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白华为菅 >

第9章

白华为菅-第9章

小说: 白华为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前推不到百年,眼前这一带还是人烟罕至之地。直至前清战败后,清廷多次割地赔款,才使得如今的香港岛、九龙、新界等绝大多数岛屿逐渐都变成了英国人的租界。
  起初的香港只有移民到这里的外国人,人烟稀少。直到十几年前清帝退位,时局动荡,人心惶惶,临近的粤省乃至内陆的不少满清遗老、富商乡绅跑到香港来避难定居,随后陆续发展起各行各业,这才有了香港如今的繁华。
  二太太带着一群孩子在码头等了半天,也不见有温静姝的人接她们,只能咬牙招呼了路边计时收费的出租车,把她们和行李一起送到温静姝的别墅。
  至于齐先生,她又去投奔朋友了,说等她安定下来会给她们送消息。
  小汽车载着一行人驶离了码头。
  岛上四处是小山与丘陵,草木稀疏的地方露出光秃秃的红褐色土崖。公路随着山势的起伏一会缓,一会陡,向着海滨的方向延伸过去,才零零星星地有了人烟。
  汽车翻山越岭,一路颠簸。
  按照二太太给的地址,过了两个小时才终于抵达温静姝的住处。
  温静姝在香港的别墅是一栋带花园的三层小洋楼,黑色雕花的铁栅栏门,庭院里的草坪修建得整齐,还搭了一个秋千架子。沿着宽阔的石阶向上,走过白色大理石圆柱支起的长廊,来到精美的桃木门前。
  二太太和梅珊带着一群孩子走进客厅,里面就闻声跑出来一群丫鬟模样的女孩们。
  她们个个都是十几岁的少女,眉目标致,宛转灵巧,健康的小麦肤色。每个人脑后拖着一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穿清一色的翠竹蓝布罩衫窄脚裤,脚上趿拉着木屐,后跟叩在光滑的地板上笃笃地响,跑到她们跟前七嘴八舌地叫人:“太太们来了,快来坐。”
  显然是有人之前交代过会有客人上门。
  二太太对温静姝没有亲自迎接这件事大为光火,这会直接问道:“姑奶奶人去哪里了?”语气带着一股呛人的火药味。
  其中为首的一个女孩回答:“太太今日赴宴去了,要晚上才能回来。”
  二太太听了不满道:“不说早就发了电报告诉她今日到吗,还去参加哪门子的宴会。”
  另一个女孩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是戴维斯爵士的宴会,人家早一个月前就让人给我们太太送了邀请函,不好推了的。”
  二太太虽不知戴维斯爵士是哪号人物,但听这群丫鬟们的口气,也知道这人定然来头不小。可她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一个人阴沉着张脸,仿佛别人欠了她几吊钱。
  可孩子们不管那么多,都好奇地打量着客厅里的陈设。
  这里的摆设和上海温公馆里差不多,却比温公馆里还要金碧辉煌。客厅内摆放的多半是时兴的西式家具,也有带着东方风情的布置,两种混搭在一起,却也别具一番风味。
  见宛向前走了几步到角落里,看到一样奇形怪状的东西。翘足的方凳,上面还有四方的底座,做成镂空雕花柜子的样式,上面连着一个大大的纯铜喇叭。
  最小的见瑜出声道:“这是留声机,我爹爹有一个。”
  她这么一说,温见宛才想起来之前确实在温公馆见过类似的摆设。
  二太太仿佛拿这里当了自己家,心安理得地吩咐道:“去把唱片拿来。”
  一群女孩们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女孩提醒道:“太太不喜欢别人随便动她的东西。”
  眼看二太太就要发怒,梅珊突然出声道:“莫不是我记错了,唱片不都放在下面的柜子里吗。”说着她走上前去打开下面的柜子,果然取出一叠唱片来。
  二太太一噎,一时没说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梅珊把唱片交给丫鬟们,让她们调了唱针,很快就有轻柔舒缓的音乐从大喇叭流淌出来,让几个小女孩听得如痴如醉。她们一边听,一边沿着客厅走着,很快看到墙角放着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连忙跑过去又好奇地围着看。
  丫鬟怕她们还要动温静姝的东西,连忙道:“对了,给三位小姐和四太太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就在楼上。您们要不要去看一看。”
  二太太瞥了旁边的梅珊一眼,阴阳怪气道:“真是可笑,咱们姑奶奶这是怎么教丫鬟称呼人的,我们温家只有两个老爷,什么时候多出来了个四太太。”
  梅珊一路上懒得和她计较,这会听了笑道:“可不是,让人不知道的听了,万一误会我和二太太一般岁数的,那岂不是真成了笑话了。”
  不等二太太发怒,见瑜突然开口,奶声奶气道:“娘,我困了。”
  二太太顿时顾不上生气,先看她的心肝肉:“好好好,咱们这就上去看房间。”
  说着她白了梅珊一眼,牵了见瑜的小手上楼去。
  温见宁她们几个也跟在身后。
  她和见宛、见绣三人的房间都是一样的,只有见瑜一个人的房间格外大,古典欧式的布置,床头还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洋娃娃。卧房连接着一个大阳台,站在阳台上往下看,能将花园和远山一览无余。
  二太太勉强表示还算满意,温见宁和见绣更是没什么意见。
  只有见宛有些不忿,但她也不敢说什么。
  看完房间后,她们跟着大人一起在客厅里喝着下午茶,一边等温静姝回来,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
  大人们还好,温见宁她们几个小的早已饿的肚子叽里咕噜地叫,但因为出于教养,还是在那里安安分分地坐着,眼巴巴地等那位未曾谋面的姑母回来。
  这期间,二太太并不是不想支使丫鬟们先开饭,可那群可恶的丫鬟们一口咬定,说是她们太太早有安排,怎么也不肯听她的,气得二太太浑身发抖,又发了一通脾气。
  但她除了发火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干坐在那里等着。
  直到大门外传来汽车声、杂乱的脚步声,丫鬟们才赶紧跑去门口迎着。
  不一会,一个身穿黑色晚礼服的少妇在丫鬟们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这少妇看上去三十左右,头戴一顶黑色圆边礼帽,上面装饰着蓬松得近乎夸张的白色羽毛。垂下来的纯黑面网上坠着细小如泪滴般的碎钻,在灯光下闪烁着优雅而冰冷的光芒。
  她一手掀下面网,露出一张雪白的面孔。
  她的嘴唇上大概是涂了紫红的胭脂,比吃多了桑葚的那种紫黑色要浅,又比寻常的红来得深沉阴冷。和梅珊那种热烈俗气的妩媚不同,这位姑母的美是冷艳而咄咄逼人,带着点对人的蔑视,看人也是居高临下的,不止温见宁一个人不喜欢,几个小女孩也觉得不舒服。
  见主人终于归来,二太太尖酸道:“呦,咱们姑奶奶可算是回来了。”
  温静姝瞥她一眼没出声,一边脱下长过手肘的蕾丝手套迈步向前,一边吩咐佣人们:“晚餐准备好没有,今日家里人来,把我珍藏的那瓶威士忌拿出来。”
  说着她径直跨过了身边的二太太,给了梅珊一个热烈的拥抱:“好久不见了,梅珊。”
  梅珊微笑着回应:“静姝,好久不见。”
  她年龄不大的时候就进了温家,当时温静姝尚未出嫁。两人都是年轻女孩,年龄相仿,互相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虽然一个是姨太太,另一个是女儿,但情同姐妹一般。
  中间隔了十几年没见面,但情分依然在。
  二太太在一旁,脸青一阵白一阵。
  温见宁和见宛她们站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她们虽然看不明白大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却明显能感受到其中的暗流涌动。
  直到坐到餐桌前,她们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口气还没松完,她们又提了起来。
  晚餐是西式的。
  之前在船上虽然也有提供西餐,但二太太不喜欢,齐先生随她们,见宛她们当时晕船,只能吃粥和菜汤,温见宁也只能跟着一起,所以女孩们都没吃过西餐。
  丫鬟们服侍着小女孩们好歹铺了餐巾,但总不能替她们亲手拿着刀叉。
  她们只好看着姑母和梅珊的动作,有学有样地拿着刀叉切割牛排。
  一开始几个孩子倒还有几分样子,可不一会就状况百出。
  温见宁力气太大,控制不好力道,切牛排的时候总是用力过猛,刀子不时刺啦一下划过餐盘,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引得众人侧目;见宛她们力气小,割不动牛排,只能咬牙切齿使出浑身的力气拉锯一样地来回撕扯着。
  旁边一个丫鬟看到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被见宛瞪了一眼这才稍有收敛。
  她们也知道自己正在不断地闹笑话,但大人不发话,也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
  直到吃完后,温静姝放下刀叉,用洁白的餐巾拭了拭嘴角,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难怪老头子要把她们都送到我这里来。家里是怎么把一个个好好的女孩子养成这样。这么大了,竟然连刀叉都不会拿,西餐的礼仪也一点不懂。”
  二太太的脸色不好看,却也不好反驳什么,因为温静姝说的句句是实情。
  梅珊在一旁笑道:“这有什么办法,三姨奶奶那样的人,一辈子待在老宅里,就怕行差踏错,巴不得女孩子们也成了她这样的。”
  见宛从前嘲笑温见宁起劲,如今被大人当面这样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不敢反驳。
  其他两个也不好受,毕竟她们也是被嫌弃的对象。
  只有温见宁神情自若,她们说什么对她而言都无所谓,就和见宛之前说她乡下丫头一样。
  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顿饭,丫鬟们先带温见宁她们去洗澡,大人们则留在客厅里说话。至于商议的是什么,就不为人知了。
  洗完澡后,小女孩们回各自的新房间睡觉。
  温见宁的房间虽没有阳台,却有一扇窗户,据说若是打开远眺,还能看到远处的山海。只可惜如今是晚上,深灰色天鹅绒的厚窗帘一拉,什么都看不到,关了灯更是一片黑。
  她躺在床上,觉得身下终于没有前几日在船上的颠簸摇晃了,心里这才生出一点踏在实地上的安全感,闭上眼沉沉睡去。
  来到香港的第一日夜里,温见宁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第十四章 
  二太太只在香港呆了几天,便买了船票匆匆返回上海。
  她虽然有点不舍得唯一的小女儿见瑜,但更不放心留在上海的二老爷,生怕她不在身边这几天,二老爷又被狐媚子勾去了。这边一安定下来,她马不停蹄地买票坐船回了上海。
  她一走,温家姐妹们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别墅里,就只有梅珊一个熟人了。
  齐先生虽是她们的女先生,但毕竟不住在这里,只有上课的时候才能见到人。
  至于温静姝,她虽然在名义上是她们的姑母,但自从当嫁人后,十几年来回温府的次数屈指可数。几个小辈虽听说过她的名头,但这还是第一次见面,一想到以后就要和这位看着就不好亲近的姑母住在一起了,不由得心中惴惴。
  据说来的头几天晚上,见宛、见绣她们夜里还哭湿了枕巾。
  可当着大人的面,没有一个人哭闹,就连最小的见瑜都一样。她们心里也清楚,哭也没用,梅珊靠不住,家里人既然把她们送过来,就不可能再让她们轻易回去。
  温静姝也没跟她们客气,一来就给她们安排了满满的课程。
  几个女孩们想日后在香港长住,最先要攻克的就是语言关。
  时下的香港是鱼龙混杂之地,中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印度人,什么人都有,说的语言也各不相同。仅国人内部,使用的就有客家话、闽南语等各种方言,但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广东话。毕竟香港离广东实在太近,两地的往来密切。温见宁她们几个日后要在香港生活,免不了要改一改那口软糯的江南腔。
  其次是英文。
  香港毕竟是英国人的租界,受英国的影响最深。尤其在上流社会,不会说英文,根本寸步难行。温家这次千里迢迢地把女孩子们送到香港,就是让她们为日后进入上流社会的圈子做准备。若是还有余力,温静姝还打算让她们学点法语,以便日后舞会交际的时候能充一下场面。如果这些她们都能跟上进度,等明年开春,如果通过了入学考试,温静姝就要送她们去附近的修道院附属小学读书。
  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学习礼仪、打网球、弹钢琴,甚至是学儿童芭蕾。
  教芭蕾的女老师第一天让她们压腿的时候,天生筋骨硬、年纪又最大的见宛哭得撕心裂肺,一度还想装晕糊弄了事,却还是被叫起来继续压腿。见绣和见瑜筋骨柔软,做这些并不费力。只有温见宁和见宛一样,也觉得有些吃力,但还是咬牙忍下来了,额头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而温静姝她们全程只在一旁看着,等练习结束后,才让人端了甜点和果汁来,又说了几句漂亮话,总算把见宛她们几个哄住了。
  温静姝的原话是:“也不用你们学成什么舞蹈家,毕竟跳芭蕾的女人脚都不好看,只需练好了让仪态能看就行。”
  “钢琴也不必学成个什么大家,拣几支时兴的曲子学了,宴会上不至于丢人现眼罢了。”
  可话虽这么说,该吃的苦头她们还是一样也没有少。
  温静姝对她们的要求虽然一再放低,奈何温见宁她们都是初学者,入门的时候免不了要受一番磋磨。这样两相对比下来,每天齐先生来给她们上的国文课都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就连一向坐不住的见宛,最近都能全神贯注地听完齐先生的整节课了。
  至于齐先生,她来到香港后,很快托朋友找到了住处。每日上午十点左右来给她们上国文和英文课,周末两天改成下午。
  这天周六下午,齐先生正在上课,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温见宁一抬头,看见是姑母温静姝身上穿着玉色缎子的睡衣,倚在门边矜持地笑道:“佩珍,好久不见了。”
  见宁她们这才知道了齐先生的名字,齐佩珍。
  齐先生放下手中的书,客气地回礼道:“好久不见。”
  温家与齐家都是淮城本地的大户,两人从前在闺中时,自然也是认识的。只是后来她们各自远嫁,再也没见过面。这次齐先生到香港后,已经给温见宁她们上了几天课,却还是第一次见到温静姝。
  原因无他,只因之前每次齐先生来上课时,温静姝和梅珊两人不是一起出去参加宴会,就是去逛街了,不然就是在楼上呼呼睡大觉。等她们下午睡醒了,齐先生也已下课,乘公交车返回她租住的公寓。
  温见宁只觉得温静姝她们懒得出奇。
  这位姑母和梅珊从来不做事,也不读书。每天就是去赴宴、逛街、做美容,一出去就是大半天,夜深了才回来。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再起床已是家常便饭。她们不做工,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钱,可以支撑着日复一日过这种穷奢极欲的日子。
  温静姝漫不经心地笑道:“我刚才听你给她们几个小的讲英文,还带着淮城口音。许多年没回那里去了,听了真让人亲切。”
  齐先生的神色仍平静淡然:“我的英文是自学来的,发音确实不太好。”
  见她识趣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温静姝满意地一笑,话题一转:“对了,我们多年不见,你又难得来了香港,怎么也不在我们这里住下。”
  齐先生摇头道:“不了,我已经租了公寓,更何况我住在这里也不方便。”
  温静姝当然也只是嘴上跟她客气,没有真的想让她住进自己家中。
  她和齐先生又寒暄几句,给温见宁她们几个小的留下一句“等过几日我给你们找一位新的英文老师”,就转身走了。
  若说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