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青听到王浩带领尖刀大队每战都冲锋在最前面,忍不住热泪盈眶。
难怪王浩有特权,能够跟着高级将领一样,给家里捎东西!
这都是因为王浩在军中立下很多的军功,在将士心中威望很高!
可是军功是那么容易立的吗?
刘氏见李青青哭了,赶紧道:“青青,快来吃
王浩给咱们捎回来的越国鸡。捷安啊,你闻到越国鸡的香味馋了?你不能吃,你流口水也不能吃,哈哈。”
这时,王捷安哇哇哭了,李青青被儿子哭分了心,又被刘氏说笑话,再者肚子很饿,就把担忧王浩的心思暂时放在一旁,去吃晚饭。
不得不说,越国鸡的鸡肉真是比湘城的鸡,肉嫩,好吃!
就是越国到湘城路上的时间太长,越国鸡在笼子里被关着吃不到小虫子、青草,只能吃糠,被饿瘦了。
美食能治愈忧伤、思念。
李青青吃了王浩托大军千里迢迢带回来的越国鸡后,心情好了,跟刘宝道:“明日派人给和县的家里送几只,让爹和弟弟也尝尝越国鸡肉。”
等她吃完晚饭,回到自己的院子,看到小山般高的木材,这些木材有金丝楠木、沉香等,都是十分珍贵!
李青青跟张宝吩咐道:“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用金丝楠木,把金丝楠木都入库,一定要保存好。沉香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手串什么的,这些沉香好生放好了。”
还有十几麻袋干海货,打开后,里面有瑶柱干、墨鱼干、鱿鱼干、干虾、鲍鱼干等。
空气里飘漫着海货特有的腥味。
前些天,李青青还想吃海鲜来着,王浩就给她送来这么多的干海货!
李青青眉开眼笑,心道:浩哥真是了解我,知道我喜欢美食,喜欢海鲜,就千里迢迢给我送来这么多的海鲜。
“来人,去拿几
个盆来,取一些海货分别泡开,明天我要吃海鲜粥、排骨烧墨鱼、辣椒炒鱿鱼!”
等她去大厅看到十几个大箱子,挨个打开。
第572章 超大横财
前面十二箱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宝,这些珍宝一箱便值几万两银子!
并且这些珍宝不是大唐国皇室赏赐,可以随意出售。
这次真是发了超大横财!
李青青狂喜无比,心道:这么多的珍贵、首饰,价值百万巨银,浩哥是打劫了越国大贵族的库房吗?浩哥,你一下子给家里挣了这么多的珍宝,你太厉害了!
等李青青刚打开后面三箱,一股熟悉的味道飘出来,此时只有她一人在,不然别人闻到肯定受不了。
只见这三箱都装着同样的东西,几个黄色的长着跟刺一样的水果,竟是她前世东南亚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榴莲!
李青青忍不住惊呼道:“榴莲!哇,过年时我只是跟浩哥说了一嘴榴莲,浩哥就记住了,还托人给我送来。我要吃榴莲!”
王浩在越国时问了边境的大唐**士,知道榴莲的保存期,给李青青送的三箱榴莲都是青的,离成熟还有一些天,如今过了几十天,榴莲到了李青青手上,正好变成黄色完全成熟了。
李青青激动欢喜无比,赶紧取了十几件珍宝首饰用来送亲朋好友,绝大部分珍宝全部存放起来。
“去取刀来,我要切榴莲吃!”
刘氏、王桔、李欢戴上了越国的珍宝首饰,每个人美滋滋,喜得嘴合不拢。
李青青则是嘴巴不停的吃着榴莲,合不拢。
等她吃了整整两个榴莲后,发现一件事,完了,榴莲特别上火,她自己
上火没什么,王捷安白天还吃她的奶水呢,不能让王捷安上火。
李青青急道:“快,让厨房熬绿豆汤。我今晚得喝绿豆汤!”
只有她、刘氏、李欢吃了榴莲,别人都闻不惯榴莲的味,不愿意吃。
所以,等绿豆汤熬好后,她、刘氏、李欢又喝绿豆汤。
绿豆是利尿的,大晚上三人喝了这么多的绿豆汤,夜里起了三、四趟解手。
好在第二天早上起来,没有流鼻血,也没有脸上起包。
“呀,这颗榴莲都炸开了,今天得把它吃掉。怎么个吃法呢?要是有烤箱就好了,可以做成榴莲披萨,那可是我的最爱。
不行就做成榴莲发面馅饼吧,馅饼里面都是纯纯的榴莲果肉,想想就好吃的不行。
完了,今天还要吃海鲜大餐,我没肚子吃榴莲发面馅饼了。不行,我得吃到。在湘城榴莲可是极少的见。好不容易让我拥有这些榴莲,我得都吃到肚子里。”
被无数人称为神医的李青青大早上在纠结吃了海鲜大餐,还有肚子吃榴莲发面饼吗?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美食太多,肚子太小,选择吃哪个,不吃哪个,是比较纠结的事。
到了中午,李青青从军医司上课回来,快步走到饭厅,哇,想象中的海鲜大餐、榴莲发面馅饼都在饭桌上,色、香、味俱全!
她都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啦。
这个时候,她眼里都是美食,曲灵带着卢峰过来蹭饭,她连头都没抬,眼睛
仍是盯着美食。
好在曲灵老来蹭饭,跟李青青很熟悉,也不讲究这些。
曲灵见李青青、刘氏、王桔、李欢喝海鲜粥喝的很欢,左一碗又一碗的,也盛了一碗吃,喝了几口后,惊诧问道:“这是海鲜粥?这是用干的海鲜熬出来的粥?”
王桔、李欢纷纷点头,道:“是。”
刘氏笑道:“好喝吧?”
曲灵道:“太好喝了。咦,我家有干海鲜,我家的厨子怎么不会做这种海鲜粥?”
刘氏解释道:“我家的厨子是御厨的徒弟,是吴先生赠给我家的。”
李青青终于抬头,道:“让你家厨子跟老方学做海鲜粥。”
曲灵喜道:“知我者李神医也。好,我下午就让厨子到你家跟老方学做海鲜粥。那个这个榴莲发面饼极好吃,我家厨子能学吗?”
李青青道:“可以。湘城很少见榴莲,日后用别的水果做发面馅饼,都没有榴莲做出来的好吃哦。”
曲灵笑道:“我可以让厨子做菜馅饼,我喜欢吃各种带馅的吃食。”
李青青送给曲灵两个大榴莲。
她没有给马清家送,是因为听说马族收到了马家军从越国抢回来的几十辆马车的珍宝、特产,所以她觉得这些特产里面肯定有榴莲。
哪知黄昏,马清夫妻来王家时,刘氏自豪的夸赞吃到越国的美食,还问道:“大的,长着大刺那种榴莲应该有吧,还有越国鸡,肉又鲜又嫩。你们家也吃到这些吧?”
马清摇头
道:“哪有榴莲啊,连一根越国鸡的鸡毛都没有,干海鲜、干果什么的就更没有了!”
风氏道:“他们都心粗的很,没有妹夫这般心细,还给你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吃的。”
马清道:“我那些族兄弟都傻的很,不值钱的沙金就弄了十二辆马车。外面的人不懂这些,还以为马车里装的都是黄金,我们家族发了很大的财。”
刘氏好奇的问道:“沙金是什么?”
马清解释道:“沙金不是黄金,沙金不值钱,比银子便宜。”
李青青心里暗笑:这么一听,我家浩哥简直太聪明了,比马家人聪明的多。哈哈。浩哥威武!
风氏跟马清道:“你心细,要是你去越国,应该会跟妹夫一样,给我们带回来吃食、特产。”
以前马清每次去国都、外地,都会带很多的美食、特产回来。
这世上的男人有几种:有的男人不但把所有的钱给家人花,还常给家人买礼物;有的男人把所有的钱给家人花,但是不知道给家人买礼物;有的男人给家人花一部分钱,为了弥补,就给家人买礼物;有的男人,钱不给家人花,礼物也不给家人买……
等马清吃了榴莲之后,跟风氏道:“这榴莲的味道,我实在受不了。我不会带榴莲给你们吃。”
风氏笑道:“我倒是觉得榴莲好吃。”
李青青当场就吩咐下人,给风氏拿两个大榴莲带走。
马清吃完水果沙冰,全身舒畅,道:
“这在你家吃了喝了好一会,现在说说正事。我的几个堂弟、堂侄在越国受了重伤,骨头断了,军医司的人给他们保住性命,却无法让他们痊愈。我爷爷亲自写信给我,让我请你给我堂弟、堂侄治病。”
第573章 制冰方子
李青青问道:“你堂弟、堂侄没跟着第一批伤员回来?”
这第一批回到湘城的伤员现在都在郊外,由太医分院的救治。
听军医司的干事说,病情很重的在越国就牺牲,能够回到湘城的伤员病情不是很重。
马清答道:“没。他们前些天刚从越国出发,这身上有伤,骑不了马,坐马车太颠簸也不行,走的很慢,估计最快也得十天后才能到湘城。”
李青青道:“我十天后应是在和县,到时你把你堂弟、堂侄直接送到和县我家去。我尽力救治。”
马清夫妻来之前就知道李青青肯定很痛快的答应,所以刚才一到王家没有急着说这事。
马清夫妻连声道谢。
李青青跟风氏笑道:“姐姐专门为了这事跑一趟?”
风氏的小女儿刚满月,天气太热,风氏极少不出府。
风氏挑眉道:“我是想见见我那未来的女婿捷安。我女婿呢?”
刘氏脸上笑意浓浓。
李青青叫李春梅把王捷安抱过来给马清夫妻瞧看,道:“捷安特别黏我,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哭着让我抱。”
王捷安来了后,风氏就抱着王捷安逗弄。
马清跟李青青道:“还有一事,你别紧张,不是给两个小娃娃定亲事,是别的事。”
马清夫妻一直想跟李青青结亲事,可是李青青就不松口。
李青青问道:“什么事?”
马清道:“我打算以湘月斋的名义给征南大军受重伤的军士捐三万两银子。你是湘
月斋的东家之一,我得经过你的同意才能行事。当然,到时我会在捐银的文书上面,写上我们夫妻及你和妹夫的名字。”
李青青点头,道:“行。我同意。”
今年上半年,马清分给李青青两千六百三十两的红利。
如果马清要把银子捐出去,那么下半年,分给李青青的红利肯定会减少。
昨天,李青青还靠着王浩发了一笔超大的横财。
她现在不缺钱,可以把一部分红利捐出去。
马清有些激动的道:“最后一件事,水果沙冰极好,湘月斋能不能售卖水果沙冰?”
李青青坦言道:“姐夫,水果沙冰最关键的就是制冰,实不相瞒,我已经把制冰的方子送给了征南大军。”
马清哦了一声,道:“那此事就作罢。”又道:“妹妹可真是高风亮节,制冰的方子价值万金,说赠就赠,真是吾辈学习楷模……我那小女儿若有福气当上妹妹的儿媳妇就好了。”
风氏跟王捷安道:“好女婿,走,跟我们回家看你媳妇去吧。你不说话,那就当你同意了。”
夫妻俩一唱一合,只要有机会就提两家结亲家,把李青青、刘氏看着直乐。
两千里之外越国的胡城,现在应该是大唐国的胡城。
城府中心的齐王府的一间偏厅,传出几个男子爽朗的大笑声。
“没想到能在如此炎热的天,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么多的冰!”
“这些冰可真是凉爽!我恨不得泡在冰块
里面!”
“能吃不,我想吃它十块八块,把快要热炸的胸膛弄凉了!”
白雄、吴应海、马正新及两位老将军袒胸露背,围着装满冰块的木大木桶,粘些凉气,让自己身体的高温降下来舒服些。
越国的天气能热死人,比湘城热得多,并且晚上也很热。
以前在湘城时,湘城冬季的夜晚冷,有时会下雪,水会结冰,富贵人家在这时就把雪和冰储存到地窖,等到次年的夏天三伏天特别热的时候取出来放在房间里降温。
越国一年四季都不会下雪,所以越国富贵人家的地窖、库房里面没有存着沉冰。
这些天,征南大军的人快要被越国的天气热死,白雄、马正新年事已高,身体都受不了,吴应海也是被热的够呛。
军医司的海天富天天给白雄、吴应海上报热死的伤员。
这没到越国天气最热的时候呢!
等到最热的时候,人站在外面站一会儿,就会中暑死亡,可想而知,那些穿着盔甲的征南大军将士会怎样?
眼瞧着再打下一座城府,就到了打越国国都,却遇到了极度炎热的天气这个拦路虎。
征南大军的敌人变成了天气。
把吴应海愁坏了,撤退是不可能撤的,那就只能在原地呆着,熬过最热的时候再前进。
哪知,今日王浩向吴应海献上李青青写给他的家书,里面有用硝石快速制冰的方子。
李青青献出制冰的方子,是为了减少军医司里面伤员的
中暑死亡率。
而方子到了吴应海这里,就成了征南大军克服极度炎热天气的武器!
吴应海跟白雄几位老将军道:“白天我们制些冰给将士们解暑,晚上我们赶路攻城!如何?”
白雄冷静的很,问道:“能制出多少冰?”
吴应海指着木桶,答道:“够每营每天用五十桶冰。”
越国没有沉冰,但是有盐和盐硝的共生矿,关城、无名平原有就三座。
大唐国边境的祥城有一个中型的硝矿,不过位置在深山里面,开采起来比较费人力,就只有官府指定的专人看守。
白雄盯着木桶里的冰块,道:“我同意军师的话。”
马正新及两位老将军跟着表态同意。
五人仰天哈哈大笑时,王浩带着两个尖刀大队的队员端着五碗水果沙冰在外面等候。
吴应海看着心腹王浩,高声道:“王浩,快进来!”等看到两个队员手里端的水果沙冰,问道:“这是什么,看着色泽诱人,还冒着凉气,这是用冰做的吃食?”
马正新接过一碗就开吃,夸道:“我不爱吃果子,可是果子这样做,我爱吃,这一碗可不够我吃,还有没?”
白雄也夸赞道:“越国的这些果子,我吃着也一般,咦,放了冰这么一弄,竟是出奇的好吃还解暑!”
一个瘦高个子的老将军端着水果沙冰,左看右看,问道:“这也是你媳妇琢磨出来的?”
吴应海跟老将军道:“你跟王浩说话得大声,
他耳朵有些背。”
瘦高个子的老将军跟王浩吼道:“耳背得好好治病,不然回头你媳妇跟你说悄悄的情话,你都听不见!”
第574章 再攻四城
王浩笑着点头。
不止他,整个尖刀大队的人因为连续炸黑粉包,被惊天动地的轰隆炸的都得了耳鸣耳背的病。
他已经给媳妇李青青写信说了自己耳背的事,相信过些天就能收到治耳背的药。
当天傍晚,征南大军伤兵的房间里就有了整桶的冰块降暑。
冰块冒着白气,如幻如梦,很快,房间的高温降下来,凉爽起来。
众位伤兵哪曾在夏天见过这么多的冰块,且是在一年四季都是极为炎热的越国,均是凑过来瞧看,还伸手去摸。
“好凉!”
“嘶,把老子的手指肌肤粘住了。”
“我恨不得抱着这个冰桶睡觉!”
众位伤病员盯着木桶时的冰块,震惊无比,七嘴八舌的议论道:“这是真的冰!”
军医司的人连忙给众位伤病员嘱咐道:“这些冰块只能降暑,千万不可以吃,吃了晃会死人。”
一个黑胖的伤兵憨笑道:“呵呵,军医大人,幸亏你说得快,不然我差点吃了这些冰块!”
“我都要热死了,我天天做梦梦见自己坐在火堆里,我好难受,快要熬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