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148章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148章

小说: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务科和人事科要当天对账,后勤科也得将货架补满,还有不少停产车间的工人,一趟趟地从仓库里往超市运货。
  后勤科长向他提议:“厂长,来超市买东西的职工太多了,中午和晚上的队伍一直能排到汽车站那边。要不咱们弄一张产品清单吧,把项目和价格都写清楚,送到各个车间去,以车间为单位,统一送货上门。”
  狄思科笑着说:“还得是你这样的老后勤有办法。”
  “嗐,咱就是干这个的嘛。”
  后勤科长正得意,却听狄厂长又说:“你这个办法挺好,不过,这个月还是让大家来店里选购吧。咱们厂里沉寂太久了,需要热闹热闹。”
  部分车间已经停产了,要是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很容易影响工人的精气神,也容易无事生非。
  而且有时候买东西就凭一股子激情,激情过去,理智恢复以后,职工们未必会选购那些产品。
  产品再便宜也是滞销货,平时在市场和商店里见到,许多人的眼神都是直接飘走的。
  今天大家之所以会选购这些滞销品,一是因为价格便宜,二是因为不用当场掏钱,大家来不及心疼,三就是跟风了。
  有些东西明明不需要也不想买,可是身边同伴们都抢着买,她也就跟风买了。
  “今天的销售情况怎么样?”狄思科走到财务科长身边问。
  “挺好的,有的人把一个月的工资都花干净了。”
  “一定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费,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咱们是不退货的。”狄思科鼓励道,“咱们这几个科室的同事都比较辛苦,尤其是财务科,工作量增加不少。这个月大家都有奖金,另外超市营业的这段时间里,每人每天再发两瓶汽水和两个果子面包。”
  李科长笑道:“有了果子面包,大家肯定更有干劲儿了。”
  果子面包是食品公司的畅销货,狄思科跟管歧珍软磨硬泡才换来了这批货。
  所以,放到超市以后,每人只能限购两个。
  几乎每个进入超市的职工,都会买两个离开。
  人事科长将今天的账目汇总好以后,跟狄思科汇报道:“今天来买东西的职工里,七成都是女同志,男同志那边没什么动静。一方面是因为厂里有不少夫妻档,另一方面嘛,有些人比较大男子主义,觉得跟女同志一起挤超市买东西没面子。”
  狄思科无语:“买东西有什么没面子的?”
  “这个……”人事科长也说不好,含混道,“听说今天牙膏车间的高大力跟着同班组的女同事来超市买东西,回去以后就被男工人们挤兑了。”
  妨碍厂里卖货的风气必须打压!
  狄思科在办公室里凑合了一宿,第二天就给媳妇打了电话,邀请她和郭美凤一起来参观厂里的自选超市。
  对于狄厂长的邀约,于童和郭美凤都很给面子,临近下班时,带上二舅妈和两个孩子,一起来了日化厂。
  甫一见面,于童就将到处乱看的儿子塞进他怀里,“狄厂长,您火急火燎地把我们喊来,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呀?”
  “真是好事!”狄思科将闺女也接过来,一手一个带他们去自选超市,“请你们来消费的,花我的工资!”
  郭美凤嘿了一声,“还有这种好事呢?万一花超了算谁的啊?”
  “也算我的!”
  “那还犹豫什么呀!”于童挎上婆婆的手臂说,“走,咱今天把他的工资都花光!”
  其实于童对那些滞销品没什么热情,她不喜欢的东西,再便宜也不会买。
  但郭美凤进来以后就走不动路了。
  看什么都便宜,什么都想买。
  狄思科抱着双胞胎跟在她身后,转悠了半个钟头,总算把东西都买齐了。
  “一会儿去食堂吃饭,你们跟我配合一下啊!”
  “配合什么?”
  狄思科就将一部分男职工不愿意去自选超市的情况说了。
  郭美凤不屑道:“你们这些大男人就是不会过日子!一会儿你看我的!”
  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进了食堂,自然要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狄思科长得年轻,很多不熟悉的人还以为他是未婚领导。
  没想到人家不但娶了一个漂亮媳妇,连孩子都这么大了!
  “狄厂长,头一次看您带家属来厂里呀,咱工会汪主席还想给您介绍对象呢!”
  狄思科每天跟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工人们跟他混熟以后,也敢开玩笑了。
  “少造谣啊,人家汪主席知道我结婚了。”
  狄思科将自家双胞胎放进了婴儿车里。
  狄嘀嘀和狄嘀嗒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陌生人,早没了在家里追猫逗狗的嚣张气焰。
  一边睁着大眼睛四处看热闹,一边手拉手躺在婴儿车里安静如鸡。
  有叔叔阿姨来逗弄的时候,他俩挤出一个持续不到一秒的假笑,就继续瞪着眼睛观察人家。
  狄思科对自家崽不哭不闹的表现很满意,但还是在心里给他们贴上了窝里横的标签。
  “狄厂长,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呀?”工人们瞧见了他们特意放在餐桌上的网兜和四个暖瓶。
  “哈哈,这都是我家老太太和我爱人买的,”狄思科提高声音说,“我本来不想跟大家一起抢购的,不过这次的东西太便宜了,我要是不跟家里说一声,八成得落埋怨。要是自作主张买错了,也得落埋怨,所以我就把能在家做主的领导请来了。”
  郭美凤接话说:“幸亏你打电话通知了我,你们这些大男人不会过日子,不知道这超市里的东西有多便宜。不买就是吃亏呀!”
  有男工人赶紧问:“大娘,听说超市里都是滞销货,真的值得买呀?”
  “值呀!滞销货有什么打紧,过日子嘛,便宜合适才最重要!”郭美凤指指自己挑的暖瓶,“您看这质量和花色多好呀!你们要是不会挑,就把家里的老太太或者媳妇喊来,这机会多难得呀!”
  尽管这种印着红双喜和花开富贵图案的暖瓶已经过时了,但是完全不影响使用嘛。
  她买回去以后,可以在每人的屋里摆一个,省得冬天想喝热水的时候还得出门接水。
  狄思科附和道:“咱们的自选超市只开这一阵子,这批货卖完以后就关门了。机会难得,你们要是不会挑选,就像我这样,把家属请来帮忙!”
  *
  有了厂长带头,男工人们果然也坐不住了。
  纷纷将自己的媳妇、妹妹、老妈带来超市挑选商品,有那机灵的小伙子还把正在追求的对象请来了。
  自选超市的销量再创新高,有些产品,比如暖瓶和罐头,已经供不应求。
  狄思科只好又给暖瓶厂和食品公司打电话,跟人家进行第二次以物易物交易。
  自选超市的红火,很快就引起了两拨人的注意。
  一拨是退休老职工,另一拨是附近居民。
  大家都想进自选超市买东西。
  尤其是退休老职工,在年轻人看来已经过时的产品,放在他们那个时代就是畅销货。
  花开富贵和喜鹊登梅的图案,他们喜欢得很。
  狄思科允许退休职工们进超市选购商品,待遇与在职职工一样,只抵扣工资,不收现金。
  但是,非本厂职工的附近居民,是不被允许进入超市选购产品的。
  这是日化厂职工的专属福利,不与外人共享!
  狄思科还让人在超市门口立了牌子,“本店不收现金,非日化厂职工请勿购买”。
  这一规定让大多数日化厂职工都生出了一种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有些老职工还感慨说,感觉以前那个红火的日化厂又回来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让狄思科哭笑不得的是,当月工资刚发放没两天,他就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上面有名有姓地列举了十多个人。
  写信人举报这些人利用自己的职工身份,帮助外厂人士在自选超市购买产品,严重侵害了本厂职工的利益。
  应该取消这些人在自选超市购买商品的资格,还其他人一个公道。
  狄思科不知自己能还谁公道。
  他只能默默感叹,有人先富有人后富,不是没有道理的。
  超市里的产品全是出厂价,比商场和市场里的价格更有优势,他早就盼着有机灵的职工能将超市里的产品拿出去转卖。
  哪怕是抵扣自己的工资,帮亲戚朋友原价代购也好。
  少补发一份工资,就能多给厂里减轻一份负担,这对厂子和职工是双赢的买卖。
  出于种种原因,狄思科不能出面鼓励大家将购得的产品转卖出去,只能靠有心人自己琢磨。
  发完了这个月的工资以后,他仍允许超市继续营业,也是顾及这一点。
  谁承想,发现商机的人没几个,反而还冒出来一封举报信!
  钱运旺敲门进来,语气有些激动地说:“厂长,有报社的记者同志想要采访您!”
  “采访我做什么?”
  “就是咱们十几个工厂以物易物的事,被宣扬出去了,记者同志听说这次的大宗交易是由您牵头的,就想来采访您一下。”
  狄思科放下钢笔,沉吟片刻道:“就说我不在吧。”
  “那记者要是要求见其他几位副厂长呢?”
  有上报纸的机会,不说别人,庄副厂长肯定会答应接受采访。
  狄思科想了一会儿说:“那你就跟记者同志直说吧,咱们厂目前在大搞生产,不接受采访。请他去采访其他几个工厂的厂长也是一样的,具体情况大家都了解。”
  他只想闷声发财,不想惹麻烦,也不想被采访。
  而且他觉得这次以物易物的初衷也不怎么值得报道,十几家快要倒闭的工厂要靠以物易物的方式才能给职工发工资,这是什么光彩的事吗?
  他刚把这个月的工资问题解决,只想大干快上搞生产。
  特别是技改的事情不能拖,以日化厂的情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笔欠债来。
  他得趁着账面还有点余钱,尽快将钱拨给技术科,研发新产品。
  技术科长穆英杰对于这笔资金注入特别激动。
  厂里连工资都发不出,就更没钱进行技改投入了,目前生产的还是十年前研发的老产品。
  他对这笔资金十分珍惜,谨慎地说:“狄厂长,之前市场反馈说指甲油比较畅销,想让我们研究指甲油。不过,技术科里已经很久没分配大学生了。前几年分来的大学生,看明白厂里的情况以后,即使被扣档案扣户口也要走人。所以现在技术科里能顶用的人没几个,像我和老钱都是研究洗头膏的。”
  当年他还因为研制了梅花牌洗头膏得到了部里的技术金奖。
  狄思科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颔首说:“咱们厂梅花牌洗头膏的品质没得挑,洗后不涩,香味持久,许多老顾客都在坚持用咱们的产品。”
  “但是,如今市场更接受的是洗发水,销售员也反馈了咱们洗头膏的问题,膏霜质地被装进小包装袋以后,经常挤不干净,没有洗发水方便节约。您看咱们能不能保留洗头膏的特点,研发一款洗发水?或是给现在的洗头膏增加几款其他香型?”
  穆英杰振奋道:“没问题!我们一定尽快拿出技改方案来!”
  将资金批给技术科以后,狄思科这心里就放松了一半。
  哪怕又被报销医药费的职工堵上了门,他仍能耐心将人劝回去,心情愉悦地下班回家。
  然而,不等他走出办公室,就接到了来自王副市长秘书的电话。
  对方让他立即去市政府一趟。
  狄思科以为之前提交的那份加入退休金统筹的申请被通过了,一边感叹领导真辛苦,一边乐颠颠地去了市政府大楼。
  可是,等他到了王副市长的办公室门口,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除了他,还有十几个厂长经理等在这里。
  而且全是老熟人,就是之前一起以物易物的老伙计们。
  走廊里鸦雀无声,但是十几个人的沉默却震耳欲聋。
  大家用眼神相互交流着,什么也没说,却什么都说了。
  十几个厂长一起被喊来,肯定跟以物易物有关呗。
  狄思科回忆了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除了那位记者的采访是个意外,其他都很完美。
  不过,那份采访被刊登出来以后,他已经看过了。
  总体来说,对他们的做法持肯定态度。
  记者将出厂价自选超市的购买情况形容为爆火,并夸奖他们这个方法可以拉动内需,毕竟职工也是消费者嘛。
  “北方日化厂的狄思科厂长来了吗?”秘书走出来问。
  狄思科连忙举手,跟着秘书进了王副市长的办公室。
  他还没来得及打量市长办公室的陈设,就先留意到了管歧珍和搪瓷厂的徐厂长。
  与另两人隔空交换了眼神,礼貌地喊了一声市长,便走到管歧珍身边坐下了。
  “下班时间还把你们喊来办公室,知道是什么原因吧?”
  狄思科老实地答:“不知道。”
  “……”王副市长将那篇报道扔在桌面上,“这篇报道的影响很大,不少人都去看过你们三个单位开办的自选超市,你们为企业寻找出路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企业的一二把手,你们想没想过,企业间以物易物的行为,存在巨大的偷税漏税风险?”
  “领导,我们都是按照出厂价买入卖出的,”狄思科解释说,“出厂价里,包括成本,利润和税收。从其他厂拉回的商品,我们日化厂也是按照产品项接收的,不存在偷税风险。”
  王副市长追问:“那自选超市呢?只要你们经营了,卖货了,那就是有营业税的!”
  十几个工厂同时拉货送货,声势闹得很大,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再加上这篇让他们大出风头的报道,很快就有人将小状告到了他这里。
  这种交易方式存在很大的税收风险。
  徐厂长经常跟市领导打交道,知道这时候不能顶嘴,给狄思科使个眼色,示意他乖乖认错认罚就得了。
  然后,他很诚恳地低头道歉:“市长,这是我们的疏忽,我们只顾着帮职工改善生活了,确实忘了还有营业税的问题!”
  狄思科觉得这种错不能随便认,他不顾对方的眼色,自顾自辩白道:“领导,我们厂的自选超市只对本厂职工开放,外人没有资格购买超市里的商品。而且全程不存在现金交易,都是直接抵扣职工工资的。说来惭愧,我们厂效益不佳,欠了职工不少工资,只能用这些产品当工资抵给工人们。”
  徐厂长立马惊讶地望向狄思科。
  避税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不跟大家打声招呼呢?
  狄思科读懂了他的意思,摸摸鼻子道:“我刚上任没多久,还是个新手,对税收什么的还不太懂。这是我向厂里的总会计师咨询以后才弄明白的,顺便还请了区税务局的同志上门指导了工作。”


第114章 
  王副市长将厂长们喊来办公室, 并不是无的放矢。
  这几年国企转型艰难,狄思科他们不是第一个想到以物易物的企业领导。
  最近隔壁市的税务部门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值、利润和税收指标都比计划下降了20%, 但市里骨干企业的生产却普遍增长了。
  调查组一查才发现, 由于资金周转困难, 企业间频频以物易物。
  大部分产品的售价都低于正常售价,造成了税款流失。
  北京这边听到消息后, 也开始排查类似问题。
  而就在这时, 报纸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十几家国有企业以物易物的新闻。
  这不就是活靶子嘛。
  立马就有人将事情捅了上来。
  王副市长严肃地说:“市里正在严查税收问题,最近会有调查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