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歌想了一下,“哦;漱芳斋在乾隆年间就是宴集演戏之所。如今是用于国家领导和外国元首参观故宫时的休息场所;不对游客开放的。”
外婆一脸纳闷的道:“那乾隆干啥安排两个格格去住唱戏的地方?这不是埋汰自家闺女么。”
秦歌道:“琼瑶书里也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的。言情小说而已,不用太苛求了。”
她把晾着的、芳姐熬的凉茶端出来;“明天休息你们怎么安排?”
她给老年团安排的是出去玩儿两天,休息一天。
又不赶时间;自己有房子可以住;做饭也方便。那旅游成本就比较低了。
完全可以让老年团玩两天歇一天。
陈老师道:“我们商量过了,休息就在附近的京大、水木转悠。京大之前没转遍,可以坐着校园公交到了目的地附近再慢慢转。而且水木不是说就挨着京大的么。来都来了,肯定要转一转的。大不了也坐公交过去。你没时间陪我们,我们买了地图。而且有嘴巴可以问,丢不了。”
外婆补充道:“实在不行;打个的报小区名字就回来了。”
水木和京大因为是在外地来京旅游的名单上;所以每天旅行团络绎不绝。
不收门票费;然后又是中国人心头的top1和top2嘛。旅行团可喜欢往这两处带了。
估计京大和水木也无奈得很,但又不能把热情的全国人民挡在门外。
秦歌她们头一天在校园里感觉那么好,是因为她们是下午到的,旅行团都离开了。
秦歌点头;“嗯,你们开心就好。”
她的规划是一天六课时也就是四个半小时;另外拿三个小时看书、写作业。
因为如今补的三门课要么像英语是弱点;要么像金融学和高数,零基础。所以,肯定得下大功夫。
九月开始还得增加政治的复习。
在这之外;还得拿两个小时关注自己的生意。
这才是根本,而且也还有折本或者对赌失败的危险。
辛苦两年,回头产业全归了王明远那才叫失败呢。
好在自从和天成外送握手言和,暂时还没出现新的竞争对手。
这两月运转都还算正常。
交通事故也只出了一起。因为那起事故,暂时骑电瓶车的骑手都没再阳奉阴违,老实戴上了头盔。
所以秦歌一连上网,就过得很充实。
她打算一周安排一天休息,当天最多只看看英语电影。
不过,因为8月11号和12号都有安排了。
所以这两周就没有另外安排休息了。
她寄到北京的除了衣服、包包,还有整整一箱书。
再加上之前就在京大的书店买的,如今当真是满满当当一书柜的书了。
而且,后面还得增加呢。
说实在的,这样紧锣密鼓的复习,秦歌也会有觉得累、吃不消的时候。
如果她选择就考蓉城的西南财大或者C大经管系,真的要轻松很多。
但是傅宸建议她考京大,她还是忍不住心动了。
一来是京大对中国人的吸引力那是致命的。有机会搏一把,她为什么不搏?
二来就是季薇说的,她其实还是想跟傅宸的差距能缩小一些。
好吧,既然是自己想挑战NO。1,那辛苦一点算什么?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
全力以赴,冲!
外婆洗了澡,穿着睡衣进来就看到秦歌盘腿坐在靠窗的单人床上,对着墙上的二十个打字握拳,笑道:“又给自己鼓劲儿呢?”
这个学校是最好的,想考上是得头悬梁、锥刺股啊。
秦歌点头,“嗯。”
墙上是她自己写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外婆也握握拳道:“加油!”
说话间秦歌手机响了。她没有换卡,还是蓉城的卡。
做生意的人,换什么电话号码啊?一个号码走天下。
一
看,季薇的号码。
她拿起一旁的座机分机拨了回去,“喂,你调整好了?”
季薇在那边道:“嗯,接受现实了。秦歌,你努力,一定要考上京大。真的,考上了,人的层次和接触的人的层次都不一样了。”
秦歌一听就知道她又在为当初考北影差一点分的事耿耿于怀了。
高考没考上,考研其实可以再努力一把的。
但当时能保研,而且傅珩这个男朋友也在蓉城。
季薇便选择了留在蓉城保研。毕竟考研要考北影,那也是挑战行业top2,难度大多了。
秦歌在阳台的椅子上坐下道:“好难啊!”
外婆看她没在看书,便也没有避到客厅去。老太太拿出自己的MP4,追剧!
她在看《大长今》。
秦歌听到乌拉拉、乌拉拉、乌拉乌拉忍不住笑了一下。
嗯,她跟着看了几集,还是蛮励志的。
自己如今的处境怎么都比长今好多了,还是值得搏一把的。
季薇道:“外婆在看《大长今》?”
“是啊,看得很起劲儿呢。”
季薇笑了笑,然后继续道:“秦歌,再难你都要努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当初读书那么厉害的。”
秦歌心道这是受刺激了吧。她道:“你出演的电影我看到海报出来了。”
“就一分钟的戏份,我没抱什么期望。”
秦歌知道她不是没抱期望,只是担心再来一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看来果然是因为之前电视剧的事!
不过,一分钟的戏份好像确实不值得去支持票房了。
毕竟,正经去电影院看的话,一张票几十,他们这一屋子的就是200多了。
老年团估计都会觉得贵。
之前来北京的机票,五个人花了小一万二!她们多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的。
但是,带着老年团上路,秦歌肯定一切以方便、省事为上啊。
她就鼓励她们,“钱都花了,一定要花得值!”
她妈和外婆的费用由她负责。
马老师的顾阳负责。
但顾阳7月份
拆分了子公司后,肯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何况他不但在不断推出新奶茶,还推出了西点。
奶茶那里,不是太受欢迎的,他就取缔,再重新改进配方。
西点,有了专门的烘焙房,产量也是提升了不少。
蓉城7月底就20家门店了,其实不太愁销量的。
所以,头等舱对他压力也不大。
秦歌之前还了公司的钱和房贷,还有80万在身。
80…1。2…9=69。8
到了北京取了八千出来,给老年团安排出行以及买菜还有夹七夹八其他用途。
所以她现在卡上是69万整。
舒心给她介绍的房子说是60——66万,看到时候她看上哪个户型。
手续费也得一万多。
还好,8月20号她还能领到4。2万。
其实现在财务报表还没出来,七月总利润42万是徐昭佩根据银行卡上的数目告诉她的。
秦歌这会儿听季薇嘟嘟囔囔的说,有些话车轱辘的说,有些话词不达意。
这绝壁是喝酒了!
“你在哪里喝酒?”要是在外头独自或者跟人喝酒,等赶紧知会季叔叔一声去接人。
“今晚初中同学聚会,大家互相攀比。还有人恭喜我在电视剧里出镜。我一下子就破防了。”
秦歌呼出一口气,“那你现在回家了么?”
“回了。”
那就好!在自己家撒撒酒疯不算什么。
“我妈她们8月底就要回去。你开学应该是9月中旬吧,要不要到北京散散心?”
季薇想了想,“要!那阿姨和外婆她们回去了,你告我一声。”
“好的。”
8月5号下班前,徐昭佩把整个七月的财务报表发了过来。
如今总部办公室相当于是三权分立,郑瑜掌招聘的人事权、徐昭佩掌财务权还有崔音对行政人员代行的管理权。
另外,营运线上,张灏是区域经理,管辖蓉城截止目前的21个店。
谭勇是山城的代区域经理,管理山城截止目前的13个店。
山城的人事权、财务权、行政
管理权也分别有人掌管,但受总部节制。
昆明和贵阳近日也各开了一家店,目前只有店长、副店长管事。
如今秦歌有36个店了。
不过到七月底,这个数目还只有32家。
秦歌晚上打开来收邮件,看到财务报表来了,立即点开来看。
利润确实是42万左右,差点零头。和徐昭佩按照公司账户余额算的一致。
徐昭佩特地圈出了几个数据。
七月起,公司有200人买了社保。这是社会招聘和大四毕业的。
社会招聘又包括没读大学的打工人,以及往届毕业生。
这些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0%。
这部分人暑期是必须上班的。能够享受休暑假待遇的只有兼职的大学生。
当然,如果开学后公司外送不缺人了,工时肯定是尽着暑假肯上班的员工来。
兼职的,就做替补吧。肯定是要先顾着这些暑假都肯留下来的、吃苦耐劳的员工啊。
哪个公司都不会喜欢拈轻怕重的员工的。
人事部之前奉命派人到各店给签了正式合同的员工都宣讲了一下公积金的好处。
弊端就不用宣讲了,大家都知道。到手的钱少了!
不过,宣讲之后有意在蓉城或山城等地买房的员工都买了。
尤其是看那些大学生都买了,其他人也大多跟着买了。
只有极个别的人没有买。对骑手来说8%的基本工资也就百八十块。
但是买了自己账户里就能多两个百八十块,离职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取出来,这就很不错啊。
而且还能少交二十来块的税。
就还是按30%的人,这30%的员工基本工资的8%,大约是25728元。
本月营收总额160万,占1。6%了。
他们的社保,公司给交的部分也是这么多。
相当于人力成本一下子增加了51456,3。2%了。
七月的利润率是26。25%。
等八月拆分之后,几百个骑手的社保、公积金就都得外送店自己承担了。这个压力可不小!
不过,从七月的财务报表看三家如今分家后的情况,外送店起步还成。
外送店接外单的利润从报表上看是两万元。
但是,不要忘了,它还接内单呢。
小卖部、奶茶店和秦氏小馆七月营收110万,还得拨11万的外送费给外送店。!
第212章
所以;分家之后的外送店就有13万现金。
不然,八月拿什么来开店?
从小卖部和奶茶店拿,那都算是秦歌注资了。
从八月开始;秦歌每月分的10%的经营费用也就只包括外送店的了。
这显然是不够她用的;她目前供房都要一万八了。回头上海的房子买了再抵押,肯定超过两万五。
所以;另外三家自有产业,她也得继续拿这个经营费用。
13万现金;开四家店都不够。那怎么办呢?
老办法啊;抵押贷款。
只不过这回不用去银行抵押贷款了,直接从小卖部贷。
小卖部比较富,利息照银行利息给就是了。
这个方案秦歌和王明远说过,他同意了。
绕这么大一个弯子,也是为了符合财务要求。
秦歌看着26。25%的总利润率叹口气。
免税就有13%,然后门店房租和写字楼房租省下10%。现在差不多就只赚了这两样了!
门店因为租的是宿舍楼;不是按门面价租的。
想按门面价出租的;他们都没要。
他们这些外送门店;说白了租个库房都成的。
写字楼当然就是租的小区房,省下了租写字楼的钱。但不能永远这么干吧。
就拿蓉城来说,租写字楼年租7。5万,租了三套小区房3万。
再加上山城也这么干的;这里又省下了四五万。
这两处办公室一个月就省下了7500。这又是半个点!
回头扣掉13。5%,那利润就不足13%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旦明年利润率下滑;就拿不出现金像如今一样大量开店了。
那么;要怎么样让公司的资产总额在两年内达到1200万呢。
难道真的要以公司的名义买写字楼?
这样倒是可以借接下来一两年房价上涨的东风。
就算是只涨10%,也相当可观了。
秦歌判断应该也不会有过去一年涨20%的事儿了。
03年非典结束到如
今,正好两年。这两年涨得太离谱了。
去年8月她砸了一套房在手里;当时不但是住建部调控房价,央妈都出手加息了。
去年9月到如今的涨幅回头看过去也是不如之前一年了。
不过,基数大,所以涨的绝对数目就还是挺可观的。而且二环外到郊区比中心城区要慢半拍。所以最近这一年涨幅依然很高。
那今后两年加起来她预估10%——15%。
可写字楼的单价比住房贵。
以蓉城为例,写字楼单价是同地段小区住房价格的两倍。
也就是说之前她心动想租的那300平的写字楼单价是6000——6500。
想买,准备200万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以公司的名义买房,不能贷款必须一次性付清。
买的好处自然是极大的,第一就是借房价上涨的东风,减轻两年后到1200万的压力;
就算只买一套,200万到时候兴许能涨到230万。
第二嘛,那是用得着的。买了可以一年省7。5万的房租啊。
两年就是15万。
加起来可就是45万了!
但是,没钱。
有钱她买几套写字楼的办公室待涨就能满足要求了。
截止七月底公司账上自有资金15万,算上多押了一个月的货款也才100万。
到八月底,计划是还要再开8家店。八月计划是要开12家店,蓉城、山城各四家,昆明、贵阳各两家。
八月预估总销售额在200万左右,人力成本50万,开店费用42万。
那么能增加108万。
如无意外,八月底账上资金一共能有220万左右。
但是9月10号就要开始付6月10号的货款。
秦歌翻了下商超系统,12万。整个6月的货款是40万。
这个也是逐月增加的,因为从7月开始就在大力开新店了。
可如果要抽走200万买门面,那挪用的货款可就太多了。
这一抽可就一丁点风雨都经不得了。
9月绝对不能抽!
那么
10月呢,10月应该还行。
学生回校了嘛,起码会增加三四成生意。加上还有军训,学生要买的东西多。
这回他们卖得可不只去年的方便面和火腿肠了。
所以10月抽200万买个写字楼门面安顿应该是可能的。
托政府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免税的福,她现在是妥妥赚钱的。
如今缺的就是积累的时间门。
毕竟多一个月,账上的自有资金就可能多几十万呢。
那就预计十月抽200万买个写字楼。
不过到时候就未必是蓉城或者山城了,这两处的办公室都租下几个月了。
没准让贵阳或者昆明赶上了。都行,反正全国房价都在涨。
想到这里,秦歌打了个电话给徐舟。
让开发部替她在贵阳和昆明物色买到手立即能拿到产权证书的写字楼。
大小嘛,就以能容纳一地的办公室为宜。是要能容纳所有子公司的大小。
预算上限200万。
徐舟这个月起也代职开发部总监了,楚青代职副总监。
想要马儿跑,就要舍得给马儿吃草。
毕竟都还挺得力的,之前五六月艰难的时候也没跑。
要知道这俩可都是今年毕业的啊。
当时毕业已经迫在眉睫了。
后来秦歌问他们,他俩也挺实在的。
“做生不如做熟,这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