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127章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第127章

小说: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陶南风眼中,夜晚的向北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浓的男性魅力,令她欲罢不能。他的力量感与节奏感很好,非常在意陶南风的感受,总能寻找到她最愉悦的点。
  面对妻子的故意撩拨,向北自然心领神会,眼眸一深,手臂一紧,再一次将陶南风拥入怀中。
  每一次动作,都配合着向北低沉的吟诵之声。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陶南风感觉自己醉倒在春风里、迷失在诗歌中。
  一直到第二天,只要听到向北在耳边低低的声音,陶南风就会感觉膝盖有些发软,内心柔得似一滩碧水。
  这一份柔软与甜蜜,一直维持到与向北坐上去往京都的火车。
  西城区体育馆项目的施工图已经全都完成,一套硫酸纸原图、三套晒好的蓝图,打包放在两个密封的塑料画筒中。
  晒好的蓝图厚重结实,向北扛;原图轻巧重要,陶南风背着。向北一只手拎着行李袋,另一只手放在画筒肩带上,两人肩并肩上了卧铺车厢。
  安顿好行李物品,向北打来热水,泡上一杯茶,递到陶南风手中。
  陶南风很自然地接过去,喝了一口。车上窗户没有开,有些闷热,额角微微出汗,粘湿了刘海。陶南风嫌水太烫,顺手放在小桌板上。
  向北看她不喝,打开袋子拿出条毛巾,倒了点热水在毛巾上,送到她面前:“擦把汗吧。”
  陶南风擦了把脸,热气蒸腾而上,脸上的粘稠感顿消,她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冲向北笑了笑。
  今天是陶南风的小日子第三天,正是量多不舒服的时候,向北心疼她坐长途火车辛苦,带着梁银珍的嘱咐,提了一堆生活用品跟了过来。
  到了傍晚,旁人都是馒头、鸡蛋、咸菜对付着吃晚饭,唯有向北从行李袋里拿出一个保温桶,打开盖子,浓郁的鸡汤味在车厢里飘散开来。
  对面正在啃馒头的一名中年男人顿时觉得手上的食物味同嚼蜡,苦笑着看向眼前的小两口。
  “同志,你这是要把你媳妇宠上天吗?出门在外还带罐鸡汤!”
  平躺在中铺的一个采购员模样的男子嗤笑一声:“我看你们俩这腻歪劲啊,怕不是刚结婚的小两口?”
  向北起身拿出两块薄荷糖递过去,微笑道:“听两位的口音,是从南方来的?”他兜里虽然备了烟,但怕对方在火车这密闭空间里抽空气不好,因此换成了糖。
  陶南风与陶守信都不是那种喜欢主动与对方拉家常的人,范至诚更是拒绝与陌生人沟通,因此上一次出差到京都,一路上都没有结识什么人。
  向北却不一样,他善于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把握到位,还擅长控制谈话节奏,是天生的交际家。
  一个动作、一句话,便将话题抛向对方。
  火车上总免不了遇到同行者,旅途中聊聊天能听到不少新鲜的话题,即丰富了知识,又打发了时间,挺好的。
  中年男人叫任扬,采购员模样的男子叫易俊,都是粤省人,讲的普通话总带着股奇怪的腔调,要认真听才能听懂。
  任扬、易俊是深市灿烂电子厂人事科的,这回坐车北上,是听说豫省有不少农民打算出外务工,他们与南市朋友对接,准备到那里去招工。
  深市?陶南风一听有了兴趣。
  1980年8月,深市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只是现在去深市还得到公安局办边境证,审核严格,再加上新闻上的报道比较少,内地居民对深市的了解相对很少。
  向北也对这个率先搞改革开发试点的城市充满好奇,拿出梁银珍卤好的鸡爪、香干,大家坐下来边吃边聊。
  八十年代的食物不像七十年代那么紧俏,这样的分享在火车上比较正常。卤味飘香,引得任扬、易俊食指大动,也没讲客气,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味!”
  向北问:“你们厂现在很需要人?”
  任扬点头:“太缺人了!深市正对着港城,每天的订单根本忙不过来。”
  向北问:“工人的工资高吗?”
  任扬想了想:“看和哪里比吧,港城工人工资高,我们请不起,当地人懒散惯了,根本不愿意进电子厂。内地人能吃苦,工资不高。我们这次招工的条件是,包吃包住,每个月三十块钱。”
  每个月三十块钱?这个收入水平对于农民而言相当有吸引力。
  农民苦,向北深有体会。想到在农场的时候,南北坡的山民为了挣几毛钱,背着几十斤油茶果走半天的山路到镇上去卖,内心便有一种悲悯的感觉。
  农场现在发展起来了,茶油厂、烟厂一建,带动着村民采油茶果、种烟叶,收入水平大大提高,日子过得很红火。
  但还有很多地方,农民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劳作,一年到头下来只够日常嚼用,根本没有节余,连做一件新衣服、买一个新书包都得算计着来。
  以前国家管得严,从1980年开始推行责任承包制之后,农民的积极性被唤醒,农村这才慢慢有了生机与活力。
  如果农忙的时候在家乡种地,休息的时候到深市进厂当工人,那岂不是很快就能攒下一笔钱来?
  想到这里,向北笑了起来:“你们深市是改革的排头兵,这回到豫省招农民工,又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农民工?你这个词倒是挺有意思。种地的时候是农民,到厂里做事的时候是工人,对对对,我们就是去招农民工的。”
  时代在进步,新鲜事物遍地都是。
  三个人越说越高兴,话题慢慢转到深市建设上来。
  易俊说起深市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时,还不忘吐槽当地人:“深市现在遍地是黄金,到处都在搞建设。当地农民的耕地被征用,有些头脑灵活的集体组织开酒店、开商铺,据说他们平均每个月拿租金都有一百六十多块的收入。什么都不做就能拿钱,这些人哪里还肯去工厂吃苦!我们厂缺人缺得头大,正好有人牵线,我们两个就跑一趟豫省吧。”
  陶南风在一旁听得兴致勃勃,眼睛里闪着极亮的光芒。
  深市遍地是黄金、到处搞建设,那岂不是基建人才缺乏?南风公司要不要考虑往深市发展?
  向北看到陶南风连鸡汤都忘记喝,竖起耳朵专心听他们聊天,就知道她的小脑袋瓜子里转的是“基建”二字。
  他微微一笑,帮陶南风问出她想了解的东西:“深市有设计院吗?建筑公司多不多?”
  作者有话说:
  八十年代初最适合陶南风发挥的城市,非深圳莫属!


第160章 求变
  任扬听向北问起设计院; 又看他们带着装图纸用的画筒,好奇地反问:“你们是搞建筑的?”
  陶南风点点头。
  任扬羡慕地说:“搞建筑好啊,现在深市到处都是工地; 专业人员过去肯定赚大钱啦~”
  向北问:“你怎么知道赚大钱?”
  易俊在一旁接话:“你去了深市就知道; 一马平川什么都没有,百废待兴。修路、盖房子、建酒店……哪里不需要设计师啊?你们要是到了深市,除了住宿条件差点,事情绝对做不完。而且深市好多从港城来的有钱人,给钱痛快; 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向北与陶南风对视一眼,同时产生了对这个特区城市的好奇心。
  陶南风主动坐过来询问:“修路、盖房; 不都是政府或者单位主导的吗?难道港城商人也能够私人出钱做?”
  易俊嘿嘿一笑; 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抹了抹嘴角的油光,这才开始回答陶南风的话。
  “什么叫特区?就是国家为它大开方便之门; 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待遇; 内地不允许私人搞基建; 但深市可以啊。深市那么多基建要做; 国家哪有这么多钱?所以……允许大家各自想办法; 不管是什么办法; 能搞到钱就是好办法。”
  竟然还能够这样!
  陶南风感觉眼前有一层迷雾被拔开; 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生命力; 在深市绽放出璀璨之花。
  向北又问:“那么多基建; 得需要多少人啊。深市现在有没有什么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呢?”
  易俊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怎么; 动心了?我跟你说啊; 深市的工资比内地至少高一倍; 你们如果过去开公司肯定能赚到钱; 就是有一点……现在去深市要吃得起苦。”
  任扬连连点头:“是,非常苦。没有马路、没有房子、没有商店,深市夏天长、冬天暖和,三只蚊子一盆菜,臭虫满床爬,老鼠到处钻。我们厂的厂房倒是建起来了,但员工宿舍就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又热又闷,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巴……”
  他们描绘的景象,令陶南风皱起了眉毛。
  知青下乡初到农场,看到破败的茅草房时以为那就是最艰苦的地方,没想到深市特区成立一年,条件竟然可以用“恶劣”二字来形容。
  向北的神情却很淡然:“想赚钱,就得吃苦,这不是很正常吗?”
  任扬听到他的话,哈哈一笑,抬起手拍着向北的肩膀:“看你这样子,像是当过兵、打过仗的人。国家派到深市的领导大多数都是军转干部,就因为他们能吃苦、不怕流血流汗、敢拼敢干。兄弟,来深市吧!要是找不到地方安家,就来灿烂电子厂找我,我给你找个农民房住。”
  向北抱拳拱手:“如果我过去,第一时间投奔你。”
  几个人越说越高兴,话题也由深市建设转到港城人爱讲迷信来。
  “你们没见过那些港城人,做房子之前都要先找个算命先生拿着罗盘四处查看,是吉是凶算命先生说了算。”
  “这么明目张胆地搞迷信活动?没人举报?”
  “哈哈哈,向兄弟,你这还是内地人的老思想。在深市,政府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人人都只想着怎么赚钱,每天干活都忙不过来,谁会有闲功夫举报这些?港城人有钱,深市好多房子都是港城人投的资。连市建委都和港城商人合作盖房子,我们出地,他们出钱,楼盖好了各分一半。迷信算什么?他们讲究这那就搞吧,没所谓的啦。”
  “哈哈哈……人人朝钱看吗?有意思。”
  “这不是以前太穷了吗?都穷怕了!港城和深市只隔一条江,过关就能到。兄弟,我跟你讲啊,你要是去过一次港城,保证开眼!那繁华、那热闹、那有钱……房子栋栋都有几十、上百层,就叫摩天大楼。”
  “上百层,那不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了?”
  难得陶南风掉了一下书包,坐在对面的任扬与易俊眼睛一亮,看陶南风的神情多了一分钦佩:“读书人啊?真好。向兄弟你有福气,娶个读书女,要旺三代人呢。”
  向北听这话顺耳,微笑道:“的确是我的福气。”
  对方又开始讲故事。
  “深市现在最大的宾馆是蓝玉,港城商人刘其玉投的资,打地基的时候出了一件奇事,灌柱的时候无数混凝土倒下去,就是没有一点反应,吓得工人寒毛直竖,说遇到了妖洞。”
  陶南风被他的故事吸引,问:“后来呢?”
  “后来,后来刘老板请了个港城神算子易正豪,到了现场拿出罗盘四下里走动一圈,又爬上旁边小山看了半天,最后说宾馆地下有一处龙穴,打桩破坏了龙穴精气,神龙震怒,混凝土再倒也没有用。如果不及时收手,恐怕会出人命。”
  陶南风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翘,这个算命先生可真会忽悠!分明是地底有溶洞,勘探做得不到位,易正豪竟然编了个龙穴的故事来。
  她忍住笑,继续听对方讲话。
  “易大师掐指一算,说午时三刻神龙在天,龙穴可破,只是要注意三件事情,你们猜是哪三件事?”
  任扬的体型微微有些发福,脸圆圆有看着很和善,挤眉弄眼卖关子的样子看着有些滑稽,向北顺着他的想法问:“哪三件?”
  “第一件,桩基现在的位置正对着龙穴大门,需要左移一尺,给神龙让位置出门。”
  陶南风“哦”了一声,为了避开溶洞说出如此清新的理由,真是完美!
  “第二件,必须午时三刻阳气最盛的时候动手,申时三刻马上停工,否则赶上神龙在家,怕是要有流血事件发生。
  第三件,大厅正中要立一根蟠龙柱,龙柱由易大师从港城请来,镇住蓝玉宾馆,免得神龙再来找麻烦。
  你说神奇不神奇?易大师开坛做法,严格按照他所说的去做,一切顺利无比。如果你们去蓝玉宾馆入住,一进大厅就能看见那根一米粗的大龙柱,雕工精美,气派高贵,花了刘老板一大笔钱呐~~”
  陶南风抿着嘴笑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她的异能可以用堪舆之术来掩盖,就是忽悠人和编故事的水平有待提高。
  她凑近向北耳边,轻声低语:“大师真会骗钱,其实有没有龙柱、什么时候施工并不打紧,关键就是避开溶洞……”
  向北控制住面部表情,咳嗽一声,看着任扬:“不愧是港城来的大师,我们如果去深市一定要去蓝玉看一看。”
  一边说话,向北悄悄伸出手指,在陶南风的掌心挠了挠。
  陶南风掌心微痒,不由得扑哧一笑。
  任扬与易俊看到对面这两人恩爱互动,实在好奇,再一次问:“你们俩是新婚?”
  向北说:“孩子都两岁了。”
  任扬问:“男孩女孩?”
  “两个女孩、一个男孩。”
  “三胞胎?我的天啊!兄弟你真的是好福气!”
  粤省人思想老派,重男轻女非常严重,讲究多子多福。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根本推行不下去,当地人想生就生,家家都有三、四个孩子,根本不怕罚款。
  一听说对面年青貌美的陶南风一口气生了三个,任扬和易俊都羡慕得两眼放光。
  易俊脱口而出:“有文化、好生养,这样的媳妇彩礼高得很!”
  向北和陶南风同时笑了起来。彩礼?内地结婚只说“三转一响”,不兴要彩礼。
  四个人聊了一路,陶南风与向北也慢慢了解深市这个全新的城市,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激动在骨血里燃烧。
  这个城市需要基建人才。
  这个城市鼓励创新。
  这个城市海纳百川,允许特立独行。
  这个城市有全新的思想、勤劳的建设者、敢闯敢干的管理者。
  这个地方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描述出最美丽的蓝图!
  向北握住陶南风的手,掌心相对、十指相扣,两人紧紧相握,似乎要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
  四目相对,两人都读懂了对方心中所想。
  ——去深市、港城看看。
  到了南市车站,任扬和易俊下车,临走前写下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反复交代:“向兄弟,到了深市一定记得来找我,我带你去小渔村吃鲜虾。”
  贴着车窗玻璃,看着这两个远走的背影,向北搂过陶南风的肩膀,轻轻揉捏了几下。
  陶南风靠在他身上,忽然笑了起来。
  向北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陶南风越笑越开心,嘴角咧开,露出雪白的牙齿,明媚而灿烂。
  “你说我们俩是不是劳碌命?在农场的时候修路、盖房、建厂,每天忙得马不停蹄,终于把农场建设好,带动着村民日子兴旺起来,我们俩又到了江城。我读书,你开香烟批发部。等我生了孩子,你在院后村开烟厂,我研究生毕业开公司,你来公司做管理。”
  “我们俩,一直都在求变。”陶南风转过头看着向北,眼眸里有一簇小火苗在跳跃。
  “现在深市建特区,大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