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104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104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林解释道:“我在丰阳县城卖包子,县令大人审的此案,县城都传遍了,我的几个老主顾谈论此事,我就知道了。”
  说起来,自从在丰阳县城卖包子,知道的消息就多了起来,比在湘河帮着渔民卖鱼消息灵通,更是比山沟里非常封闭的小泉村强许多。
  李青青道:“我们过几天搬到和县县城外。三哥,明天,我带你去新家瞧瞧?”
  李二林自是应下,激动的道:“青青,恭喜妹夫升了军官,你们家搬到县城。”
  刚才他进门就跟王老头夫妻贺喜,现在是跟李青青。
  这时,他看到李青青身旁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穿着蓝色长裙,梳着双丫鬟,发上系着红头绳,干净整洁,脸上气色红润,额头发亮,站姿挺拔,这个小姑娘有些眼熟,突然间,惊愕道:“李欢?”
  李欢声音清脆,笑道:“三叔好。”
  李二林有些震惊道:“李欢变化真大!”
  邓氏哈哈笑道:“她个子长了半头,我给她带的衣服短小了,还又破又旧,她姑姑给她做了好几身新衣、新鞋子,她姑姑还教她医术。她姑姑对她特别好,比我这个当娘的都好!”
  邓氏以前张口闭口的叫李欢赔钱货。李青青同意李欢学医术,邓氏就不这么叫了。
  李二林再看侄子李风、李道、李明,三个小家伙也是变化很大。
  六岁的李风上前一步,道:“姑姑、亮叔叔、桔姑姑教我们识字、算数。”
  四岁的李道挺起小胸脯道:“我会写我的名字。李道!”
  最小的李明没有流鼻涕,穿着新衣,身上干干净净,根本就不像村里的小孩子。
  其实不止四个孩子,李大林夫妻也有变化。
  李大林夫妻都穿着新衣,气色不错。不过,他们是成年人,不再长高子,所以看上去没有小孩子变化大。
  李大林感激的望了李青青一眼,然后跟李二林道:“青青对我们特别好。”
  李大林寻思等会私下跟李二林说李青青用每月五两银子雇他当管事的事。
  刘氏笑眯眯道:“青青对我们也特别好。”
  坐在刘氏大腿上的王求弟大声道:“婶婶教我们识字、算数,还教我大姐采药、给人看病呢!”
  李青青微笑。家人对她好,她自是回报。
  邓氏做饭、做衣服都是好手,还特别勤快。来到王家,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抢着干活。
  家里的人口多,夏天每人一身新衣就十几套,邓氏全部包了。
  邓氏就是说话难听,其他的不错。
  以前邓氏对李青青不好,是因为李青青原身很看不起邓氏。
  自从几个月前,李青青给邓氏做小月子,不再看不起邓氏,邓氏心里十分感激。
  李青青今天身上穿的从内衣、衣裙到袜子都是邓氏给做的。
  再说张氏,跟邓氏一样勤快,性子有些闷,可是嘴巴严,不攀比。
  李青青刚开始嫁到王家时,一穷二白,张氏就无条件的帮她做内衣。
  哪怕张氏怀有身孕,也抢着干活。
  这两个嫂子都是勤快不躲活、没有坏心眼的人。
  “二林哥,喝水。”王桔给李二林倒了一大碗温热的蜂蜜水。
  天气越是炎热,从外面回家浑身冒热气的人越是不能喝凉水。
  蜂蜜是精贵吃食,王家人没有交给刚来几天的下人。
  王老头好奇的问道:“亲家三哥,现在天气炎热,你的包子买卖没有以前好吧?”
  李二林道:“比不得年前,不过也还行。每天能卖六百个包子。”
  他做包子买卖,最开始每天才卖一、二百个,时间长了,老主顾多了,还有从县城外慕名来的主顾,现在每天六百个包子,一个时辰就能卖光。
  王老头道:“六百个。不少啦。”又忍不住笑道:“我们家在和县每天能卖一千多个包子。”
  刘氏道:“那是,光是飘香楼,每天就买八百个包子。”
  李二林有些震惊道:“我记得你们家去年卖给飘香楼五百个包子,今年涨到八百个?”
  要知道这是批发,没有零售那么麻烦,还有批发的价钱跟零售那么麻烦。
  飘香楼的买卖真是极好。
  同样是县城,丰阳县城的青楼就没有跟他批发买包子。
  李二林来的比较巧,正赶上王家的晚饭。
  因为王家要收拾搬家的东西,所以这几天吃晚饭延迟了。


第264章 水涨船高
  王家做饭的人成了赵峰、贺常喜。
  李青青在他们到王家的第二天,就让他们掌勺。
  李青青直接把自己从厨房解放出来。李青青再也不用半夜起来做包子。
  今晚赵峰、贺常喜按照李青青的吩咐,做了拌黄瓜丝、泡菜炒鸡杂、辣椒炒仔鸡、蒜苗炒肉、蒸鸡蛋羹、红烧鲤鱼、木耳炒肉、炒青菜,主食是蒸糯米饭。
  赵峰十岁起就在官员的府里厨房干活,从打杂的一步步升为二厨子,厨艺比湘城中等酒楼的厨子还要好。
  贺常喜的经历跟赵峰差不多,不过,贺常喜的厨艺没有赵峰好。
  因为人多,分为三桌。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奴仆一桌。
  其实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奴仆得等主人吃完饭后才能找时间吃饭。
  李青青比较人性化,让六个奴仆轮流吃饭。
  今天轮到张宝、李春梅侍候王家人用饭,其余四个奴仆可以先吃饭。
  贺常喜等四个奴仆在院子里吃饭,动作很快。他们刚到王家,不敢松懈,怕做的不好,被李青青卖掉。
  奴仆来王家已有几天了,每天吃饭,只要不下雨,都有村人好奇的过来瞧看王家给奴仆吃的什么饭菜。
  哪怕今天王家来了客人,还有人过来瞧看。
  王老大牵着小孙子,身后跟着一条胖呼呼的大黄狗,在篱笆墙外朝院子喊了王老头的名字,大声道:“五弟,我吃过饭了,我到处走走消消食。你不用出来。”
  王老头也没打算出来。
  李二林还没有入座,走至大厅门外,见王老大一个人从篱笆门外走进来,然后站在院子中间的八仙桌旁边。
  王老大盯着八仙桌上的饭菜,“黄瓜丝、蒜苗炒肉、炒青菜三个菜,肉放的真多,这是什么,哦,竟是糯米饭!比我家吃的好。”
  贺常喜等四个奴仆已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均是面带客气的微笑。
  王老大环视四个奴仆,见他们已经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虽然是旧衣,那也比刚来王家时好多了,道:“他们说我五弟家对奴仆极好,可是,我琢磨我五弟节省的很可会过了,怎么舍得呢。没想到是真的。我五弟可真善良。”
  王老头在大厅里听到这些话,呵呵笑得脸都红了,高声道:“大哥,有鸡,你吃不吃?”
  王老大其实是想进去看看王老头吃的什么饭菜,是不是除了有鸡,其余的菜跟奴仆一样,但是怕受到更大的打击,答道:“不吃了。你家有客。我走了。”然后就真的走了。
  在篱笆门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听到有鸡吃,叫道:“爷爷,我要吃鸡肉!”
  “莫闹。你五爷爷里有客人。”王老大抱起准备倒地打滚的小孙子,抬腿就走。
  他家的大黄狗跟波拉拉很熟,大黄狗朝站在大厅门口的波拉拉哼哼两声,像是打招呼,然后也走了。
  王亮热情的叫道:“二林哥,吃饭了。”
  张氏要照看小女儿,提前单独吃饭没有上桌。
  饭是张宝、李春梅盛的,王家人吃完一碗后,张宝、李春梅就会上前再盛。
  李二林饭量大,吃了四大碗,张宝、李春梅分别给他盛了两次。
  李青青笑问:“三哥,你觉得饭菜味道如何?”
  李二林答道:“比你嫂子做的好吃的多。”
  李青青微笑道:“我这次买的两个奴仆都是官员府里的厨子。我要开包子作坊,我就教会他们做包子、做剁椒菜。”
  李二林还没开口,邓氏道:“妹妹手里有他们的卖身契,他们不敢泄露方子。”
  李二林想想也对,道:“是。你已经是军官夫人,不用再下厨房。”
  王月感激道:“我现在也不用下厨房了。”
  这几天,李青青分给王月的活是发面、拌馅。和面都不用王月。
  王月只干一点点活,李青青还是给她钱,她不要都不行。
  李二林见王月梳着还姑娘的发型,便知道她还没有嫁人。
  王月和离后,李二林有想过搓和王月与明氏的亲弟弟。
  明氏的亲弟弟人特别老实勤快,模样比明氏好看,就是家里太穷,运气也不好,到现在没有娶到媳妇。
  当时,李二林跟明氏提过。
  明氏觉得王月年龄比弟弟大五岁,怕弟弟嫌弃,同时怕王家嫌弟弟太穷,就没有跟娘家人开口。
  现在,王浩当了军官,王月水涨船高,肯定亲事上面要求更高。
  李二林觉得这事没戏。
  李二林美美的饱餐一顿,休息片刻后,赵峰进来,低眉顺眼的道:“各位主子,水烧好了。”
  李大林提出跟李二林一起沐浴。李二林自是一口应下。
  赵峰跟着两兄弟至沐浴室,恭敬的问道:“两位老爷,可需要小的在一忙侍候?”
  李大林在李二林惊愕的目光中连忙道:“不需要。”
  李二林心道:这么大的人,洗澡自己就行,怎么还用人侍候。
  他转念又想:有钱人的生活真是难以想象。
  李大林点油灯,关了门,好不容易有机会单独跟李二林一起,还没脱衣服,就把李青青要雇他当包子作坊的管事说了,道:“我什么也不懂,妹妹竟是每个月给我开五两银子。”话毕,看到李二林满脸羡慕。
  “大哥,你真是命好。青青对你真是没得说。”李二林借着昏黄的油灯光亮,看到李大林憨笑的脸,有些感慨道:“要是妹妹能雇我当管事就好了。”
  李大林疑惑道:“你现在每天卖六百个包子,逢年过节翻倍,每个月赚的不止五两银子,你为什么还想当管事?”
  李二林低声道:“你是不知道。唉,我给你说说,我不是县城的人,也不是县城周边村子的人。
  我在村子里租房子,被县城的人知道后,我在县城卖包子,被混子盯上了,老给我捣乱,我无奈之下,托人引路搭上县城衙门的一个衙役,每月给这个衙役孝敬三钱银子,逢年过节还要另给一钱银子……”
  李大林双眼圆瞪,“竟有这等事?那可是三钱银子,一年便是三两六钱银子。这都够供一个孩子上学堂!”


第265章 舒服惬意
  “你没去县城呆过,你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李二林脱了衣服,走进浴桶后,感觉这水不温不凉,正好,还别说,有人侍候就是好,这么大的浴桶,半大桶水,光是倒水就得来回去厨房几趟。
  李大林握紧拳头道:“太多了!”
  “我就当去财免灾。”
  “可惜我们家在县城不认识人。”
  李二林边沐浴,边道:“这回我知道妹夫当了军官,回去就到处宣扬,看那衙役还敢不敢收我钱?”
  李大林道:“那你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天气不好不能出摊,身子不舒服不能出摊,家里有事不能出摊,我不是铁人,不能天天都出摊,上个月我出了二十六天,利润四两多银子。”
  “不少!”
  “是不少。可是跟你当管事没得比。我是小商贩,你是军官府里的管事。我出去谁会理我?你出去,你背后是军官府,有的是人高看你。再说,我们的儿女,你看李欢姐弟四个在王家才呆多久,变化这么大……识字算数,李欢竟还学了医术!”
  闻言,李大林直乐,激动的道:“你说得对。这么多的好处。我沾了妹妹好大的光!”
  李二林问道:“你给妹妹当管事,以后是住在妹妹家,还是?”
  “我们会在县城附近的村子租房子住。”李大林也走进浴桶。现在天气热了,王家有水井,也舍得烧柴,他天天能用温水沐浴。
  李二林压低声音道:“这样好。亲兄弟明算账。毕竟妹妹已嫁人了。这是王家。”
  李大林想起一事,道:“你说奇不奇怪,王志、张氏竟是不愿意去县城新家住,他们要留在这里。”
  李二林摇了摇头,道:“人各有志。”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当然不会。你呢?”
  李大林伸出右手,拍了拍李二林的浴桶,道:“有朝一日,你要是发达了,我和你嫂子带着你侄儿侄女住在你买的房子,你愿不愿意?”
  “明明是你回答我的问题,怎么又反问我?”李二林故意打量上下李大林,道:“大哥,你来到妹妹家住了几个月,变得不厚道啦。”
  李大林打了一下李二林搭在浴桶边的胳膊,道:“你说实话。”
  李二林笑道:“我和明氏,我做主。我在我家说了算。大哥,借你吉言,要真有那天,我养着你们一家都行!
  不过,说说回来,你和大嫂,你可做不了主,你在你家说了不算。你要是发达了,你能养着我们一家吗?”
  “邓氏她敢不听我的!”李大林得意的道:“邓氏已经好久没跟我吵架了。”
  以前李大林与邓氏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时还上手打几下。
  李二林惊诧道:“是吗?大嫂也变了?”
  “张氏跟她说,你要是不温顺点,回头你男人恼了你,就学王族长,你男人跟你和离。”
  “张氏?”李二林没想到张氏还挺会劝人,道:“这样好啊,大嫂不和你吵架,你可舒心多了吧?”
  “那是。我身子骨比在家时好很多,连王村的人见了我都说我气色比刚来王家时好的多。”李大林说至此,突然间语气有些低沉,道:“去年我在小泉村发高热,最难受的时候,我脑子都烧糊涂了,听不清你们的声音,当时,我就意识到生了很重的病,活不了几年……”
  在小泉村的时候,李大林天天都被邓氏抱怨,跟邓氏生气,还要担忧家里的吃喝,养活四个孩子,很少有开心的时候,真的是活得特别累,还看不到一点点希望。
  李二林连忙劝道:“大哥,你现在好了,一切都好了。”
  李大林也就是在李二林面前才说这些话,道:“是。好了。”
  李二林道:“我们哥俩都好了。以前哪有这般好日子过!”
  李大林望向静静燃烧的油灯,肚子吃的饱饱的,油水很多,沐浴没有人催,可以跟弟弟畅所欲言的聊天谈心,任凭时间缓缓流淌,真是舒服惬意。
  次日一早,李青青、李大林夫妻、李二林坐着骡车来到新宅。
  此时,新宅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尾,几个黎明就开始干活的汉子正在修整围墙、大门。
  几个汉子忙停下手中的活,上前向李青青鞠躬行礼道:“小的见过夫人。”
  李青青云淡风轻的道:“你们去忙吧。”扭头跟李大林夫妻、李二林道:“宅子里面都弄好了,正在散味。”
  邓氏惊诧道:“这么快。”半个月前,她跟着刘氏过来看过新宅子,那时新宅刚打好地基。
  “是。再过两天就要搬进去。”李青青望着结实高大的围墙,想到去年在王村建砖屋只能建篱笆墙,没有一点**,家里来个客人、有什么事,全村的人立即知晓,暗道:还是围墙高点好。
  新宅挨着官道,离和县县城城门很近,比王村交通方便多了。
  李二林环视四周,惊叹道:“好大的宅子。”
  他在湘河边帮渔民卖鱼,曾经进过当地的小地主家,那小地主的家从外面看可没有眼前的新宅这么大这么气派!
  邓氏竟是比李青青还激动,笑道:“好几十亩地呢。这宅子里面有池塘,还有桃林、桔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