除了海沙岛,我国还有几个地方也产南珠,不过只有海沙岛产的上等南珠有着“南珠之冠”的美誉。①
姜安宁把贝壳放进尼龙网兜里,继续寻找。这片海域确实十分适合珍珠母贝的生长,越往外海走,珍珠贝的数量越多,密密麻麻都是。
她只挑选了大个的贝壳,小的就留着。一会儿的功夫,她就捡了一网兜的珍珠贝。
这些珍珠贝倒是给了姜安宁新的启发,海沙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珍珠贝的生长。养殖厂除了养鸡养鸭,后期还可以再加上珍珠养殖。
也不养别的珍珠贝,就养白蝶珍珠贝。
越想她越觉得人工养殖白蝶贝有前途,首先白蝶贝浑身是宝。我国可以说是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产出的南珠自古以来就有名气,在国际珍珠市场上也是非常受认可的名贵货。
除此之外,白蝶珍珠贝肉质鲜美,是上好的食材。其次,它的贝壳色彩好看有光泽,是上佳的工艺品材料,而且珍珠和贝壳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这样的珍珠贝要是能人工培育,绝对是极佳的出口创汇商品。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等养殖厂海鲜鸡海鲜鸭的养殖走上正轨了,再来考虑要不要养殖珍珠贝。毕竟以这个时代的技术,白蝶贝的人工育苗还是一件难事。
除了白蝶珍珠贝,她还在海里抓了几只海蟹,几只大龙虾,捡了些扇贝,准备拿回去加餐。
回到家,三哥还在房间里收拾东西,打了声招呼,她便拎着网兜往厨房走,把珍珠贝全部倒进搪瓷盆里,站在灶台上开珍珠。
刚开的几个都没有珍珠,姜安宁也没气馁,她拿回来的珍珠贝够多,肯定能开不少珍珠。
开出来的肉放在碗里,一会儿拿来做菜。贝壳也留着,先问问宁医生要不要,要的话就给卫生所。要是不要的话,她就拿来串风铃或者门帘。
姜爱军把东西收拾好,来厨房帮忙,目光落碗里的珍珠上,迟疑道:“这是珍珠?”
以前大串联的时候,他在江市、湖市也见过珍珠,当地农民有卖珍珠贝的,一个贝壳里几十个珍珠,个头都比较小,没有幺妹手中的大和圆。
姜安宁手都撬软了,见到三哥像见到救星一样,“三哥,快帮我开贝壳。”
姜爱军拿了把小刀学着幺妹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开贝壳,一边开一边问:“你怎么弄这么多珍珠贝回来?”
没听到幺妹回答,抬头一看,幺妹正往外挤一颗和铁牛玩的玻璃弹珠差不多大的金色珍珠。
“珍珠居然有金色的?这也太好看了。”就算姜爱军对首饰珠宝没什么研究,也能看出这颗珍珠的美。
姜安宁把珍珠拿到眼前仔细观察,眼里都是赞叹。这颗金珍珠真的很美,颗粒浑圆、光滑无纹,光泽均匀润泽。
有了这颗珍珠的鼓励,姜安宁和姜爱军都爱上了开珍珠盲盒的感觉,拿着小刀吭哧吭哧埋头苦干。
姜爱军只开出了一些最常见的乳白色珍珠,个头也小,有的还有裂纹,“这个珍珠贝一个里面珍珠也太少了吧,我之前在湖市看到的贝壳打开最少都有十几个。”
姜安宁拿着刀奋斗,闻言道:“白蝶贝一个贝壳通常只有一到两个珍珠,不像淡水珍珠可以开出许多个,但海水珍珠比淡水珍珠个头大也更加圆润。”
姜爱军看了看碗里的珍珠,对比了一下记忆中的淡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