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浮云卿 >

第101章

浮云卿-第101章

小说: 浮云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有燕云十六州做腹地,南有江东诸州郡配合。如今富庶的江东诸路皆被我军收入囊中,只需攻下京城为首的中原八郡,这天下就又是我们的了!”
  消息如平地一声惊雷,霎时欢声沸腾,胜利仿佛就在眼前。
  江东的事,刘岑瞒得极好,甚至连官家派出的最聪明的探子也不知。
  刘岑轻轻松松地说出结果,然而过程中的心酸,大概只有他们几位亲历人才懂。当年敬亭颐新旧伤一起复发,请来无数医术精湛的大夫,都说这小子废了。既然武功方面废了,那就好好读书,凭靠一张嘴吃饭罢。不过纸上谈兵要不得,刘岑备好几本兵法,拴在马背上,让敬亭颐游历山川。
  第一次上路时,敬亭颐还是十五岁的少年郎。骑着北落马,一边读兵法,一边结实各种能人。一人一马闯南走北,再折回虢州庄,已是七年后。久别重逢,少年愈发出落,长成文武双全的年青郎,还给刘岑带来个好消息:江东诸州已表投奔心意。
  那七年被敬亭颐一笔带过,他带回大半江山,也落得无数伤痛。敬亭颐在刘岑的看护下长大,原本生得活泼好动的脾性,病痛摧残一次,人就内敛一分。现如今,敬亭颐心思深沉,他在想什么,谁都猜不透,哪怕是生父刘岑。
  空旷冷冽的山野间,刘岑带着将士静静等了很久。大半晌后,终于睐见一道人影飞快奔来。
  待看清来人后,方阵外围的将士高高举起军旗,挥得一下比一下用力。
  西北风刮得军旗猎猎飞扬,红色的军旗面落着一个烫金大字——敬。
  不出意外的话,他日国姓会改为“敬”。历朝尚红金色,关于红金军旗,有一句俗语:“旗红金,战常胜。”
  敬亭颐下了马,几位将领偎在他身旁,亲自给他穿好明光甲胄,并将金银钿大刀奉上。甲胄妥帖,原本他骑马而来的像是个文臣,如今甲胄傍身,活脱脱是个战无不胜的年青将军。
  刘岑将敬亭颐迎进军帐,挪动着沙盘,给他讲解局势。
  “今下江东各路厢军十五万,虢州军八万,燕云十六州置军六万,拢共二十九万。不用理会八万陇西军,杨思邈的心全栓在杨太妃与清河县主身上,无心恋战。成璟也不会下场淌这趟浑水。他新妇刚出月子,家里乱成一团,哪有空操心邓州的事。陇西军未得官家懿旨,不得擅自出兵营救,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陇西紧邻西夏,若擅自调兵,党项人定会趁机而入。党项人有异动,辽国那边也会跟着动。我们的计划是速战速决,年前打赢胜仗,让将士们过个好年,所以还是不要惊动西夏与辽比较好。”
  言讫,掇来条杌子示意敬亭颐坐下。
  刘岑并未察觉出敬亭颐的心不在焉,继续自顾自地说道:“邓州是块穷乡僻壤,只有一座陡峭狭窄的清濛山打掩护。山野无草无马,不要紧,粮食与马匹军械,我们自己备好。唯一的利处是地势易守难攻,届时想尽一切办法,要把禁军引到这座清濛山。清濛山入口窄,他们进不去太多人。于他们而言,这几日是逆风,不利作战。他们的劣势是我们的优势,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万事俱备,只待我军一招重击。”
  敬亭颐澹然地噢了声,“所以,要怎么把禁军引到清濛山里呢?我们知道的事,他们也知道。我军竭力把禁军引到清濛山,禁军也会竭力把我军引到青平关。青平关那处的地势对禁军有利,对我军不利。所以我猜,他们会在青平关设下重重埋伏,将我军引至青平关后,瓮中捉鳖。”
  刘岑皱着眉,“禁军十五万,听官家差遣。而我军八万,数量上敌不过人家,所以要从战略入手。再说,虢州军日夜操练,耍得了长枪,骑得了骏马。禁军呢,一个比一个白胖,臃肿无能。他们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才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作战经验比他们丰富。所以就算一方人多,一方人少,也不必惧怕。”
  两军作战,光靠莽劲,只会伤亡惨重。战略为重,其余次之。事到如今,只能借鉴先人的智慧了。
  刘岑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头敬亭颐仍旧云淡风轻,甚至还有闲情雅致淪茶。
  他慢悠悠地刮着茶沫子,“哼哧哼哧”的声音听得刘岑紧皱眉头,“看样子,你是心里有计了?”
  敬亭颐应声说是,“父亲,我给您讲个故事。”话落,旋即说起北魏孝文帝迁都这件事。
  “当年孝文帝拓跋宏不顾朝臣阻拦,极力推行汉化。从迁都洛阳开始,一步步扩大改革范围,到最后完全汉化,甚至把鲜卑都改革没了。孝文帝深知迁都不易,所以想出奇招对付顽固的文武大臣。他领百万大军与文武大臣南下,鲜卑人嚜,不适应南方诸境,苦于南下征途。那时大家正好走到洛阳城,孝文帝体谅军队与朝臣,允许大家在洛阳休整几日。不过几日后要重新出发,继续南下汉化。停过脚,尝过休整的甜头,大家哪里愿意继续南下,继续接受更多的汉化改革。所以该出发时,大家极力阻拦。”
  “孝文帝给出两个选择:要么迁都洛阳,要么继续南下。实际上,大家想要的是第三种选择:取消汉化改革。摆在眼前的两种选择都非大家所愿,但天子之意不可违,大家只能选迁都洛阳。局势不利,但可以使计,迂回地达到目的。”
  刘岑深觉有理,“所以你的意思是……”
  “折中。”敬亭颐说道,“既然禁军不愿入清濛山,我军不能去青平关,不如使计折中。清濛山与青平关中间,隔着一道川口江。川口江的江水较别处暖,深冬不结冰。我们先派精兵猛攻,将禁军杀得连连后退。这时给出两个选择:要么江上对战,要么眼睁睁看着我军踏破青平关。渡江战役我军经验丰富,加之风向有利,届时再使点阴招,定能将禁军打得落花流水。”
  听及此番话,刘岑兀突突的心才落了下来。先前他总怕敬亭颐耽于情爱,为一个公主抛弃家国。如今看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想是胸有成竹罢。
  接着敬亭颐又献出几出阴招,更是叫刘岑听得眼眸一亮。
  这个儿子没白养。
  刘岑假意咳几声,开口感慨道:“万万没想到,你竟肯在两军对战上面使阴招。我还以为,哪怕交战,你也会固执地坚持文人那一套。”
  敬亭颐回道:“这是父亲的偏见。”
  刘岑意味深长地噢了声,继而问出那个隐秘又尖锐的话头。
  “事成后,你打算怎么对待公主?”
  敬亭颐当然知道刘岑在试探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这是我的私事。”
  无论是将浮云卿当作收获来的俘虏,还是放她自由,又或是让她做皇后,他怎么对待浮云卿,从始至终都是他的私事。言外之意,是嫌刘岑的手伸得太长。
  话音甫落,刘岑刚落下的心,此刻又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闹得他心里难受。
  后来敬亭颐挪动着沙盘里的地标,继续讲着他的看法。怔愣出神,心不在焉的,换成了刘岑。
  刘岑的目光停在沙盘里,思绪却不知跑到了哪里去。
  眼前不断重演着那段久远又鲜活的记忆。
  某年某日,他带着敬亭颐到京城办事。那次正好遇上浮云卿,她坐在一块石头上,专心致志地啃着炊饼。
  他要独自赴约见人,于是将敬亭颐一人撇下。回来后,他躲在假山后面,看见浮云卿递给敬亭颐一张炊饼。
  那是他第一次见敬亭颐笑得这么开心。或许从那时起,这段孽缘就结下了。
  如今,他只盼望敬亭颐爱她不要多于爱国。


第110章 一百一十:前奏
  ◎只要及时赶到。◎
  后来俩人又商议着更为详细的策略; 再踱出军帐,已是酉中。邓州比京城的天黑得早,将士们举宴助威; 一切事宜都备好后,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
  刘师门将两捧火把揌进墙里; 霎时主座附近被照得无比明亮。敬亭颐与刘岑先落座,接着落座的是几位有头有脸的将领,将领后是坐着密密麻麻的士兵。大家围着篝火堆,聊得热火朝天; 半点不觉得冷。
  刘师门一手操持今晚的宴会。战帖已经下好; 明早两军对战。所以今晚这场宴,是为无数即将奔赴战场浴血厮杀的勇士而办。战前紧张气氛蔓延; 大家说了半晌话,就不再开口了,一齐睁着明亮的眼眸; 期待菜肴登场。
  刘师门掖手朝敬亭颐与刘岑躬了躬身; “主家,今晚的重头菜是烤全羊与炙牛肉。这个时候,尝膳官已经在试毒囖,您且稍等片刻。”
  所谓尝膳官,是历朝历代在禁中里,给御膳试毒的人。厨子盛好菜肴,尝膳官先用银针试毒,再亲自品尝。品尝过菜肴后; 尝膳官人还活着; 大气不喘一口; 才能证明膳食的安全。今晚大家相聚; 原本不需尝膳官出场。只是这约莫是打仗前用的最后一餐,就怕心思歹毒的小人动了邪念,在菜肴里下毒。
  事出有因,无非厚非。敬亭颐低垂着眉眼,手里把玩着夜光杯。夜光杯慢悠悠地转,杯壁散发着暗淡的幽光,时而折射在桌面,时而折射在脚边。
  见敬亭颐始终没个回应,刘师门又朝刘岑一人躬了躬身,听刘岑开口说道:“一年十二月,每月月中十五,都是亲朋家人团聚的好时日。十二月十五过去了,怎么始终不见你那几个儿子的身影呢?”
  刘师门有六个儿子,有的参军,有的耕田,有的做死士,平时各司其职,每逢十五,都要聚一聚。今年最后一个月,大家却罕见地没来齐。刘师门回道:“小底的其他儿子之前都回来看过小底了,唯独小儿子刘英成没回来。”
  话头拐到刘守成身上,刘岑旋即说明白了,“噢,你这话倒是提醒我囖。英成这小子,先前一直待在虢州庄里。他是按照死士的标准培养的,那时找不到机会进城。前几日趁京城混乱,我叫他潜入公主府,好好守死士的本分。”又将目光转到敬亭颐身上,“英成在你手底下做事,怎么这次没把他带出来呢?”
  敬亭颐转杯的动作一滞,沾染霜雪的眼睫眨了眨,投下一片阴影。火把照着他的手,而他的脸庞隐匿在黑暗里,神色晦暗不明。
  敬亭颐没有演戏的兴致,实话实说。
  “杀了。”
  这两个字说得轻飘,却在刘岑与刘师门心里投下一块沉石。
  刘岑神色焦急,“‘杀了’是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谁杀了,自杀还是他杀。”
  敬亭颐倏地将夜光杯往桌上一掷,“我杀了刘英成。”
  话音落下,恰好碰上菜肴端上场。炉火架里噗呲噗呲地往下滴油的烤全羊抢去了将士们的目光,羊肉独特的膻味与腌料味完美融合,大家咽着口水,等待厨子割肉分食。炙牛肉紧随其后,后面的是牛肉拨霞供、香醇的美酒。
  美食在前,大家都没朝敬亭颐那处睇去一眼。今下主座周边只有敬亭颐,刘岑,刘师门仨人。
  敬亭颐开门见山:“刘英成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所以我出面清除业障。”
  刘岑毫不留情地戳穿敬亭颐的假话,“是你动了不该有的心思罢。我派英成潜入公主府,要他时刻监视你的行动。若窥见你有半分迟疑,立即给我写信禀告。除此之外,他还背负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刺杀公主。公主无辜,但她活一日,你就会犹豫一日。紧要关头,断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误了大计。”
  刘师门倒不知其中内情,老父亲深陷丧子之痛,恨不能软瘫在地,好好为他死去的小儿子哭一场。叵奈眼下不是哭丧的时候,儿子死了,而他这个做父亲的,明早还得披甲作战。只能一遍遍地劝自己忍一忍,
  但仍旧捱不住气愤的心,气冲冲地问敬亭颐:“这又是何必!英成他有什么错?”
  敬亭颐解释过原因后,一言不发。他始终融不进今下欢喜雀跃的场景,怔忡地踱到篝火堆旁,默默烤着火,把背影留给刘岑与刘师门。
  刘岑心里一沉,“他从小就是这样,心里藏事时,谁都不理,远离人群,孤零零地坐在一处。”言讫往篝火堆旁一指,“给他点时间消化消化罢。”
  做父亲的,都偏袒自家孩子。刘岑心疼敬亭颐背负得多,刘师门心疼英成辛苦二十年,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过家国当前,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刘师门再躬躬身,闷声不吭地走远。
  刘岑艰难地吞咽了下,明明今夜无风,可他还是被吹得头疼。额前青筋一缩一缩的,他扶着额,吩咐将士们不要喝得烂醉,点到即止。交代完事,刘岑就折回军帐,盯着沙盘发呆。
  这头篝火堆越烧越旺,火星子四处迸溅。敬亭颐盯着一瞬即逝的火星子,久久不能回神。肉香味直往鼻腔里扑,可他并没有用膳的心思,反倒觉得今晚端上来的牛羊肉太香,香得像被下了毒似的。不过还未来得及细想,就瞥见有个鬼鬼祟祟的信使逼近这处。
  敬亭颐拢紧氅衣起身,将信使引到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
  信使叉手行礼,将一封信奉上。
  再偏僻的地方,也保不准会有偷听墙角的人。所以眼下这时候,能少说就少说,关键的信息都在信里,用眼睛扫一遍,比说千万句话都强。
  敬亭颐展开信,只见信里密密麻麻地写着京城各家的动静。
  自变法以来,官家与韩斯渐渐生了许多隔阂。韩从朗有勇气反,多是由官家派人引导。韩从朗虽已伏诛,但韩家难逃死罪。这一出借刀杀人耍得精妙,不仅除了叛军,还不动声色地将韩斯拉下台。
  临近年关,民间忙,衙门也忙得焦头烂额。大理寺与刑部处理各种案件,难免有疏忽的时候。在施荣两家牵涉的案情前面,还有更多更为紧要的案件,官员忙着处理那些更为紧要的案件,所以施荣案的案情至今没查出个结果。再离奇的事,摁在过年的框架里,霎时变得通顺合理。官家正是借过年打掩护,他并不急着处理施荣两家,因着两家还有利用价值。
  施家的价值不在施家任何一人身上,反倒落在归少川这个富商身上。近日来,归少川关铺歇业,迫切地想把施素妆从诏狱里捞出来。归家家大业大,官家想将归氏产业收为官营,从施素妆这处做文章,效果最好。
  至于荣家有甚利用价值,敬亭颐尚未想出。荣家狼狈为奸,能苟且偷生到今日,全是看在荣缓缓与浮云卿关系匪浅的份上。信上写,已经将许太医坟冢所在告知荣缓缓。按荣缓缓那病急乱投医的脾性,此刻定是在想出狱的办法。不过她一个小喽啰,闹不出大动静。
  邓州聚集叛军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禁中。这次事态严重,朝官都当了真,一时纷纷献策,哪知官家早有定夺,胡乱搪塞过朝官后,叫来禁军统领,让禁军全军备战。
  定朝少经战乱,每场仗都属险中制胜。浩浩汤汤的大军列队出发,当日百姓堵街,依依不舍地挥手送别军兵,一面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有人反,那就让军队去战。百姓们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旧窝在酒楼里享乐,丝毫没有察觉到亡国气息的逼近。
  禁军与叛军算是彻底宣了战。再有几日,京城有难的消息会传遍各个州郡,届时江东诸路厢军会一齐赶到邓州支援。
  这个时候,京城各家前都插上了旌旗,敷衍地表示全城已在备战。公主府也不例外,甚至墙头插满了旌旗,唯恐外面人看不出府内备战的决心。
  信上最后一句,“公主府一切安好。”
  写信的死士特意避开浮云卿,敬亭颐的思绪也特意避开她不想。看完信后,敬亭颐解下蹀躞带上环着的火折子,将信笺烧得一干二净。
  “继续监视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