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冠冕唐皇 >

第551章

冠冕唐皇-第551章

小说: 冠冕唐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落在了李隆基身上。
  “此前虽皇陵有见,但却不暇细睹。几年下来,三郎风貌大有可观,让人眼前一亮啊!”
  李潼视线在李隆基身上打量片刻,然后便微笑着说道。如今的李隆基,已经是十五岁的半大少年,跟李潼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年龄相仿,人物风采已经自成一格。
  凭心而论,他这个堂弟的确是不俗,身形颀长、相貌也是颇为出众,虽然还有一些青春发育期少年通常会有的瘦样,但眉眼之间也已经棱角颇显,颇为引人关注。
  李隆基先是与圣人对视片刻,然后便低下头并小退一步,轻声道:“宗家之内,诸桩以论,圣人无一不卓越高标、惊艳人间。我们这些拙幼后进,也只是踵迹相随,追从在后,华光映衬,黯然失色。”
  “话不可这么说,生人百趣,各有各的通达。尺寸互争,朱紫竞艳,泰半都是自寻烦恼。能开创自己一片天地,自得其乐,也就不负此生,无愧见人。”
  李潼听到这话后又是一笑,然后率先行出了紫宸殿,后方几人自然趋行跟随。
  一行人廊苑间穿行,行至一处岔口,又有中官引领一人恭立于此,正是英国公李重福。
  “福奴叩见圣人!除服之后,归心似箭,非贪恋人间的繁华,只是为了能敬叩我主足前,长诉感恩之情!”
  看到圣人身影在廊道转角处闪出,李重福便箭步趋行、匆匆入前,彼此距离还有数丈,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同时口中大声说道。
  “英国公不必如此大礼,起身吧。”
  见李重福态度如此恭敬,李潼停了下来,抬手示意中官上前将之搀扶起来,接着又说道:“法度自有曲直,是非需要分明。但人间情义、血脉之中的瓜葛,并不是法理能够完全割断。今日宫中备置吉宴,既是为你等扫除余悲衰气,也是告慰先人之灵。”
  李重福听到这话,更是激动得泪眼婆娑,伏地泣声道:“福奴虽幸生天家,但贱质玷污贵血,哪怕精血相融、赐奴血肉的父母,都嫌弃薄爱,生人以来,能感血缘亲厚,唯圣人赐奴!奴感恩肺腑、情烈难言,圣人恩我再造,终此一生,必竭诚事之……”
  且不说李重福那激动之际的模样,当相王诸子见到李重福竟也在道中将要列席此宴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其他几个还不知该要如何表达自己的忿意,李隆基已经侧身道外,振声说道:“人间不失正邪,门户当有优劣。庶人哲祸国败家,罪证确凿,吾父亦因此横遭不幸,臣等居丧数年,每思此恨,咬衾噬臂不能入眠,若与此孽种伪作和气,国仇家恨、摧痛心肝,请圣人恕臣等不敢具席!”
  听到李隆基如此激烈的言辞,李潼先是沉默片刻,接着便转身走向前,抬腿一脚将李隆基踢倒在地,接着才开口道:“论及仇恨,你等诸子几人及我?唐家大好基业,谁人败坏?朕生而贵胄,垂死翻生,奋死一搏,返周归唐,垂拱者恃于齿轮,坐享此成!志士用命之功,庸人几年败坏,宗家舍我无人,抛却妻儿、轻身赴险,力挽大厦于将倾!
  如今谨持神器,忍声吞气,饰我宗家伦情于周全,不忍丑劣曝于人间!不望你等知我辛苦,但能相忍为家,可以富贵长年。庐陵几丑,是你血亲伯父,重福不美,不是外家儿郎。人间虽有正邪,不在私己之计,朕今设宴飨我亲员,不能循情洽我,裂席决绝,不必委曲求全!”
第0862章 雷霆雨露,并非当然
  见到圣人如此恼怒,在场众人无不惊惧有加,忙不迭垂首默立,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至于相王诸子,则就更加的惊怕,除了被一脚踢倒、卧伏在地的李隆基之外,其他几个也都是脸色清白、僵在当场。那年纪仍不算太大的嗣相王李隆业更是哇一声哭出来,迈腿便要冲向趴在地上的三兄,却被其外公王美畅一把抄起,连退数步,并抬手捂住了这小子的嘴巴。
  “圣、圣人恕罪……三兄、三兄他并不是有意忤逆圣人!他、他只是……”
  老四李隆范期期艾艾说道,抬腿要走向李隆基,可是看到圣人铁青脸色、以及周遭按住佩刀的甲士们,又畏惧着不敢上前。至于年龄最大的李成义,则仍是垂首僵在原地,两肩微耸,竟惊怕得啜泣起来。
  李潼这番暴怒,除了确是有点小题大做、要警告一下这几个小子之外,其实也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凭什么愚蠢之人可以恃着无知、做事肆无忌惮,而他却因想得太多而瞻前顾后、倍感掣肘?
  看着摔倒在地的李隆基翻身趴伏在地,身躯轻颤着不敢再抬头发声,李潼才抬手指了指这小子说道:“扶起他,重福随我去万寿宫。”
  说完这话后,他便继续向前行去,不再理会后方几人。李重福听到这话,也从惊愕中缓过劲来,又是满心窃喜的忙不迭趋行追从上去。
  至于王美畅,也连忙抱起了嗣相王便向前走,行出几步之后才又回头道:“靖国之际,邦家几近势穷难续,圣人一力回天。几位大王能历劫不死,并不是亡者余荫的关照,是去是留,好自为之!”
  随着圣人离开,诸宫官侍卫们也都纷纷跟随上去,只在原地留下十几人,隔着数丈远将这三名少王看守起来。
  “三兄,你快起身吧,圣人、圣人他已经离开了……”
  直至视野中已经见不到圣人的身影,李隆范才忙不迭上前要扶起仍然长跪不起的李隆基。李成义这会儿也才恢复了活动的能力,擦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凑近李隆基颤声道:“三郎、三郎,咱们要怎么办?你怎么能在内宫触怒圣人?这里甲员环立,哪是使气的地方……唉,但使我手有寸铁……”
  两个兄弟一左一右偎在身边,李隆基仍是埋首于地,然而紧贴在地上的手指都已经将砖石表面挖出了几道白痕。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抬起头来,方正英俊的脸庞隐隐有些扭曲,眼睛竟都出现了几道血丝。
  “是我使气失礼,不怪圣人降罪惩罚!都是宗家子弟,一户亲员,不该纠缠旧怨,闹乱曝丑……”
  起身后,李隆基嘴角微微抽搐着,一手握住兄弟一人手腕,深作几番呼吸才涩声说道:“我一时的任性,连累兄弟也同遭圣人厌弃。但幸在此处不是外间场合,快快同我去向圣人请罪。”
  说完这话后,他便向圣人离开的方向疾行而去,见到道左站立的一名小宦者,解下腰间一方圆润无瑕的佩玉便塞过去并低声道:“恳请谒者导引通告。”
  小太监高力士仿佛手里被塞了火炭一般、忙不迭将手抽回、死死背在身后,并不无惊恐道:“圣人并未出言驱逐,导引是仆本分,请大王不要加害!”
  说完这话后,他便忙不迭转身向前走去,不敢再继续停留。
  李隆基见状后也将佩玉收起,然后便示意兄弟们一同跟上,也匆匆向前行去。
  万寿宫是李潼转为他奶奶兴建的颐养宫苑,位于大内东侧龙首原上的高坡,三殿相叠、内外通廊,北面便紧挨着太液池,乃是大明宫中地势最好的一片区域。
  这一座新宫从开元元年开始兴造,到了开元二年的上半年,太皇太后便迁居于此、长住下来。
  李潼抵达的时候,自家两个兄长并一些亲员们早已经等候在此,入前稍作见礼问候,李守礼看了一眼被王美畅揽在怀中的李隆业与恭敬的站在圣人身后的李重福,不免有些奇怪道:“另外几个小子呢?我还想问一问他们,长居乾陵时,闲来有没有弄坏我在那里留下的一些物器。”
  听到这问题,宫人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而李潼只是摆摆手说道:“先入宫去见祖母。”
  众人拱从圣人行入万寿宫,宫墙内围廊下也早已经架起帷帐,诸内外命妇俱等候在此向圣人见礼。李潼略作扫视后便又转头望向后边的薛崇训,微笑问道:“你阿母又在别业养病?”
  薛崇训闻言后便苦笑一声,并低下头叹息道:“宿疾难愈,圣人又何必多此一问啊!”
  开元元年,上巳节曲江会,太平公主被李潼狠坑了一把,耗费重金张罗戏弄、结果推出的几个出彩伶人全都被大内云韶府给收编入宫,想要在京中风月行业大展拳脚的美梦自然成空。
  这挫折实在严重,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除了一些年初岁尾的宗家大礼,余者场合只要圣人驾临,便绝不会看到她的身影。
  在场多是宗亲近员,听到这番对答,自然也明白其中意思,虽然不敢多说什么,但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感慨太平公主实在是太过孤僻难近了。
  对于太平公主长期的记恨忿怀,李潼倒没有什么其他的感触。只要他这个姑姑能够安分生活,不要在时局中招摇弄事,哪怕看在他奶奶的面子上,其他的也都可以容忍。
  更何况,太平公主这别扭一闹就是两年多,宗亲们从最初的有些尴尬回避之外,到如今也都习以为常,表面不说什么,私下里也只是将之当作一桩无伤大雅的趣乐闲聊。
  万寿宫格局以三座殿堂为主体,虽然比不上大明宫整体这样宏大,但也是自成一格。前殿慈安殿,是太皇太后日常会见内外命妇的场合,后殿万寿殿则是起居饮食所在。而在这两殿的西北侧,靠近太液池的方位上,又有一座百戏殿,则就是日常消遣娱乐的场所。
  为了让他奶奶平时文娱生活丰富起来,李潼又将内宫伶乐拆成两部分,其中一些百戏与礼乐相关,仍归内教坊,设在了大内麟德殿附近,仍归太常寺管辖,以供朝廷一些飨宴场合与礼事之用。
  另一部分燕乐相关的音声人们,则就归云韶府,直接设在了万寿宫中,太皇太后召乐欣赏起来也方便得多。
  宫乐结构分成两部分,男女分别安置,也实在是因为这些乐籍人员们男女关系搞得太乱。大概是搞艺术的都有些放浪不羁的情怀,男人们多是连襟之好,女人们常有易榻而眠,搞出的后代逢人呼耶唤娘,也实在有些不像话。
  众人先跟随圣人登殿向太皇太后请安,而武则天在见到几个孙子后,情绪也是颇为开怀,笑容和气有加。彼此相处日短,也谈不上有什么亲情,但到了她这个年龄际遇,身前能多几个讨巧愉亲的血脉后人,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特别当李重福上前见礼时,武则天神情更生变化,指着这个孙子叹息道:“你父任性自毁,让人恨之痛之。今圣人宽厚赐恩,切记要以前人为鉴,不要辜负了君王亲长们对你的这一份关怀照顾!”
  李重福闻言后自是连连点头,更不敢拿什么家门旧恨来发泄意气。
  之后武则天视线一转,除了嗣相王之外,并没有发现相王其他几子,一时间也有些疑惑的望向李潼。李潼抬步登殿,坐在祖母席侧将刚才的事情略作讲述。
  武则天在听完之后,眸光稍有明灭,抬手拍在李潼的手背上,叹声道:“大户家长从来都不容易,难为你了。”
  “唉,既然支此门楣,这也是推不却的责任。情忿生在户内,也绝不会打扰到祖母的安宁。”
  李潼闻言后微微一笑,安慰了一下他祖母,然后便注意到高力士正在殿门外探头向内张望,便抬手召来乐高说道:“去看一看,若那几员有悔,便着其入殿来见。”
  乐高闻言后便匆匆下殿,与他小弟凑在一处细问几句,然后便又向宫门外行去,过了一会儿便将其他相王几子领入了殿上。
  三人趋行登殿,神态间已经将忿怨情绪收敛起来,不失恭谨的入前向太皇太后见礼。
  武则天看到这几个小子,又板起脸来说道:“亲员诸众都已经入殿等候,你们三个小子却来迟,这可不是待事待人的礼节!人能循情包容,为的便是情义融洽,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与你们全然无关。天降雨露,偶有风雪,诸事并非理所当然。恃幼讨巧,不是什么厌事。但若成人之后,还要放纵无赖,内庭的教训仍比人间报复轻浅得多!”
  三人听到这话,只是唯唯应声。其他在场亲员们,并不知刚才发生的事情,见太皇太后新见诸孙便厉言训斥,便不由得感慨看来老太太还是放不下早年被相王反制刻薄的怨气,连带着几个失怙的儿子都不受待见。
第0863章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
  人员聚齐之后,稍作家常寒暄,接着便又纷纷起身,簇拥着皇帝与太皇太后等移驾百戏殿。
  百戏殿临水而建,一半凌空于太液池上,殿中戏台张设,殿外围廊的水域上便停靠着数艘画舫游船,太液池周围奇花异草连圃成丛,在这初夏时节也是风景极佳。
  当诸贵人们登殿时,宫奴乐人们早已经将这殿堂内外张设完毕,舞台上还在进行着紧张的收尾检查,一些待召献艺的音声人们也在忙碌的整理着妆容乐器等。
  这当中,有一个彩衣少女最是引人瞩目,无论衣装佩饰还是所待的席帐,都要远比其他乐人们更高一筹。而这少女也的确配得上这一份优待,华衣盛妆的映衬下,美的不可方物,让人炫目。
  周遭伶人们都在紧张的准备着,这少女也不例外,身边站立着数名宫婢,各自捧住一面铜镜,从方方面面映照出少女华丽的装扮与美丽的仪容,以供少女检查细微。
  “这凤头金钗太显老气,再取几个样式来挑选!”
  少女美眸微转,从铜镜中看到自己的样子,在旁人眼中已经是精致的无可挑剔,但她仍然觉得有些不满,拔下髻发上的金钗随手抛在地上,然后便吩咐道:“我记得月前戏演《鸟歌》时,那部头舞奴发顶的玛瑙珠钗很是亮眼,若没人取用便送上来,有人用就让她再换一支。”
  少女语气高傲,浑然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内苑乐奴,若不知道的人看到此幕,怕要误以为是哪一家王公贵人家的嫡女千金凑趣献艺。
  一名部头伶人听到少女这话,略有些局促的入前说道:“隐娘,还是换一支吧。那一支钗并不是咱们云韶府的佩物,是为了戏演《鸟歌》,专从杨司宝处借来。此物乃年前圣人赐给,司宝也珍爱有加,寻常不肯外借……”
  “借不来,那是你们的问题!太皇太后观戏,无我不欢,我能随意敷衍?”
  少女隐娘听到这话后,秀眉顿时一挑,继而便忿声道:“杨司宝啊,我知她做什么美梦?无非是幻想着能得圣人亲爱,召侍寝阁,褪去那一身杂羽,求荣天家。一点心机全都刻在了脸上,让人生笑!”
  少女说话,口无遮拦,但周遭闻者却不敢随意应声。且不说被其取笑的女官杨司宝在内宫本就品秩不低,自身家世也是不俗,出身弘农杨氏,乃是太皇太后母族后人,亲叔叔如今还在朝中供职殿前司,远不是寻常的宫女。除了这恃宠生骄的少女隐娘之外,谁又敢随意取笑。
  少女仍待催促宫人去借佩饰,但眼眸一转发现女官杨司宝恰在此处走入此处偏殿,索性便坐在原处,直对杨司宝招手道:“杨司宝,我要接你那玛瑙钗用一用,快去着人取来!”
  杨喜儿本就不喜这少女,闻言后脸色更难看,索性不作理睬,只是拍手召来诸云韶府管事,正色吩咐道:“贵人们已经登殿,你们诸部曲乐认真筹备,准备入殿!”
  “我跟你说话,你没听到?”
  少女见自己不被理睬,索性站起身来又扬声说道。
  杨喜儿这会儿也有些烦躁,低头看了一看今日准备的曲目,然后便皱眉道:“隐娘你不在今次选目,回去云韶府,不要在此扰事!”
  少女隐娘闻言更怒,叉腰忿声道:“我就不走,你能如何!”
  眼见气氛变僵,一名云韶府管事连忙硬着头皮上前赔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