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负担不了供销科的工作,可以跟厂里申请转岗。咱们后勤科、包装科、运输科还有几个空余岗位对大家开放,有需要转岗的同志,在三天之内向厂里提交申请即可。”
当着领导的面,没人提出转岗。
但是75万的压力不是谁都能承受的,想到以后要常年生活在这种高压下,这些老油子就受不了了。
他们想要钱,但命也很重要啊!
所以,这次会议结束后,有三个人提出了转岗,而且都要求去油水也很足的后勤,实在不行搞运输也行。
接到申请的狄思科没搭理他们,全都塞去包装科了。
*
业务员们的75万是个压力,而120万的销售额对于狄思科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平均每个月30万,真的能把他愁死。
“这不是有毛病么,既然完成不了,你干嘛自找罪受!”于童挤出几粒牛黄解毒片,塞进他嘴里,好笑地盯着他鼻头的火疖子瞅。
“头一回给大家安排这么重的任务,我不是想以身作则,鼓舞士气嘛。”狄思科喝口水仰头将药片咽了,“如果任务太难完成,明年定指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
于童不以为然道:“你是当领导的,会统筹就行了,不用什么事都身先士卒。”
“不光是我一个,还有老庄陪我呢!”狄思科用脚丫子勾了勾她的小腿,“于总,您人脉广,帮我分担点销售任务啊,介绍点大老板给我。”
于童将他的脚丫子踢开,“你现在顶着红鼻头,美男计已经不好使了。”
狄嘀嗒躲在一旁嘎嘎笑。
狄思科:“……”
臭小子知道什么是美男计啊,傻笑什么!
“要不你买点我们厂的产品,发给职工当福利也行啊!”
“职工福利等到年底再说,我最近花钱的地方多,得省着点花。”
狄思科财大气粗地说:“不是刚给你一百多万嘛,这么快就花完啦?你都用来干嘛啦?”
于童睨他一眼问:“要不我带你去看看?”
“行啊,”狄思科捞起闺女儿子一起出门,“坐你的小红车。”
那辆小红车在胡同里可拉风了。
于童按照他的要求,开着小红车,将人拉去了距离市中心不远的一个工厂。
“你承包工厂了啊?”狄思科穿梭在下夜班的工人间,信马由缰地猜测。
“不是,这家厂子快不成了,打算把他们的厂电影院转手。”
“你想开电影院啊?”
“还没想好呢,多数电影院都是国营的,我要是接手这家电影院,不知道上级能不能批准。”
“大家都习惯看电视了,国产电影越来越不景气,你还是谨慎投资吧,”狄思科撺掇道,“不如先买点日化用品,给员工发点福利!”
瞧他急得抓耳挠腮,于童就是不肯松口,笑吟吟地说:“不开电影院的话,我就去跟王小姐合作建高尔夫球场了,到时候需要的资金更多,钱不能乱花!”
“哪个王小姐啊?你别被人骗了!建高尔夫球场,那得是多大的体量啊!”
“就是王生的女儿艾莉,她应该不会骗我吧?”
第120章
于童做生意以来, 向来只投资利润高回本快的买卖。
卡拉OK厅和俱乐部都是在三个月内盈利的。
今年年初,她还蹭着世界杯保龄球赛在京举办的热度,开了一家保龄球馆。
半年内也盈利了。
但是修建高尔夫球场的话, 投资大, 还得至少一年才能营业。
这可真不像于童会做出的选择。
“艾莉最初找我的时候, 我没答应。不过,管歧珺看中这个项目了, 想让我陪她一起投。”
于童不会打高尔夫, 甚至连高尔夫球场都没去过,怎么可能会投这样的项目。
但是,她名下那套五进四合院,总会时不时勾起她拿人手短的心理。
艾莉需要找一个能跟内地政府打交道的合作伙伴,管歧珺在找投资项目, 而于童作为双方共同的朋友,也要在其中参一股。
“投资还有陪着投的?”狄思科简直大开眼界,“你打算陪人家投多少钱啊?”
他也没去过高尔夫球场,但是在报纸上看过报道, 北京目前已经有一家中日合资的高尔夫球场了, 占地上千亩,这可不是几百万就能拿下的项目。
于童抱着闺女走向电影院, “还没确定,可能就投个两三百万,意思一下吧。”
狄思科:“……”
妈耶,两三百万还只是意思一下。
于童其实对高尔夫球场没什么想法,也不乐意跑到郊区去打球, 但是艾莉打算仿照港岛的模式搞会员制。
因着从郭美凤参加的车友会中,看到了会员制的好处, 所以,于童才打算跟投几百万,以后她跟二狗子谈生意,也有个新去处。
相比于灯红酒绿,打球更商务也更健康一些。
狄思科从不对粉红大亨的事业指手画脚,即使他觉得高尔夫球场这个项目距离他们家太遥远了,也没说什么。
她爱投啥就投啥吧,这种外来洋玩意,亏本儿是不太可能的,只是多赚少赚的区别。
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迈上电影院的台阶。
“最近有什么电影上映啊?来都来了,要不咱们看一场?”狄思科往售票窗口的小黑板上瞄,“好像只有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谁演的啊?”
“从宝岛那边引进的电影,演员我也不认识,不过……”
于童说到这里就控制不住表情笑出声来。
狄思科:“……”
看片名不像是喜剧啊。
“前段时间老黄去看了这部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正好被记者拍到了。老黄想让我跟记者交涉一下,别刊登他的相片。不过你也知道啊,他现在是歌红人不红。我就让他放宽心,即使发了相片也没人认得出他是哪个!”
狄思科:“……”
扎心了。
他都有点替老黄心酸了。
摸爬滚打好多年,一直没什么名气,有几个作品,但传唱度不算高。
年初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一部现象级电视剧爆火,他演唱的电视剧插曲,也跟着火了一把。
不过,他这个演唱者的名气,比照着火得一塌糊涂的插曲,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于童继续笑道:“我没替他摆平记者,他还生了好大的气,我寻思不就一张相片嘛,怎么突然就矫情起来了!记者想拍就让他拍呗,哪个公众人物不被拍啊?”
狄思科被她挑起了好奇,问:“那黄哥为什么不让拍啊?”
“第二天就有报纸报道说,《每一天》的演唱者黄炜双眼红肿,形似核桃,记者上前询问原因,竟是因为观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
记者可能实在没什么新闻可写了,老黄看电影哭成狗的新闻接连被几家报纸的娱乐版转载。
还有两个杂志打来电话要采访老黄,电视节目也邀请他去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老黄嫌弃记者把他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照片刊登出来,不想接受采访丢人。
不过,他反对无效,被于童压着接受了采访。
甭管是唱/红的还是哭红的,只要有水花,能经常出现在观众面前,总比默默无闻要好吧?
狄思科比老黄这个当事人还着急,“那黄哥现在人气到底怎么样啊?”
于童对人气的衡量标准非常直接,“他最近的演出费涨了不少。”
“哈哈,不错不错,”狄思科替老黄高兴,“他实力那么强,你手头要是有好资源,多给他倾斜一点嘛。”
不给老黄,就该给秦勉了。
还是多给老黄讨点好处吧。
他去售票窗口买了两张票,打算进去观看一下这部能让老黄哭成狗的《妈妈再爱我一次》。
此时已经过了孩子平时的入睡时间,狄嘀嘀和狄嘀嗒早就窝在父母怀里睡着了。
被爹妈带着到处走,仍然不受影响,泰然自若,睡得呼呼的。
由于电视节目的兴起,电影院里早已没有往日繁荣,晚间场的观众更是寥寥。
放映厅里只零星坐了十来个人。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狄思科还在腹诽,老黄也太不经事了,看这种电影都能哭到流鼻涕。
可是等他看到小强被父亲一家接走,抱着大熊猫玩偶,哭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就有点绷不住了。
他怕被媳妇发现,便将脸埋在儿子的头发里,让狄嘀嗒刺刺的杨梅头吸收他脸上多余的水分。
然而,等他把脸蹭干净,低头一瞥时却发现,狄嘀嗒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瘪着嘴流眼泪呢!
泪珠子顺着下巴,啪嗒啪嗒往下掉。
小背心的胸前都被打湿了,看来已经哭了一阵子。
“……”狄思科帮他擦擦眼泪,然后伸手挡在他眼前,“儿子,你哭什么呢?要尿尿不?”
狄嘀嗒摇头,将眼前的大手扒拉开,继续盯着大荧幕看,一抽一抽地流眼泪。
狄思科锲而不舍地抬手挡住。
他家这俩娃别说电影了,连电视都没怎么看过。
原本他们还没在意,但是胡同里有个孩子,才四五岁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听说是总看电视看出的毛病。
所以,大人已经不敢让孩子们看电视了。
狄思科用手肘拐了拐已经哭成泪人儿的于童,“要不咱先回去吧?儿子都快哭晕了!”
于童摸了摸儿子的杨梅头,带着浓重鼻音问:“他这么小,能看懂么?”
她家娃还有四个月才两岁呢。
这么小的孩子应该看不懂电影里讲的内容吧?
“他只是小,又不是傻!”狄思科又去抹儿子的眼泪,“咱们宝宝可聪明了,格林童话都能听懂呢,看个电影算什么呀,是吧儿子?”
狄嘀嗒扒着挡在眼前的手,胡乱点头。
狄思科抱着他起身,打算离开放映厅,这电影里的内容对大人来说顶多算是伤感,但是对小朋友来说,无异于恐怖片了。
小强想妈妈的时候,还总是抱着熊猫玩偶哭,万一被狄嘀嗒联想到自己身上,恐怕会落下童年阴影。
“爸爸,再看一会儿!”狄嘀嗒伸手指向大荧幕,他还不想走呢。
“嗯,先回家睡觉了,过几天跟姐姐一起看。”
听说要跟姐姐一起看,狄嘀嗒就不挣扎了,往妈妈那边瞅了一眼,便乖乖被亲爹抱出了电影院。
一家人嘻嘻哈哈出门去,哭哭啼啼回家来。
四口人弄哭了仨。
郭美凤被他们的状态惊了一跳,小心地问:“出什么事了?在外面拌嘴啦?”
狄思科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给了亲妈一个拥抱,还把没捂热乎的当月工资给了她。
“妈,给您拿去当零花钱吧,今天太晚了,歌我就不唱了。”
“干嘛弄得肉麻兮兮的!”郭美凤被儿子搂了,还怪不好意思的,嫌弃地推开他问,“怎么突然要给我零花钱啊?唱什么歌?”
她对儿子们孝敬的零花钱一向来者不拒,推开老五就把信封连带工资条一起收进了自己的裤兜里。
于童:“……”
二狗子不会是想给郭美凤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吧?
不过,仔细想想这事儿他好像能干得出来。
*
看一场电影对狄思科来说,只是损失了一个月工资。
可是对狄嘀嗒而言,就大不一样了!
狄思科的乌鸦嘴似乎再次灵验了,《妈妈再爱我一次》对幼儿来说果然是恐怖片!
狄嘀嗒那天从电影院回来以后,就一直缠着于童,接连几晚都要跟妈妈一起睡。
换成爸爸也不行。
狄嘀嘀不明就里,发现弟弟可以跟父母一起睡,她也不肯自己在小床里睡了,也不去奶奶和舅奶那里,非要享受弟弟同等待遇。
因此,狄思科和媳妇被迫异地,每晚睡觉都要被两个电灯泡隔开,分散在大床两侧。
害得他无法施展美人计,120万的责任田始终没有着落。
供销科的业务员们在认领了销售指标后,已经开始各自行动了。
根据柳勇的安排,一大半的人去了外地,每两人负责一个大城市,务必要在广告正式播出前,让小红帽儿童牙膏进驻各大百货商场的柜台。
狄思科去不了外地,正琢磨要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时,突然收到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将口腔卫生列入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本市多数学校都会在九月份开学以后,将口腔卫生的内容加入保健课。
一旦学校开始讲课,年轻的父母们必然会更加注重儿童的口腔卫生。
所以,他觉得可以尽快向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门口的小卖店和仓买铺货,并分发宣传海报。
务必让孩子上完保健课以后,就能立马买到合适的儿童牙膏。
这种需要一家家跑腿推销的工作,他是没时间去做的,所以只好将这个想法无偿送给了供销科。
全市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有上千所,崔红英算是整个供销科里最能吃苦的,得到消息以后,就立马拉上货,骑着她刚改装的电动三轮车,出去一家家跑业务了。
连她公婆男人小叔子,都被她发动了起来。
口腔卫生的内容被加入了保健课,狄思科觉得借着这股东风,厂里应该找机会跟教育局合作一下。
不过,他刚拿到了两款产品的最新检测报告,打算依靠出口订单完成自己的责任田,暂时没时间搞这种工作。
而就在此时,已经因病休养半年多的曾厂长终于回来复工了!
大家为多日不见的曾厂长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会。
狄思科这个暂代一把手,将厂里各项工作的进展交接清楚,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曾浩田握着他的手说:“这段日子辛苦小狄厂长了,厂里这半年发展得很好,狄厂长功不可没!”
“辛苦谈不上,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狄思科笑着说,“您也知道我以前从没在工厂工作过,万一做得不好,不但会砸了两千多人的饭碗,也让您之前作出的成绩付诸东流。您能回来坐镇可真是太好了,我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能卸下来了!”
狄思科对自己这个二把手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
尽管曾厂长复工后,自己头上就多了一个婆婆,但是相应的,他的责任也没那么大了。
多了一个人手分担工作,狄思科认为曾厂长的回归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
曾浩田对他的表态还算满意,他养病期间,厂里有不少同志来家里探望过他。
前阵子,供销科的几个人来看他时,话里话外都在表达一个意思,狄思科在厂里搞一言堂,厂里的什么事情他都要掺一脚。
曾浩田对他们的话并不全信,当初厂里那些下岗职工也是这么说他的。
但他心里多少有些忧虑,很担心自己复工后,这位有集团领导撑腰的年轻副手会不听招呼。
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转了一圈,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心情不错的曾厂长说:“你的担子还不能卸下。我刚回来,对厂里近期的工作还不熟悉,最近厂里有新产品上市,临阵换将,既麻烦还容易出差错,新产品的事暂时由你继续负责吧。”
狄思科没推脱,但也讲了自己的难处。
“厂长,现在正有个可以为咱们新产品打开销路的好机会,但是需要跟教育局那边合作一下,我在教育口没什么人脉,您看您能不能联系到这方面的资源?”
第一天复工就有重要工作等着自己解决,曾浩田挺高兴,干劲儿十足地说:“你跟我讲讲具体情况,我也找人帮帮忙!”
*
给曾厂长找了活儿,顺利完成了工作交接,狄思科终于可以专心搞自己的责任田了。
厂里的产品,从包装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