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229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229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要热死了,我天天做梦梦见自己坐在火堆里,我好难受,快要熬不下去了。”
  “该死的越国,天气比湘城热的多,每天像在蒸笼里。”
  “这些冰来得太及时了。真是好解暑!”
  军医司的人鼓励众人道:“大元帅、军师给大家送来这么多的冰块,是为了大家能够活下去。大家一定要顽强的活着回到湘城!”
  一个十五岁伤病员少年,还处在变声期,感动落泪
  ,用鸭公嗓子道:“我从来没有在夏天看到过冰块。多谢大元帅、军师。”
  有个瞎了一只眼睛的伤病员青年问道:“越国从没未下过雪,没有冰,这些冰是哪里来的?”
  众人纷纷猜测,“难道冰块是湘城送过来的?”
  “湘城离至地两千里路,天气如此炎热,冰块运过来早就化了。”
  军医司的人自豪的道:“我们军医司的监事李神医向征南大军献出制冰的方子,所以你们才有了冰可用!”
  众人十分感激,均道:“又是李神医!”
  “原来是李神医!”
  “李神医就是尖刀大队王大队的夫人!”
  “李神医真是活菩萨。”
  “多谢李神医献出制冰方子,救我们于火热之中!”
  军医司的人哈哈大笑,道:“李神医教了第二批医护急救学员,用不了多久,这些新学员就会到这里,跟我们一起救护各位将士。”
  李青青的制冰方子带给征南大军带来了一丝凉爽。
  她本意是为了救活伤兵,哪知,吴应海将此方子用在征南大军白天扎营解暑。
  几日后,第一批硝石矿抵达,吴应海与白雄商议后下令大军出发继续攻打越国。
  越国的精锐军队、象军在平原大决战损失惨重,自此全军士气大降。
  再加上越国传言大唐国征南大军有天神相助,每到大战、攻城战,天神就会从天上降下天雷把越国的军队、城门炸的粉碎。
  如今,越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人
  惊恐不安。
  自此,征南大军攻城战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又攻下四座城府。
  不过,此时每年的台风季来了。
  台风可不管哪**队,只要在风力范围之内,一律肆虐。
  征南大军在被台风吹跑了十几人后,不得不停止攻打越国的脚步。
  好在李青青的第二批弟子赶到征南大军,有了他们的加入,无数的伤病得到及时救治,死亡率再次下降。
  两千里之外的李青青已经从湘城回到了和县。
  她在湘城的这些天,王族的族学开课了,请来的秀才是位
  家有千亩良田、几间铺子,生活富裕的老先生。
  老先生叫丁冬至,今年六十三岁,幼年时失去双亲是孤儿,少年时靠做小买卖发家,青年时才开始上学堂,中年考中秀才。
  李青青医好了丁冬至的两个小孙子的病,丁冬至听说王族召师长,为报李青青的恩情,主动来到王族,提出免费给王族的子弟教三年书。
  现在,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王族有了族学,所有四岁以上的小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在族学读书,不用花一个铜钱,还给发书籍、文房四宝,别村的人羡慕的快哭了。
  王老头等人的第二季稻田养鱼开展的如火如荼,稻苗长大长高,一望无垠绿油油,稻田水里的绣花针大的鱼苗也长到三、四两重,形势喜人。
  明天亮把明老头夫妻都接到红石村。
  明老头夫妻先在李二林家住了二十几天后,就
  住进了明天亮自己盖的砖房。
  以前那个做什么事都失败的明天亮,现在村里有房、有田,还有官职,是成功人士,也是十里八乡未婚女子想嫁的人。
  甚至,和县的洪县令想把侄女嫁给明天亮!
  洪县令托李二林问明天亮。
  明天亮打听到洪县令的侄女是和县洪族的嫡女,在家里排行最小。
  这位洪小姐今年十八岁,之前曾经定过两门亲事。
  第一次亲事男方是举人,醉酒落进河里溺死。
  第二次亲事男方刚开始只是秀才,原定去年就要和洪小姐成亲,但是去年湘城增加科考,秀才为了不分心,把亲事延期,后来考中举人,把亲事定在了今年正月中旬。
  谁知,正月初,洪族的族长洪老爷子糊涂,收留过被湘王府通缉的外嫁女一家。(见442章)
  男方得知后,怕被牵连,当日就跟洪小姐毁婚。
  洪小姐连着两门亲事没了,又高不成、低不就,洪族见明天亮背后有王家,本人又是官职,就想把洪小姐嫁给明天亮。
  洪小姐从小到大跟前都有奴婢侍候,娇生惯养,家里给她的嫁妆光是压箱底的银票就有八百两。
  洪小姐的条件对于明天亮来说,简直太好了。
  明天亮却道:“我得找一个能孝顺我爹娘,在心里不会看不起我的女人当媳妇。”
  李二林也道:“洪族人多,事也多。”
  明氏道:“我也打听了,那位洪小姐的姐妹嫁的男子都是出身富贵人
  家,就是那种富贵多年的人家。弟弟,你是刚有了官职,刚盖了房子,家底不厚,无法长期给洪小姐提供富贵生活。洪小姐若是嫁了你,以后她回娘家,姐妹之前肯定会攀比,到时她心里会失落。”


第575章 期望拜师
  明天亮有自知自明,道:“上面很重视第二季稻田养鱼。我的亲事等我忙过第二季稻田养鱼再说。姐夫,麻烦你跟洪县令说一声,请洪小姐另找他人。你要是不好意思拒绝,我就自己去找洪县令。”
  李二林见明天亮态度坚决,道:“洪县令托的我,自然还是我跟洪县令说。”
  因关乎到洪小姐的名声,这件事出了这个门就不说了。
  洪家得到洪县令的回话后,心里有些生气。
  “那小子泥腿子出身,不过是沾了王家的光,这才当了官,入了湘城各位农官的眼。那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看不上我们家!”
  “回头找个由头削削他的面子,打他的脸,让他知道我们洪家不是那么好拒绝的!”
  “不错,竟然敢拒绝我们洪家,也不瞧瞧这十里八乡,哪个家族最大!”
  洪家人的话传到了洪县令耳里后,把洪县令气得赶紧回到家族,先是找到族长洪老太爷,埋怨道:“本来外面的人都不知晓,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族人到处说明天亮骄傲自大,拒绝了我们家族嫡女的亲事,现在可好闹的衙门两旁卖大米、油盐的小二都知道此事,丢脸的不是明天亮,而是我们家族。”
  洪老太爷长叹一声,道:“本来让你当族长,你去当了县令,我都一条腿要入土了,还要管家族的事。这样吧,小十一的婚事,就交给你。”
  洪县令无奈的摊开双手,道:“
  十一侄女两次定亲失败,第三次亲事还没定,就传的沸沸扬扬,官员、文人都重视名声,不会娶小十一为正室……”
  洪老太爷瞪眼问道:“你难道想把小十一送给人当妾。”
  洪县令摇头,道:“我可没这么想过。”
  他是非常想升官,但是不至于卖侄女求荣。
  再者,湘城的官员都是由吴应海向赵安提议任职,吴应海最厌恶那种为了官职不择手段的人,特别是这两年,吴应海对官员管得很严,湘城的官风很正。
  洪县令把几个愚蠢的族人叫来,狠狠训斥,还请洪老太爷惩罚他们,用藤鞭打了每人三鞭。
  没两日,洪县令托好友把洪小姐,也就是洪十一,嫁给了湘城近郊的一个富商。
  李二林听说后,让明天亮买了礼物,李二林提着礼物送给洪县令。
  这事才算彻底结束。
  那田志高、林氏也把远在昌城的亲戚接到了红石村。
  林氏的嫂子秦氏今年三十七岁,满头头发灰白色,满脸皱纹,肌肤暗淡,目光无神,右脸颊有一道长约三寸的伤疤,看上去非常苍老,还有些狰狞。
  林氏的侄子林青山今年二十岁,一半的头发灰色,左脚跛了,走路一瘸一拐。
  林氏的侄女林青黛今年十六岁,左额上有一块铜钱大的伤疤。
  当年,秦氏一念之间,没有听林氏的话,没有带着儿女逃出昌城,被官府的人抓住贬为官奴,在官员家里当牛当马。
  秦氏怕被男主人
  侮辱,自己拿刀在右脸颊划了一道三寸的伤疤,让自己破相。
  林青山跟着主子去山里打猎,山上滚下大石,林青山为了保护主子,被石头砸伤脚,从此后跛脚。
  林青黛小时候容貌生得好,又很聪明,被同龄的小主人嫉妒,把铜钱丢进火盆烧红,然后在烙在林青黛的右额上,让林青黛破相。
  除此之外,秦氏、林青山兄妹受到无数折磨苦难,直到六年前,林河凡请当时的昌城长史给冤死的官员翻案,给朝廷上了奏折及证据,朝廷重新查案还了这些官员的清白……
  秦氏、林青山兄妹才脱了奴籍。
  那时,林家已经一无所有。
  秦氏的娘家为了避祸,早就搬迁离开了昌城。
  秦氏、林青山兄妹靠着昌城衙门给的微薄的补偿银子在城外租房住着,平时秦氏给人浆洗衣服,林青山兄妹砍柴、种菜、喂鸡、兔子什么的,这般挣点钱糊口。
  两年前,昌城内乱,秦氏、林青山兄妹租房的地方沦为战场。
  三人死里逃生,生无分文,只能住在破庙。
  后来,昌城一切恢复正常后,有个从外地调回昌城的官员是林老爷子的朋友,就把林青山兄妹都安排进了衙门下属的医所打杂。
  也亏得这位心善、念旧的朋友,三人才有了收入,才能活下来。
  前些天,湘城衙门给昌城衙门发公函寻找三人,也是这位朋友帮忙报给昌城衙门负责此事的官员。
  田志高、林氏赶到
  昌城驿站接到秦氏三人后,特意去感谢这位朋友。
  秦氏见到林氏后,哭得不成人样,极为懊悔当年没有听林氏的话,没有带着儿女逃出昌城。
  林氏看到秦氏三人不是残疾就是毁容,特别是秦氏,苍老的如同六旬老妇,且目光没有生机。
  林氏不敢再刺激秦氏,没有说半句埋怨、挖苦的话,还一个劲的劝秦氏,“只要人活着就好。我那可怜的女儿在逃往湘城的路上夭折,还有我的那些忠奴,都一个个的离我逝去。”
  现在,秦氏三人来到了红石村,田志高把他们的户籍落在了和县。
  田志高本想托人把林青山安置到和县的药铺当药徒,但是林青山道:“我在医药上面的天赋差,在昌城医所时常把药草看错,常失误。我妹妹的天赋很好,医所的医官都夸我妹妹若是好好学几年,可以当个女郎中。表弟能否把我妹妹安置进药铺?”
  田志高轻叹一声,道:“其实我已经替表妹问过药铺,药铺不收女药徒。”
  林氏在跟林青黛问了几句话后,激动的道:“我们同村的李氏是闻名湘城的神医,还是军医司的监事。若是青黛能拜李氏为师,以后前途无量。”
  林青黛在红石村的这些天听到村里妇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被湘王两次赐金匾的李神医……李青青。
  林青黛非常喜欢医术,又在昌城医所学了两年医术,来到这里后,不想丢掉医术,特别渴望见
  到李青青,想拜李青青为师。
  同一时间,几里外,王家的李青青正在……


第576章 女子医术培训班
  洪县令的夫人米氏朝李青青鞠躬行礼,感激道:“那真是多谢您!”
  米氏年龄上可以当李青青的娘,只因洪县令的官职比王浩低,今日又是对李青青有所求,所以态度十分恭敬。
  原来,刘氏带着王桔在参加米氏举办的茶会时,透露李青青打算教一批女学生,米氏与洪县令商量后,想求李青青给和县的想学医的女子、稳婆讲课。
  这事要是成了,那可是洪县令的一大政绩。
  现在米氏如愿以偿,自是心生感激。
  李青青目送米氏离开后,就去书房继续写新教案。
  新教案的主要内容是孕妇护理、妇人产后康复、婴幼儿常见病预防治疗。
  她在湘城给军医司的第二批学员上课时,许多富贵人家派管家到军医司给家里的奴婢报名第三批急救班。
  针对学员都是女子,湘城又急缺妇科、儿科郎中,李青青就写新教案。
  她在湘城时,不是在军医司授课,就是在家里接待客人、给上门的病人看病,偶尔还要听小林禀报湘皂作坊的买卖,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功夫写新教案。
  只有回到和县,她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写。
  和县没有高官,王浩的官职在和县最高,所以有客人登门,刘氏去见就行,不用李青青出面。
  不过,先是米氏登门找李青青,又有红石村的人求见。
  门奴禀报上红石村人的名字,李青青疑惑问道:“哪个林氏?”
  门奴答道:“就是田秀
  才的娘。”
  李青青有些惊诧,问道:“她一个人?”
  门奴点头答是。
  李青青对林氏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道:“请她到正院大厅。”
  王捷安满月时,田志高送了贺礼,但是没有吃满月酒。
  现在田志高是王亮的师长,林河凡把田志高推荐给吴应海,就冲这两点,李青青也得见田志高的娘林氏。
  林氏早就听说王家富贵,今日一见,没有想象中的富贵,比昌城的官员简朴多了。
  林氏来到和县半年多,一直没有求到王家,这次为了能让侄女林青黛成为李青青的弟子,也求上门来。
  林氏为了不让田志高尴尬,没让田志高来求李青青,而是自己出面。
  等林氏见到秀美端庄李青青后,震惊她的变化。
  许多女子生完孩子后,身材多少会走形,但是李青青丝毫没有,反而因为当了娘,浑身上下多了温和的气质。
  林氏低头,鞠躬行礼道:“林氏见过李夫人。”
  李青青淡淡道:“免礼。请坐。不知找我何事?”
  林氏在红石村时,距离几丈见过李青青,没有说过话,远不如现在面对面说话来得震撼。
  心道:都说女人嫁人相当于二次投胎。青青真是嫁的好人家,当了官夫人,整个人完全变了。我不能再用以前的目光看青青。
  林氏没有坐下,站着恳求道:“我那侄女名叫林青黛,今年十六岁,曾在官府的药铺跟名医学过两年医术,名医说她在医术
  上有些天赋,如今她人就在红石村,跟我住在一起。她听村里的人说李夫人您是神医,特别敬仰,想拜您为师。
  若是别人,我不会上门求您,她是我侄女,我那可怜的哥哥去的早,我那嫂子年迈,侄儿身有残疾,都不能成为她的依靠,我寻思她若是能学到您的皮毛,以后不至于饿死。”
  李青青眉头微蹙,见林氏说到“嫂子”“侄儿”时已有些哽咽,便不去看她的眼睛,等她说完后,道:“我很少收弟子。”
  林氏面露失望。哪怕来之前,已经预料到这件事成功率低,可是必须要试一试。
  李青青坐在太师椅上,缓缓问道:“令侄女户籍在本县吗?”
  “在。”林氏话毕,又道:“刚迁过来没几日。”
  李青青不想打听林家的事,直接道:“这两日本县会在衙门门口及各镇张贴医学女学员培训班的公告,这个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女子,我是授课师长之一。到时,你可以让你侄女去参加培训班选拔,如果你侄女通过成为学员,就能听我讲医学课。”
  林氏十分惊喜,忍不住问了几个关于女学员培训班的问题。
  李青青一一回答。
  林氏得知成绩最好的女学员能够参加军医司的培训班,以后可能进入军医司,喜出往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