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171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171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女人在手术房差点杀了李青青。
  王浩能不紧张、后怕吗?
  王浩立即跟王老头夫妻道:“我去看看我媳妇。”
  三个暗卫自是跟上。只要王浩没下令不让跟,那么三个暗卫就像王浩的尾巴。
  刘氏也跟着去了。
  王老头则是去厨房吩咐奴仆赶紧做王浩爱吃的菜。这可是他亲生的长子,几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必须每顿饭都有长子爱吃的几道菜!
  “我儿王浩爱吃茄子。”
  在军队吃茄子吃到头痛的王浩进了药院,还没进大厅,就听到女人的哭泣声。
  这不会是小媳妇李青青在哭吧?
  他心一揪,脸色倏变,赶紧走进女子哭泣声传出来的大厅,见里面坐着、站着好几个人,他日夜思念、牵肠挂肚的小媳妇李青青正站在一个男子的身旁。
  那个男子由两个奴仆搀扶着半坐半瘫在太师椅上,正是郑小将军郑建英。
  此时,李青青正在给郑建英进行诊断。
  哭泣的女子是郑建英的夫人景氏,并不是李青青。
  王浩只能看到李青青的侧脸,唤道:“青青!”
  李青青回头,看到是王浩,情不自禁灿然一笑,激动欢喜的道:“浩哥,你终于回来了!”
  大厅的郑家人得知来者是李
  青青的夫君,也就是湘王府的红人王浩,连忙起身。
  年龄最大的中年人,大概四十岁,方脸一字眉,五观轮廓分明,跟王浩直言道:“我是郑锋的大伯、郑建英的大哥郑建功,在湘城第七军。这两天正好我轮休,特来感谢李神医救了郑锋、景氏的性命,还将郑建英送来请李神医出手医治。”


第431章 未来的元帅
  王浩自是知道湘军第七军原来驻兵在济河岸边,几个前被湘王赵安调到湘城远郊,守卫湘城。
  他也知道郑建功的官职是从四品上宣威将军,在第七军的实职是管理兵器、后勤。
  郑建功不是主官,所以过年可以不用在第七军。
  从四品上比从六品下高了七级!
  郑建功的从四品上虽然是武散官,可是却是真正的将军,随时可以转为实职领兵几千的将军。
  王浩恭敬的鞠躬行礼道:“湘王府亲兵队王浩见过郑将军!”
  另外三位郑家男子上前来自报姓名,在哪个军队。这三人的官职就都比王浩低。
  不过,王浩很尊重名声特别好的郑家军,很客气的抱拳还礼。
  景氏抹干泪走过来,语气歉意的道:“王队,实是抱歉,大过年的我们把建英送过来打扰你们家过年、你们夫妻团圆。”
  她是军官的媳妇,自是知道军官与媳妇团圆的时间非常宝贵,最不喜欢打扰。
  郑建功道:“我这个十二弟的病原来没这么重。
  唉,我们家听了太医分院的人,还有湘城那些名医说的话,把十二弟送到国都去瞧病,来回奔波几千里,看了几十个太医、名医、郎中,十二弟没好,反倒加重了。
  不瞒你们说,我这个十二弟在我们家的同龄人当中武功最高、兵法最好,是我们家最有希望接班当第七军元帅的人。我们家的老祖宗昨天从第七军回府,看到十二弟这个样子,难
  过的年夜饭都吃不下。”
  王浩问道:“您说的老祖宗可是郑老将军?”
  郑建功道:“是。我们家四世同堂。老祖宗是我与十二弟的爷爷。老祖宗高寿七十三岁,一直没有免职回家颐养晚年,就是在等我这个十二弟成长起来接他的位置。”
  王浩望向病得嘴都开始斜的郑建英。
  前年此时,王浩所在的军队组织大比武,郑建英独占鳌头,受万众瞩目,风光无限,英雄无敌!
  一场战争,就令郑建英变成这副模样。让英雄家族郑族失去少族长、湘军失去一名未来的大将!
  王浩心生悲痛。他非常理解郑家的人心情。
  若是郑建英的病能够痊愈,那该多好?!
  李青青问道:“以前的方子可曾带来?”
  景氏连忙答道:“太医院、太医分院的方子拿不到。别的名医开的方子都带来了。”
  李青青继续问道:“国都太医院的太医也给病人瞧过了?”
  景氏轻声道:“瞧过。当时,国都出了些事,太医院的太医出宫很难,太医好不容易出来,只给我夫君瞧了一下……说治不了,没有开药方。我又托人请太医院的三位名医给夫君看病,他们当中有两位直接给的制好的药丸,没有开方子,还有一位用的针灸术,没有用药。”
  景氏请太医院的那位太医,光是托人就花了几百两银子,而后又花了一百两黄金(一千两银子)请太医给郑建英诊断。
  太医给郑建英
  瞧了不到一刻钟,就摇头离去。
  这位太医还是湘城太医分院的三位太医推荐给景氏,说是专治骨伤。
  都已经到了国都,不能就这么回湘城,景氏又托人去请太医院的三位名医,又花了一千多两银子。
  景氏前后在国都太医院花了三千两银子,可是郑建英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景氏难过的整日以泪洗面。
  李青青心里对郑建英的病情有些眉目,便要看去年一年来郑建英吃药的药方,还有郑建英都被几十个名医、郎中用过哪些医治手段。
  郑家的管家抱上来一个高半尺、宽长一尺的木盒,药方就在木盒里面。
  李青青跟王浩道:“你陪他们。我去书房看药方。”
  王浩却是跟着李青青出了大厅,俯在她耳边,嗅到淡淡轻香,竟是有些心猿意马,右手揽住李青青的肩膀,低声问道:“媳妇,那日曲灵在手术房喊杀人,她可有伤到你?”
  李青青见王浩关心她,微笑道:“那日卢队在,卢队一掌就把曲灵打晕。曲灵是病人,当时她控制不了情绪,行为异于平常。”
  王浩道:“可要我跟吴先生说,曲灵离开我们家?”
  李青青道:“不用。事后,曲灵向我磕头谢罪。曲灵的病情好多了。我不会有危险。你放心吧。”
  王浩感觉到有人注视自己,扭头一看,三个暗卫跟尾巴似的站在身后。
  三个暗卫自报姓名,而后朝李青青齐刷刷的跪倒磕
  头,道:“夫人,新年好,请受属下一拜。”
  李青青见是王浩的属下,将三人虚扶起来,还道:“等会我给你们压岁钱。”
  三人哈哈直笑。李青青竟是把他们当小孩子看。这可真有意思。
  王浩挥手让三人回大厅去,等三人离开,便在小媳妇耳边直言道:“他们是暗卫,前些天跟我出生入死,做我的临时属下。”
  李青青问道:“他们在我们家住几天,还是今天便走?”
  王浩道:“他们都是孤儿,也没成家,过年没地方可去。我什么时候走,他们就什么时候走。”
  李青青心生怜悯,道:“那让他们跟曲灵住一个院子,还是单独住?”
  王浩目不转睛的望着小媳妇,真是越看越美,下凡的天仙也没小媳妇美,道:“他们就是想避开暗卫的人,这些天无拘无束过年。”
  李青青这就吩咐李春梅去跟张宝说一声,给三个暗卫收拾出一个院子,让他们住进去,再让小厮马山队每日问三个暗卫喜欢吃什么,让厨房做三个暗卫喜欢吃的饭菜。
  本来张宝上午要去金桂村,这不是一大早就有胡子村的一群村民给李青青拜年,而后又是郑家来人,李青青就让张宝明天再去金桂村。
  王浩揽着李青青一进书房,就把李青青摁在门上亲吻,又欢喜无比的抚摸李青青隆起的肚子。
  “儿子,我不在家,你听不听你娘的话?”
  “他还小,胎动还不厉害。”
  王浩
  脑袋放在李青青的肩膀上,两人脸颊贴着脸颊,道:“好媳妇,真是要把我想疯了。我有好多话要跟你说。这次我休假十日。等回头郑家人走后,我慢慢说给你听。”


第432章 五成把握
  李青青心花怒放,娇笑道:“我真没想到,你今天能回来。你不知道,爹差点今天一大早骑马去湘城看你。”
  王浩乐道:“爹最疼我。”
  李青青嫁到一年多了,自是体会到王老头最疼爱王浩,刘氏也疼爱王浩,但是因为王志身有残疾弱小,所以刘氏因为怜悯就最疼爱王志。
  “对了。浩哥,既然你回来了,我就跟商量个事。郑小将军的身体不宜来回奔波……你看是让他家人给他在我们家附近找个庄子住下,还是让他家人住在我们家?郑小将军的病,需要我每天用针灸扎针。郑家在湘城。我怀着身孕,不能天天去湘城给他针灸。”
  若是以前,王浩肯定二话不说同意郑建英住在王家养病。
  经过张族被灭九族的事后,王浩不敢太亲近这些军队家族。
  王浩又想到马娘娘、小皇子、小公主坐着郑家车队的马车逃出生天。
  还有郑家军现在驻守湘城。
  目前,湘王赵安、吴应海是特别信任郑家。
  再一个,小媳妇李青青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不能每天外出给郑建英针灸。
  王浩问道:“我们家的院子够住吗?”
  李青青点头,“当然够住。”
  王浩寻思若吴应海带人来了,院子够不够住,而后在李青青额头重重吻了一下,依依不舍走出书房。
  王桔就在书房外站着,看到王浩出来,喜的差点一蹦三尺,“三哥,你回来了。新年好!我们可想你了。特
  别是三嫂。”
  王浩见小妹王桔的个子比上次又长高了,肌肤再也不是看上去病泱泱的黄色,而是健康的粉白色,微笑道:“小妹比以前好看!走,你随我去大厅见郑家人。”
  王桔见过的大人物多了,早就不怯懦了,这就跟王浩去了大厅。
  李青青独自在书房看完几百张药方,不知不觉,已过了近一个时辰。
  这期间,王浩、王亮、王桔轮流过来看看李青青。
  郑家人等得心急,但是也没催过。
  等李青青看完后,便双手抱着装满药方的木盒返回大厅,把木盒交给景氏,而后在郑家人无比期盼的目光注视下,缓缓道:“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头颅里有淤血,造成短暂失忆,腰部神经受损,导致腰、手、腿无力,这几个月服付太多太杂,是药三分毒,导致肝脏有些受损……”
  景氏在过去的一年里听了无数太医、名医、郎中给郑建军诊断的病因,已经听烦了,听得不想再听,如今只想听结果,问道:“我夫君的病能不能治好?”
  李青青坦言道:“要是病人早半年来,我有九成把握治好他的病,现在病人才来,我只有五成。”
  不等景氏发话,郑建功就十分激动的高声道:“五成就五成!我们郑家上下恳请李神医出手救治建英。”
  郑家的其余几人,纷纷走至郑建英身旁,道:“五成就是有一半的希望。太好了。我生怕李神医说治不了。”
  “建英,你可曾听见,李神医说有五成把握能治好你的病!”
  景氏先是一愣,喃喃道:“我不知道李神医医术这般高超,我不知道,我要是早点知道李神医,我就不会带夫君去国都!我早该直接找李神医。都是我的错。”
  郑建功见景氏满脸懊悔,连忙劝道:“唉,我们都不知道李神医能治好建英的病。”
  景氏扑通跪在李青青脚下,双手抱着李青青的大腿,抬头央求道:“我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夫君。”
  李青青被景氏对郑建英的深情感动,双手扶起景氏,柔声道:“我去年救了你,今年自是会想尽办法救你夫君。”
  景氏感激的扑到李青青怀里呜呜哭了一鼻子,道:“没有你,我去年的正月就没人了,我也见不到我夫君。今年正月,我又得求你救我夫君。我要给你立个长生牌。”
  眼睛一直半眯着,仿佛在打盹的郑建英听到了景氏的哭泣,抬了抬右手,喉咙先是发出咕噜、咕噜声,而后说了一句话,“多谢李神医救我夫人的命。”
  景氏惊喜的望向郑建英,道:“夫君,你又能说完整的话了。”
  郑建英的右手仍是放下来,不再有任何动作。
  李青青走到郑建英身旁,见郑建英客头布满密布,便给郑家人解释道:“病人的神经受到损伤,身体会特别疼。他一直在跟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做抗争。刚才他抬起手来,就是这么一个小动
  作,可能让他感受到刀子割肉的疼痛。你们过来,你们看一下他的额头,刚才可有汗?”
  神经疼时能把人疼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拔牙时要打麻药,把神经麻醉了,才能拔牙,不然疼死。在植牙时,要把牙的神经杀死,不然牙神经还在,人无法承受植牙带来的疼痛。
  景氏一直关注着郑建英,摇头道:“刚才没有汗。”
  两个奴仆一直守在郑建英身边,也跟着摇头。
  李青青跟景氏道:“他感激我救了你的命,做了一个小动作,说了一句话,然后就疼到出了满额头的汗。你可以摸摸他身上,肯定背后也出汗了。”
  景氏立即伸手顺着郑建英的后颈肌肤一直摸到后背肌肤,而后伸出手,望着微湿的手掌,惊诧道:“有汗水。”
  李青青再次道:“他是疼的。”
  郑家人这才知道郑建英时刻被巨大的疼痛折磨。
  景氏难过自责的哭泣道:“我夫君没有叫痛,没有叫过,我不知道他疼。我……”
  郑建功长叹一声,郑建英就是这样铁骨铮铮,问道:“李神医,有没有办法让我十二弟不这么疼痛?”
  李青青给了郑建功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道:“我来跟你们家说一下治疗方案。你们先听听。”
  郑建功都要急死了,恨不得下一秒就让李青青给郑建英治病,连忙道:“快请说。”
  “我刚才说了,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那么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理头部淤血,恢复神志,基本治好暂时失忆症,同时修复神经,止神经疼痛,保持活动量,让肌肉不萎缩。这个阶段是两个月。
  治疗手段是让病人每天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静养,对头部进行针灸,服用药物化开颅内淤血。对身体按摩肌肉及热敷,服用止痛药、修复神经的药……(剧情需要。不要较真。)”


第433章 按摩手法
  景氏及郑家管家听着连连点头。
  久病成医。他们这一年带着郑建英看了几十个太医、名医、郎中,知道一些医学术语。
  不过,肌肉不萎缩、修复神经是啥意思?
  李青青继续道:“第一个阶段如果顺利的话,结束时,病人可以恢复记忆,能够跟常人一样说话、唱歌,身体神经不再疼痛,可以下地适量走动……”
  郑建功激动的拍手掌,啪的一声,道:“太好了!我们治!李神医,你能不能这就给我十二弟治病?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我十二弟能够说话,可以行走。”
  景氏央求道:“快给我夫君止疼。我怕我夫君太疼痛。”
  郑家其余人也急得不行,一个劲的催李青青。
  王亮道:“我媳妇说是三个阶段,还有两个阶段没说。”
  郑建功急的直朝李青青作揖,道:“先治了再说。李神医,我们家绝对相信你。”
  景氏又是激动又是着急的道:“我带着我夫君看了那么多的太医、名医、郎中,没有一个人说能治好我夫君的失忆症,也没有一个人说能让我夫君重新站起来。”
  闻言,李青青只有先不说后面两个阶段,道:“第一个阶段需要两个月,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来回奔波。你们看是让病人住在我家,还是病人住在附近的地方?”
  郑建功目光在李青青与景氏两人打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