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83章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第83章

小说: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恭松没想到陶南风如此干脆,一下子呆住。原本他只是想对方肯定不愿意退房,那就正好趁机多要一点钱,给媳妇买块手表。
  “什……什么,明明我们只拿了两百,我把这两百退给你不就行了?”
  陶南风不喜欢与王恭松这样的人打交道,看着一脸聪明相,实则是个蠢人。
  “但我们已经开始动工修缮老屋,我请了六个人的施工队伍,每天吃、住、工钱,再加上瓦、砖、木料……这些加一起只收你三百六十已经是友情价。”
  说完这句话,陶南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现在你把五百六十块钱拿过来,我立马和你解约。过一天,工钱就得多加十块,再等到我开始装修屋子,需要的钱更多,你自己掂量掂量再来找我。”
  王恭松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应对。
  施工队的人走过来,没好气地白了王恭松一眼,嘲讽道:“就这么个破得没办法住人的危房,你们敢卖两百?你们不想卖了正好,退钱来!有这钱还不如在市里买套好房子。”
  王恭松咬牙道:“村里的房子只允许同村买卖,你们这是非法的交易,我要去举报!”
  陶南风撇了撇嘴:“你要去举报你亲爹、村长和族爷爷?可真有出息!”
  王恭松见她半点也不慌,气得牙痒痒:“你是买主,你也跑不脱!”
  陶南风眉眼一弯:“我从不做违法的事情,你想举报就举报。不过……举报之前我建议你找你爸好好看看那份契约,莫枉做了小人。”
  陶南风才不怕他举报。订契约的时候向北就想得非常周到,陶南风以王良胜远房亲戚的名义来村里落户,自然也就有了购房资格。
  至于这个落户手续什么的,都由村长一手操办,保证滴水不漏。
  陶南风没再理睬王恭松,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尘,后退两步审视着眼前的老屋。
  半晌点点头,灿然一笑,对工人们说:“行了,屋顶搞定!接下来我们拆墙、开门。”
  说罢,她弯腰抱起半根截下来的圆木。
  圆木一头扫过王恭松的腰,他“嗷”地一声叫,连退数步:“喂,你这个女人,怎么这粗鲁!”
  陶南风笑了一声,将木头抡起打了个圈圈,沉重的木头在她手上如同玩物。
  陶南风现在前途一片光明,又与向北即将结婚,正是内心充满干劲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王恭松跑来捣乱算什么呢?他掀不起风浪。
  王恭松被眼前这姑娘的神力吓得冷汗直流,哪里还敢再纠缠,转身离开。打肯定打不过、吵也吵不赢,钱又拿不出来,他能怎么办?
  而且签订契约的是自己父亲,难道他真的枉顾人伦去举报?唉!
  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没本事,工作了这么多年,连两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王恭松并没有激起一点水花,陶南风也没有放在心上。
  仔细检查屋内墙体,将风化的墙洞补好,坡屋顶加铺木板,每个房间多出一个阁楼,起到保温层的效果。
  再在卧室南面开门。
  这个过程有点复杂,因为夯土砖时间长久之后有些风化,承重能力下降。如果不是陶南风艺高人胆大,谁也不敢在土砖墙上再开孔洞。
  工人也很紧张:“这墙我们只敢补,不敢挖。”
  要说挖洞,那可是陶南风的长项!
  好久没有试过这个工作,陶南风让工人们离开,她拿着铁钎与铁锤,亲自上阵。
  胳膊间热流涌动,铁钎抵住墙身、铁锤狠狠敲下。
  “轰!轰!轰!”三锤子下去,墙上豁然出现一个门洞。再将事先做好的门框安装进去,门便做好了。
  陶守信下完课过来察看施工进展,正看到眼前这一幕。
  烟尘散去,陶南风站在檐廊之下,矫然若仙。
  陶守信亲眼目睹了女儿“陶三锤”的来历,拿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半天才说了一句:“三锤子,好本事。”
  施工工人一边校正门框,一边啧啧称奇。
  “陶南风你这本事,比我们村最牛的泥瓦匠还高明!”
  “就没见过哪个工人能三锤子砸出一扇门的。”
  “你要是到我们施工队,肯定是大师傅!”
  说完,六个工人都笑了起来。陶南风可是江城建筑大学的学生,听说还是基建科科长,哪里会到施工队当大师傅?
  陶南风拆下南面窗框,重新修正墙洞,做成门连窗的形式。
  这个活计,陶南风越干越起劲,一边挥舞着手中铁锤,一边哼起歌来。
  工人们听了半天,实在是忍不住,大声道:“大学生,求求你别唱了,调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另一个一边糊墙洞一边喊:“老六,你来表演一个!”
  被唤作老六的腼腆一笑,咳嗽两声,亮开了嗓子。
  “你看那蓝天下 雄鹰在展翅飞翔
  你看那脚手架上 浴满了金色的阳光
  我们是光荣的建筑工人赤胆忠心为人民
  为祖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辞劳苦奔走四方”
  歌声越来越响亮,引来众人的合唱。
  陶南风听得双眼亮晶晶,嘴角上扬。她虽唱歌跑调,但却有一颗欣赏的心。《青年鲁班》这部电影她看过,她也想和电影里的李三辈一样,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成为新一代的青年鲁班。
  陶守信则被眼前这一群在工地快乐工作的年青人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哼起了曲调。
  陶南风瞪大了眼睛:咦?原来我五音不全是遗传自父亲!
  陶守信那唱的是歌吗?完全就是信马由缰,早就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
  迎上女儿不敢置信的目光,陶守信不好意思地停下来。陶南风哈哈一笑,挽着父亲的胳膊:“爸,我们一起唱!”
  优美的歌声里,多了两道忽高忽低的声线。
  作者有话说:
  文中歌曲是1964老电影《青年鲁班》中的插曲《建筑工人之歌》


第97章 嫁妆
  六月; 榴花开遍透帘明。
  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裙摆飞扬。
  向北在江城停留了十几天,安排完买房、施工队事宜之后便回农场。
  院后村的屋子陶南风亲力亲为; 成就感十足。先前陶守信还心疼女儿每天在建筑工地上搞得灰头土脸; 后来见她兴致盎然,半点不觉得辛苦,便也由着她。
  这一天陶南风回到家,陶守信看她手、脸都是泥灰,便打了盆热水过来; 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两地分居,就是这点不好; 房子翻修这样的事情一点忙都帮不上。”
  陶南风从毛巾架上取下毛巾; 和手一起浸在脸盆里,扑哧一笑。
  “爸,我喜欢这种自己做主的感觉呢; 向北就算在家; 基建这一块也得我说了算。”
  她看一眼父亲:“爸; 咱还得买家具呢; 什么时候我俩一起去逛逛信托商店; 买点旧物回来?”
  江城的信托商店由民国时期最大的典当行改造而成; 买、卖旧物。此前破四旧; 信托商店收上来不少古珍玩物; 床、衣柜、桌椅板凳、字画、瓶瓶罐罐……什么都有。
  只是老百姓没有钱; 谁舍得花钱买这些旧东西?因此信托商店平时冷冷清清; 没什么人逛。
  陶南风考研的前几天; 报纸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禁锢人们思想的那些条条框框渐渐被打破; 信托商店现在也热闹了许多。
  因为以前家里被小将们抄过一回家; 陶守信有些谨慎。
  他悄声问女儿:“信托商店那里倒是有不少好木料,黄花梨、紫檀、红木……只是咱们买这些会不会太打眼?”
  陶南风道:“爸,你忘记我做过的梦了?今年开始,全面解放思想,未来这些古旧物件会越来越值钱呢。趁着现在我们手上有钱,不如先到信托商店看看。”
  陶守信心中豁然开朗,感觉一直压在胸口的那块巨石被挪开,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
  “对!咱们现在不怕花钱。走,现在就去。”
  江城市信托商店店面很大,摆放着不少桌椅板凳。因为店面大,层高便略显得有些低,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同志,请问要买些什么?”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迎上来。
  陶南风左右看看,没有发现床、衣柜这样的大件,便问:“请问有好木料的床吗?”
  店员上下打量着陶守信与陶南风,似乎在评估他们是不是真正的买家。
  陶守信戴眼镜,外形儒雅,穿的是件棉麻衬衫;陶南风肤白貌美、长得倒是挺漂亮,只是最近跑工地,穿的是旧衫。
  一看就是没有钱的臭老九。店员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床倒是有,只是……价格很贵,你们买得起吗?”
  店员的态度让陶南风有些不愉快,买个东西还要被评估,这种感觉令人心头不爽。
  陶守信板起脸,沉声道:“买得起!”父女俩这回可是取了五百块钱放在身上,什么家具买不起?
  店员不耐烦地说:“床和大衣柜都在仓库,没拿出来。一张百子千孙拔步床,黄花梨的,床榻板、床柜都在,卖一百块,你们有吗?”
  说实话,虽说黄花梨是好木料,但卖一百真是贵了。
  78年还是计划经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年青人结婚置办家具,双人实木床、大衣柜、桌椅配齐也才二十几块钱,谁舍得花一百块钱买张旧床?
  陶南风说:“我们要看到实物,才能决定买不买。”
  店员白了她一眼:“仓库在后头,我还得找领导拿钥匙,谁知道你们有没有钱买。别折腾得我跑来跑去,你们却挑三拣四地不买。穷鬼!”
  “你!”陶守信在学校里好歹也是大教授,学生见到他都十分尊敬,哪知道会在这里被一个售货员嘲讽,心里真不是滋味。
  店员根本不相信这两人能够买得起一张拔步床。
  这张床放在店里好多年,看的人不少,却一直无人问津,没别的,实在是要价太高。
  当时抄家的小将们将床抬过来的时候,商店的人都惊呆了。
  占房半间,床中床、罩中罩,架子床前面设浅廊,雕工精美、保养完好,这要是在古代,光是工时就得耗费三、五年时光,价值昂贵。
  可这是封建时代的旧物,属于破四旧的对象,谁敢买呀?
  商店领导看了半天,最后叹了一口气:“定价一百块,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放在店里落灰吧。”
  现在工农兵吃香,知识分子地位低。
  店员心里想,摆了这么多年都没卖出去的东西,这两人哪里买得起?因此她态度倨傲,有心要把这两人吓走,免得浪费她的时间。
  陶守信受不得这样的气,转身想走,却被陶南风拉住。
  陶南风看着店员微微一笑:“如果我看得上,肯定买。”
  店员撇了撇嘴:“谁知道你买不买得起?”
  陶南风的笑容愈发深刻,眼中却带着一丝冷意:“如果我买得起呢?”
  店员干笑两声:“买得起,全场我给你打九折!”
  陶南风截住她的话:“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店员“切”了一声,“要是你买不起呢?”
  陶南风道:“我在这里帮你干一天活。”
  店员哈哈一乐,看着陶南风说:“你这小姑娘长得挺漂亮,要是你在这里帮我干活,说不定还真能多卖出几件。”
  陶南风挑了挑眉:“九折,别忘了。”
  得,陶南风现在打赌都打出经验来了。
  没办法,陶守信只得陪着女儿来到仓库,一眼看到那张拔步床,他的眼睛便有些湿润。
  这床和当年老家结婚时徐喜琴陪嫁的婚床,很像。
  虽然蒙尘多年,但气势恢宏。
  床架、床高均有两米出头,床体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之上,向前推出两尺,形成一个小小回廊,回廊中间置一床榻,两侧可以放小桌凳、梳妆台、灯盏。
  黄花梨木颜色金黄,纹路清晰美观,触手顺滑,温润如玉。
  陶守信缓缓走上踏步,用手掌轻轻抹去床架上的灰尘,细细打量着床内的小抽屉,每个屉面都雕刻着镶嵌贝壳的图画,有喜鹊登梅、牡丹富贵、百子戏春……
  这是古董,早清时代出品。
  别说一百块,陶守信觉得五百块都值!
  陶守信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这床,我买。”
  陶南风虽然没有见过母亲的嫁妆床,但也很喜欢,毫不犹豫地看着店员:“开票,记得九折。”
  店员呆呆看着陶南风,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陶守信来了兴趣,在仓库里四处搜寻,拖出来一张梳妆台、一个大衣柜、两个杌凳、一个坐墩、两件花架。
  “这是一套的,我们都要了。”
  店员这下是真慌了,满面堆笑:“同志、同志,刚才我就是句玩笑话,你们莫当真,九折肯定不行,我们店里没有这个规矩。我都是按照标价销售,打不打折、有没有赠送那都得领导说了算。”
  陶南风斜着眼睛看了她一眼:“那么,质疑顾客有没有购买能力、买不起就不给看实物,这就是你们店里的规矩?”
  店员被她刺了这一句,眉心直跳。先前以为知识分子都性子软,哪知道这姑娘嘴巴厉害得很!
  店员知道自己今天看走了眼,只得弯腰鞠躬,努力赔着笑脸。
  “我错了,我错了,我狗眼看人低,服务态度不端正,我检讨、深刻检讨。”
  陶守信见店员认错态度良好,心里那口气便消散了。
  陶南风却微笑道:“检讨归检讨,那九折肯定是必须给的。”
  店员哪里敢给九折?现在商店都是国营,店员按照标好的货价卖商品,她拿的是固定工资,收入和销售业绩半点都不挂钩,也没有打折权限。
  她看陶南风态度坚决,知道遇到了硬茬,只得说:“我去向领导请示一下,看能不能给你们一些优惠。”
  听说来了大客户,要买尘封多年的拔步床,店领导跑出来亲自接待。
  最后陶南风父女俩又挑了三张黄花梨木床、三个衣柜、两张大书桌、一张八仙桌、八把圈椅,所有家具连买带送的,一共花了两百一十六块钱。
  陶南风付完钱,和店领导谈好,一个星期之后送货上门。
  陶守信觉得,这么多明清家具,只要这么点钱,非常划算。
  陶南风觉得,一口气买齐全,省心省事,挺好。
  信托商店的领导也欢欣鼓舞,这个月的业绩超标,可以拿奖金了。
  只有店员被领导训斥: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天天写在墙上,你没看到吗?以后如果再发现你在顾客面前摆谱,扣你奖金!
  父女俩买好家具,神清气爽走出信托店。
  没想到所有家具一次性搞定,只等婚房的地面、墙面完工,就可以把家具摆放进去。
  陶守信叹了一句:“以前大户人家结婚,女方陪嫁最重要的便是床。从女儿金钗之年,也就是十二岁开始,到及笄之年十五岁为止,花三年功夫打造一张拔步床。三年时光、三个木工,打造出这张千工床。
  现在买了这张床,我们家南风的陪嫁床便有了,我这心啊……舒坦了。”
  陶南风笑眯眯地,心情很好,挽着父亲的胳膊撒娇。
  “可不是,您给的陪嫁可真丰厚,除了床还有全房家具呢。等房子装修完,我们再到百货商店买被子、床单、垫絮……就差不多了。”
  陶守信拍了拍女儿的手背,终归还是不舍,真想把姑娘多留几年啊。
  两人刚走进校园,香樟路那头便有人兴奋地挥舞着双手:“陶教授、陶教授,好消息啊……”


第98章 提亲
  陶守信一看; 来人是系主任黄家发,若有所感,快步迎上前。
  “黄主任; 什么好消息?”
  黄家发喜笑颜开; 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