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秋月一江春-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点头道:“也就是说,有人故意诱你们出城,又假扮成你们夜阑帮去屠戮钟家四十三口,还特意让所有人都看到然后指证你们……什么人这么煞费苦心要嫁祸于你们夜阑帮?你们当家的是得罪了什么人了?”
堰柒不语。
公孙又接着说道:“现下这事可不好办,你们没有不在场证明,还有一整条街的人指证你们,最麻烦的就是你前一天还恰巧当众威胁过钟世平,想要翻案没那么容易啊,这该如何是好?”
堰柒想了想道:“先生,现下看来,这钟世平一案,根本就是有人给我们夜阑帮还有开封府下的套。既然我们夜阑帮逃不脱干系,你看可否让堰琉和堰伍先回去知会我们大当家的,我和其他弟兄留在此地,一方面让开封府给所有人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开封府安危。”
公孙道:“是该通知白锦堂,只是你若留在此地,在案情查清楚之前,恐怕就得吃牢饭了……”
堰柒拱手道:“无妨,但凭先生和开封府安排,堰柒决无异议!”
第103章 灭门疑云
开封府。
包拯一下朝就面色难堪得往里走; 边走边问道:“先生验得如何?”
底下人急忙答道:“先生从尸块运回之后就一直和汝仵作一起拼装和验尸,已经一整日都没有出来过了。”
包拯叹了一口气,刚想说点什么,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了句:“八王爷驾到!”
包拯急忙转身就要行礼; 结果手被人扶了一下:“不整这些虚的了; 赶紧说说这八宝楼到底怎么一回事?今日当庭圣怒; 说要彻查此事,这案子事关夜阑帮; 你也看到了,朝中有多少傻蛋不动脑子就站出来为夜阑帮担保,一旦事发; 牵连甚广,怕是连格局都要变动了。”
“八宝楼一案确实疑点甚多,微臣也正想请教公孙先生看验尸是否有线索,王爷既然来了; 便一道听一听罢。”包拯皱了皱眉,対着一旁的张龙说道,“快去请先生来。”
“是!”张龙领命去了。
八王爷见状; 环顾了下四周,又问道:“如何不见展昭和白玉堂?”
“不敢有瞒王爷; 展护卫和白少侠去麟州查案了,怕是一时半会回不来。”
“麟州?那地界与西夏接壤,莫非他们去查的案子与西夏有关?”
“此事还不好说; 不过展护卫是问圣上领了密旨前去查案的,朝中鲜少有人知晓此事。”
八王道:“哦?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不再多问了; 也绝不会外传。”
包拯回礼道:“多谢王爷体恤。”
张龙急匆匆去请公孙,刚走到殓房门口; 就闻到一股子浓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先生,先生,八王千岁和包大人回来了,想要问你关于尸检的线索。”
公孙打开门,脸色煞白,双眼通红,仵作服上满身的污血,他知晓这次人命众多,事关重大,也是不敢怠慢,带着汝仵作不眠不休得勘验尸体,听闻八王和包拯一同来了,他想都没想就要出去,身后的汝仵作急忙制止道:“先生,先生,好歹是要见八贤王,你把这一身血衣给换了再去吧!”
公孙闻言,低头一看自己的衣服,确实不妥,対着张龙说道:“稍等片刻,我换件衣服马上就去。”
等两人赶到堂内,就见一直泰然自若的八贤王跟包拯居然不停得绕着大厅踱步,可见兹事体大,公孙急忙进去道:“学生参加八王爷,八王千岁千千岁。”
八贤王见公孙策一来,忙摆手道:“免礼免礼,先生连日查案辛苦了,可有什么发现?”
公孙策起身,又対着包拯微一施礼,说道:“一共四十三具尸体,皆是被高手利落得当场斩切,四肢尽断,人首分离。现下已经拼完了三十九具,剩下的四具也马上就可以拼完了,已经确认过身份,确实都是钟世平一家。”
八王爷不解道:“这家人跟凶手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不但当街灭门,还全部被分尸侮辱?”
包拯道:“夜阑帮可有什么仇人?”
八王爷想也不想就说道:“不可能,本王与白锦堂相交多年,他就算真的有非杀不可的仇人,也绝不会让人死得这么不体面,更何况,対方只是个普通百姓。”
包拯也不客气道:“还好八王爷您忍住了,没在朝堂上这么说,不然圣上指不定也不让微臣继续调查了,直接下令铲除夜阑帮了。”
八王爷“啧啧”两声:“老包你这嘴有点损呐。”
公孙闻言,问道:“今日朝中対此事如何议论?”
“哦?”八王爷回头看着公孙策,“先生甚少关心朝堂,莫不是因为关系到老白,所以……”
公孙楞了一下,心道八王爷这眼力劲真的,难怪鼠猫二人対他都将恐将惧。自己确实是由于此事关系到夜阑帮的某人,鼠猫二人又都不在,因此异常关切。
见公孙策不说话,包拯就圆场道:“先生与那白大当家也算颇有渊源,关心也是自然的。今日圣上在朝上询问此事,涉及到夜阑帮,还未问罪,就有一帮子大臣纷纷启奏说是愿担保夜阑帮无罪……”
公孙道:“白锦堂在朝中人脉也这么好?”
“好,也不好。”
公孙不解道:“大人,这是何意?”
“他一个漕运龙头,实力雄厚,盘踞一方,但対圣上来说,不过是一介布衣,可是这个布衣,却引得半数朝中要臣替他求情,你说,圣上会怎么想?”
八贤王呷了一口茶,附和道:“所以本王说那些傻蛋就只会火上浇油。”
包拯咳了一声道:“傻蛋里也有您的人。”
八贤王双手伸入自己的衣袖里,不满道:“诶,我说老包,你还想不想好好混了?”
包拯假装赔罪似得鞠了一躬。
原本两人忧心忡忡的氛围,好像在公孙策的一番话后整个儿化解了,公孙策有些不明所以:“王爷,大人,你们似乎并不像方才那么担忧了?”
八贤王笑道:“听了先生这番话,本王已经确定此事非夜阑帮所为,那不就好办了啊,対吧,老包,接下去可就是你的活计了,你那个小弟不在,你可别给自己个丢人知道不?”
包拯道:“王爷可别高兴太早,这事不管是不是夜阑帮所为,现下这白锦堂可都已经成为圣上的一根肉中刺,眼中钉了。”
八贤王摆手道:“没事没事,只要不是老白干的,那就好办。老包你现下该考虑的,就是找出真凶,还夜阑帮清白。”
“臣明白。”包拯想了想说道,“其实这案子的最大的疑点和关键在于,为什么凶徒要选择在热闹的早市中将钟家人分斩而杀,这摆明了吃力不讨好,只要能想明白这点,离破案也就不远了。”
“行啊,老包,这些年都是展昭办案,本王以为你早就懈怠了,没想到原来还是宝刀未老啊,这么简单得一句话就抓住了这案子的精髓了。”
包拯没搭理八贤王的夸赞,而是转向公孙策说道:“这钟世平被人假冒夜阑帮所杀,而他之前又与先生你有些争执,看来,想要抓住事情的真相,还得从先生与夜阑帮这入手啊。”
八贤王来了兴趣:“公孙先生竟然与那被害者有争执?”
公孙回道:“是的,不日之前,这钟世平带着他母亲来找学生医病,老太太的病很奇怪,不过最终学生发现胡兰草可以将其治愈,那钟世平又急着回家,学生就让他配了药带老太太回去,没想到前天他们全家居然抬了老太太的棺材来开封府找学生理论,说是学生害死了老太太要赔银子。”
八贤王一敲桌子:“这不典型的讹钱嘛!”
“学生觉得此事有蹊跷,就让他们留下老太太的尸体进行验尸,他们原是不肯,但夜阑帮的堰柒威胁了他们几句,他们便留下了老太太的尸身说等第二日来看结果。”
“堰柒?”八贤王眯了眯眼,“夜阑帮的堰主之一啊,老白居然把他给派来了。”
“是的,还有堰琉与堰伍。”
“什么?”八贤王吃了一惊,“先生的意思是,一次派了三位堰主来?!”
公孙策没想到八贤王会这么惊讶,只好略带尴尬得说了声:“是的吧。”
“一次三位堰主,看来老白是觉察到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先生,你接着说。”
“是。”公孙接着说道,“学生当下就检查了老太太的尸身,发现她胃里还有药的残渣,但是残渣中唯独少了最重要的一味胡兰草,其余的药与学生所开并无差异,但此之前,就连学生都不敢肯定独独少了胡兰草这味药就能致人于死地,因此学生认为是有人故意掉包或者偷换了老太太的药,以至于老太太得不到后续治疗而身亡。”
“岂有此理,那是否有查到这掉包之人?”
公孙策摇摇头:“并无,学生发现这事之后以为钟家人第二天就会来开封府,没想到他们却在一大早就遭到了满门□□赶到之后,堰柒他们也随后赶到,这满街的百姓包括八宝楼值守的伙计见了他们都咬定了他们就是杀人凶手,啊,不対……应该说所有人都咬定杀人凶手与堰柒他们的衣服一模一样,并且自称自己是夜阑帮,只杀钟家人。”
“这么说来,是有人穿了与他们一模一样的衣服行的凶?但是堰柒他们怎么会正好又出现在案发现场呢?”
“按堰柒的说法,他当日正在开封府驻守,但是当夜遇到了一黑衣人夜袭开封府,他追踪黑衣人到了郊外的树林,发现原本守在八宝楼的堰伍,堰琉也被人同样的手法引来了,于是大感不妙,急忙就折回了。”
八贤王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钟世平还挺有钱啊,八宝楼乃京城第一楼,一般平民可绝対住不起啊,他还一家四十三口都住八宝楼,听说还包店了?”
“据学生所知,这钟世平一家一向清贫,无甚存银,钟世平带母亲来京城治病的时候,连车都租不起,但在母亲死后却如同暴发户一般,忽然就走了一笔横财,也不知为何。”
“哦?”八贤王看了眼正在思索中的包大人,“老包,这事你怎么看?”
“蹊跷,蹊跷得很啊。”
八贤王见包拯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就问道:“那堰柒他们现下何处?”
公孙道:“堰伍和堰琉回去通知白锦堂了,堰柒正作为嫌疑人在开封府大牢里。”
“堰柒果真是条汉子,老包,要不咱们去会会他?”
包拯点头起身,公孙策见状,说道:“那学生继续回去验尸了。”
两人点了点头,公孙策刚要告退,一下子想起一件事,忙道:“还有一件事,学生刚刚忘了说了。”
“何事?”
“就是钟家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得了老太太的病,但是钟世平带老太太来医治的时候我检查过他身体,并没有得病,却在去而复返之后,开始有了这个病的征兆。”
“难不成是……疫病的潜伏期?”
公孙摇摇头:“学生也说不上来,但又感觉不是疫病,待学生再查验一下尸体确认一下吧。”
这之后,公孙回到了殓房,见汝仵作已经拼完了最后四具尸体,他见汝仵作已经困乏不堪,便说道:“剩下的事我来处理吧,小汝你先去歇一歇。”
汝仵作也是累得不行,边脱仵作服边说道:“那先生,我先去歇一会,你有需要马上叫醒我哦。”
公孙策点点头,又换了一套干净的仵作服,余光瞥见汝仵作打了个哈欠,然后挠了挠自己的脖子,公孙瞬间睁大了眼睛,紧张道:“小汝,你等一下!”
汝仵作被公孙策吓了一跳,一动不敢动,公孙策急忙走过去,伸手移开汝仵作后脖子处的头发,只见脖颈处一片鲜红,且出现了一些些透明的水泡!
公孙大感不妙,又撩开汝仵作的衣袖,只见汝仵作的手臂上也出现了一样的红印和水泡,只是非常的浅,不甚明显。
汝仵作是见过老太太顽疾的人,一下子明白自己也是得了老太太一样的病,刚想问公孙策怎么办,就见公孙策已经预料到什么般卷起了自己的衣袖,只见公孙策雪白纤细的手臂上也是点点绯红。
“先生,你……你……也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照这速度,我今年肯定能完结了哈哈哈
第104章 坟村轶事
墨茳县; 坟村,骡子江口。
已近暮色,村长魏户祥蹲坐在江口,不时抬头望望远处; 口中喃喃道:“这怂老六; 日头都快躺进山腰了还不回来……”他正喃喃; 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喊了一声:“老魏头,哎哟; 我的村长啊,快快…快来搭把手……”
魏户祥闻言,急忙站起来; 蹲太久了,刚迈开脚就是一踉跄,差点摔个跟头,那头的人见了; 笑嘻嘻道:“老胳膊老腿不利索了吧,六十多岁的人了非要蹲那,你个糟老头子是不是长痔疮了没得办法好好坐呐?”
“瞎扯什么几把蛋; 这次怎么这么晚回来?”
来人朝身后一大车努努嘴:“您老自己个看看,这么大一车; 我一把年纪了赶个驴车容易吗?叫您过来帮把手不过分吧?”
魏户祥看了一眼车上堆得高高的东西,皱眉道:“比上次多了很多啊,莫不是那边又有什么安排?”
老六跳下车; 把驴鞭往裤腰带里一插,接着从衣襟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魏户祥道:“那边让我交给你的; 自个看吧。”
魏户祥接过信,还没拆信; 老六就又补充了一句:“老规矩,看完烧信。”
魏户祥嗤了一口:“咋地,你看过信了不成?”
老六笑道:“咱倒是想看,可咱村里唯一识字的也就你老魏头了,咱看了有啥用?”
“那你还晓得老规矩了?”
“你不每回看完都烧信吗?不是老规矩还是你家土灶烧不起火了拿这破信引火不成?哎哟我不跟你扯了,再不进村就来不及分口粮了!”
魏户祥将信收好,边拉驴边说道:“行了,你记得等会按每家需求都分配好,对了,给我留的那部分口粮再挪一半出来给邓阿婆家,她家小山子马上十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合适。”
“只留一半会不会太少了,你家那孙子可……”
“什么那孙子,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那是咱村的恩人,我儿子,你大爷!”
老六叹了口气,用力点头:“好好好,我大爷,那啥,我大爷他不吃饭呐?”
魏户祥噎了一下,隔了一会才说道:“不肯吃,倔得很。”
老六砸吧了一下:“那我大爷怕是快活不成了。”
“呸!我让你进城准备的东西呢?”
老六一拍脑袋,转身在车里捣鼓起来,接着摸出一个红布包好的匣子,递到魏户祥手上,然后搓了搓手说道:“咱看过了,确实是好东西,就算没有千年,八百年肯定是有的,留着给那孙子……不是,给我大爷吊命那是最好不过了。”
魏户祥打开匣子,只见一根盘根错节的老参静静躺在匣中,如同枯朽的老人一般,濒死,却又挣扎。
他轻阖上匣子,好似定心般轻轻舒了一口气。
一旁老六一边拉着车一边嘟囔道:“老魏头啊老魏头,你说你把祖传的玉佩当了让我去换这千年人参给他续命,你是不是傻呀?”
魏户祥没回话,只看了一眼村口。
“啊,对了,卖这人参的人说,身子虚的人不能一下子太补,你每次就择一根须须煮水给他喝就行,别给整根炖了,容易死人。”
“成。”
“还有啊,那信你要不先看看,万一有什么需要咱去办的事,趁着日头还没完全下山,咱先去给你办了?”
魏户祥楞了一下,看着老六花白的头发和满是大汗的背影,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