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囤货强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有人喊。
楚沁听出来了,是杨小舅的声音。于是边走边道:“在,门没关,小舅你进来吧。”
大门推开,杨小舅进院。
楚沁好奇:“小舅你咋来啦?”
杨小舅道:“你不是劝我说建房吗,我想了想还是建了了事。”
楚沁更好奇了:“咋啦,你咋忽然改变主意想盖啦。”
杨小舅:“嗐,这不是被你说服了吗。你走后,我想想你说得对。”
楚沁不信:“您瞎扯。”
“好吧。”杨小舅道,“是老胡那里能搞到一批砖,他问我要不要,若我不要就给别人了。我想想那还是要吧,毕竟现在砖块不好搞。”
楚沁:“……您这真是,我昨儿费尽口舌您都不盖,今儿就为了砖块改变主意。行吧,愿意盖就行,不过啥时候盖呢?”
杨小舅:“我没打算把现在的屋给推了,所以过两天就是好日子,打算趁着土没冻上前先把地基给挖了。”
楚沁点点头:“那挺好,等明年春天再加把劲儿,房子春末时大约就能改完。”
毕竟不需要推倒原来的屋子,这省去许多麻烦。
楚沁又道:“那你这两天把我家里的砖块瓦片左走吧,等过两天开土动工了我去帮你。”
杨小舅:“行,这回确实要你帮忙。”
村里人可不好找,都被拉去开路了呢。
这几年公社要干的活有好多,几乎年年冬天都不得清闲。
前几年是挖水库。
楚沁也被安排去挖过,一年挖一个月,挖了两年,后来就没再去了,轮到别人去。
而自打水库挖完后,公社就又开始说要修路。
修路自然得社员来修,重点是把一天天出村进县的乡道扩宽填平整。
因着这个原因,公社的人自然愿意修。毕竟修完后是自己受益,是后代受益,即使天寒地冻,但孰轻孰重他们还是晓得的。
于是乎村里便又安排人去修路。
楚沁修水库时修的日子久,今年没她的事儿,倒是能空出时间来给杨小舅盖房。
“小舅,你要去修路吗?”楚沁问。
杨小舅摇摇头:“我今年不用呢。”
那就行。
楚沁帮着把砖块瓦片搬到杨小舅赶来的驴车上,大概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才把砖块瓦片给搬完。
“这是怎么了?”
骑着自行车来的纪竟遥看着驴车问。
杨小舅撑着车板大喘气呢,心说:你这厂长够清闲的,咋来趟楚沁这儿就能碰见你?
但他嘴上却笑笑道:“我准备盖房,来楚沁这里运砖块。纪厂长你今儿又休息呢?”
纪竟遥:“没,我找楚沁是有正事。”
能有啥正事?男人嘴里的话,杨小舅可不太信。
但纪竟遥是真有,他来到院里问楚沁:“你过几日有没有时间?”
“怎么了?”楚沁端水放桌上问。
纪竟遥:“厂里年底忙,司机不够,找你填充车队呢。”
楚沁摇摇头:“真是不巧,没有。”
她说着掰起手指:“我过两天得帮小舅挖地基,还得去大姨家吃顿饭。完了我自家也有事儿得干,村里说要加建打谷场,这事保不齐也有我的份呢。”
纪竟遥:“没关系,黄主任托我问你的,没时间的话我回了他就行。”
楚沁叹声气道:“要是可以的话,我还真想去。你们厂里的车队去的肯定比较远,我也想走出去瞧瞧。”
纪竟遥笑笑:“往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你忘了吗,下个月你生日,要是跟车出去,生日就得在外头过。”
楚沁蓦然想起这事。
是了,她都给忘了。
原主生日和她是同一天,好记是好记,但楚沁上辈子和这辈子的前几年都没怎么过过生日,压根不拿生日当大事儿。
也就是最近几年每到生日那天纪竟遥会来叮嘱她吃碗长寿面,否则生日过了楚沁都想不起来。
楚沁笑道:“路上过也没啥。但真没时间,等我生日那天请你吃饭吧,你那天可要腾出时间。”
她觉得这回生日也算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这是她穿越第十年的生日。
十年,是特殊的年份。
她上辈子也就是在末世后生活18年,而如今她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生活的日子已经是上辈子的一半多了。
她身上属于末世的痕迹渐渐消退,只留下刻骨铭心的。
但却慢慢融入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她没有恐慌,只有无尽的欣喜。
纪竟遥微愣,然后直点头:“当然,我当然有时间。”
他匆匆来,又匆匆走。似乎是来问正事,似乎又不是来问的。
正在等这头犟驴拉屎吃草,同时自己也在装车的杨小舅还没离开。
看着纪竟遥脸上挂笑走,等他走远了,就对出来送人的楚沁压低声音悄悄道:“看到没,男人的嘴信不得。说来办正事,实际呢……啧啧。听舅舅我的,记住这句话,舅不骗你。”
杨小舅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
“……”
楚沁睨他一眼,略微无语道:“小舅,你就不是男人了吗?”
说着,没等杨小舅反应过来,三两下帮着把车装好,转头道:“小舅啊,那驴都吃不下了您还不赶人家走。”
什么吃草拉屎没装好车,摆明是留着看热闹的。
杨小舅一噎,行吧!
他狡辩嘀咕:“你这人真是,小舅守着可不是为了看热闹,这小纪狼子野心啊,我这是怕你瞧不出来,特意盯着的。”
说完跳上车头,不等楚沁回话,飞快赶着驴从小道回静水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0…20 00:58:53~2023…10…21 01:3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嫣卿城 25瓶;小贝哈尼、旧时里 10瓶;风雪沉 7瓶;LvbvL 5瓶;夕阳照瓊楼 2瓶;alice、秋、风从海上来、audrey、舞明遥、包包、春色青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7章 帮挖地基
◎各种消息◎
两日后。
楚沁每日清晨差不多的点起来; 摸摸山泉水的温度就晓得这两天气温没什么变化。
昨儿发下去的面已经发好了,三大盆的面团整整齐齐摆放在卧室中。
卧室里温度温暖,面团在温暖的环境中渐渐发酵。
直至今日早晨; 面团已经发酵成功,扒拉开表面那层,能看得到内部膨胀得交织相错。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洗漱完后就开始制作馒头。
空间里的馒头存货告罄,目前只剩两个,她必须补充一轮。
楚沁做馒头做得快,木板上洒面粉; 再揉搓面团; 一个个剂子放到蒸笼上; 水汽弥漫时把蒸笼放到锅中; 蒸上十八分钟就能熟。
她蒸馒头都蒸出经验来了; 她家的馒头做得大; 蒸18分钟口感是最好的。
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馒头做好,楚沁留下几个,其余的收到空间中。
接着又去盛碗粥装几碟的菜。
粥是做馒头前就熬下去的; 菜自然是各种咸菜。
比如咸芋艿咸蒜苔; 还有豆腐乳和辣炒萝卜干。
她家现在各式各样的咸菜有好多,冬日来临时最需要咸菜刺激刺激胃口。
单单咸菜配还不够; 楚沁还去舀勺辣肉酱来,把肉酱放在水里温温,里头被辣椒染得微红的猪油会慢慢融化; 到时候能抹在馒头片上吃。
早餐简单; 却吃得肠胃舒畅。
因为今天要干活; 楚沁吃了六个馒头两碗粥; 吃得饱饱的才出门。
早晨七点,楚沁踩着自行车去往静水庄。
天已经亮了,能看到远处山顶出现微末的朝阳痕迹。
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起来,东家摔了扫帚西家打了碗,鸡鸣狗叫,还嘈杂着婶子们喊家里人回家吃饭的声音、小孩哭闹的声音、叔儿们侃大山的声音……参杂着,混合着,是一种别样的热闹。
楚沁叮铃铃两声,绕过上山砍柴回来的叔儿,笑笑打声招呼进入小路中。
她骑的飞快,大约20分钟出头就到达静水庄杨小舅家。
杨小舅家里已经在准备放鞭炮了,楚沁正巧赶上趟,还被杨姥姥塞了两红鸡蛋。
楚沁又塞回去:“姥儿,我刚吃完饭呢。”
杨姥姥继续塞:“刚吃完也能吃,红鸡蛋咋能不吃,带福!”
楚沁推脱不过,只能放口袋:“那我回家再吃。”
杨姥姥这才满意。
这几年的相处下来,楚沁算是看明白了。这老太太是需要人顺着的,小事上得顺着,大事上也得顺着,但有啥大事要不着楚沁来顺,所以她们便宜祖孙关系维持得很好,楚沁俨然被杨姥姥当成最孝顺的孙辈之一。
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代表着新房起建。
楚沁捂着杨大妹的耳朵,半眯着眼睛赶紧躲远些。
杨小舅拿来锄头,笑笑对楚沁道:“吃饭没,厨房还有饭,你没吃就去吃吃。”
楚沁摸摸口袋:“吃了吃了,姥儿还给我两鸡蛋呢。”
说完,就去旁边的地基上开始挖。
挖地基的肯定不止她和杨小舅,还有许多静水庄的杨姓本族人。
修路也不是全村都拉走去修的,留下来的人中只要没事儿干的都被杨小舅拉来帮忙,他人缘不错,大家都愿意帮上一二。
楚沁混在人群中,因为速度快,还是有点儿显眼的。
“从前总听人说楚沁干活快,但快成啥样我一直不晓得,今天总算是明白了。”
有人撑着锄头笑笑说道。
“难怪能拿满工分呢,别说高树村,就是咱们静水庄也拎不出个能和楚沁你比的。”
又有人这般说。
楚沁只笑笑没回话,低头继续挖。
果然,看她不肯说话后,旁人也渐渐把话题从她身上移开了,楚沁倒是听到些其他的消息八卦。
比如说什么铁路,什么□□,还有县里预备着学习红旗渠,也通个新明渠。
楚沁心想:路还没修完呢,就预备着修水渠了,还得打着红旗渠的样。
再说,不晓得其他公社如何,但他们公社有河有水库,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十的地区是不缺水的。
她又想了想现在县里的情况,觉着这个计划大概是要胎死腹中的,或许干一半半流产也有可能,也不晓得是谁想出来的。
楚沁了解其中门道,这些对公社了如指掌的社员们更是了解。
“谁想出来的?就是那新建的……”
“二头!你可快快闭嘴吧。你这张嘴再不学习学习怎么闭上,往后有的是教训给你吃。”
场上辈分高点儿的人忽然呵斥。
正当楚沁琢磨着是这新明渠到底会不会开个头时,又有人道:“哎,咱们村是不是要来新知青了?也是奇怪,前几年没有来,这回听说要来不少人呢。”
“是不少,据说咱们公社得有十来个人,但各个生产队分分倒还好。”
“这些知青,咋放着城里好日子不过,来咱们这山坳坳呢?”
“谁晓得!”
楚沁心道:城里太多人了,不得不来。
她从始至终保持沉默,但一天的时间下来真就听了半肚子的各种消息。
最令楚沁感兴趣的是大串联,若不是她没办法舍下家里,她也想出去走一趟!听闻连火车票都是免费的,还安排招待所,这听了哪里不心动啊。
中午在杨小舅家里吃饭,吃完继续干活,一直干到傍晚四点半。
冬天天黑得早,同村人还能继续干,楚沁却得停下吃个饭准备回家。
因为挖的人多,地基已经挖得差不多了,想来明儿再挖半天就能挖好。
杨小舅看眼天色对楚沁道:“要不今天就在我家里歇歇?”
楚沁摆摆手:“没事,这点活儿不累,我明天还得去大姨家呢。”
杨小舅:“那你可得注意点,别走小路,走大路。”
他也不多耽搁楚沁了,冬天的天黑得早,也给得猛。
半小时前还觉得天色正常,半小时后直接黑得看不清十米开外的东西。这种时候,能早回去就早回去。
傍晚。
晚霞渐渐消失,灿烂的红色和橙色已经看不见踪迹,天空中余留深紫和深蓝。
道路旁边的树林静谧,偶尔能听到野鸡和各种鸟发出的声音。
楚沁没被吸引,在大路上骑了半小时出头才到的家。
到家时天已经给得差不多了,因为吃完了晚饭,楚沁洗洗便回了卧室休息。
将壁炉点燃,将热水给烧上。
水汽氤氲,给房里添了湿度。
房间渐渐温暖起来,楚沁喝几口水,看会儿书,抵挡不住困意,渐渐睡了过去。
翌日,去的是杨大姨家。
因为杨大姨家远,楚沁起得要更早些,即使如此到时也已经是将近10点的时候了。
“楚沁,可算来了!”杨大姨很是高兴,拉着她进屋,给她端红糖鸡蛋,“热热身子。”
“大姨我不冷。”楚沁伸出手,把手套摘了说道,“我手热乎着呢。”
杨大姨摸了摸,确实热乎才放心。
“那也得喝了,专门给你做的。”她说道,说完又去厨房里干活。
楚沁把热乎乎的红糖鸡蛋吃入肚中,也没法干坐着,喝完就去厨房帮忙。
杨大姨:“你在外头坐着就行。”
楚沁:“不用,厨房里还更暖和呢!”
说着,她去摘菜。
杨大姨家有青菜,大概是今年最后一茬青菜了。
楚沁想了想说:“大姨,你用木箱装些土放在房间里,也能发出着青菜苗来。”
杨大姨笑笑:“这事儿哪里会没想过,但没那必要。种又能种多少,种出来都不够三天吃的。若是种得多,就得用到柴火用到炭,得不偿失不说,还占地方呢。”
楚沁:“……”
理好像是这么个理,她确实是在亏本种青菜,现在家里小卧室的壁炉就天天都得烧。
于是楚沁就不劝了,说:“我家有种,到时候我送些来给您。”
不等杨大姨拒绝,楚沁继续道:“对了大姨,你和姨夫过几日是要去表哥那儿?”
杨大姨把手里的菜放下,恍然道:“我总想着我啥事忘说了,原来是这事。”
她点点头:“对嘞,我跟你姨夫,还有你李爷爷都去。你表弟不去,路上人贩多,金金和金玉也不去。别到时候一个不留神,被人捂了嘴巴拖走都不晓得,可猖狂了!”
楚沁瞪大眼睛:“外头大串联呢,还有这事儿呢?”
杨大姨:“哪里会没有,人家串联是去北京是去大城市,小地方照样冷清。”
楚沁点点头,没再说话。
片刻后她又问:“那大姨你大概啥时候回来?”
杨大姨:“待半个月就回来,反正腊月前是一定能到家的。”
她说着,忽然看向楚沁低声说:“哎,我听你婶儿说现在那纪厂长一周能找你四五回?”
楚沁半点不羞,点点头。人来了,她总不能把人赶出去。
她说道:“他每回都有带吃的。”
会带口粮的人谁都喜欢。
杨大姨抿嘴,无奈道:“得,你就只关心这个了。你们年轻人啊,虽说都有自己的相处法子,但你们这种一处就是好几年,还乐在其中不着急的我也是头回见。”
她原先是会催的,现在催也不催了,催着心累,随他们自己把控吧,反正吃亏的不会是楚沁。
说话间,金金和金玉回来了。学校还没放假呢,兄妹两人还得去上学。
“大姐!”
两人看到楚沁就眼睛一亮,赶忙喊人。
楚沁绝对是最受弟妹喜欢的姐姐,在附近名气大,手头还阔。
她这会儿就道:“我带了些饼干来,用报纸包着放在桌上……”
话音未落,只听“哇”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