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第87章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87章

小说: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瞪眼问道:“你八叔真这么说了?”
  王桔点头道:“真说了。八叔说族里能有二百亩免税田就是沾我们家的光,还说我们家出了人当兵,我们家教全族的人做剁辣椒,给全族的人看病不收银钱。”
  刘氏问道:“那别人什么反应?”
  “那我再去听听。”王桔再次去了堂屋。她人小端茶倒水,没有人注意她。
  张氏望着刘氏道:“娘,要是爹能当族长,那是好事。”
  刘氏想了想,微笑道:“你爹能当族长是沾了王浩、青青的光。”
  张氏想着要是王老头能当上族长,就能当上里正,日后,王老头要是年岁大了,可以把族长、里正的位置传给王志,哪怕不传给王志,传给王亮,那也是自家人,对自家有很多的好处。
  李青青也觉得王老头能当族长是好事,不过,王老头的性格保守还小气,不喜欢管别人家的事,他能当好族长吗?
  很快,王桔返回跟几人道:“我爹一口拒绝当族长,我三哥着急要去衙门,长辈们再没议我爹当族长的事。”
  张氏一脸失望。
  刘氏面色有些复杂,轻叹一声。
  李青青想到王老头祭祖时那个扣门劲,估计王老头怕当上族长,家族若是有事,王家就更得冲在前面,便不愿意当族长。轻声道:“八叔应该没想到我爹没有当族长、里正的想法。八叔应该事先问下我爹。”
  被几人议论的王老头满脸通红的坐在堂屋的长腿板凳上,望向王七的目光有些愧疚。
  王老头压根没想到平时不吭不响的王老八突然间当众给王七难堪,还要让他当族长换掉王七。
  在他心里,王七这个族长当的挺好,大事上面买水牛,王七一个人出了三两多银子,小事上关心族人,二十几年前,在他最孤独最困难的时候,王七安慰帮助他。
  王浩见众人商量半天也定不下来,还闹出王老八不想要王七当族长的事,便道:“诸位长辈,我说几句,当年村里我、郑元、王林、王雷参军,我们是一批兵,我立下军功当了军官,得帮扶另外三人。
  郑元的地已经挂在我的名下免了农税。王林是六叔的儿子,王雷是八叔的儿子,我看六叔、八叔家的地都免农税。
  族里的二百亩地除去六叔、八叔家的地,剩下的地按户分配。”
  王老六、王老八两家的地合起来有十七亩。
  二百亩减去十七亩,还有一百八十三亩,再平摊到王族的每户,一户约六亩。
  众人见王浩开口,便不再争论。
  王七的几个方案当中有一个跟王浩说的一样,只是在场这些人根本不让他说完话。
  王老八感激的抹泪道:“浩侄子想着我的雷儿,想着我这个叔叔。”
  王浩安慰道:“八叔莫难过。这次田免了农税,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当年四人一起参兵,王浩与郑元分到同一片军营,王雷、王林分到同一片军营。
  王浩已经六年没有见过王雷、王林,没想到今日竟是听到王雷的死讯,且不但是王雷,还有王雷的媳妇陈氏也殉情。感慨人生难测。
  王七被王老八当众骂了一顿,也没有生王老八的气,这就按着王浩的建议当场宣布二百亩的分配。
  族人赶紧将自家的地契拿来让王浩一一记下地理位置。
  王浩光明磊落,怕族人不安心,又写下字据,注明名下二百亩的地实则是族人的地,将字据交给王七保管。
  春暖花开的上午,艳阳高照,轻风拂面,官道两旁遍地绿草野花。
  王浩一袭军服,足踏黑色短靴,由于双腿两侧还有伤,没有骑马,在官道上租了一辆骡车,带着王老头、王志直奔和县衙门。
  途中,王老头跟王浩说了族里的一些事,包括王七和离、王族买牛。
  王浩刚才已经从众人的言语中听出王七家里发生变故,不过,没想到是王七夫妻和离,在农村这样的年龄和离真是极少见。
  “难怪八叔推举你当族长时,伯爷爷、叔爷爷都点头表示赞同。原来七叔跟七婶和离。伯爷爷、叔爷爷最是保守,看不得族人和离,七叔身为族长、里正,带头跟结发妻子和离,外村的人不定怎么编排我们家族。”
  骡车里面光线很暗,王志看不清王老头的表情,缓缓道:“是。我们家族去年王照、王求和离,今年正月七叔和离。外村的人说我们家族的话很难听。”
  王浩问道:“什么话?”


第221章 和县县丞
  王志低声道:“有了银子就换媳妇。”
  王浩冷笑一声,道:“只是和离,又没娶新妇。”
  突然间,王老头拍了王志的肩膀一下,道:“王志,你不许有换媳妇的念头。”
  “啊。”王志一愣,打死他都不会有这种心思,老天爷啊,他是担心王老头有这样的心思。他害怕王老头跟刘氏和离。他不想再次没爹。
  王老头提高声音,道:“听到没有!”
  王志连忙道:“听到了。我不会。”
  三人进了县城来到衙门。
  不巧的是县令大人被湘城长史叫到湘城问话,不在和县,出来见王浩的是县丞洪明。
  和县是中等县城。
  洪明这个县丞只是中县丞,官职从八品下,比王浩的正八品上低两个级别。
  不过,县丞只在县令之下,在县城里面的权力很大。和县人口近七千,县丞管的人可比王浩管的人多的多。
  洪明今年三十八岁,身材矮瘦,有些驼背,人就显得更矮了。
  他青年时考中秀才功名,经过家族的人推荐,到县城给当时的县令当了师爷。
  后来县令提了官职去北方的城府当长史,洪明不想去北方,长史就通过关系把洪明提为县丞,派到和县任职。
  洪明见王浩仪表堂堂,目光有神,像是武功高手,觉得王浩日后还能升职,作揖道:“下官见过大人。”
  “洪县丞免礼。我曾经听里正族叔提起你,说你公正正直。”王浩客气两句便直奔主题,微笑道:“今日我来衙门,除了拜访县令大人,还想登记军官文书,办理名下田地免农税。”
  和县衙门登记在册本地户籍的官员不过十几人,这其中还包括没有实职在家闲赋的文散官、武散官。
  王浩虽是八品小官,却是有实职的武散官。
  洪明不敢怠慢,这就接过王浩提过来的军官文书及田地地址,然后安排下属去办理。
  不过一刻钟就办好了。
  李青青娘家的田在小泉村,属于外县,和县衙门会给外县发公文,从今年起外县就不再收李家田地的农税。
  王浩道:“我家从去年起做包子买卖。我内人略通医术,去年秋湘王爷赐我内人妙手回春金匾。”
  洪明双眼圆瞪,惊呼道:“原来王大人就是李神医的夫君!王大人可真是好福气,娶了李神医为妻!”
  哪怕湘城的几位太医都不曾得到过湘王赐匾,这和县王村的李青青,一介女流,芳龄二八,竟是得到了湘王赐匾“妙手回春”。
  此事湘王府发了公文、告示。
  那日赐匾时,洪明跟随湘王府二总管、湘城官员、和县县令去了王家,亲眼见了李青青。
  事后洪明还对娶了李青青的农家子王浩十分羡慕,没想到今日便见到了王浩。
  王浩哈哈大笑,“我是有福气。多谢县丞夸奖。县丞比我长,我就叫洪大哥。”
  “不敢当。”洪明又笑道:“哈哈,既然王老弟这样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王浩便邀请洪明去王家吃酒,洪明道:“今日我跟王老弟一见如故,我是很想去,只是县令大人不在县城,我不能再离开县城。请王老弟见谅。”
  洪明说的是实话。
  王浩不再强求,拱手离去。
  洪明站在衙门门口,目送王浩背影消失,暗道:日后,王老弟的官职再升一升,与李神医倒是般配。
  湘城的春天最是爱下雨,偏偏这几日连着晴天。艳阳高照,天气暖和,人的心情跟着好起来。
  王村王族祠堂前,鞭炮声震耳欲聋。王族人众星拱月般围在王浩四周,道喜祝福。
  上次祭祖是年三十,这次是二月底,祭祖的理由只有一个便是王浩当了军官,光宗耀祖。
  别看王浩只是八品军官,连七品都不是,但是他领的是朝廷俸禄,吃着皇粮,身份彻底改变。
  不止是他,便连王族也因此水涨船高,日后外人要是欺负王族,也会忌惮王浩的军官身份,怕王浩寻仇。
  祭祖结束后,族人簇拥着王浩、王老头、王志、王亮去王家吃酒宴。
  不过三个时辰,李青青带着众女在厨房做出十桌酒菜。
  粉蒸肉、红烧鱼、炖整鸡、剁椒排骨、木耳炒肉、炸肉丸子、家常豆腐、清炒小白菜八道菜,主食是炸芝麻油饼、糯米饭,另有酒水、点心。
  这酒水、点心是湘月斋和县分铺的掌柜马向南送的。马向南代表马家跟赵秀才、王七、王老头、王浩及王族的两位长非坐在一桌。
  赵秀才赵山阳脸上的伤疤已经好了九成,如果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他从去年冬天开始恢复苦读的生活,打算参加科考。
  赵山阳十分欢喜,比儿子考中童生还高兴,指着王浩跟王老头道:“我教的弟子当中王浩最是聪慧知礼,老天爷到底不想埋没了他,让他如愿当上军官,也让我如愿终于有了一个当军官的弟子!”
  酒宴还没吃完,赵山阳就吃醉了,醉的把坐在身旁的王老头看成王浩,一个劲的拍王老头的肩膀,还大声叫道:“吾有此徒,人生大幸事!”
  王老头也喝的有些醉了,拉着赵山阳的衣袖,含糊不清的道:“没有你的教导,就没有我儿王浩的今日。”
  赵山阳的家眷也来了。周氏带着小女儿赵玉兰跟刘氏、张氏、李青青等人一桌。
  周氏夸奖王浩时,刘氏激动的抹泪,道:“当年家穷,没能让我浩儿继续读书,后来仍是因为家穷,没有银子抵徭役,我浩儿去当兵,我只求我浩儿平安,不求我浩儿大富大贵。我没到我浩儿当了军官!”
  刘氏这一生嫁了两次,生了三儿两女。
  她第一次所嫁非良人,吃尽苦头,跟夫君和离,跟娘家断绝关系。
  第二次嫁给王老头,当时王老头是孤苦伶仃,她与王老头两个命比黄连苦的人走到一起,以后过穷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得了三儿子王浩夫妻的好,有银子花还成了军官的爹娘。
  赵长空兄弟跟王志、王亮、李大林一桌。
  王族的妇人望向李青青的目光无不羡慕。李青青嫁到王家不到一年,王浩就当了军官,李青青成了军官夫人,妻凭夫贵!


第222章 阴差阳错
  “村里四人当兵,只有王浩当了军官。王浩真是好命。”
  “十里八乡当兵的多了,也就王浩当了军官。”
  “我听说王浩去年立军功是杀了朝廷通缉的凶犯。王浩能当军官是拿命换的。”
  “几十年前,王五被人说成天孤星克亲人命不好,王五娶了刘氏后命就好了,刘氏给王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浩是王五的第一个儿子,现在王浩当了军官,谁敢再说王五命不好?”
  “王家不得了。祖坟冒青烟。”
  村里没有被请吃酒宴的外姓人站在篱笆墙外看热闹低声议论,这些人望向王族人的目光比以前多了两分敬畏。
  有几个外姓人特意去跟被王族人排斥的王照、王求跟前说这件事。
  王照、王求早上就听说王浩当上军官的事,根本用不着外姓人通知。这二人没被王家请吃酒席,呆在家里心里正气呢。
  “王照,你怎么没去吃酒席?”
  “王浩跟你年龄相仿,你们是一起玩着长大的,王浩当了军官,王家没有请你吃酒席?”
  几个外姓人故意挖苦,把王照、王求气的想打人。
  王照提着竹篮,朝嬉皮笑脸的几个外姓人怒吼一声,“闪开,老子去镇里买盐!”
  “生什么气。”
  “买盐就买盐,搞的好像去镇里买房。发什么火,有本事去当军官,摆席请全村的人吃酒。”
  几个外姓人朝王照的背影呸了一口。
  这个王照自从跟媳妇和离后,望向村里小媳妇的目光就色迷迷,甚至有一次还在言语上调戏一个小媳妇。
  几个外姓人见王照真的往村口走,就不再跟过去挖苦他。
  王求家离王照家不远。
  王求心情烦躁,就从后院的地里摘了几斤小葱放进竹篮,提着竹篮去镇里卖小葱,哪知,刚走到一半,不小心扭脚,只能一瘸一拐的回村。
  除了王照、王求,还有风氏心情也极为不好。
  以前王族只要有人家摆酒席,风氏必会代表王七家吃酒席。
  现在风氏跟王七和离了,三个儿子也分家了,王族人摆酒席,风氏没再去吃过酒席。
  这回王家办酒席,给族里每家两个名额。三个儿子带着三个儿媳妇,王七带着最小的孙子王十锡,一共八人去吃酒席。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叫风氏,哪怕一句客气话都没有。
  风氏坐在家里吃着稀的能照人脸的剩粥,想着以前在王家酒席吃过的一道道美味,那叫一个馋。
  最重要的是王家摆的酒席是庆祝王浩当上军官,这可是王族几十年的最大的喜事,风氏却无法参与,心里非常的憋屈。
  风氏愤怒之下放下碗筷,回房去睡觉,哪知孙子孙女在院子里谈论王家的喜宴有很多好吃的,沾了芝麻的大油饼、用油炸的肉丸子……
  风氏又气又馋,再也躺不住,下了床出门去村口透口气。她再气,也不会冲动的离开王村,这里有她的三个儿子,等她老了,只能靠三个儿子送终。
  王求一瘸一拐的从官道上走进村口,正好看到风氏坐在村
  口的石头上发呆。
  王求脚上还疼着,却幸灾乐祸的道:“这不是风婶吗,今天你也没去王志家吃酒?”
  风氏瞪了王求一眼,道:“我跟王七这个王八蛋和离,我不是王族的人,不像你,你是王族的人,王老五家办酒宴,照样没请你。”
  王求没好气道:“我说风婶你一天到晚闲事管的挺多!”
  本来他要径直回家,被风氏挖苦了两句,便改变主意,一瘸一拐的走到风氏旁边的石头坐下,准备嘲讽风氏。
  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均是冷哼一声。
  这时,从官道上走来一个衣裤打满补丁头发灰白的瘦老头,看到两人便过来问道:“这里是不是王村?”
  王求点头。
  瘦老头问道:“卖包子的王家,就是天天在县城卖包子的那个王家,是你们村的吧?”
  风氏上下打量陌生的瘦老头,瘦的像纸片,感觉一阵风就能吹跑,穿戴这么差,一看就是个很穷的,肯定没钱跟王家订包子。
  王求一听是瘦老头是找王家的,懒的理会,起身就一瘸一拐的走了。
  “后生,你走什么,我想跟你打听王家的长子王志。”瘦老头望着王求的背影,半晌,跟风氏问道:“大姐,刚才那个跛脚的后生可是王志?”
  风氏恼怒瘦老头这么大把年纪竟然还叫她做大姐,她有那么老吗,这瘦老头真是胡乱说话,气道:“你说是就是。”
  瘦老头心里想着事情,没听出风氏这是气话,还以为王求就是王志,喜道:“原来他就是王志。”又道:“有钱人就是脾气大。”
  风氏心道:你这老货从哪里看出王求是有钱人。真是眼瞎!
  “大姐,那个王志可是生了四个女儿?”
  “你说是就是!”
  “王志可是不喜欢女儿?”
  “你说是就是!”风氏怕跟瘦老头说话多了,被村里人误会。她可没想再嫁。这就起身走了。
  瘦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