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就跟儿女、儿媳妇道:“听听,你爹一点都不糊涂。”
王亮不忘拍马屁,大声道:“那是。我爹最聪明了,不然怎么能娶到娘你呢?”
李大林坐在一旁见王家人其乐融融,比李家的氛围好多了,心里有些羡慕。
他有媳妇还有四个儿女,等到多年后,他跟媳妇老了,跟儿女在一起时也能这样谈笑就太好了。
次日,王七还特意到王家跟王老头夫妻说王老八家的事。
陈家人打了王闪夫妻,还提出让王老八把家分了,把王闪、周氏分出去过。
刘氏有些震惊,“这事闹的。怎么就要分家呢?”
王老头道:“陈家是不是早就想好这一出?”
王七沉着脸道:“我看王闪、周氏不是好的,现在分家就是短痛,若是不分家,等时间久了矛盾更加深,再有了怨恨,那时分家就是长痛。”
刘氏听王七话里话外的意思应是赞同王老八分家,暗想最近几个月王老头老想分家,是不是受了王七的影响?冷哼一声,问道:“王闪、周氏跟陈家人打架,就这么一件事,陈家就闹着让八弟两口子把家分了,这个陈家是不是过分了?”
王七道:“陈家人说现在周氏还没生儿子,等以后生了,怕老八两口子疼小孙子,把虎虎抛到一边去,到时虎虎没爹没娘又没有爷爷娘娘疼爱怎么办?”
刘氏脑海里浮现王虎虎可怜的小身影,不由得长叹一声。
王老头问道:“八弟两口子同不同意?”
王七有些无奈的摊开双手,道:“他们两口子说是要好好想想,陈家人放下话来,不分家就不走,今天还住着呢。”
王月听了几耳朵,去厨房跟正在查看豆豉发酵是否成功的李青青道:“我看分家最得益的是虎虎。这样八叔、八婶就能一心一意养虎虎。王闪两口子也没有机会欺负虎虎。”
李青青道:“虎虎没有遇到好娘,却遇到了一心为他的好外公外婆舅舅。此事传开后,陈家的名誉会受损。不过,陈家为虎虎做到这一步,陈家值得我尊敬。”
王月想了想,点头道:“青青,你说的好有道理。”
一旁的王桔、李欢小脑袋也跟着点。
三日后,王族开了祠堂,王七主持王老八分家,在场的族人当见证人。
第213章 娘打儿子
王闪、周氏被分出去过,王闪作为二儿子得到了家里的三分财产,包括两亩地、二两三钱银子、一间房、一些农具等。
王老八夫妻带着王虎虎过。
王老八为了让陈家人安心,按照陈家人所说,把王雷的抚恤银子交到王族,等以后王虎虎长大取出这笔银子娶媳妇。
陈家人满意的离开王村。
只隔了一天,王族再次开祠堂,这回是给王七的三个儿子分家。
王和、王年、王真跪在地上听完王七念的分家单子,没有任何异议。
分家单子是王七早就写好的,在他跟风氏和离没几天就找人写了。他怕提前泄露消息,风氏会往死里闹腾三个儿子,便没找本族的人,而是去和县花了几个铜钱请人写的。
王七家的地有二十一亩,是村里地最多的人家,现在王七把地分成了四份,他跟三个儿子每人一份五亩,还富余一亩地给了长子王和。
另有粮食、菜、农具、家畜等,王七没有要,他把东西分成三份,每个儿子一份。
王七没有按照长子要分七成家财的风俗分家。
长子王和只比两个弟弟多得一亩地。
这样王和与两个弟弟一起给王七养老。至于风氏,已是和离的老妇人,应该带着王七给她的银子回娘家。
家族会议还没有解散,风氏就从族妇嘴里得知三个儿子分家的事,把她气得火冒三丈,跑到祠堂门口大骂三个儿子不孝顺、没有事先跟她说、她养了三个白眼狼。
王七就知道风氏不会善罢甘休,这回定要治一治她,冲出来喝道:“你叫唤什么,你跟我们王族没有半点关系,别站在祠堂吵闹惊扰了老祖辈!”
“你这个老不死的狗东西,祸害了我,还要祸害儿子。我不活了!我撞死算了!”风氏气得往祠堂的门上撞。
王七压根不相信风氏会真撞,朝站在旁边的几个族妇使眼色,道:“快把她弄走。”
风氏脑袋快要碰到门上时停住脚步,她可舍不得死,扭头大哭,而后被族里的几个晚辈妇人架着胳膊离开。
祠堂的分家结束后,王和、王真不敢回家。
王年还没走到家门就听到风氏骂三个儿媳妇,其中包括他的媳妇赵氏。
赵氏可是曾经上过吊的人,要不是李青青救了她,她就死了。
王年现在最怕的就是赵氏再次上吊,听风氏骂的这么凶残,赶紧跑进门,还没看到赵氏的人影,就被风氏拿木棍打了左臂,这一下打得他哇哇大叫,太痛了。
风氏目光有些凶狠,拿着木棍追着王年打,边打边骂,那模样像是被刺激疯了。
赵氏与孩子躲在卧房里不敢出来,听到风氏打得王年叫痛,心里那个气。这个家就早该分了。要是去年就分了,她也不会被风氏还有大姑子姐王珠气得上吊自尽。
这边鸡飞狗跳,那边王七得了消息,就派人去给风家送信,让风家把风氏接走。
本来王七不想做的这么绝,只要风氏不闹腾,仍可以住在王村,不用回风家,这下风氏打王年,把王七惹恼了。
风家来了人之后,风氏也冷静下来,要是真的走了,那就再也没脸回来。
如今风家已经没有风氏的长辈,只有哥哥、弟弟,而哥哥、弟弟都已年迈,家里主事的是侄子、侄媳妇。
风氏跟风家人道:“不。我不走。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风家人是可怜风氏,所以来接她,见她压根不想走,而王七又这么不待见她,她的三个儿子也没有人出来为她求情,想不通风氏为什么不走?
王七道:“你若想留下来,那你立誓,以后不许打儿子、磋磨儿媳妇,不许跟儿子、儿媳妇要银子!”
风氏哭着立下誓言。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风家人走后,王和、王真这才敢回来,风氏被王七治了这一回,不敢再打儿子,只是骂他们不孝顺。
次日,王和、王年、王真便被王七派到县城打小工,这样他们即能赚点银钱,又能避开怒火没有平息的风氏。
三个儿媳妇各自开灶做饭。
长媳米氏直接改成一日三餐,因为王和要去县城干活,早饭就吃的好些,主食二米饭(糙米、白米),菜是猪油炒萝卜,中饭王和不回来吃,米氏就把早饭剩的二米饭熬成粥,她和儿女吃了,晚饭王和回来吃,累了一天,也得吃的差不多,米氏熬的稠粥,菜是干辣椒炒春笋,另外给王和一个人煮了个鸡蛋。
二儿媳赵氏仍是一日两餐,不过,两顿主食都是二米饭,早饭的菜有炒鸡蛋,晚饭的菜有炒豆腐。
三儿媳花氏也是一日两餐,早饭的主食是二米饭,但是白米里面放的是营养价值高的糯米,不是糙米,菜是腊肉炒萝卜,晚饭是放了糖的稠粥,菜是黄豆炒辣椒。
王七特意看看三个儿子家吃的什么,看菜里放的油水不少,见他们吃的都不错,看来以前三个儿媳妇不敢往菜里放油,也不敢做蛋、肉、豆腐,就是被风氏管的。
风氏正在生儿子的气,看儿媳妇更是不顺眼,哪里会吃儿媳妇做的饭菜。
风氏自己一个人,也开灶做饭。早、晚都是粥,并且她觉得自己不用下地干活,就没舍得熬稠粥,熬的是那种没几粒糙米的稀粥,更是没有炒菜,直接切了半斤萝卜扔到粥里,煮成糙米萝卜粥,一天两顿都吃这个,打嗝放屁都是萝卜味。
花氏特意悄悄的去看风氏吃什么,然后跟族里人道:“孩子奶奶吃的是萝卜稀粥。孩子奶奶有银子、鸡蛋、腊肉、腊鱼、糯米还有腊鸡,比我们东西多的多,她呀,自己不吃,也不给我们吃,我看她是要留给孩子姑姑吃。”
族人便摇着头道:“风氏也是的,老是想不开。现在她不吃,以后再老些没了牙,想吃都吃不着。”
有那喜欢八卦的人特意去跟王七说了,王七并不表态,他都跟风氏和离了,只要风氏不欺负儿子、儿媳,哪怕风氏扣门到天天喝西北风,他都不管!
那从军队回来的王林假期将至,在离开王村之前,跟爹娘也跟族人说了自己将来的打算。
第214章 册封军官
“我回一趟家很不容易,来回路程就得走七、八天,在家顶多呆七天,这点时间不够娶媳妇。这几年我在军队攒了几两银子,我打算就在军队附近娶媳妇生娃过日子。以后怕是很少回来。”
王林的爹娘王六、秦氏知道王林的主意特别大,一旦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王林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会这么做。他将在异地娶媳妇生娃,以后可能不会再回王村。
王林走的时候还给王六、秦氏留下三两银子养老。
王林没有王浩能干、聪明,更没有王浩有想法,王林没有跟老兵学武功,当了六年兵到现在只是中等兵,月饷一个月才一百五十个铜钱。
王林能给王六、秦氏留下三两银子,已是很孝顺。
王六、秦氏从李青青那里求了些药让王林带回军队。
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王林背着包裹搭着王家的牛车踏上返回军队的路。
让他没想到的是,同一个时间,二百里外军营的王浩及众位军官接到了湘王府的紧急调令,七日之内到苗家群山脚下的军营上任!
之前苗家群山巢匪,湘军穿有盔甲、手持兵器的正规军跟土匪作战,虽胜但是伤亡很大,死亡的人数超过湘王府预测的三倍之多,湘王赵安对此战深感疑惑,暗中派密探彻查,结果竟是发现湘军里面的十几个军官,包括一名官职四品将军,与土匪匪首暗中勾结,这些军官将湘军的行踪提前透露给土匪匪首,导致湘军伤亡惨重。
湘王赵安没有权利处罚官职五品以上的将军,更何况是四品将军,只能将这位四品将军抓捕关押在地牢,而后向朝廷上奏折,请皇帝下旨圣裁。
其余的军官因为官职低,可没这么好命,被抓进湘王府审问定罪之后立即砍头抄家。
一下子少了十几个军官,湘王赵安便从别的军队调人,王浩便是其中之一。
天降细雨,春雨贵如油,可在湘城一带,雨水很多,春雨倒没有那么精贵。
济河两岸一望无际的稻田,无数嫩绿色的水稻秧苗在河风中摇曳。
一支由骑兵、步兵组成的军队正在过济河东桥,其中一个穿着春秋轻便灰褐色军官军服的青年男子动作生疏的从马上跳下来,差点撞在随从的军士身上。
有军士上前好心的提醒道:“分队长,过桥不用下马。”
青年军官双眼炯炯有神,表情却有些尴尬,低声道:“我知道。我这不是第一次骑马吗,看这桥面不平坦,怕把人撞了。”
此人便是李青青的丈夫王浩。
二十天前,王浩被湘王赵安任命为分队长,五日前被朝廷封为官职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
宣节校尉是武散官,但是分队长却是实职。
大唐**营里的分队长一般由九品至七品的武官担任。
比如前任分队长陈在就是从七品下武官。
王浩的正八品上官职只比从七品下低一品。
年前,王浩在平乱的战场中杀了三名叛军,其中一名还是官职六品的军官,湘军将他的战功报至朝廷。
当时大家都以为王浩会被朝廷直接册封为七品武官,谁知,朝廷在这次封赏中完全倾向主战的军队,只是辅战的湘军得到的封赏比主战的军队少很多。
不止是王浩,湘军的其他将士也没能如愿以偿。
好在王浩是第二次遇到这样的事,心态挺好,觉得有品级就是军官,八品还比九品高呢,往上进一级就是七品!
军士每月拿的钱叫月饷,军官每月拿的钱叫俸禄。
正八品上的武官每个月俸禄是一两六钱银子,另有米或面五石、养马食料费三钱银子、养奴仆费六钱银子。
军营一般会把五石米或面折成银子。这个米是已经磨掉稻壳的大米,不是稻谷。面是面粉,不是麦子。
这样所有的银子合起来每月俸禄大概二两八钱银子。
王浩现在每个月能拿到手的俸禄就是二两八钱银子,这比当上等兵时涨了整整十倍!
除此之外,正八品的武官跟同品级的文官一样,家里能有二百五十亩地免交农税。
正八品武官的家里还可以拥有军队提供的两名军奴。
军奴不用武官出银子买,只需要在军营登记,就可以把军奴带回家使唤,如果军奴在军官家里死亡,军官就到军营销账,再挑选新的军奴回家。
过了桥后,队伍的速度快了。驾!王浩催马快行,与曾经的老上司陈在并驾齐驱。
刚提了副中队长不到六十日的陈在,在新的营区屁股没坐热,把所有手下的脸还没有认清,就跟王浩一样被调到苗家群山山下的军队任职。
陈在心事重重,目光凝视前方,没有发觉身旁的人换成了王浩。
当年,陈在能当上军官,除去他自己有本事,还有他在湘城周边县城当县令及湘城做买卖的族人相助。
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武官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不容易立下军功,提职比文官难太多了。
陈在整整当了八年小分队队长,直到年前平叛,他带领小分队立下不小的军功,这才被提为副中队长,官职从六品。
从七品到从六品,他用了八年。
好不容易,他混出点名堂,现在他要离开非常熟悉的军队,去一支陌生的军队,并且这支军队刚出过震动南地军方的大案,人心动荡,可以想象前面的路困难重重。
王浩问道:“头,你家有没有军奴?”
“啥?”陈在神思有些恍惚。
“军奴,你家有没有?”
“有几个。怎么,你想要军奴?”陈在的大黑脸突然露出猥琐的笑容,眯眼问道:“你这小子,刚当上军官,就想睡女军奴,还想把女军奴弄到军营,随时搞几下,我说你他娘的可真是敢想!”
王浩简直气乐了,“头,你能不能别冤枉好人,我刚才说的是军奴,压根没说女军奴,你怎么就一下子想出那么多?”
陈在哈哈大笑,道:“我家有四个军奴,一半是女的,你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我那是给我老子要的,我老子身体好,知天命的年纪,还能一晚连睡两女军奴。”
第215章 短暂假期
一个长着方脸的中年军官骑马赶上,朝王浩大声道:“就那陈在家的女军奴,年龄大的可以做他娘,脸上的褶子能夹死苍蝇,不是我夸张,就这样的老婆娘比母猪强不了多少,也就陈在老爹能下得了口。”
中年军官名叫卢亮,今年三十二岁,官职正七品下。他跟陈在是同乡,同一年当兵,只是提军官比陈在晚,现在官职比陈在低。
卢亮每次探亲回家都会去陈在家看看,帮陈在给陈家人带个话、礼物什么的,比较了解陈家的情况。
陈在也不恼,还大大咧咧的道:“我爹眼神不好,看不清女人的模样,只要是个女人就行。我弄这两女军奴回家,也是给我家省银子,不然我爹老去青楼。”
卢亮望向陈在,道:“我说你老爹真是风流,这么大把年纪了,床上的事还那么强,咦,你老爹怎么没给你生出几个弟弟妹妹?”
陈在道:“那两个女军奴是从青楼里出来的,年青时在楼子里就被下药,无法生育。她们不是这样,我敢弄回家侍候我老子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