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笨手笨脚的抓到一条半尺长的鱼时,压根不嫌弃鱼的腥味,而是欢喜的发自肺腑的大笑。
谁知,乐极生悲,鱼拼命挣扎,他手没有抓稳,鱼从手里滑了下去,然后他又手忙脚乱的去抓,终于双手死死的把这条鱼抓住,激动的跟旁边的湘城刺史问道:“快,给本王瞧瞧,这是什么鱼?”
湘城刺史发上、脸上都有泥点,笑答:“王爷,这是鲫鱼,这种鱼生长得慢,王爷手里的这条算是大的。”
赵安道:“哦,原来这是鲫鱼。本王只在饭桌上吃过它,见过它烹饪后的模样,并不知它活着时是这样。”又跟湘城刺史道:“这条鲫鱼拿回王府做鲫鱼豆腐汤,给王妃吃。王妃想来,我怕日头太晒,没让她来。”
湘城刺史可是知道赵安有多么宠爱马莲这个新王妃,想到自己的后院一群女人,怕赵安不喜自己这般,便道:“王爷,下官能不能把抓到的鱼拿回府给贱内吃?”
赵
安豪迈的道:“准了!哈哈!”还跟众人道:“今日谁捉到鱼,谁就可以拿回家给家人吃。”
这般所有的人捉了鱼,都能带走。
这种赏赐对于家里富贵的官员来说是荣耀,对于众位里正则是实惠!
几个农官怕每亩产鱼的数据出错,赶紧组织人先把鱼上了秤,记下斤量。
所有人风风火火的捉完稻田里的鱼后,又去收割稻谷。
割稻谷可比捉鱼累的多,也没有捉鱼有趣味。
赵安就从地里上田埂了,楚南胜始终陪伴他左右。
等十亩稻田养鱼的稻谷收割完毕,出了一个很是喜人的数据后,赵安就在所有人激动无比的欢呼声中离开,返回湘王府。
同时,最先试行稻田养鱼的王家、李家所有的稻田养鱼进行收割稻谷、捉鱼,统计数据。
王老头、丁升、明天亮、李大林、李二林、冯远等人带着佃农正在埋头捉鱼、割稻谷。
今日,湘王府下令,稻田养鱼的设了两个观摩点,一个在湘城近郊康老头帮王家种的地,一个就是和县红石村王家、李家的地。
和县方圆二十里的里正一律到红石村观摩稻田养鱼大丰收。
红石村的观摩点来的最大的官员是湘城长史、湘王府二总管。
和县的洪县令、和县的守城军队主官是给上面两位官员跑腿干活的。
李大林家。大厅。
康氏、明氏正在听邓氏操着大嗓门无比亢奋激动的叫道:“好多的鱼!多的不得了,竹筐
不够用!我得去借竹筐!”
康氏还没有反应过来,明氏正想提醒邓氏,让孩子们去做这事,邓氏已经一阵风般跑没影了。
第537章 鱼卖钱了
康氏跟明氏问道:“大林、二林的稻田养鱼能收多少鱼?”
明氏听明天亮念叨过鱼的产量,道:“听说一亩至少八、九十斤鱼。”
青鱼镇的鱼,哪怕是价钱最便宜的鲢鱼,一斤也得四个铜钱!
一亩稻田养鱼就算产八十斤,都按鲢鱼算,那就是三百二十个铜钱!
这一亩稻田养鱼就能多三钱多的银子!
康氏激动的坐不住了,“那么多鱼呢?那,那,大林和二林能得好几百斤鱼吧?”
明氏哈哈笑道:“能!大哥大嫂有四亩稻田养鱼,我和二林是六亩稻田养鱼,冯远、王月是十二亩稻田养鱼,光是我们这三家就能收两千多斤鱼!”
去年,李大林、李二林各买了二亩良田。
今年年初,李二林与明氏在盖了新房后,得知李青青开始弄稻田养鱼,就赶紧又跟邻村的村民买了四亩符合稻田养鱼的良田,总数就是六亩良田。
李大林、邓氏保守了些,就在红石村里买了两亩,总数是四亩,比李二林、明氏少了两亩。
当时,村民并不看好稻田养鱼,没有跟风,还把地卖了,现在看到了稻田养鱼丰收,那就不可能再卖地了。
康氏感慨道:“我们家在小泉村的地要是稻田养鱼就好了。”
明氏道:“我问了王叔,他说小泉村只有泉水,没有河,小泉村地势还高,我们家的那几亩地没有一亩适合稻田养鱼。”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喧哗声,李家的几个小
孩子在王家奴仆的帮助下把六个装满活鱼的竹筐抬回来,放在院子里。
李家的几个小孩子很是激动的尖喊尖叫:“娘,快出来看我们家的鱼!”
“娘,我们家的鱼放在大伯家,还是拿回家?”
“娘,人呢?”
李欢冲进大厅,道:“冯叔叔说,我们两家要是吃不完这么多的鱼,就赶紧拿到昌镇他的猪肉摊去卖掉,他早就跟主顾们打好招呼,这两天不卖猪肉,改卖鱼啦!咦,我娘呢?”
“你娘借筐子去啦。”明氏边说边急匆匆走出去看鱼,脸上全是笑容,心里琢磨这鱼肯定吃不完,卖到昌镇去挣笔钱,那可太好了!
康氏也跟着去院子看鱼。
李欢渴得很,可是手刚才抓了鱼,先去洗手,再喝了一碗茶水,等出了大厅,就见明氏指挥王家的奴仆抬鱼要去昌镇,问道:“婶,你们家的鱼都卖了吗?”
明氏眼睛一直盯着三大筐鱼,笑得嘴合不拢,道:“这些鱼的份量没上两斤,做腊鱼不如新鲜炖了煎了吃香,我们家留三十斤这几天吃,其余的都卖掉。你快去问问你娘,你们家的鱼怎么弄。”
康氏看着六大筐鱼眼睛都有些直了。这些天,她站在田埂看着稻田里的鱼游来游去,可没有现在这么直观,这么让人震惊惊喜。
她的心里不停的叫道:好多的鱼!
李欢跑去找邓氏,邓氏竟是欢喜的过头,一时做不了决定,还是李欢让王家奴仆赶紧
奔到稻田那边问李大林,让李大林拿主意。
李大林家留了四十斤鱼,其余的鱼都卖掉。
冯远家就是冯远做主了,他把鱼都卖给了和县衙门、和县守城军队,鱼就不论品种了,鲢鱼、鲤鱼、草鱼一律按一斤五个铜钱,总共是一千二百三十五斤,零头五斤就算白送了,一千二百三十斤共卖了6175个铜钱,就是6两多银子!
李大林、李二林、冯远家的鱼卖到昌镇、和县衙门、和县守城军队的事立即在红石村传开了。
昨天红石村的村民吃了赵安赏赐的鱼。
每家两、三斤。
他们吃后,不止一人说这鱼的味道比塘水养的鱼味道好吃,但是具体味道怎么个好法,又找不出词来说明形容。
今天,男女老幼站在自家门口或是村路两旁,望着李家孩子、王家奴仆、官兵来来回回的抬着装满鱼竹筐出村,简直羡慕死了!
等村民们听到稻田养鱼的稻田收割的稻谷也比普通的稻田收割稻谷产量高近一成时,羡慕的都快哭了!
如果老天爷能让村民们一个回到四个多月前,村民们最想做的事肯定就是想尽办法跟着王家稻田养鱼!
村民们纷纷道:“我家第二季一定要稻田养鱼!”
“我明天就去向王家的佃农请教怎么稻田养鱼?”
“鱼苗在哪里买?”
“我家的地符合稻田养鱼吗?”
“李大管事、李三管事光是今天这鱼至少赚一两银子!”
“冯老爷家的
鱼怕是赚了好几两银子吧?这么多的银子,都够买一亩多地啦!”
正午,火辣辣的太阳暴晒大地,天气热的要命。
王家、李家不敢抢收,怕中暑了,赶紧把手里的活收尾,留下几个奴仆看守,其余人都去吃午饭歇息,下午继续大丰收。
之前早就说好了,为了方便大丰收,王老头、丁升、明天亮等人就在李大林吃午饭了。
王家奴仆则由王家送饭。
湘城长史、湘王府二总管等官员去了和县的驿站,由和县洪大人招待。
大家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着实累了,赶紧去吃饭歇息。
吃的什么饭菜,自然主打是稻田养鱼的鱼!
无论是李家的厨房,还是和县的驿站的厨房,都把刚才稻田里捕捉到的活鱼,炖了、煎了、煮了,做成鲜美的炖稻花鱼、辣椒香煎稻花鱼、剁椒蒸稻花鱼、豆腐稻花鱼汤!
而在不远处的李青青,也在跟刘氏、王桔吃着自家稻田丰收的鱼。
王老头在红石村。王亮在县学,不在家。
家里就只有刘氏、王桔、李青青。
刘氏一直很喜欢吃鱼。
以前王家很穷,王老头就带着王浩去没有风险的小溪捉比较小的野鱼给刘氏吃。
从前年起,家里条件好了,饭桌上经常吃鱼,今年弄了稻田养鱼,饭桌上几乎每顿都能吃到鱼。
刘氏的饭碗里一大块剁椒蒸鲤鱼的鱼肉,鲜嫩的鱼肉吸了剁椒的咸辣,美味之极,很是下饭,喜滋滋道:“这鱼
怎么吃都吃不腻。”
王桔笑道:“我们家自己养的鱼,就是好吃!”
第538章 想吃海鲜
李青青喜欢吃鲤鱼,今天饭桌上的紫苏炖鲢鱼,哪怕没有放辣椒,味道也很鲜美。
这不是李青青在哺乳期,不能吃辣椒,所以王家人为了照顾她,饭桌上一半的菜都不放辣椒。
李青青笑道:“鲢鱼刺多,不过,今天厨房做的鲢鱼味道真不错,鱼肉比鲤鱼细嫩,挺入味。”
李青青跟刘氏一样喜欢吃鱼。
李青青是认为鱼吃多了不胖,另外,鱼肉的口感比猪、羊肉都细腻滑嫩。
她怀孕时经常吃鱼,做月子时,因为鱼是发物,所以吃的少了。
现在出了月子,她就特别馋鱼,正好稻田养鱼的鱼丰收, 吃着自家养的鱼,心情那叫一个好!
前世,李青青最喜欢吃的是各种海鲜,海鱼刺少,大都是蒜瓣肉,鲜活、鲜冻的可以做成刺身,还可以红烧、清蒸等,还有各种贝、螺、虾。
现在她想想都流口水。
大唐国非常落后,连绿皮火车都没有,运输陆地靠人力、马车、牛车,水上靠船,湘城附近没有大海,只有十分富贵的人家才有条件吃到海鲜。
李青青这两年吃到的海鲜还是马清夫妻、曲灵夫妻送的。
夕阳西下。红石村。一望无际的稻田。
王老头等人舍不得回家,还在地里玩命的抢收稻谷、捉鱼。
王亮下了县学带着几个师长、一群同窗赶过来。
王亮直接脱了外衫、鞋子下地去帮忙干活。
他的师长、同窗不是第一次瞧看稻田养鱼,不过,这
次是大丰收,眼前的成山的稻谷,许多筐的活鱼,简直太震撼人心!
田志高站在人群中不太显眼。
他和县学的人被众人大丰收的喜悦情绪感染,均是笑容满面!
昨晚,田志高与林氏吃到了赵安赏赐的鱼,感恩赵安,夸赞王家的稻田养鱼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田志高认为和县的李青青就不是小泉村的那个李青青。
他把小泉村的那个李青青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至于,和县的李青青,他就跟众人一样仰视尊敬吧!
傍晚,天都要黑了,王老头等人也实在是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才停下。
这时,派去湘城近郊的张宝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跟王老头、王亮禀报了康老头那边的情况,顺便说了昨天下午坏人烧毁了马族三亩稻田养鱼的事。
“小的去烧毁的稻田瞧看了,坏人把油倒在稻谷上,再用火烧。小的听马族的大管家说,幸亏昨天没有风,不然那火就控制不住。”
王老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赶紧下令十个奴仆留守在此。他本人吃了晚饭就带着几条大狗过来,道:“绝对不能坏人钻了空子!”
王亮也不回家睡了,要陪着王老头住在田里。
王志道:“四弟,你要读书,你回家去睡。我陪着爹。”
冯远激动的道:“爹,有我和大哥守着咱们家的地。你就放心的去睡觉,别让我娘担忧你。”
丁升、明天亮怕王老头身体抗不住,都不同
意王老头在此守夜。
晚饭王老头回王家吃的饭,道:“老婆子,这两天夜里我得守在地里,就不回家睡觉。”
刘氏见王老头脸上都晒得出油了,道:“老头子,有那么多年青人守着地呢。你都这把年纪,已经累了好几天,今晚你就在家歇着,明天一大早你再过去。你得放手让年青人干事!”
王老头见老伴心疼自己,心里很欢喜,便听老伴的话。
但是,晚上,王老头仍去了一趟地里,亲眼目睹王志、王亮、冯远、丁升、明天亮等人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奴仆把几条狗子分散放在几个入口,这才放下心,回家睡觉去。
李大林、李二林因作坊要做买卖,不能天天泡在稻田里,就没帮着王家守地。
不过,他们让邓氏、明氏煮了浓稠还放了糖的绿豆粥,他们送过来给王家守地的人当夜宵吃。
李大林道:“天气太热,鱼、辣椒都是生火的,这绿豆泄火。你们多喝些绿豆粥。”
李二林道:“这绿豆还是我妹妹送过来的。”
李大林跟丁升道:“丁大人,我岳父家的稻田养鱼五天后丰收,到时我大舅哥会来红石村一趟,向你禀报收获稻谷、鱼的斤量。”
正月来李家的亲戚当中,康老头全家种了李青青的五十亩地,跟着第一批稻田养鱼,明天亮跟李青青签了五年的契约,协助王老头稻田养鱼,邓家所有条件符合的良田都弄了稻田养鱼。
三
家都沾了李青青的光,在稻田养鱼上面得到了好处!
丁升有专门记录各家稻田养鱼的册子,早就倒背如流,道:“刺史大人有令,要趁机宣扬稻田养鱼。我看这样,你派人去知会你岳父一家,我派人去给当地的县令带口信。五天后,我去你岳父家,当地的县令与里正也去你岳父家。”
李大林喜道:“那就听丁大人的安排。”
李二林拍了拍明天亮的肩膀,这小子昨天都见到王爷赵安、王妃马莲了,兴奋的昨晚没睡着觉,今天又干一天的活,现在仍是生龙活虎,体质没的说。
明天亮好不容易抽出功夫跟李二林道:“姐夫,我听丁大人的口气,很快,刺史大人要派我们去各县城传授稻田养鱼。
我已经跟李夫人、王叔说了,等我忙完王家的活,就赶紧回趟家把爹娘都接过来,到时,爹娘先在你家住些日子,等我完成刺史大人交给的差事,我就盖个小房子,把爹娘接进去住。姐夫,你看行吗?”
明天亮昨晚没睡着觉,就是想这些事想的。
这几个月他光是工钱就得了八两银子,再加上湘王府、湘城衙门、和县衙门、李青青赏的几两银子,合起来十三两银子了。
听丁升说回头这次稻田养鱼结束,湘王府肯定还会有赏赐,赏赐还不少。
明天亮觉得等今年第二季稻田养鱼结束,肯定有足够的银子盖房子再买两亩地。
现在是汛期,明家所在
的山里,隔几年会发生一次泥石流,非常可怕,明天亮担忧爹娘的安危,也想让爹娘到红石村享福。
李二林笑道:“当然行。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李大林回到家里,把丁升要去邓家的事说了,把邓氏喜得更加毫无困意。
第539章 重重有赏
今天卖鱼,邓氏得了一两多银子,还被全村的人羡慕,甚至有好些人说想把女儿嫁给她的三个顽皮的像泼猴的儿子当媳妇。
瞧瞧,挣到钱,还特有面子。
这种日子以前邓氏做梦都不敢想。
现在她娘家也要有好事了,她自是喜上加喜,更加欢喜!
邓氏为了确定一下,问道:“县令大人、全县的里正都要去我家?”
要真是那样,邓家名声可就太好了,所有邓家人都会因此事被人高看一眼!
邓氏的几个侄子、侄女的亲事肯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