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49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49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图的就是个安稳。这一趟目的达到,高高提起的心也能放下来。
  风氏长叹一声,“这案子不知何时能破了,一日不破,我这心就揪着。”
  “你又不是胡子村的人,你害怕担心什么。”马清又安慰风氏。
  “一想到那么多的人差点被毒死,而凶手逍遥法外,我就心神不定。”
  过了一日,湘城的老百姓竟是都听说胡子村村民集体中毒的案件,这下全城人都惶恐紧张起来。
  官府贴了告示,安抚民心。可是案件一日不破,老百姓就一日心神不安。
  客栈、酒楼、青楼、赌场等人员密集地方的水井,开始安排人员昼夜巡逻,严防坏人投毒。
  好在三日后,胡子村井水投毒案件破了,凶手抓住了,已经在明成县审理完毕。
  凶手名叫胡列,是个十七岁的少年,曾经是胡子村胡族人。
  胡列的生母洪氏是青楼的女子,从良后嫁给他爹胡四。
  胡四左眼瞎了身有残疾,一直被村民看不起,娶不到媳妇,不得已娶了从良的洪氏。
  残疾娶了从良女。这事方圆十几里的人都知道,还把此事当成胡族的一个污点说笑。胡族的人本来就看不起胡四,这下就更看不起了。
  有一回,胡四上山砍柴不幸摔入山谷去世,洪氏成了寡妇,一个人带着年仅三岁多的胡列。
  寡妇门前事非多,更何况是曾经当过妓女的寡妇。
  洪氏受到的白眼很多,可是为了把胡列养大,她也忍了,偏偏胡族有几个男人特别坏,陆续借着醉酒,半夜翻墙进了她家,把她强奸了,事后丢给她一、两个铜钱,将她当成暗娼,她实在忍不住就去跟里正告状,却被里正说她不守妇道勾引族里的男人。
  那几个男人的媳妇得知此事,不去管束自己的男人,却是联合起来把洪氏打了一顿,剥光衣服丢到官道。
  洪氏万念俱灰,把胡列送回原来的青楼托付给好友,然后自己一根绳子吊死在胡族祠堂门口的大树上。
  洪氏死时,胡列才五岁,但是他已经记事了。洪氏受到的屈辱迫害,他全部记得。
  洪氏死后,胡族的里正为了把事情抹平,跟族人统一口风,对外谎称洪氏是溺水死的,然后不等青楼的人来给洪氏收尸,就放了一把火把洪氏烧了,接下来,更恶心的是把胡列应该继承的田地、房屋全部没收归了族里,理由是胡列已是龟奴,贱籍,不是普通老百姓,更不是胡族人。
  洪氏在青楼的好友本来想到衙门告胡族,可是没有证据,再加上胡列这么小,怕胡族人把胡列杀死。
  胡列带着仇恨在青楼生活了几年,这期间他一直没有忘记报仇,直到五年前他遇到了一个卖蛇的嫖客。
  这个嫖客不是当地人,而是山区的蛇商人,每次到当地只是呆几天卖了蛇就走。白天卖蛇,晚上就住在青楼。
  胡列跟蛇商人套近乎,跟蛇商人的随从学到提取蛇、蝎子的毒,然后买了毒蛇、蝎子提取毒液,用了五年时间攒够了能毒死几百人的剂量。
  这五年来,他每年都会去胡子村的后山祭拜爹娘,很自然的穿过村子,走过村路,观察地形,记住谁家养了狗。
  前些天阴雨连绵,夜里正是作案的好时机,他便潜入胡子村,把毒液投放到里正家的水井。
  胡族的人大多到里正家的水井打水。外姓人才去另一口水井打水。
  他在水井投完毒,还怕毒液被井水稀释后毒性降低,毒不死里正,又潜进里正的家,在水缸里清洗了装毒液的瓶子。
  这般第二天清早,里正父子起来用水缸的水洗漱、饮用,当天上午就毒发死亡。
  胡子村的村民饮用毒井井水,比里正父子毒发完,毒性也低的多,只有一名老妇人死亡,其余人则是被李青青的解毒药救了。
  胡列作案之后,并没有急着回青楼,而是在胡子村外不远处的树林等待消息。
  明成县的官兵来到胡子村时,胡列还没有离去,直到军队出现,胡列这才惶恐的跑回青楼。
  官府查案,刚开始只查胡子村里的人,没有查到胡列,胡子村的人也没有想到胡列。
  胡列是被青楼的人告密官府。胡列跟蛇商人买蛇、蝎子的事,青楼的一些老人知道。这些老人害怕有一天胡列想不开,在青楼的水井投毒,把青楼的人全部毒死,就跟官府告密。
  官府抓住胡列,从他居住的房间里搜出制作蛇毒、蝎毒的器皿。
  胡列对所作的事情供认不讳,而后说出当年胡族迫害洪氏至死等惨事。
  真相大白。
  明成县审理案件时,衙门大堂听审的老百姓无不震惊。
  “胡列水井投毒罪该万死。可胡族迫害族里的寡妇、孤儿,也不是什么好家族!


第124章 赏罚分明
  “那么大的一个家族,竟然没有一个正直的人站出来帮扶一下寡妇、孤儿。”
  “胡族害死了胡列的娘,还夺了胡列的房子、田地,胡列那么小就成了孤儿,心里肯定对胡族充满仇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初是胡族人种的因,现在胡列还给他们果。”
  站在大堂上的几个神情愤怒的胡族人听到老百姓的议论声后,均是面色尴尬低头不语。
  当年,胡族那般对待胡列一家人,这几个胡族人都很清楚,他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并没有伸手相助,甚至其中一人还起过侮辱洪氏的念头。
  胡列的娘洪氏在胡族祠堂门前大树上吊,这几个人也是亲眼目睹。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死了。当时,这几个人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什么反应。
  后来,当胡列在井水投毒,这几个人都中毒了,深深体会到将要死亡的巨大痛苦。
  正如老百姓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胡族受此灾难,是他们当年种下的因。
  太镇的邓郎中及明成县的几位郎中作为证人被传上大堂。他们证明胡列用的是蛇毒。
  邓郎中特意提到李青青,道:“和县王村李氏,精通医术,尤其擅长解兽毒。幸亏李氏出手相救解胡子村村民蛇毒,并赠解毒药,不然胡子村死亡人数高达百人以上。”
  王村是和县下面的村子,不属于明成县管辖。明成县令着急结案,便没有传召李青青到大堂当证人。
  胡列配制的蛇毒十分剧烈,特意在胡子村的井水里投下大量的蛇毒,要的就是胡族人中毒全部死光死绝,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这个和县王村李氏竟能解蛇毒救了胡族人。
  “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到底对胡族人心生怜悯,派了和县李氏救了胡族人。”
  “和县李氏的医术可真是高明,竟能解蛇毒。”
  “这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和县李氏是胡族的大恩人!”
  老百姓纷纷大声称赞李青青医术精湛。却不知,李青青同时救了明成县令、湘城的相关官员。
  一案死五人就得上报朝廷。这回要不是李青青,胡族至少死百人。那可就成了千古第一毒杀案。朝廷追责,不止是湘城官员、明成县令,便连湘王都会被处罚。
  便是如此,此案毒死三人、中毒一百四十二人,另有家畜毒死几十只,也是湘城近十年来的大案。
  当日,案件全部弄清楚,明成县令就结案了,判胡列五马分尸、胡族内部整顿。
  此案影响很大,案卷需要立即呈报湘城复审。湘城刺史、长史等官员复审没有异议后又报至湘王府。
  湘王赵安仔细阅读案卷,再结合下面人报回来的消息,改了判决。
  胡列仍是五马分尸,但是行刑地点改在湘城,时间是三日后。原来胡列的行刑时间是在腊月,这下提前了一个月。
  胡族内部整顿不变,但是增加了两条,一是给胡列收尸,二是自洪氏死期算起,三十年内胡族人不得参加科考。
  另外,免掉明成县令官职,永不录用,罚掉明成县城门军士三个月月饷。
  此判决书公布之后的第二日,湘王赵安奖赏此案立功人员。
  赏赐和县李青青一块湘王亲笔写的金匾“妙手回春”及黄金十两、白银一百两。
  赏赐湘城风氏半盒珍珠、一匹极品绸缎。
  赏赐明成县邓郎中白银十两。
  处决、赏赐均有公文,由衙役在湘王治理的辖地,几座城府、几十个大小县镇张贴,消息火速传播开来。
  大街小巷、乡间田地,上至富贵的官员,下至贫苦的村民,均在谈论此事。
  “乱世才用重典。我大唐国正值盛世,湘王为何要用五马分尸这种惨无人道的刑法?”
  “你别站着说话腰不痛,若是你们家的井水被人投毒,看你还为罪犯求情吗?”
  “胡列的目的是想要胡族所有人死,偏偏老天爷没让他如意。这个王村李氏真是活菩萨,能解这么厉害的蛇毒。”
  “胡族落此下场活该。”
  “听说胡族这些年出了两个童生。湘王此令一下,这两个童生的功名就没了。”
  “原来胡族有读书人,还是童生呢。唉,这两个童生放任家族欺凌胡列母子,他们的书白读了。”
  “胡族就没有好人。那两个童生就算考中功名日后当了官,也不是好官。湘王处罚的好!”
  一个飘着细雨的冬日上午,湘城专门用来行刑的一条街道,人山人海,被人人喊杀的胡列面色惨白,却没有喊叫。
  行刑的士兵把胡列的四肢、头用绳子绑在五匹马的后腿上,然后等到行刑官一声令下,用鞭子猛的用力抽打五匹马的臀部,五匹马朝不同的方向狂奔……
  “啊!”胡列发出了在人间最后的声音后身首异处。
  胡族的四个穿着灰衫的男子在老百姓惊恐尖叫声中给胡列收了残尸。
  有个穿着黑色长袍生着一头灰发的中年读书人,指着胡族人的背影,高声问道:“胡列是你们的族人,当年若不是你们心恶害死他娘,又夺了他的产业,他不会在井水下毒。现在胡列也死了,他跟他爹娘在地下团聚,你们可曾后悔当日所举?”
  胡族人哪敢回头,灰溜溜的带着胡列的尸体走了。
  一个阴冷的冬季早晨,王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王家卖包子的四人已经出发好久了。王月在厨房洗蒸笼时,听到院子里有喜鹊叫唤。
  过了一个时辰,村路上行来几个人,为首的是里正王七,他后面的人看着有些面生。
  王七站在篱笆墙外,激动的高声道:“王月,你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七叔好。”王月走出来,瞅了瞅天,道:“还得一个时辰。”
  王七道:“你们家快收拾一下迎接贵人。要不要我找人帮忙?”
  王盼弟三姐妹把这个消息说给在卧房里喂奶的张氏,“娘,我们家要来贵人了?”
  张氏又惊又喜,那贵人什么来头,应该比湘城风氏的来头大才对,道:“快去给你们婶子说一声。贵人肯定是找你们婶子的。”


第125章 接连赏赐
  半个时辰后,湘王府的二总管、湘城的一名官员、和县县令带领官兵二十人来到王村王家。
  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把院子站满。王家人在王七的带领下给三位官员磕头。
  官职最高的湘王府二总管身材魁梧,出身军队,目光锐利,环视地上跪着三名妇人打扮的女子,问道:“哪位是李氏?”
  李青青低着头答道:“民妇就是李氏。”
  二总管见李青青身旁跪着的两名妇人害怕肩膀颤抖,怕吓着李青青,语气变得温和些,道:“抬起头来。”
  李青青面无表情的抬起头来,跟二总管对视了一眼便再次低下头。
  刚才,王七报信说,湘城的官员会来王家奖赏李青青,但没说湘王府也会来人。
  湘王府里的二总管官职只比湘城主官刺史低一点。这样的大人物竟是亲自出面。
  李青青没想到湘王府如此重视此事。
  二总管看到一张十分清秀带着几分稚气的少女面容,哪怕早就听说李青青是个少妇,仍是震惊李青青如此年少,看来真如邓郎中所说,李青青是异人之徒。
  二总管想到湘王嘱咐“不得怠慢异人之徒”,便走上前弯腰虚扶,道:“李氏快请起来。”
  旁人见二总管这般看重李青青,望向李青青的眼神多了一分敬意。
  李青青起身后,想到身旁的张氏、王月都跪着,特别是张氏,刚出月子身子虚弱,这地上又湿又凉,跪着久了,对身体很不好,便朝二总管微微点头后,把张氏、王月也扶了起来。
  二总管顺水推舟道:“都起来吧。”而后等王家人站稳了,肃容道:“李氏上前接匾。此匾乃湘王亲笔所写,你好生保管,日后悬壶济世救治百姓。”
  一名湘王带刀护卫将身后背着的红木金字大匾解下来,然后交给二总管,由二总管交给李青青。
  大匾约有五、六斤,用的上等的红木,木匾刷的深红色的漆,匾上用金粉写着四个大字“妙手回春”,左侧有四个金粉小字“湘王题字。”
  李青青在众人无比羡慕的目光中双手接匾,这可是湘王亲笔题名的木匾,在这个时代,在湘城这边就相当于她有了一张护身符,以后坏人想害她、想害王家,就会有所忌惮。
  她感激道:“民妇李氏多谢湘王爷赐匾,民妇会做一个好郎中,不辜负湘王爷的赏识。”
  二总管点头,又让带刀护卫取来赏金、赏银交给李青青,便走到一旁。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湘城官员走至,宣读了湘城府的公文。
  公文里湘城刺史用了一百多个字褒奖李青青,然后奖赏银一百两。
  最后,和县县令亲自宣读自己写的公文,语气十分激动,他为和县出了李青青这样医术高明的人物感到自豪,奖赏银二十两。
  众人听到湘王府、湘城、和县均给了李青青赏赐,湘城的赏赐没有湘王府多,和县又没有湘城多。
  李青青再次跪下接受奖赏。之前,她给胡族的人解毒时,压根没想过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
  一群人办完公事,便浩浩荡荡的离开,连王家的水都不喝一口。
  李青青还以为湘王爷会让二总管向她要解毒药的药方,谁知并没有。
  她哪里知道,湘王赵安已经让湘王府的太医及湘城几位名医秘密研究她制的解毒药。
  那日她把解毒药让马向南送给邓郎中,邓郎中拿到胡族时后,湘王府的二总管当时就从中取了三颗解毒药。
  官府的人走了一会儿,王家就围满了前来道贺的村民。
  “恭喜弟妹!”
  “那可是湘王爷题的匾!”
  “这么多年了,我们家族从没出过大人物,今日出了个青青,竟是得到湘王爷的赏赐!”
  “青青是仙医下凡,连湘王爷都器重青青呢。”
  “这样的好事,应该记入族谱。”
  “青青,好样的,你为我们王族争光。”
  村民羡慕、震惊、恭喜的话不要钱似的猛说。王七身为里正,更是激动的脸膛通红。
  李青青特意把木匾放在大厅的桌上供村民参观。家里得热闹一阵子。
  她觉得自己真是运气好,来到大唐国没半年,就得了坐在江山第二把交椅的人的肯定。
  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四人回来了。
  “我一进村就听说湘王府、湘城官府派人我们家,还有和县县令也来我们家赏赐青青。”刘氏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我的天,我们王家真是祖坟冒烟,王浩娶了青青这么好的媳妇!”
  王老头哈哈大笑,一路小跑,抢在刘氏前面来到大堂,看到了红面金字的木匾,再听到众人的道贺,惊喜的差点昏厥。
  王志惊赞道:“王爷的字写的真好。”
  王亮脑海闪出一个词语,大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