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冠冕唐皇 >

第339章

冠冕唐皇-第339章

小说: 冠冕唐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稍作缅怀,很快便有人意识到眼前的重点,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听说,如今执掌关内的雍王殿下,便是故东宫家门少子。既然咱们故衣社所尚社号传自东宫,那位雍王殿下会不会更加关照咱们几分?那咱们就不必担心会遭到官府的追查迫害了!”
  众人听到这话,眼中也都各自闪烁光芒,但还是有人不确定道:“事情只怕没有那么简单啊!且不说那位殿下天家尊贵,会不会关照咱们草野小民。单单这旧事只是咱们社中传扬,未必记录在经典里,许多社徒都是第一次听说,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
  “话也不能这么说,杨直案不是也说了,当年东宫流放巴州,曾有故衣旧人追从保护?算起来,那位雍王殿下也该知事,应该会记得当年有关中义士不辞辛苦、不畏迫害的追从拱卫!”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倒不是说他们过于轻信,对杨显宗这番说辞就全无怀疑。可问题是眼下长安城这形势,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无疑会对他们故衣社大大的有利。
  他们虽然不曾见过那位雍王殿下,但对那位殿下的权势也都有深刻体会。如果彼此之间的缘分甚至能够追溯到已故东宫身上,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老实说,就连刚才那个徐恭叫嚣能够联结西京豪门,在场人众为了社众前途都不乏动心。那么现在能够直接跟长安城中权势无双的雍王殿下追溯前缘,这自然能够让人心更加振奋。
  “你等守好门户,不准闲杂人等靠近!”
  听着众人议论声,杨显宗抬手示意敢战士们将直堂包围起来,然后才又望着众人正色道:“接下来我要说的话,诸位心知,行出此门,切勿轻言!就算你们泄露出去,引祸于身,不要牵连了故衣社,我也不会管!”
  众人听到这话,也都端正姿态,纷纷表示一定不会胡说。
  “其实雍王殿下,早知我等社徒!殿下也欣赏咱们捐麻互助的尚义社号,甚至曾经接见几名社徒并资助物货。若无雍王殿下这样的权贵扶助,咱们故衣社又怎么能发展如此壮大?”
  讲到这里,杨显宗又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咱们故衣社徒也并非享恩不报,这么说罢,此前雍王殿下在神都杀贼,就有咱们社中敢战士捐身助事!”
  “居然还有这种事?”
  “雍王真是大才,能敬重草野义气,咱们当然要舍身为报!”
  众人听到这话,先是震惊不已,片刻后又纷纷抚掌大笑,既有自豪,又有欣慰。原来他们故衣社并不只有乡野称义,本身便已经对社稷有大功!
  “这件事,是社内的绝密,切记不要外泄!咱们与雍王殿下约于仁义,但世道之内多有悖于义气者,或会因此攻讦雍王殿下见重任侠不法,行事逾越礼德经术。”
  杨显宗又继续叮嘱众人,神情更加严肃。
  “杨直案请放心,咱们虽然只是乡野卑才,但也绝非忘恩负义之流。既然与两代王者仁义相约、前缘深刻,又怎么会因自己的任性去伤害恩主!”
  众人闻言后又纷纷表态,得知故衣社与雍王殿下竟有如此缘分,眉眼之间的彷徨忧虑已经是荡然无存。
  感受到堂内的气氛变化,杨显宗与李阳等对望一眼,各自松了一口气。人有千百念头,又怎么可能严守秘密。故衣社这番根脚缘由,三分真七分假,信者自信,不信的怎么说也不会信。
  且不说故衣社这番会面托底,在见过李阳等人后,李潼便又招来姚元崇等员佐,将这一番说辞跟他们讲述一番。
  “世事真是奇妙,想不到这个乡野杂社竟然还能追溯到先雍王!有此前缘,这真是先人遗泽、天助殿下能够从速定势关中!”
  听完雍王殿下的讲述,宋璟已经是忍不住笑逐颜开。他对故衣社了解更多,本身就多有好感,既然有这样一个情感上的切入点,那接下来招抚故衣社无疑会顺利许多。
  “先王故事,我实在所知不多。但究竟是真是假,倒也不必过于追究。乡情稳定,才是正计。”
  说话间,李潼又望向姚元崇。这番说辞,错漏百出,他当然不觉得能够瞒过属下们,但也总算是给出一个说法。
  姚元崇在听完后,一直在皱眉沉思。
  在听完雍王殿下讲述后,他首先便猜测应该是雍王殿下想要将那个故衣社收为己用,所以捏造了这样一个说辞,稍作沉吟后便说道:“那些故衣社徒,眼下还未称可控。既然要作引用,故衣社还是要严加管束。先王旧誉,不宜轻损啊!”
  “那几个社首,只会都会参与选募。另外留守府也会加设一个乡社监使,由我直领。他们也已经表态尽快上交社籍,不再以私义聚众,需要以王教束之。”
  李潼讲到这里,叹息一声:“未来关内若要久安,故衣社士力不可不重。这乡社虽然生于草野,但只要教令得宜,也是一大助力。”
  在场员佐们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他们在了解到西京乡野居然盘踞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一时间也都是惊恐有加,若能妥善解决自然是好。
  不是没有人怀疑雍王殿下跟这乡社真正关系如何,毕竟神都政变的时候,许多人便猜测雍王麾下突然涌出那一批卒力究竟来自何处。现在看来,这个故衣社似乎嫌疑不小。
  但这个故衣社如此势大,绝非短年能成。而雍王殿下出阁以来也是履历清白,就算早年在西京守陵数年之久,但皇陵出入本就不便,雍王殿下当时无人无物,又怎么能在乡野聚成如此大势?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随着雍王殿下流露出要招抚这个故衣社的意图,接下来西京土客矛盾则会变得更加尖锐。毕竟这个故衣社本身就是以客民为主的组织,一旦纳入幕府管控中,无疑会激发土民不满。
  对此李潼也早有准备,听到幕僚们提起此节,便又说道:“此前西京人家盗窃官库,虽然人赃俱获,但案情还未深推。当时闹乱中涉事者,不独此十几家,还有乱民参与哄抢,当中或还有隐恶未发。你们诸位,谁愿担当此事?”
  “卑职愿意,一定严查因果!”
  雍王话音刚落,王美畅便连忙站起身来,主动请命,神态间多有激动。
第0545章 国贼硕鼠,其罪当诛
  西京这场闹乱,自然不能不了了之。但是想要查清楚因果,却又缺失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引发一系列事件的宣抚使窦怀让。
  此前将城中坊曲与城外大营全都搜查一遍,仍然不见窦怀让的踪迹。世事也不可因此一人便停顿不前,所以雍王幕府在经过一番讨论后,便决定先审查西京官库盗窃一案。
  官库失窃一事,与小民关系不大,本来长安城民众们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相对于审问盗窃官库的犯人,他们更乐意看到那些给长安民生造成极大破坏的客民们受到惩罚。
  但当相关案情稍作披露后,这件案事还是快速的传遍全城,引起了整个长安城的轰动。
  一则在于形式,这一次的案事审断是公审,所谓公审并不是当街当众的审问,而是直接将案情进程当街榜示。公示榜分布在朱雀门南的铜匦附近、东西两市以及几个主要的城门。
  这样的形式前所未有,此前官府无论大小讼案,全都是闭厅审理,完全就是小民难以接触的范畴。
  可是现在竟然将案情进展直接张榜公开,让民众们能够清清楚楚看到审理过程,这无疑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哪怕跟自己无关,他们也想看看究竟什么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抢掠官库!
  二则就在于案情所涉的人员,当公示榜第一次张贴出那些涉案名单时,看到榜上名字,可谓是全城震惊。
  榜上所涉多为长安勋贵名族,哪怕名气并没有大到全城皆知,但也都不陌生,再加上知情者热心的宣传讲解,民众们很快便意识到榜单上那一个个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同时他们也都不免狐疑,那些名族一个个家室豪贵,世享国恩,怎么可能会是洗劫官库的恶匪?是不是官府搞错了?
  对于民众们普遍的质疑,暂领万年县令、负责审理此案的王美畅也不急不躁。
  张榜之后,王美畅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审理,而是先将罪证罗列公开,就在朱雀大街上,将从涉事诸家所抄没出来的官库禁物摆列开来,足足占据了一大段街道。
  眼见到这么多的物证沉积在大街上,城中民众们一时间也是惊诧不已,几乎举城围观。
  “这些贵族们,真是该死啊!城中闹乱视而不见,反而趁乱洗劫官库!这么多的刀枪甲械,看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他们藏在私门,难道是要谋逆造反?”
  “眼下也只是器物摆设,并没说一定是他们抢劫。当时城中闹乱那么严重,各自守在家门,谁又能说清楚外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各有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实在没有必要去犯这样的大罪!”
  物证摆设开来,围观人众们也都是众说纷纭,有的人义愤填膺,有的则仍心存狐疑。
  物证陈设一天后,除了一些留堂问案所用之外,其他的则就都再次送入其他还算完好的官库中储存起来。
  接下来,万年县又张榜征集散在民间的人证物证,一旦采证,共谋者可以减罪一等,旁证者则各有褒奖。
  这一告示公布出来之后,顿时又在坊间引起一番热议,许多人争相往万年县廨涌去,可谓热情至极。
  “杨五郎,你又往县廨凑什么热闹?我记得你秋前便已经离城,乱后才又返回城中?”
  “蠢、蠢!证或不证,只凭一言,老子关心乡事,要去衙堂看个真切!如果是真的,那些贵族真是该死!如果是假的,也不能眼见咱们乡土名宗被冤枉构陷!”
  至此,这一场公审算是吸引了全城注意。除了宵禁净街的时间段之外,许多人几乎不吃不喝的守在那些公示榜附近,只为第一时间看到案情的最新进展。
  一时间,位于城东宣阳坊的万年县廨可谓是人声鼎沸,因为聚集了大量的民众,就连出入都变得极为困难。
  如此喧闹了整整三天,案事终于正式开审。
  王美畅并没有第一时间审问那些主犯,而是先从其他人证开始审问。这其中,包括通济、敦化等几坊居民、街徒以及一部分负责防守官库的留守府兵众。西施文学
  通过对周边人事的审问,很快便整理出被劫官库这几坊在动乱前后的基本情况。乱民入城闹乱,主要便集中在朱雀大街以西的区域,城东坊区还是不失秩序。特别官库所在那几坊,因为本身就有甲士驻防,所以在遭劫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乱民匪徒敢于滋扰。
  “卑职守在通济坊,本有两营六百余众,动乱发生几日后,陆续抽走一营军士入守昭国、晋昌等几坊?有没有留守府调令?没有,当时消息绝传日久,卑职困守通济坊,也不知留守府安危与否。
  昭国坊有弘农杨氏永寿县公园业,校尉周利民乃杨氏婿子,率众支援,但永寿公助粮两百斛。当时坊内已经断粮,卑职不敢私开官仓取用……官库遭劫前,大业坊突然告破,卑职率众驰援,再回来时,通济坊已破……”
  “小民大业坊坊正,当时坊内有坊吏、街徒两百余,并坊民助守共六百余众,分守四边坊门。坊破时,小民正在东坊门,西坊门告急小民未救,只是因为当时东坊街也有乱……是、是小民胆怯,先率众退守自家……
  没有杀人、没有!小民有罪,是、是黎阳公使人传信,只要小民任乱民入坊,就补偿小民家财所失,并赠帛百匹,招一子入府任事……小民有罪,真的没有杀人,那些财货,真是黎阳公家人赠送……”
  经过审查多人,案情抽丝剥茧的拼凑清晰。特别在场听证的本就有大业坊坊民,当听到坊正贪求财货而主动开门迎盗,那些受害深重的坊民们一时间更是气愤有加,甚至有数人直接冲破衙役封锁,冲入衙堂便要打杀坊正。
  “狗贼、狗贼!知不知你贪那百匹帛,乱民冲入我家,老夫惊死,阿妹清白不存!”
  一名壮汉一边殴打着坊正,一边涕泪满面的悲哭怒吼。余者众人也都是群情愤慨,振臂呼喊道:“打死他、打死他!还有那贼户黎阳公家,官府不敢杀,乡义敢杀!”
  “再招两百甲卒入衙,一定要控制住群情!”
  好不容易命令衙役们将冲上来的民众们驱退,王美畅又召来县尉苏约吩咐道,同时擦了一把额头冷汗,西京民情彪悍,他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诸位乡亲深恨乡贼,本衙亦有所感。所以要公审贼子,就是为了将这些乡恶罪迹宣扬于众,以彰显朝廷威令不容触犯!乡情义愤,亦是刑令所覆。罪情大白后,自有国法惩之!”
  王美畅再次返回衙堂,先将义愤填膺的听证诸众情绪稍作安抚,然后才继续审问案件。
  西京这十几家,盗窃官库乃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但之所以还要重新审理一番,一则是将如今京内土、客矛盾尖锐的舆情稍作缓解,二则就是为了将这些人家的罪事与西京这一场动乱稍作牵连。
  这一番公审的过程,不独将这些人家从蓄谋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勾勒完整,同时也的确引申出来一些新的罪实。
  比如当日朱雀大街上所发生的哄抢,的确是有人暗中将城西的乱民们向城东去引,如此才造成城东几坊接连告急乃至于被攻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些人家面对雍王的索取,连自家家财都舍不得而要动念打劫官库。在城中制造混乱的时候,更不会用自家家财吸引乱民,所以靠近朱雀大街的几坊便成了牺牲品。
  “狗贼该杀!活剐了他们!”
  随着案情逐渐纰漏,整个长安城也彻底沸腾了。原本那些民众们还以为西京这场闹乱仅仅只是客民凶横不法,却没想到城中居然还潜藏着这么多的硕鼠门户!
  等到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雍王幕府也并没有再继续拖延,直接做出了判决:凡涉事诸家,中男以上统统处斩!余者老幼妇女,没为官奴。朱雀大街参与哄抢并当街被擒之众,成丁者俱斩,余者流放朔方。
  判决勾定之后,接下来两天的时间里,长安西市砍头从早到晚,足足砍了两天有余,被杀者几近千人,一时间血漫法场,场面血腥至极。
  但就算如此,长安群情仍未彻底平复。被杀那十几家是有确凿罪证而施以极刑,但那些没有参与抢劫官库的人家就无罪吗?
  明明长安城还有着不弱的守卫力量,结果那些权贵人家仗着自家权势,将本来应该守卫全城的兵丁瓜分用作私家护院,他们难道就无罪吗?
  既然刑令难惩,那就乡情来惩!一时间大量余怒未消的长安民众们冲入诸权贵坊居,或是围堵喝骂,或是绕府打砸,以发泄他们的不满。
  与此同时,雍王幕府再次颁布一条定乱政令:凡长安在籍之民,往后一年庸调免除,课钱减半。诸营客民,以庸代赈,以役代租,三年租满,方可划土入籍。
  虽然宣抚使窦怀让至今下落不明,但砍了西京足足十几家勋贵族人,也总要给朝廷一个阶段性的回复。所以在监斩完毕后,王美畅便携着雍王奏表与幕府选辟名单返回神都述事。
第0546章 参军气壮,宰相自辱
  新年正月,王美畅一行刚刚过了潼关抵达陕州,便遇上了朝廷来迎接他们的使者。
  这一行使者人数不少,而且规格极高,单单政事堂宰相便有两人之多,分别是尚书左丞韦巨源与散骑常侍薛稷。除了这两位宰相之外,另有南省郎官、寺监通贵数名。
  初见这一阵仗,王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