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2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2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志特意解释道:“弟妹,爹没打算卖你做给我们吃的饭团,是县城的人见四弟吃饭团就馋了,直接给六个铜钱把三个饭团都买走。”
  他们一回来,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卖就卖了。”李青青端着一木盆米饭从厨房走出来。她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此时能吃进一只牛,说话也有气无力,“你们走了一天的路,肯定饿了,快来吃饭。”
  米饭原本是放在堂屋八仙桌,后来怕凉了就放在厨房灶上温着。
  “三嫂你在厨房啊。”十岁的王亮从堂屋冲出来,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李青青,连忙闪到一旁贴着墙壁让开路,本想跟李青青表功,看到满满一盆的大米饭,肚子咕噜直叫,恨不得把头埋进盆里大吃一通。
  刘氏朝小儿子嗔怪道:“过了冬天你就十二岁了,还这么冒失!”
  当地人说的是虚岁。王亮明年虚岁就十二岁了。
  王桔端着一盘虎皮尖椒,张氏端着一盆炒峨眉豆跟在李青青身后进了堂屋。
  张氏已经听到小叔刚才说的话,所有的东西都卖光,这下好了,家里没有赔钱还赚钱,不由得脸上露出喜滋滋的笑容,想到小桃子大的青菜饭团,就是把用开水烫过的青菜和二两熟米饭揉捏成团,惊讶问道:“一个青菜饭团卖了两个铜钱?”
  当地的物价,县、镇比村子略贵。
  大米有糙米、精米。一斤稻谷,如果打糙米能出七两多,如果打精米只能出六两。
  两斤糙米五个铜钱,一斤精米三个铜钱(古时糙米比精米便宜)。
  大米是生的,放水蒸熟了分量会增加。一斤大米能蒸出六、七个饭团。
  李青青做的饭团用的是精米。
  一斤青菜一、两个铜钱,如果是应季产量多的青菜,最便宜时两斤一个铜钱。
  精米、青菜都是王家自产,成本比市价低的多。
  王志答道:“对。所以爹不让我们吃,把青菜饭团全部卖掉。”又道:“弟妹的厨艺好,做的青菜饭团看着就好吃。”
  张氏跟着点头道:“那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饭团竟然能卖那么多钱。
  王求弟抱着王亮的大腿要举高高。她人小却敏感的很,知道她爹王志重男轻女,不敢找她爹撒娇,就总是找她小叔叔。
  王亮摇着手道:“你叔叔我走了四十几里路,累死了,可抱不动你。”
  刘氏笑道:“求弟跟小猫一样轻,你怎么就抱不动她了?”
  “婶婶做了好吃的。”王招弟边说边流口水。她早就饿坏了。
  “我得喝水。”王老头进了堂屋,饭菜香味扑鼻而来,隐约看到破旧的八仙桌上摆着三个东西,也看不清是啥,犹豫先喝水还是先吃饭菜,听到小女儿王桔说要点油灯,习惯性的道:“不是年不是节,点什么灯。外头月亮大着呢!”
  这年头能天天点油灯的都是富裕人家。王家人口这么多,劳动力却少,挣的钱只够活着。
  王亮道:“爹,吃饭不点灯看不见。”
  “臭小子,以前不点灯吃饭,也没看见你把饭吃到鼻子里。”王老头头摇得像拨浪鼓。他是坚决不同意吃饭点灯。
  李青青出嫁前在小泉村的娘家的那几天也是摸黑吃饭洗漱睡觉,嫁到王家仍是如此。心道:何时结束在黑暗中行走的生活?
  王亮撅嘴,往肚子里灌了半碗温水解了渴,问道:“三嫂做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第4章 青青初说剁辣椒
  李青青微笑道:“虎皮辣椒、炒豆角。今天我特意多做了饭菜,你们这么辛苦多吃点。”
  张氏、王盼弟生怕王老头夫妻会说道李青青浪费,结果听到王老头乐呵呵大声宣布:“吃饭。”
  之前饭菜做好了,都放在灶边,这会还是温热的。
  王月出嫁了,王浩在当兵,都不在家。
  现在围着八仙桌吃晚饭的是王老头夫妻、王志夫妻、王盼弟姐妹、李青青、王亮、王桔,共计十人。
  三个小女孩别看年龄小,吃的并不少。其余人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很大。
  李青青的厨艺比刘氏、张氏高超的多,虎皮辣椒是新式菜十分美味很下饭,炒豆角沾了点猪油辣味也很好吃,得到家人大声夸赞。
  东西卖光,饭菜香喷喷,气氛很好。
  晚饭之后,张氏很识趣的去厨房洗碗,王桔带着三个吃的小肚子鼓起来满脸幸福的小侄女去洗漱。
  此时天已大黑,月亮的光只照到堂屋门里一点点,屋内黑呼呼,刘氏看不到李青青的表情,笑道:“青青真是个沉稳的,竟能一直忍着不问我们卖了多少钱。”
  李青青配合的问道:“多少钱?”
  李老头、王志分别从怀里掏出鼓鼓的布袋,然后放在八仙桌上,打开布袋口,露出一枚枚铜钱。
  王亮亢奋的叫了一声,上手拿了一个布袋去数钱。
  刘氏兴致勃勃的数另一个布袋的铜钱,还小声道:“老头子,那块碎银快拿出来。”
  李老头乐呵呵站起来转过身,背对李青青,在身上掏了一会儿,转身右手往八仙桌上一拍,手抬起后,得意的笑道:“三钱银子。”
  银子一两等于一千个铜钱,一钱银子等于一百个铜钱。
  三钱银子就是三百个铜钱。
  黑呼呼,李青青根本看不清碎银的模样。她摸到碎银拿到堂屋门口有光的地方瞧看。
  王老头生怕李青青手松拿不住碎银掉地上,紧张的坐直了盯着她的身影。
  好在李青青看完碎银垫了垫份量后放回八仙桌。
  “三嫂,三钱银子是我和大哥在县城卖咸蛋得的。”王亮兴冲冲抬头说了一句,然后低头摸着铜钱一枚枚的数。
  “咸蛋好卖,有老主顾也有新主顾买。我和四弟的两百个咸蛋不到中午就卖光。”王志平时话少,今天实在是高兴,话多起来,又道:“弟妹说的对,辣椒丰收,价钱低不好卖。我们这么晚才回来,就是为了卖辣椒。”
  原来,今天一大早,四人带着两百多斤辣椒、三百五十六个咸蛋从李家出发,到了和县之后,王老头夫妻拿出一百五十六个咸蛋去五里外的昌镇卖,卖掉之后返回和县跟王志兄弟汇合。
  咸蛋只有王家卖,销路很好,不到上午就卖光。二百多斤辣椒却一直到下午,还是刘氏决定降价才卖掉。
  王老头也不笑了,道:“县城城门官道两边都是卖辣椒的,三斤才一个铜钱。我们家的辣椒卖相好,没有泡水,也卖不掉,你娘就降到两斤一个铜钱,被县城酒楼卖走了。”
  泡了水的辣椒占称不说,放两天会腐烂。酒楼采买的掌柜是明白人,把王家的辣椒全买走了。
  “家里剩下的辣椒不要卖了,我做新吃食要用到辣椒。”李青青就等着辣椒丰收推出剁辣椒卖钱。
  大唐国类似唐朝,南北百姓的生活习惯也相同。不过,大唐国已经有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
  这两个多月,李青青通过观察打听,了解到当地虽然地属南方,物资丰富,但是前世很多美食没有出现。
  于是,她在说服王老头夫妻之后,做出简单容易制作的美食咸蛋售卖,也是尝试。
  咸蛋热销,证明当地人爱吃。
  咸蛋用的蛋是鸭蛋,王村方圆几十里养鸭子的人不多,两个多月才收了几百个鸭蛋,马上冬天天冷,鸭子产蛋量减少,没有鸭蛋就做不了咸蛋。
  眼下辣椒丰收,李青青决定做出剁辣椒售卖。
  王家地里还有五百多斤辣椒没收,王老头本来还想明天收了后天一大早去卖,听到李青青要用辣椒做新吃食,不由得问道:“辣椒能做什么新吃食?”
  李青青解释道:“剁辣椒。做菜用来当调味。很好吃。”
  “这什么辣椒卖的钱能比辣椒多?”王老头就怕糟践了辣椒。
  五百多斤辣椒可是二百多个铜钱,如果用来买一斤六个铜钱的盐,够买三十多斤全家人吃好几年了。
  几年的盐钱!
  李青青缓缓道:“能。爹,您看,我用鸭蛋做成咸蛋,就比鸭蛋卖的贵,买的人还多。”
  王老头想了想,道:“那先用五十斤辣椒试试,就跟咸蛋一样。”
  之前李青青提出卖咸蛋,王老头就是先让她做五十个试试。
  李青青道:“五十斤太少。”
  “那就一百斤。”王老头怕李青青的剁辣椒做出来卖不掉。
  李青青心里轻叹一声。湘城的地理环境类似前世的长沙。剁辣椒可是湖南人的最爱。她认为湘城的人肯定也喜欢吃。
  一百斤剁辣椒的量太少了。她得想办法让王老头同意把李家的红辣椒都做成剁辣椒。
  黑暗里,王志看不到继父、三弟媳妇的表情。他作为长子,没有能力,没有见识,更没有钱,无法发表意见。上次三弟媳妇做咸蛋,他就是这样一声不吭。
  刘氏、王亮已经把钱数了三遍。
  刘氏性格大大咧咧,还忘性大,不过数钱却不数错。
  王亮从小跟着王浩学了认字算账,脑袋瓜又聪明,更不会数错,激动的道:“咸蛋一个三个铜钱,两个五个铜钱。辣椒两斤一个铜钱。我们一共卖了七百二十一个铜钱,还有三钱银子。”
  王老头十分惊喜,失声道:“一两多银子!”
  王亮得意的道:“可不是。我三嫂做的咸蛋占了大头。”李青青做咸蛋时,王亮主动帮忙。王亮觉得一荣俱荣。
  刘氏笑道:“那是。”这咸蛋的利润有她和王老头的一半。
  王亮又道:“辣椒顶多一百五十个铜钱。”
  李青青微笑道:“辣椒就算一百五十个铜钱。弟弟数出钱给娘。”


第5章 睹钱箱思夫
  王老头夫妻早就立下规矩,家里产的粮食、菜卖多卖少,钱都是要交给他们夫妻。
  今天的辣椒没有卖到一百五十个铜钱,李青青大气的很,给王老头夫妻算这个数额。
  一千零二十一个铜钱减去一百五十个铜钱就是卖咸蛋的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李青青与王老头夫妻对半分。
  李青青得到了435个铜钱。
  她的嫁妆才86个铜钱,两个多月,她就赚到了5倍的钱。
  就算把王家所有的辣椒卖掉,也卖不了这么多钱。
  王亮发自内心的敬佩,夸赞道:“三嫂真厉害,赚了这么多钱。”
  李青青从眼前桌上的属于自己的铜钱堆里数出几个铜钱,道:“大哥,你和四弟跑一天辛苦了,给你六个铜钱。”
  王志又惊又喜,连忙摇手,道:“使不得。我怎么能拿你的钱。”
  他身有残疾,当不了兵,服兵役只能王浩去,他又生了三个女儿,马上张氏又要生一个孩子,每天他们夫妻与孩子都得吃饭,付出的很少,没有为家里做贡献。怎么能要弟媳的钱。
  李青青硬是把钱给了王志。
  王亮一脸的羡慕,谁知李青青又道:“四弟,给你五个铜钱。”
  “三嫂好,谢谢三嫂。”王亮嘴巴笑的合不拢。
  “你们两个臭小子也有钱了。”王老头把碎银攥在手里。
  刘氏看到堂屋门口有人影,不用问就知是张氏,高声道:“张花,你先去睡。”
  张氏应了一声就消失了。
  王桔把三个侄女带走去睡。她们姑侄一个房间一张床。
  王亮问道:“三嫂,你做的青菜饭团很好吃,明天你能不能做青菜饭团,我们去县城卖?”
  他们四人在回家的途中就商量过了,明天卖辣椒、青菜饭团。
  别看刘氏大大咧咧,但是她却是心里清楚的很,她是婆婆,若是开口跟李青青说,有点仗势压人。
  王老头就更不开口提此事。家里面两个儿媳妇,长子媳妇是他继儿媳妇,又生了三个女娃,三儿媳妇是他的亲儿媳妇,一来没两个多月就弄出咸蛋为家里挣了钱。
  他自是重视李青青。可不想让李青青难做。
  李青青缓缓道:“青菜饭团做法简单,是个人看了就会做,卖不了几天。”
  青菜饭团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只怕在县城卖一天,第二天就有人效仿。
  王亮便道:“辣椒不能卖了,只能卖青菜饭团。青菜饭团能卖一天是一天。”
  李青青当然想赚钱,柔声道:“我并没有不同意。那就明天你们去卖一天青菜饭团,后天再说。”
  王老汉兴奋的道:“好!”
  王亮耶的叫了一声。刘氏、王志也是哈哈直乐。
  李青青体贴的让四人先去洗漱歇息,王志却不肯,非要他自己最后一个洗漱,三弟当兵不在家,他得照顾三弟媳。
  李家共有三排房子。
  第一排四间房子,堂屋(大厅)兼饭厅、厨房、王志夫妻的卧房、王盼弟三姐妹和王桔的卧房。
  第二排四间房子,分别是王老汉夫妻的卧房、王浩夫妻的卧房、王亮的卧房、王月的卧房。王浩当兵不在,李青青独守空房。王月嫁人了,她的房间空着。
  第三排六间房子,分别是两间杂房,两间粮房,一间茅房,一间猪圈。以前王家养过猪,有一年猪生瘟病死了,赔了好多钱,就再也不养了。猪圈空着。
  三排房子的后面是一大片菜地,王家吃菜很方便。菜地再后面就是山。
  往日王家人早就睡了,今晚已是亥时(21点),整个村子夜深人静,王家人还没睡。
  李青青用热水烫了脚,摸黑把水倒在房间木制的粪桶里,半夜就在这桶里小解。
  这间房面积约三十平米,放有一张新的柳木床、一套旧的桌椅、一个旧的木柜。
  柳木床是王老头特意花钱请人给亲生儿子王浩成亲做的。这也是王家最新最贵的家具。
  桌椅、柜子都是王浩用过多年。
  柜子里面放有几本书籍、文房四宝,证明王浩曾经在学堂里面读过几年书。
  除此之外,还放着李青青从娘家带来旧的不能再旧的衣服,以及刘氏送给她的旧衣服。
  她成亲的嫁妆爹娘、哥嫂没出一个铜钱。两个嫂子还想把她的旧衣服留下改小了给儿女穿,她不同意。
  小泉村的人家嫁女,没有像她家这么寒酸。不过,这样也好,她不欠爹娘、哥嫂。
  在旧衣服的里面有一个新的上了锁的木盒,这是王浩留给她的成亲礼物。
  王浩说以后木盒里放她的嫁妆钱和她们两个人的积蓄。
  木盒的钥匙李青青随身携带,她把木盒的锁打开,把今天得到的铜钱从布袋里取出然后放进去,木盒变沉了,微笑道:“王浩,承你吉言。”
  说起来,她现在还是黄花闺女。
  原来成亲那天,王浩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开盖头,看到容貌秀美的李青青,顿时异常欢喜,喜宴上对于族人敬酒,来者不拒,喝的大醉,被王志和一个堂哥扶起洞房,倒下就睡着,结果一觉睡到天亮,错过良辰吉日……
  木盒就是王浩离家时满脸愧疚懊恼特意送给李青青。
  李青青躺在床上,不由得再次想起洞房花烛夜呼呼大睡的王浩,忍不住嘴角上翘。
  虽然王浩年青英俊,相貌堂堂,但是李青青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跟他洞房,再者,李青青因为营养不良,至今没来过月经,还没有发育好,不能行房事。
  万籁无声。
  突然间从隔壁房间传来起伏的鼾声,那是王老头打的,一会儿,传来微弱的鼾声,这回是刘氏。二老年纪大了,向来早睡早起,今天走了一天的路非常辛苦,睡的又晚,脑袋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王老头夫妻这对公婆,对李青青很好,从未骂过,更没打过,还主动提出来跟她合伙做买卖。
  王家人又善待她,这更是她的幸运。比起小泉村同龄的女孩子,李青青嫁到王村王家,算是好的。
  李青青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来到大唐国,能很快接收李家女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