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第7章

六零之囤货强手-第7章

小说: 六零之囤货强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华不禁笑出声:“能抱,老张还想人来抱呢,他是个爱狗的,可就是再爱也养不了这么多只狗。那些小的狗,不是溺死,就是养大些吃了。”
  楚沁欣喜道:“那我找个时间去问问,抱养只回来。”
  秦华沉吟片刻,道:“过几日雨停了我家那口子要去给他换药,要不就让你秦爷给你选只好的带回来。”
  楚沁欣然接受。
  楚婶儿有些时候确实是很有分寸感的人,既然楚沁决定了,她便不多说什么。
  等她们话说完,想起正事,问道:“婶子你家里还有没剩瓦片呢,沁她屋顶漏水,这天气也不好去静水庄买。”
  “呦!瓦片啊,我家还剩些。”秦华看向楚沁,“你这会儿要用就先拿去用些吧,赶紧补了漏水的地方要紧。”
  说完带着她们去后院,后院墙角底下放着一摞摞的瓦片,保存得还不错,几乎只有最上面一层有缺角。
  “要几块?”她问。
  楚沁忙说:“得60吧。”
  楚婶儿:“这些差不多,够用了。”
  “行,等会儿让你叔给你搬回去,你个小姑娘这种天气不好搬。你叔这会儿正在隔壁村支书那里打牌呢,我吃完饭那会儿见到了他。”
  楚婶儿不禁撇撇嘴,跟秦华嘀咕:“哪有这种人,他恨不得死在牌桌上……”
  秦华戳她:“小辈在呢。”
  楚沁倒是不觉得尴尬,从口袋掏出钱:“谢谢秦奶奶,钱给你。”
  秦华收了,道:“我让你叔来。”
  楚沁摆摆手,蹲下把瓦片一抱:“不用麻烦我叔了,我自己行,秦奶奶你借个大竹筐给我就成,我忘带了。”
  秦华惊讶:“你真行?”
  “我真行!”
  她确实行,竹筐按上背带,直接背起三十片的瓦片,只需要背两趟就能背回家。
  楚婶儿都奇得纳闷了:“你现在力气怎么这么大?”
  楚沁只笑笑,没说话。
  两趟下来累出薄汗,又马不停蹄把漏水的地方修好。修完还得洗澡,总之一直忙到下午就没停过!
  村支书得到消息,来到她家。
  楚沁是孤女,还独居,村支书从秦华那里得知她家漏水后可不得跑一趟。
  没跑不晓得,来了后才发现楚沁这姑娘竟然还挺有韧劲的,自己一个人也能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成这样。
  “屋顶不会漏了吧?”他抬头看,问楚沁,“还漏得说,瓦片有,赊着也没事。”
  “应该是不会漏了,我刚刚检查了一遍。”楚沁也不敢说太死。
  村支书见她这里没事就放心,临走前嘱咐道:“可能还会下几天的雨,你多注意注意房子后的后山。”
  楚沁点点头。
  可村支书出门时,瞥见院子沿着大门围了一层石头,问:“你这是想围个围墙?”
  “对。这些是我前几天在附近捡的石头,还有从山里找的。”楚沁说。
  其实她背包中还有好多,都够把围墙围一米多高了,因为怕引人注意压根不敢搬出来。
  村支书沉思,说道:“你自己住还真得修个墙,就是这石头很难办。”
  修墙肯定是防不了人的,修成两米,有心人想进去也能爬进去。
  修墙是为了防山上野物,这冬天到了,谁晓得有没动物太饿跑下山来。
  “这样,我找几个人来帮帮你。”村支书其实也愁,这活不好干,谁又爱帮呢。
  村里用石头围围墙的人家,几乎都得围个一年半载,就是因为太累。
  楚沁哪里不晓得,拒绝道:“不用了,我慢慢来,不着急。”
  村支书皱着眉头离开。
  夜晚。
  雨势渐小,但有股缠缠绵绵的劲儿,仿佛还得下三天三夜。
  当天晚上,楚沁附近的山发生塌方,因为距离村民居住的地方较远,村里无人得知,唯有警醒的楚沁从睡梦中惊醒。
  黑暗中,她“蹭”地坐起身。
  “什么声音!”
  楚沁竖起耳朵认真听。
  随即又是一声闷响,楚沁清醒了,就也听清了。
  “好像是滑坡?”楚沁喃喃自语,“天呐!”
  她迅速爬起身,披上衣服跑到门口。此刻黑暗笼罩,眼睛派不上用场,但她灵敏的耳朵却可以。
  “在左边,离我六十来米。”
  她放心了,那就不是她家这个山坡边上滑坡,影响不到她。
  她没想到,这一塌还给她送了礼。
  翌日。
  天蒙蒙亮,雨转变为毛毛细雨之前楚沁迫不及待起床去看。
  只见滑坡的地方滑下来许多石头,把一条通山道给堵了,还发现一只被压死的獐子!


第13章 天降獐子
  ◎换得巨款◎
  楚沁再是没想到天降馅饼,哦不,应该是肉饼,这份肉饼砸得她晕乎乎的。
  同时这堆石头让她困境迎刃而解。
  修建围墙成本不高,石头随处可见。但最怕运输,从山上运回来能把人累成狗。
  滑坡带来的石头不多,但……她可以弄虚作假啊!
  楚沁心中顿时冒出好主意来。
  她先是如最好的猎犬般四处观察,这会儿天色还暗着,随着冬至将临,昼短夜长。加上下着小雨,即便是已早晨五点,也只能看见脚下的路和不远处的景,十米外的情况基本无法看清楚。
  加上此处偏僻,她更是胆大了。
  胆大干啥?
  直接把背包里的那堆石头丢出来,丢得杂乱不堪,又谨慎地安了泥土杂草在石头上做伪装。
  “这样我的石头就有正经来路了!”楚沁乐得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做完这一切她带着獐子离开。
  獐子足足有20斤,是只雄性成年獐子。这代表着它不仅有美味的肉,还有麝香。
  楚沁是晓得麝香的,这玩意儿能入药,她上辈子也处理过许多,直到现在还得心应手。
  不过麝香肯定不多,她曾听说过有钱人是圈养着獐子取麝香的,一年能取两次,连续取20年不成问题。
  而如今这只獐子死了,她只能做一次性的买卖。
  天光微亮,回到家里用刀子取出麝香,但结果不甚如人意。楚沁嘀咕:“这也太少了。”
  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正常。这时候不是分泌期,獐子体内的麝香自然少。
  取麝香的同时顺手把獐子分割,这么些肉一时半会儿吃不完,家中还有兔子肉呢。不过天寒地冻的,放几天也没关系。
  一场雨打乱生活的节奏,可是生活还得继续。眼看雨小许多,村里人也开始继续为猫冬而忙活。
  只是本可以的冬猎却无法进行,甚至还得防着有野物下山。
  冬猎取消,也就代表着今年冬天村民们在肉食上会拮据些。
  村中并非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即使有养,猪也得卖了换钱。这是一年中家庭的主要来源收入之一,少有人会把猪留下自己吃。
  所以楚沁盘算着,要不獐子留十斤,其余的卖出去。
  她现在身上真正做到了“一毛不拔”,几分钱的存款实在没有安全感。
  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楚沁坐在堂屋里烤着火,纳了闷了。
  既然雨还没彻底停,山上去不了,楚沁就呆在家里熏肉。
  熏的是兔肉,两只兔子她都没吃,扒皮开宰后直接做成熏兔,预备着过年时吃。
  熏兔的做法是从原主记忆里找出来的,她磕磕绊绊做得也还可以,也不晓得味道怎样。
  “这獐子……”还真是为难,怎么换钱呢?楚沁思考再三,又琢磨出个办法来,她准备先把麝香给秦奶奶。
  有麝香在,别人自然就晓得她有獐子。
  *
  下午雨停。
  楚沁带着麝香出门,来到秦华家中。此时秦华丈夫秦长成也在家。
  他比秦华年轻几岁,不过瞧着比秦华还老些,脸上有道明显的伤疤,听说是年轻时被火烧过留下的疤痕。
  “秦奶奶,你们这儿要麝香么?”她站在门口问,“就是不多。”
  正在扫地的秦华愣了愣:“麝香啊?快进来吧,要肯定要。”
  随后反应过来似的,疑惑问:“不是,你这哪儿来的麝香啊,獐子下山啦?”
  楚沁腼腆笑笑:“昨天我家旁边,哦,就是河道弯边上的小路山坡塌方,也是好运,今天早上去看时发现一只被压死的獐子。”
  秦长成听了这话都忍不住从屋里出来:“那地方可离你家不远。”
  楚沁道:“是不远,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滑下来许多石头呢。”
  她顺带把石头的事儿也说了,计划等回去之后就开始运石头,“众目睽睽”的过明路。
  秦长成也只能感慨她运气好,接着楚沁把麝香拿出来。
  “我称称。”他道。
  秦华凑过去看:“呦,15克,在这种季节这算多的了。你直接换钱还是换蛋?不然还有药酒。”
  村里采到药材通常都是送到秦家来,也不是所有人都换钱——主要是都是同村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时候自家没那么缺钱就不换钱了,直接就“送”给秦家。
  秦家老夫妻知礼节,于是乎便又“送”鸡蛋或者自家做的药酒,这样两方都皆大欢喜。
  但,楚沁还是想要钱。
  缺钱缺疯的人,是不可能放过钱的。
  楚沁不好意思道:“就钱吧,我缺这个。”
  秦华不禁笑出声:“我估计你也是缺这个。你才自己当家,哪里都得花钱,就是换酒换蛋我也只能给你换部分。”
  楚沁没太听懂。
  但秦华没解释,说完回屋,没半分钟喊楚沁进屋:“麝香难得,这个品相也不错。县里药房大概是收8毛一克,不过那得是处理好的。我这里收你七毛五,你看怎么样?”
  楚沁没说话。
  楚沁瞪大眼。
  楚沁想不到麝香这么值钱!
  她都结巴了:“行…我觉得行。秦奶奶,原来麝香价格高成这样啊?”
  秦华看她这模样就好笑,笑道:“獐子难抓它难得,一只獐子身上又少,偏偏好用,你说值不值钱?”
  说完掏钱,当着楚沁的面数:“给你11块两毛五。”
  楚沁脸都红了,接过牢牢收好。
  有钱附身,仿佛给身上棉袄添层buff。一瞬间是冷风刮不疼冷气钻不进,是腰板挺直底气十足……总之就是全身热气腾腾冒出细汗,还想去集市里逛一圈!
  “哎沁,你那獐子肉多么?”临走前,秦华问她。
  楚沁点头:“还行,十多斤吧,秦奶奶你是要么?”
  秦华:“我跟你换两斤。”
  獐子肉类牛肉鹿肉,比不上猪肉,但炖着吃还是不错的。
  楚沁想想说道:“换药酒成不?”她现在略有薄钱,倒是不需要换钱了。
  药酒是好东西,自己总爱往山上跑,得备些用。
  “行!我直接跟你去换吧。”秦华做事风风火火,提着三两药酒跟她走。
  秦华换完,没过多久楚婶儿来了。
  楚沁本想送她两斤,但她没白要,也送好几个鸭蛋和萝卜给她。
  萝卜、鸭蛋,还有先前买的面粉。
  楚沁忽然嘴馋,想吃记忆中的萝卜丝饼!
  【??作者有话说】
  小楚:注意!獐子!现在!不能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好遗憾啊,我前段时间去绍兴没吃萝卜丝饼,到乌镇倒是吃了,但感觉有点油,吃一个不错,第二个吃不下。
  ——
  感谢在2023…06…27 23:46:50~2023…06…28 23:25: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虎牙 20瓶;默默的看看、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收获野羊
  ◎寒潮来临◎
  这玩意儿简单。
  萝卜削皮切成丝,把面粉添水做成面糊,加入鸡蛋搅和搅和。再准备个铁勺,面糊打底萝卜丝当馅,再盖层面糊下锅炸,炸得金黄酥脆浮到油面上便可以捞出沥油。
  难就难在油上,她家油煎两鸡蛋都费劲,哪里够炸饼呢。
  可原主记忆中萝卜丝饼的味道极其好吃,小原主吃完可是一天没洗手,馋了就舔舔!
  “反正今年过年时总得吃一回。”楚沁暗暗想道,油不够下回赶集再买,只要钱足,就得多买些油备着。
  粮、油、盐。
  这三样属于她上辈子的必需品。
  属耗子穷惯了的楚沁琢磨着得把这三样捡起来了,上辈子她每年都得从开春,冰雪消融河道破冰的那刻就开始做计划,计划如何在三个月内收集足够生活一年的粮油盐。
  当然,这辈子的情况不同。
  她发现昂贵的盐在这里并不昂贵,上辈子是因为海域被核污染,产盐地方少。如今盐价低廉,一毛一斤腌咸菜咸鸭蛋都可以大胆腌。
  正所谓“家有母鸡三只,不缺油盐开支”,这其实并不夸张。
  盐不说,便宜得紧。
  就说油吧,村里人吃油节俭,通常会那块干净的棉布浸满油,每天炒菜前用油棉布擦拭铁锅,这就算放油了。
  而油大部分也是自家产的——当地多数人都有种菜籽,菜籽能榨油,就是产量不高,还得卖出去好些,自家留得不多。
  也不是村民不想多留,一是农村老百姓来钱的渠道确实是少,二是这部分油必须卖。
  楚沁从记忆中得知,县里每年都会分派任务到乡里,乡里再分配到村里,村里再安排到村民身上。
  啥任务?喊你必须留出足够的地种菜籽,强制要求,不是你想种啥就种啥。
  楚沁坐在堂屋里思索片刻,把笔记本上的“盐”字给划喽,改成“肉”。
  嗯!
  她满意地点点头,没错,从现在开始,她得攒足够的粮油肉,正巧有三背包,一背包放一种。
  棉花布料暂时足够,还耐用,柴火后山遍地都是,生活必需品差的就这三样。
  如果可以,也得一攒就攒一年,她实在是饿怕了。
  又是两日过去。
  屋外淅淅淋淋小雨还未停歇,这两日总是一阵一阵下,但还好都不大。
  楚沁闲了就去搬石头,再不搬就得被其他人搬走。
  难以想象,石头也抢手!
  索性自家离滑坡地点近,再者就是有位懒邻居,黄家夫妻俩瞧一眼后就又匆匆回家了,说是嫌石头重不想搬。
  其实村里人也奇怪呢,这片坡怎么会好端端地滑这么多石头来。
  说来怪哉,引来好几波围观的人。
  更怪的事儿还有
  ——楚家闺女怎么突然跟猛牛一样,半车石头,三下五除二就给推上坡推回家?
  只见楚沁先是活动活动手脚,接着蹲下,抱着石头底盘稳住,紧接着脚下用力一蹬,起身后一扔,石头就到推车上。
  来回三次才歇,歇三分钟又继续。
  力气吓死人嘞!
  围观人看傻了,这得是壮实男人才有的力气吧?
  有人说:“楚沁今天早上找她婶儿借推车,原来是为这事儿啊。”
  “楚沁能有这么大力气?”又有人好奇,“平常见她下地时就是普通姑娘家,力气这玩意儿难道还能练出来的么?”
  “谁晓得呢?要不就是在她叔家被练出来的,要不就是藏心眼呢。”不晓得是谁低声嚼舌根。
  楚沁捡到獐子的事儿实在让人眼热,眼热得恨不得再来几场滑坡。
  秦华谨慎,并没有把楚沁麝香换多少钱的事儿说出去,但她獐子肉仍然保不住多少。
  楚婶儿走后又有人来,这人两斤,那人两斤,还有掂量她脸皮薄,想来找她讨几根骨头的,反正最后她只留下六斤獐子肉,换得一篮子鸡蛋和酱油剁椒等等调料。
  美得楚沁也不心疼肉快见底啦。
  不过因为换肉时不肯给骨头,甚至皮都不肯给的强硬作风,原本“楚楚可怜”、“被”赶出叔婶儿家的楚沁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